陈燕娣 赵恺 王鹤秋 李晓一 杨桂芬
认知功能损害是因大脑功能出现障碍导致的连续性、获得性认知功能障碍[1]。老年认知功能损害患者可出现肢体失用、言语交流异常、思维定向障碍等,最终导致自理能力丧失,对个体及家庭的生活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2]。据统计,我国是全球老年认知功能损害人数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3]。本研究对老年认知功能损害患者开展为期1 年的随访追踪,从患者自评与陪护家属他评两个层面观察其生活质量变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对象 选取2021 年9 月至2022 年12 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75 例老年认知功能损害患者为研究对象,男41 例,女34 例;年龄61~83(72.18±8.21)岁。纳入标准:(1)认知功能损害的诊断依据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 版《内科学》教材;(2)认知功能损害处于早期阶段;(3)心、肝、肾等实质性器官功能正常;(4)至少有1 名家属陪护,总照护时间不少于1 个月,每天照护时间不少于8 h;(5)接受随访1 年且未失访。排除标准:(1)患者或陪护家属存在严重的精神疾病;(2)陪护家属不具备基本的语言沟通能力;(3)患者或陪护家属对后续调研存在抵触情绪;(4)患者存在药物治疗禁忌证;(5)陪护家属存在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疾病。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批准文号:2021ZB047),所有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入组时及1 年后向患者和陪护家属发放老年认知功能损害生活质量量表(dementia 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DQoL)进行生活质量的自评和他评,采用统一规范的语言确保患者及其照料者理解调查内容。该量表由Brod 所编制,内容包括自尊(4 个条目)、积极情感(6 个条目)、负面情感(11 个条目)、内在归属感(3 个条目)、审美感知(5 个条目)等5 个方面,共29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5 分标准计分法。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入组时与1 年后老年DQoL 自评结果比较 生活质量自评结果显示,老年认知功能损害患者1 年后生活质量总分及自尊、负向情感、归属感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积极情感、审美感知评分变化均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入组时与1 年后老年DQoL 自评结果比较(分)
2.2 入组时与1 年后老年DQoL 他评结果比较 生活质量他评结果显示,老年认知功能损害患者1 年后归属感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活质量总分及自尊、积极情感、负向情感、审美感知评分变化均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入组时与1 年后老年DQoL 他评结果比较(分)
本研究老年DQoL 自评结果显示,老年认知功能损害患者1 年后生活质量总分及自尊、负向情感、归属感评分均明显降低;老年DQoL 他评结果显示,归属感评分明显降低。以上结果提示老年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尤其体现在归属感。由于老年认知功能损害患者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水平明显下降,加上自理能力减弱,其对陪护家属的依赖感会越来越强烈,从而逐渐丧失对生活的希望与支配能力,降低个体对日常生活的主观满意度和幸福感[4-5]。内心归属感是个体生存过程中所需要的精神力量,也是个体远离孤寂,重新回归群体的真实性感受,在该群体中被他人接受或与他人共同分享的内在情感诉求[6-7]。老年认知功能损害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内心的无力感逐渐增强,感受到被他人关爱的程度也明显减少[8-9]。这可能与个体功能减退而引发的内在无用感有关。当老年认知功能损害患者各项生理功能逐渐衰退时,其对周边的人和事物的认知变得混乱,无法参与到正常的社交圈层中,故主动采取逃避方式应对[10]。虽然患者在认知维度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但其对自身所呈现出的身心功能恶化亦有所察觉,因此陪护家属更应注重患者内在情感诉求,给予更多的关爱,提升患者内心归属感[11]。
综上所述,随着时间推移,老年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特别是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