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阳松 朱建铭
[摘 要]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经验的集中展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严密的结构性特点和整体性优势,在价值取向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奋斗目标;在实践方式上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统一,旨在推动生产效率与生产目的有效统一;在组织形式上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力图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在思想基础上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涵养聚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文化滋养与精神力量;在外部关系上坚持合作共赢的开放式发展,展现共商、共建、共赢的现代化新图景;在保障条件上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地位,从根本上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结构性优势;中国共产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①中国式现代化是手段与目标的统一,作为手段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探索形成的伟大创造,是一条异于西方国家现代化道路的文明新形态,其本身具有严密的结构性特点与整体性优势。
一、在价值取向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从价值取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中国式现代化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推进现代化的实践进程中深刻把握“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②的根本旨向,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奋斗目标。西方國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也关注个体存在的价值与尊严,但这一进程是在“资本逻辑”主导下展开的。一方面在宣扬“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同时,片面煽动个体欲望,鼓吹商品消费,制造“单向度的人”,结果呈现的是“人为物役”的社会图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却没有给民众带来普遍性的幸福。另一方面在“肯定人的中心位置”的同时,追求个人至上,崇尚个人主义,制造个人与社会的紧张,最后衍生的是人与社会的分裂,大多数民众沦为少数人幸福的阶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遵循的是“人本逻辑”,在现代化的内容上强化“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好日子”,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在现代化的路径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秉承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不断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在现代化的关系上既强调“一个都不能少”,又突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辩证道理,确保个人进步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在现代化的目标上注重“美好生活”的多重诉求,突出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的发挥,致力于“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推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在实践方式上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统一
发展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和关键,但如何推进发展却各有迥异。西方现代化道路奉行的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这一模式在实践上表征为“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 ③。生产的无序、市场的失灵与社会的分化,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主导下的西方现代化道路无法克服的痼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实践方式上始终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统一。一方面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认为市场的“有效”离不开政府的“有为”,强化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中确保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积极作用,管好那些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 ④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统一,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鲜明特质。这一实践方式既发挥了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与创造力,又弥补了市场的失灵、盲目和无序的天然缺陷,推动生产效率与生产目的有效统一,确保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健康发展。
三、在组织形式上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民主既是现代化的内容,又是推进现代化的手段。“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⑤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织形式,民主的实现机制与实践样态是丰富多元的。西方票决民主,在人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实践证实这种作用是有限的,是“残缺不全的、贫乏的和虚伪的民主,是只供富人、只供少数人享受的民主” ⑥。作为西方现代化标签的“票决民主”,在实践上并不能维护和实现“多数人的权利”,既无法汲取多数人的智慧而增进公共事务的管理,更不可能决定国家权力的归属、构成与运行,反而沦为少数人获取“合法性统治”的道具,最终走向了民主的反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只有竞选时聆听天花乱坠的口号、竞选后就毫无发言权,只有拉票时受宠、选举后就被冷落,这样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 ⑦民主不是“赢者通吃”的游戏,而应当是反映和协调人民各方面利益诉求的组织形式,是汇聚各方面意见、观点和智慧的一种制度安排。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全过程性不仅体现在民主选举时的人民投票,更体现在人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全部实践中,其建构的民主制度体系能够广泛听取各族各界人民群众的声音,有效回应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社会关切,确保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
四、在思想基础上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涵养聚力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⑧文化既是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更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本质上是对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同时又导向社会发展的样态与方向。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建设从来都不是建构纯粹的“娱乐天地”,而是服务于“建构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一根本性问题。作为形塑西方国家现代化模式的资本主义文化,本质上是以捍卫剩余价值生产为目的,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为主要形式,最终旨向于资本和资本增殖的一种思想上层建筑。社会主义文化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及其实践在观念上的反映,是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为最大多数人服务的一种文化体系。这一文化体系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以追求健康向上、弘扬奉献精神、倡导集体主义为基本特点的一种观念形态。作为涵养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主张与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图谱的优秀传统文化,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红色文化与先进文化有效熔铸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一具有鲜明特质的社会主义文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在底色与重要部分,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文化滋养与精神力量,铸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中国特色。
五、在外部关系上坚持合作、共赢的开放式发展
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进程,必然要与他国发生联系。如何处理本国现代化与他国现代化的关系,是中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分水岭。近代以来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逐渐形成了西方国家主导的现代化图景,而这一图景本质上是建构在对他国“残酷剥削和扩张掠夺”的基础之上。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总是将自身发展与他国的关系视为此消彼长的“丛林游戏”,在实践上热衷于搞你输我赢的“零和博弈”,最终走出了一条弱肉强食、赢者通吃的霸权主义道路。这一霸权行径不仅引发了国内各阶级之间的对抗,而且引发了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给全球人民和发展带来无穷的灾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主张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来审视自身发展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要求“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⑨,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的开放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追求的是共同发展。我们既要让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 ⑩历史和实践表明,我们仅用了几十年时间就取得了西方國家几百年的现代化建设成就,走出了一条“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 !1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展现了一幅共商、共建、共赢的现代化新图景。相较于西方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遵循求同存异的交往价值观,致力于在推动自身进步的同时又助益他国的发展,是一条既“各美其美”又“美美与共”的现代化新道路。
六、在保障条件上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地位
政党政治是现代国家运作的基本方式。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运行的主要是“你上我下”的竞选型政党制度,政党不是执政党就是在野党。这一政党制度在助力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在资本逻辑的驱使下,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均沦为各自集团谋取私利的工具,政党竞选演变为金钱游戏,权力制衡异化为相互攻讦,政府机构运转低效无能,使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严肃话题一再被规避、拖延,甚至不被关注,误导民众的同时也贻害了国家的发展。历史发展表明,一个国家只有具备一个坚强的组织核心,才能有效驾驭、协调、整合各种社会力量朝着一致的目标和方向前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中国出现了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局面,不仅我们确定的目标不能实现,而且必定会产生灾难性后果。” !2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进程中,党的全面领导体现在党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呈现在“国家—社会”的各种政策措施的设计、安排和运行之中,形成了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从根本上确保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蓬勃发展。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媒体时代党的话语能力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1&ZD041
注释:
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43-744页。
④ ⑨《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500、37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8页。
⑥《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8页。
⑦习近平:《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日报》2021年10月15日,第1版。
⑧《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32页。
⑩习近平:《弘扬丝路精神 深化中阿合作》,《人民日报》2014年6月6日,第2版。
!1《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353页。
!2习近平:《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求是》2020年第14期。
吴阳松系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朱建铭系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矫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