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组织整本书研读活动的“难”与“治”

2024-01-31 05:39:52檀怀霞
山西教育·教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苏武整本书高中语文

檀怀霞

普通高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对课程的思想性、科学性和时代性都有具体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有明确要求,并对学生和教师的学与教作了细致的指导。另外,研究历年的高中语文教材与高考语文试卷内容,不难发现,高中语文的阅读素材更加多元、篇幅逐渐增多、理解难度不断提升。为了强化学生对复杂阅读素材的理解,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教师应按照课程标准中关于整本书研读的要求,积极开展整本书研读活动,引导学生建立整本书阅读理念,让学生能够把握整本书的“书眼”,加深、扩大学生阅读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彻底解决语文教学的难点和痛点,提升学生阅读鉴赏水平。

1.重视不足,教学主动性较低

由于高中阶段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业任务繁重,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家庭的教育互動重视度普遍不高。高中学生虽然有一定的阅读基础,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必须注重阅读学习的有效性。但多数语文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与提升学生卷面成绩上,甚至有些教师对整本书阅读的学习任务要求不明确,更缺乏对整本书阅读的规划和落实。

2.放任不管,缺少科学指导

在高中语文整本书教学实践中,教师没有合理设计与规划研读活动,更未将其融入正式教学当中,仅在课堂教学的空隙组织学生参与整本书阅读研究活动,多数活动也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的。在研读活动中,教师让学生自由发挥,导致研读活动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有着很大的随机性。此种研读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参与数量、完成效果难以全面掌握,以至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使整本书研读活动流于形式。

3.形式单一,缺少创新优化

现如今,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还处于初级的自由阅读阶段,教学形式单一,主要形式包括自由阅读、好句摘抄、写点评、读书报告等。偶尔开展一次整本书研读活动,也只是作为整本书阅读的活动任务来完成,并没有有效的评价机制作为后续支撑。

1.构建良好阅读氛围,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一般情况下,和谐愉悦的阅读环境,能使学生参与到阅读当中,提升学生对优美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阅读效果。构建良好的阅读氛围,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提升学生阅读兴趣,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基于此,高中语文教师应正视整本书研读活动组织的“难”,通过构建良好阅读氛围,解决当前的教学之“难”,让学生通过长期的阅读积累,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以《哈姆雷特》整本书教学为例。教师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解决教学的“难”,运用新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哈姆雷特》影视片段,聚焦学生兴趣,使学生对这部话剧的认知从理性上升到感性,进一步理解课文中描绘的悲剧故事。与此同时,教师应发挥自身的引导促进作用,让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文本朗读,并在朗读中结合自身的理解与感悟,进一步体会话剧中优美的语言与情节,使学生进入《哈姆雷特》悲剧情境之中,触动学生的心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高中语文整本书教学中,教师要正视传统教学的“难”,从构建良好阅读氛围入手,让学生真切感受整本书中的人物情感、情节走向等,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激发,提高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

2.开展阅读活动,加强阅读有效指导

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开展高中语文整本书研读活动,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共同阅读,能够展现出研读活动的有效性。在整本书研读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点到面地开展课本内容、整本书甚至作者系列书籍的阅读,帮助学生了解作品、作者及其文学风格,提升阅读效率。

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整本书教学为例。课本内容节选自古典文学当中的片段,无法全面了解原著的文学风格和艺术特征,教师可组织学生参与到整本书研读活动之中,指导学生合理规划时间,阅读相关著作甚至作者系列作品,从而实现整本书研读教学目标。如此一来,不但能扩展学生的学习领域,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在整本书研读活动的组织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展开有效阅读,这种阅读指导,不能只局限于教材课本的固定内容,还要引导学生将阅读的视线放远,让学生站在整本书阅读的角度,对整本书的内容进行有效把控。在阅读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1)让学生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与《水浒传》联系起来,将所掌握的语文知识应用到整本书阅读之中,促进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转换,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2)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整本书,从而实现课内阅读教学的延伸与扩展,让学生获取更多精神食粮。(3)学生在整本书阅读活动中,能够获取更加完整的阅读认知,并将其运用到课本阅读当中,进一步体现出以宏观指导为主的整本书阅读与课文阅读的内在联系。如此,有助于提高整本书研读活动开展的有效性,体现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要义。

在高中语文整本书研读活动的组织中,教师应克服活动组织的“难点”,从整本书阅读指导入手,改变传统的阅读指导方法,让学生将阅读的目光放远,基于整本书的层面,对阅读内容展开深层次分析,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达到以文化人的育人目标。

3.阅读分享与评价,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

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意识到阅读分享与评价的重要性,使整本书研读活动展现出真正的实效性。开展高中语文整本书研读活动,教师可在开学之际就指导学生合理规划,等到了学期后半段的研读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开展多形式的阅读分享,并进行多元阅读评价,通过客观评价,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教学《苏武传》一课时,教师可在教学完毕后,为学生布置《苏武的故事》整本书阅读任务。如此一来,学生可在课堂上进一步了解苏武的事迹,随后在整本书阅读中,通过人物事迹了解更多人物特征,与作者同频共振,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怀。在整本书研读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有的学生用“正气浩然、刚正不阿”概括人物性格,还有的学生体会到“恪尽职守,舍生取义”的精神。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对其展开评价。首先对学生的踊跃发言表示赞赏与鼓励,并引导学生引用苏武的事迹,进一步概括总结苏武的精神品质,让学生能够站在自身、他人等多个角度,客观分析苏武的人物形象,使学生全面了解整本书的内容、意义,这对于强化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有着重要作用,还能帮助学生学习苏武身上良好的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高中语文整本书研读活动中,教师围绕整本书阅读主题,引导学生对苏武的个人事迹、个人品质进行点评,并运用激励的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回答情况加以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不同阅读观点,提高学生的阅读信心,让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整本书阅读活动的开展,正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和文化育人重要论述的要求。面对研读活动存在的“难点”,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治理”方法,通过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积极展开相关的阅读活动,注重阅读的合理指导,加强阅读分享与评价,强化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坚定文化自信,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追求。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文昌校区)

(责任编辑刘源)

猜你喜欢
苏武整本书高中语文
苏武庙
十几岁(2022年23期)2022-08-22 08:20:26
《论语》整本书阅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6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苏武:七千个日日夜夜的坚守
红土地(2016年7期)2016-02-27 15:06:10
苏武守节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