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探究*

2024-01-30 09:32刘鑫易
大众文艺 2023年24期
关键词:葫芦岛音译归化

刘鑫易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基础教学部,辽宁葫芦岛 125105)

一、引言

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急剧提升带动了跨国文化交流,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非遗文化吸引了大量国际友人的关注。推动非遗的海外传播,势必会让世界了解立体化中国,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葫芦岛非遗外宣翻译在国内可以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可以提升葫芦岛的知名度,创造更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二、葫芦岛非遗外宣翻译现状及意义

近些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翻译专家、学者和翻译爱好者都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非遗的英译和传播,主要包括古籍、诗词、传统节日、戏剧、歌舞等等。但是国内对于辽宁省的非遗的翻译研究才刚刚起步。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众号中非遗文本并无英文译文。以“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在知网共检索到期刊文献53篇(其中外文期刊4篇)、学位论文3篇,且多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旅游资源开发相关,仅有两篇文章涉及非遗的英译与传播。而葫芦岛地区的非遗翻译和研究完全是个空白。

作为一个旅游业和泳装产业发达的滨海城市,每年盛夏,葫芦岛都吸引大量游客来岛休闲度假,泳装产品更是销向全球。葫芦岛非遗的外宣翻译,可以让外国游客更全面了解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滨海旅游和文化旅游协同发展,推动经济的发展。其次,通过对葫芦岛非遗的外宣翻译,可以提高人们的重视,增强对非遗保护的积极性,更多参与到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中去。再次,非遗外宣翻译可以促进国与国间文化交流与合作,推进当地文化与国际文化的融合。因此,本文将通过案例研究的形式对葫芦岛非遗的英语名称和文本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并提出合适的翻译方法,以期对葫芦岛非遗的传播贡献一份力量,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三、葫芦岛非遗外宣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葫芦岛非遗名称和文本的外宣翻译,不能仅仅考虑语言文字的转化,更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交际与传播,尤其非遗中涉及许多少数民族信息和老百姓邻里乡村的民俗元素,所以怎样在翻译中巧妙地处理中西方文化间的不同,是现阶段非遗外宣翻译共同面临的问题。对此,陈芳蓉提出外宣翻译的原则与策略——对非遗原文进行适当编译,而非绝对忠实的逐字逐句翻译;尽量保留中国文化的异质性,而不过度屈从于译入语文化;使用通俗易懂、地道流畅的语言帮助外国受众理解、接受甚至传承和发展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实现联合国所倡导的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1]。所以在开展葫芦岛非遗外宣翻译时,尤其要注重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以下将结合归化、异化翻译策略和音译、音译加注、直译加注,音译加直译的翻译方法对葫芦岛非遗名称和文本进行英文外宣翻译探究。

1.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

美国翻译家Lawrence Venuti于1995年在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提出了翻译的归化和异化理论[2]。所谓归化,就是源语的语言形式、习惯和文化传统要以目的语为归宿,符合目的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传统。所谓异化,就是源语的语言形式、习惯和文化传统的处理以源语为归宿,使读者感觉到语言文化的差异[3]。此后归化和异化就成了翻译领域举足轻重的翻译策略,也是葫芦岛非遗外宣翻译必须应用的翻译技巧。

(1)归化

非遗外宣翻译的根本目的是让西方读者改变刻板印象,更全面的了解优秀绚烂的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在翻译时,势必要考虑西方读者的语言习惯、思维方式和接受能力。利用归化法,让非遗文本更好被理解才能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例如: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为了不惊动龙王,求得一年的好收成,辽西太平鼓到二月初一息鼓。其中“龙”这个意象在中国寓意吉祥,但在西方语言和文化中有邪恶之意。所以将“龙王”译为“the God in charge of rain”要比“the Dragon King”贴近西方神话,目的语读者更容易理解;“连山皮影戏”可参考广泛认可的世界非遗的皮影戏译法,不必逐字逐译,即“shadow play”省略掉了“皮”字,更易于我国非遗语言的统一和文化的传播。又如:

面对汤武革命以暴力反抗暴政的历史事实,春秋末年的孔子仍持较为审慎的态度,而倾向于以提出和尊重个人化的选择为应对:“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然而,随着周王室继续衰微、政治上的变法改革以及领土国家的形成,孔子的选择便越来越缺少现实可能性。取而代之的,是孟子对于武王伐纣的明确赞扬,这实际是对人民武力反抗暴政暴君的权利进行了肯定,而与洛克、卢梭相仿佛。但同时由于孟子对于用武主体在道德上的高标准以及对霸道的否定,最终陷于了天下皆无道但无人有资格相救的困境,符合孟子目标的“天吏”仅存在理论上的可能性。

南票刘俊梅剪纸技艺特点是母体艺术,是基因遗传,不描不画,剪由心生,原汁原味,是定格生活中最美好瞬间的原生态剪纸。

译为:Liu Junmei paper-cutting technology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paper-cutting without drawing and designing ahead of time.

其中“不描不画,剪由心生,原汁原味”并不需要逐字逐译,尤其“描”和“画”在这个语境中皆有“打草稿”之意,汉语习惯四字押韵,外宣翻译不必如此,英语读者也可以理解其技艺特点。

(2)异化

在外宣翻译中,为了保留非遗的原汁原味,我们会经常看到音译词汇,大多属于异化翻译。如兴城满族秧歌英译为“Manchu yangko”,兴城市“刘派索纳”译为“Suona Horn”等等。又如建昌灯会秧歌,扭法以“踏踏步”为主,兼有扭、跑、抖、颤等。这些肢体动作如果直接译为“body movements”,对于没有见过满族秧歌的西方读者来说,并不能充分理解这种独特的艺术形态。若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译为“they twist,run,jiggle and shake their bodies”,同时配以图片,就会给完全不熟悉秧歌的西方读者带来生动活泼的热闹画面和充分合理的想象空间。

一份优秀的译作,既应该保留原文的文化内涵,又要利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所以,有时翻译文本中归化和异化策略需要相互配合。例如:

兴城满族刺绣的针法—乱针:即每一针都是直针,第二针插入第一针和第三针中间,以此类推。

译为:Method of Xingcheng Manchu embroidery——random stitch:Each stitch is straight,but it should be arranged so that the second stitch is inserted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third,and so forth.

其中,“Xingcheng Manchu embroidery”涉及地名和民族,为了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和内容,采用异化翻译,而乱针针法则采取逐字逐句的归化翻译。为了符合目的语国家的阅读习惯,还增加了“but it should be arranged so that...”过渡性词语连接上下文,使得逻辑更加清晰,清楚解释了兴城满族刺绣的制作工艺,同时满足了传递效果和交际功能[4]。

2.翻译方法:音译,音译加注,直译加注,音译加直译

(1)音译

在非遗名称和文本中,经常出现人名、地名、民族语言等专有名词,这些专有名词在英语中缺少对等词汇,无法直接进行词汇和语法的转换,可用音译法翻译。这样就能既保留葫芦岛非遗的文化特色,又实现文化输出和交流的目的。例如:介绍建昌鼓乐的文本中“据县志记载,清光绪初年,玲珑塔地区瓦盆窑的安君、安雨、张德、杜俭、王才等人,向一位从山东逃荒来的胡姓艺人学吹唢呐、笛子、笙、箫等乐器,此后逐渐发展成为建昌鼓乐,一直传承至今。”其中人名“An Jun,An Yu,Zhang De,Du Jian,Wang Cai,an actor whose family name is Hu”,地名“Shandong,in Wapenyao village,Linglongta District”都用音译法。此外,“虹螺岘靠山屯干豆腐”中,虹螺岘镇名、靠山屯村名以及豆腐都适合用音译,译为“dried tofu of Kaoshantun village,Hongluoxian Town”。

(2)音译加注

有的时候,单纯音译解决不了解语言交流、文化传播的目的,甚至背景知识不充分的汉语读者都不明白英译词语,民俗“云霄开漳圣王巡安”-Yunxiao Kaizhang Shengwang Xunan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曾被诸多翻译研究者诟病。此时,就有必要在音译的同时进行适当的补充解释。注释是解决文化缺省现象的很好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过度异化,减轻阅读障碍。通过注释,或解释指代意义,或阐明历史背景,或补充中国文化信息,此种译法适用于历史人物、特定地点、艺术形式、民俗、典籍、神话等处的翻译。既保留葫芦岛非遗来自民间的特点,传递原文审美价值,又恰当地向西方读者介绍了文化知识,提升阅读兴趣,促进文化交流。前文提到的兴城满族秧歌“Manchu yangko”加注“a popular rural folk dance”就更容易理解了。又如:

在兴城满族秧歌中,有两位重要的角色——“打鞭儿的”和“老鞑子”。“打鞭儿的”负责开道,随后由“老鞑子”领路。

译为:There’re two important roles in Xingcheng Manchu yangko,one is called “dabian (a young man waving a whip in dancing)” in charge of clearing the way,the other one is called“laodazi (an elder man act as an oラcial)” in charge of leading the group.

“打鞭儿的”和“老鞑子”作为文化负载词,英文中没有对应的语言。对于没有观赏过满族秧歌的中国人来说,可能都不甚了解。尤其“鞑子”源自满语,音译保留了兴城满族秧歌的“土味儿”,注释又对音译进行了补充,西方读者就可以想象出扭秧歌的画面了。

(3)直译加注

直译法的初衷在于准确无误地传达字面信息,尽可能保留源语词汇的异域风情和文化涵义[5]。但是,单纯使用直译有时也会给读者造成阅读困难,直译加注就解决这个问题了。其实,在非遗翻译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就是直译法,考虑到一些词汇内涵过于复杂,对全文的理解来说又比较重要,完全直译并不能让西方读者很好地领会内涵,故辅助直译加注帮助解释。例如:兴城全羊席是宫廷招待伊斯兰教客人的最高宴席,译为“Xingcheng mutton feast(a court banquet including128 dishes made from mutton)”就体现出气势之浩大,席面之豪华。又如连山区孤竹营子乡杏树沟屯的民俗非遗“抬姑姑”,在“添仓”日这天,举行仪式“抬姑姑”,预示当年农作物收成情况,为春播提供“参考”,也有祈祷、祝福的涵义。如若直译为“carrying aunt”仅保留了文字信息,并未传达文化信息,改为“carrying aunt (aunt refers to the legendary goddess of grain)”西方读者就轻松接受了。另一种翻译方式(aunt refers to the Chinese Demeter),西方读者都知道Demeter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农业、谷物和丰收的女神,这样加以注解就实现了文化传播的意图。

(4)音译加直译

音译加直译,顾名思义就是指将音译和直译结合起来的翻译方法。该方法最早源自“康桥”一词的翻译,徐志摩将“Cambridge”前半部分音译为“康”,保留后部分词汇本义,直译为“桥”就是一个典型的音译加直译优秀范例[6]。在葫芦岛非遗翻译中,音译加直译的方法多用于较难完全直译、部分需要音译的与文化负载词相关的词汇,如历史时期“明清至东北沦陷初期”译为“from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o the early days of the fall of Northeast China”,“Ming and Qing dynasties”即音译加直译。同时,为了指示更加明确,向西方读者直观显示历史时期,也可以加注(about 1500s-1930s)。此外,“太平鼓”译为“Taiping drum”,“辽西”译为“in the west of Liaoning Province”,“刘派唢呐”译为“Suona horn of the Liu family”也是音译加直译的翻译方法。

四、结语

随着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日益密切,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和文明发展的有力见证,亟须顺应时代潮流,发扬和传播出去。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葫芦岛虽然是辽宁西部一个小城市,但非遗是世世代代老百姓技艺和智慧的结晶,展示了人们对历史的怀念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葫芦岛非遗的外宣翻译是当地翻译学者和爱好者的职责和使命,需要综合考虑当地非遗语言特点、文化背景和读者的接受程度,展示葫芦岛独特的历史底蕴和旅游城市的当代魅力。

猜你喜欢
葫芦岛音译归化
◆其它
◆ 其它
清末民初音译元素名规范方案用字探析
仪表
夏译汉籍中的音译误字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归化翻译与江西诗法——以《鲁拜集》的三个七言绝句译本为例
葫芦岛海边补网人
以《红楼梦》三个版本为例探讨亲属称谓词翻译的异化与归化
新疆地名的音译转写及英译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