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居京华的白石老人爱画白菜,所题四字“清白人家”,代表了他的价值取向。在江浙一带,白菜多用于煮汤,上海人爱吃黄芽菜烂糊肉丝,三鲜砂锅里也用它垫底。用白菜腌制的辣白菜,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担当了一个尴尬的角色,当时无论婚丧嫁娶,在筵席上担当先头部队的就是一个什锦拼盆,各色冷菜堆得小山样高,有熏鱼、白肚、皮蛋、五香牛肉、油爆虾、素鸭、叉烧、红肠等等,山尖上再盖一小撮太仓肉松,看上去相当热闹。服务员刚往桌子中央一搁,十几双筷子就雨点般落下,一眨眼秋风扫落叶,光盘了。
年轻朋友千万别笑啊,那时候的上海人,包括大江南北的所有劳动人民,还没有从物资匮乏的阴影下走出来,肚子里油水少,逮着一次机会可以放开来猛吃猛喝,别说一座小山,三座大山也照样给你荡平。
什锦拼盆以辣白菜为核心内容,先做成一座小山包,然后将鱼啊肉啊贴上去,客人没吃几筷,辣白菜就浮出水面了。这玩意儿味道冲,一不小心就叫你咳嗽打噴嚏热泪盈眶,亲爱的,悠着点!在物质短缺的那个年代,辣白菜为上海人保持体面的吃相起到了积极作用。
饭店的这种思路也影响了上海老百姓对家宴的设计,我就是在这种气氛中学会了做辣白菜。选一棵长长的、菜帮紧包的胶菜,洗净切丝,菜叶切下派别的用场,可炒可煮。菜帮部分要竖着切,两寸长,这样下盐后就能尽可能地锁住水分——这是厨师不肯告诉人的秘密。然后松松地堆在陶盆里,下盐,揉匀,手势要温柔。没有陶盆的话,木桶也行,千万不要放在铝盆里,那会留下铁腥味。下盐后的白菜丝用纱布包起来,一时找不到纱布的话拆一只口罩也成,打成包袱,上面压一块石头。一小时后,它会渗出不少水。
沈嘉禄专栏作家爱好美食和收藏
辣白菜为上海人保持体面的吃相起到了积极作用。
脱水还不那么彻底的白菜丝稍许挤一下,码在一只大碗里,待用。洗一块生姜,刨皮切成细丝,堆在白菜上。炒锅坐灶点火,熬50克花生油,看它袅袅升起青烟,就将半碗准备好辣火酱倒下去,哗的一下,锅内会飞出许多桔红色的油泡,到处乱窜。在以前石库门房子里,熬辣油得跟邻居打声招呼,门房窗门关关紧。这就叫建设友好环境。
辣油熬成了,兜头浇到白菜丝上。对了,事先要搁些糖,搁多少,由自己的口味。然后等白菜丝冷却后再加点米醋,也可以加白醋,加多少也由自己的口味决定。不要加味精,辣的菜、酸的菜,加味精就等于俏眯眼做给瞎子看,白搭。
装在盆子里,会看到周边慢慢汪出橘黄色的油,很悦目。家里嘛,就单独让它成为一道菜算了。
必须强调的是,本帮辣白菜基本上是白的,微微有点橘红色的辣油,不是红彤彤的,不要将它与韩国泡菜搞混了。有的饭店用卷心菜做辣白菜,味道也不差,但水分不够。在网上一查辣白菜图片,跳出来的全是韩国泡菜,真把我气坏了!辣白菜输给韩国泡菜,跟中国足球输给韩国队一样,是一种不可原谅的耻辱。
辣白菜又辣又酸,吃口极爽,是一道经济实惠的开胃菜,佐酒最妙,夹在煎饼里吃也别具风味。如今在上海的本帮馆子里还有辣白菜供应。不过今天辣白菜的身价上去了,做起来毕竟费点工夫嘛,买价又比不上鹅肝或炝虾,一般馆子就干脆不做了。
绿波廊以前是供应辣白菜的,那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上海,在三楼廊亦舫和同僚们吃过一顿工作午餐,八只冷盆里就有一款“相当上海”的辣白菜,美国人吃得手舞足蹈。这顿工作餐的标准是每人一百元人民币,这种故事听起来相当遥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