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英,吴仕文,杨明华
(1.云南省新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新平 653400;2.云南省新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新平 653400)
胃气可用以反映动物的胃功能及状态,强调动物的消化机能情况,于畜禽来讲,胃内食物由消化、吸收、运输、转化到排泄的全过程,均由胃气调控完成。因此,可以说胃气是畜禽保证健康生长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出现胃气不足,畜禽极易发生肠胃炎、前胃迟缓、瘤胃积食、臌气等各类疾病,甚至严重者会危及畜禽生命安全。针对胃气在病畜治疗中的应用展开分析探讨,为养殖行业相关疾病的临床实践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所谓“胃气”,中医泛指胃肠消化功能,正常情况下,胃气充足便代表健康,而于病患而言,胃气会影响康复能力。中医调理胃气方面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以“和脏腑”为基础性原则,兼治脾胃,提倡健脾养胃。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采取“寒者温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通则不痛”的原理实现胃好胃舒。《灵枢·口问》:“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脾胃论》卷下:“胃气者,谷气也,荣气也,运气也,生气也,清气也,卫气也,阳气也”,以及《素问·玉机真脏论》:“脉弱以滑,是有胃气”。《素问·平人气象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都是关于“胃气”一词的出处及解释。
简言之,胃气是中医学比较常见的专业术语之一,就是指人体或部分动物的胃脘部位气机运行的状态。中医理论以胃作为消化器官第一站,也是人体或动物重要脏器之一。胃气运行状态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反映机体健康情况,因此近些年的胃肠相关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始终将胃气调节和平衡置于至关重要的位置。
胃气的形成与人体或动物机体的消化过程密切相关。人体或动物将食物经由口腔进食,行经食管、胃、小肠、大肠等消化器官的过程中逐步被消化和吸收,最终以废弃物形态被排出体外,在此过程中,胃会将所进食食物初步进行消化和储存,转化为胃液。胃液中含有的胃酸、胰蛋白酶以及胃蛋白酶等成分,会进一步将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进行分解,最终形成机体吸收和利用的小分子物质。而胃气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胃液的分泌和运行,进而影响到整个消化过程的进行。如果胃气运行不畅,就会导致胃液分泌减少,消化功能下降,出现腹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胃气运行一般分为胃气上升和胃气下降。前者强调胃气由胃脘部位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胃气会推动食物继续向上消化,同时辅以身体促进胃气运行。因为胃气上升往往与肺相通,肺主气,胃主受纳,两者的有效配合,便于帮助机体维持正常运行。而气候变化、饥饿、进食不当等都是引起胃气上升的因素,极易导致胃气逆流,出现机体反酸、嗳气、恶心等症状。后者则胃气从胃脘部位向下运动,在此过程中,胃气会推动食物下行消化并排出体外。胃气下降与机体脾主运化密切相关,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两者有效配合,也起到共同维持人体正常运行的作用,消化不良、肠胃疾病、饮食不当等都会引起机体胃气下降,而机体胃气下降运动受影响,会让食物长时间停留于肠道内,不利于正常消化和吸收,最终造成机体出现腹胀、腹泻、便秘等不良反应。
作为胃中产生的气体,胃气的主要成分包括二氧化碳、甲烷等,这些气体在机体胃部产生并逐渐积聚起来,最终会以嗳气或排气的方式被释放出来。胃气的作用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助于机体调节胃部压力。饮食不当、消化不良及胃炎等都可能造成机体的胃部压力较大,导致机体反酸、进食困难、烧心等疾病的产生,而胃气的适当上升或下行,会让胃部压力缓解。
二是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机体胃气可以有效刺激胃肠道蠕动,促进机体所食物在胃肠道被正常传输和消化、吸收。
三是有助于保护机体胃黏膜健康。机体的胃气正常释放可以有效缓解机体的胃部张力,保护机体胃黏膜免受胃酸损伤,对于促进机体的肠胃正常吸收有积极作用。
四是缓解胃胀和不适感。胃气积聚过多时,会引起胃部胀气和不适感,通过嗳气或排气的方式释放胃气,可以缓解这些不适症状。
五是维持消化道菌群平衡。胃气中的甲烷等某些成分,可能对维持消化道菌群平衡起到一定作用。需强调的是,机体如果出现胃气过多或胃气排出异常等问题时,需考虑消化系统相关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胃溃疡、肠易激综合征等。如果出现胃气过多、频繁嗳气、腹胀等症状,建议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胃的存在,最主要目的是受纳、腐熟水谷,并具体转化为能够供机体健康生长的精微营养,以便于最大限度的满足机体的各组织器官现实需要。因此,机体如果胃气较为旺盛,则代表机体消化功能较强,消化良好。反之,如果机体胃气衰竭,则代表机体的消化能力相对较弱,消化不好。因此,胃气盛衰,与机体消化功能强弱程度密切相关。机体胃的强弱程度判断可依据机体胃部形状大小、颜色、外发气味等进行。另外,还要结合机体病情轻重、大小以及体质强弱等作出综合性考虑与判断。胃气强弱一定程度上可用以判断某些与肠胃相关的疾病性质和程度。
中焦(机体上腹部、膈下及脐部以上部位称中焦,具体指包括脾胃在内的上腹部分)是机体气机(机体内气正常运行情况)正常升降(上下运行)的枢纽,脾升胃降,脾主升清,可以帮助机体将食物转化成精华部分,便于机体吸收利用,胃主通降,可以帮助机体将食物消化吸收后输知小肠,脾胃互为表里,共同辅助机体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机体内气正常上下运行井然有序,是为机体正常生长的常态。因此,机体的胃气下行方为顺畅,胃气通利下降方为平和,反之就会出现胃气失和、胃气上逆等病症。
另外,机体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等引起等都易导致机体肝胆之气犯胃,引发胃气上逆,极易出现口苦咽干、便秘、黑便等病症产生。而家畜饲养中,机体机内水液难以输化,停留或渗注于机体体内的每一个部位引发疾病(痰饮),或者血液阻滞于脏腑经脉位置,出现血流不畅,抑或夜间进食及食物未及消化过夜留置胃中致使牲畜胃失和降。再则,家畜机体内部由于风、寒、湿、燥、火等犯胃致使致胃气失和。
上述病症皆为机体胃气失和,导致胃气难以正常上下运行导致。因此,此类病畜治疗总体上讲究“和胃降逆行气”,以厚朴、砂仁及木香等药物为主,只需引导胃气恢复正常上下运行即可确保病畜胃功能恢复正常。
古人以金木水火土对机体各部位归类,认为胃为阳土,喜欢泽润,不喜燥烈。因此,对于病畜胃病治疗应始终遵循“胃属阳土,喜润恶燥”的治疗原则,用药选择上坚持柔润生津养阴为主,也即“胃喜柔润,得阴则安”,这才是有效治疗病畜此类病症的关键。例如,白虎汤中的石膏和知母均由清热生津之作用,再结合甘草及粳米的胃气顾护作用,就可以起到以凉润之药生津除热却不伤胃气的极佳治疗功效。
清热泻火也是日常胃肠相关疾病治疗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此种方法应用以准确辨别机体脾胃虚实为前提。如病畜胃气已虚但治者无所察觉,仍以苦寒之药祛火,恐火邪未除却早已伤及病畜胃肠,导致病畜轻则食欲下降,重则肚腹疼痛,病症急变概率增加。
汗吐下三法也是日常胃肠相关疾病治疗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而此方法岁可以帮助病畜有效驱邪外出,但如果使用不当,极易造成病畜正气受损,危害更大。张仲景相关的治病机理中尤为注重治病先顾护胃气,因此,张仲景常用于药方调胃承气汤、十枣汤中的甘草、大枣等皆有此作用。因此,要以此法治疗病畜,还应在临床上注重辨证虚实,确保攻邪以顾护胃气为前提与遵循。
关于牲畜虚损相关的疾病治疗,亦应以调补为主。家畜出现脾胃虚弱病症时,应以补益为主,但在辨证上应精细准确,便于调补得当。如果出现辨证错误导致虚补不受,不仅达不到治病的目的,还可能导致病畜补之太过出现病变增加新疾。以补益之法治疗疾病,过于应用滋腻粘滞类药物,极易造成病畜腻滞胃气,进而诱发病畜出现肚腹胀满、饮食废绝、粪便稀溏等病症,甚至增加疾病治疗难度。因此,应该先用补益药材于察胃前提下,正确选用方剂,灵活配伍,以防止腻呆滞胃气,影响疾病的总体治疗。
胃者,更喜润而恶燥,故治胃应以胃部润养为主,起到生津护阴的作用,但是如果过于讲究温和之势来驱散燥烈,很容易导致病畜内气消耗和伤及胃津。导致病畜燥化但热身,甚至出现下吸肾水,加重病情的问题。因此,治疗用药讲求温热,且要确定病畜胃确有寒,方可用,中病就需及时停治,治之过多恐生火热。临床上但凡使用麻黄、羌活以及干姜等温热燥烈药物,辨证一定要准确无误,治疗也要跟随症状变化及时调整,这样便于及时防止过度治疗伤及机体胃津,引发病变,增加治疗难度。
胃气旺盛者,机体的五脏六腑内气也是较为旺盛的,但治病需服药,药物入口后,都会先行通过胃部,再后行而吸收至全身。因此,虽然是治疗其他脏器的病症,但对机体胃部情况掌握不实,必然会出现用药不慎之现象,进而造成胃气损伤,胃气虚弱必然增加病灶治疗之难度。
胃气用于治疗病畜,应辨证确定病畜胃气盈虚,避免判断失误造成药力不达或治疗过渡,增加病畜病症,让疾病治疗更难。
无论病畜病症轻重,治疗都应坚持不伤及胃部的原则,胃气需而不败,治疗不伤胃,胃气过亏,以治胃为主,五脏不足,以胃部调养为主,内伤严重且病症较杂,以治脾虚为主。另外,顾护胃气的同时注重保护胃阴,病畜胃气虚,可以用异功散治疗,胃阴虚可以以沙参麦冬汤治疗为主,如气阴皆虚,二方合用可达到极佳治疗效果。鉴别胃阴虚与胃气虚,一看粪便,二看脉舌。胃气虚则粪便溏薄且舌苔较白,色淡,脉细濡弱或脉细缓弱,胃阴虚则粪便干而结块,舌红少津液,脉细数。除此之外,药力要靠胃气为之行。
此外,病畜以胃气虚亏为主者,消化吸收能力较差,药物方剂选择上应以纯为主,用药要坚持平和温润,分量也要坚持以轻为主,且用药要做到有防有守,不可操之过急。
胃气是胃部运行气机的总称,可以简单理解为食物由胃肠道消化吸收过程中形成的气味,部分反映机体的消化功能,是机体一种机能。胃气在病畜治疗中,可以用以治疗胃溃疡、治疗瘤胃积食、治疗反刍动物、治疗消化不良及防止食物中毒等,对提高养殖户收入有一定的帮助,但相关的治疗应遵循对应的病灶产生机理及治疗原理,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