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关于中国高校网络统战工作研究的述评

2024-01-27 21:09:53李昕钰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12期
关键词:综述新媒体

摘  要:在新媒体时代,高校统战工作逐渐进入网络化模式。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利用网络开展统战工作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文章选取高校网络统战的必要性、问题、创新路径三方面内容对以往高校网络统战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未来高校统战工作的更好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统战;网络统战工作;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34-0038-04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和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1]

在如今的多媒体时代,做好高校网络统战工作是关乎统一战线全局的重大事业。进一步强化对高校网络统战工作的研究和总结,缕清其发展脉络,探索其规律,对于全面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大有裨益。

在知网检索发现,截至2021年11月18日,篇名包含“高校统战”的论文共有1644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论文共有43篇,关键词为“高校网络统战”的论文共有79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共有2篇。国内最早研究高校网络统战工作的论文是高岳仑在2002年发表于《中国统一战线》的《利用网络资源开拓高校统战工作》。相关年份的论文发表情况:2021年6篇;2020年7篇;2019年7篇;2018年7篇;2017年5篇;2016年6篇;2015年6篇。尽管学界目前对于高校统战的研究较多,但是对新媒体背景下的网络统战关注较少。文章以近20年来发表的论文为重要依据,对高校网络统战工作做综合述评。近20年来关于高校网络统战工作的研究主要围绕几下问题展开:高校网络统战工作的意义、问题、工作路径等。

一、关于在新媒体时代下开展高校网络统战的必要性分析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给高校网络统战形式带来了变化,新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使高校统战的信息流突破了传统的单一性模式,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接收高校统战的信息,而不受時间和空间的约束。因此,做好新时期背景下的高校统战工作十分必要。

(一)利用新媒体开展高校统战工作是新时期统一战线的需要

对于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高校网络统战工作的必要性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传统的统战工作方式仍是目前统战工作者们所采用的主流模式。传统统战方式不仅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有时还往往达不到想要的效果。高校统战工作者面对新时代带来的机遇不能视而不见,错失良机。温冠男认为:“线上以网络为传播手段,线下以统一战线为实体,这个契合点是丰富高校统战工作方式的重大创新。”[2]统战工作人员应立足于新媒体时代的社会现实,借力互联网和大数据的东风,多向公众传播有意义有内容的高校统战信息,用邓小平同志的话说就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3]

其次,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大学生容易成为高校统战工作的薄弱环节。因此,如何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高效的实施统战工作成为一项重要的议题。顾东洋进一步建议:“高校网络统战工作要以传统统战理念、模式为支撑,从而进一步发展新时期网络统战工作的新方式。”[4]如何跟上时代潮流,及时抓住时代风向面向全体大众于春风化雨中开展高校统战工作,是目前统战工作者需要加强研究的问题。

(二)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对高校统战工作提出了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了围绕全面从严治党,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把党的政治建设不断推向了新的阶段。统一战线和党的民主政治建设历来是休戚与共的关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坚持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5]因此,要坚持“大统战”格局,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聚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下。

(三)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问题在新媒体时代凸显得愈发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问题所肩负的挑战和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在我国,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其重要性毋庸多言。对此,赵飞、张艳提出:“加强新时期下的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对引领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6]对于如何优化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的路径,冯刚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当前,高校要不断完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教育……力戒形式主义。”[7]

目前学界还需要充分认识到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特点和问题,并结合新时代背景,从多维度探索对高校意识领域安全的治理方针和路线。

(四)利用新媒体展开高校统战工作是新时期巩固和发展高校统战队伍的需要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统战对象的成员发生了变化。首先,在新时代背景下,统战成员中知识分子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又呈现出思想年轻化、多样化等特点,给统战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王克群教授建议:“要加强和改善对新媒体中代表性人士的思想教育,拓展线上、线下互动沟通的渠道,让他们展现正能量。”[8]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关注这一领域,但是未来仍需继续拓宽对此的研究视野,加大研究力度。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统战工作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各种生产生活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发展的前景”[9]。近年来,由于社交网站、移动媒体和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成熟,公众参与高校网络统战的途径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与丰富。当前,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利用社交平台开展统战业务,通过对现有的研究成果的统计可以发现,高校的网络统战工作在取得了一些不俗的成果同时,也在实践过程中暴露出来以下问题:

(一)高校网络统战工作的管理缺乏统一和规范性

经过研究统计,由于院校与院校之间的信息不对等,以及统战对象的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因素,使得目前高校的网络统战尚未建立起明确规范且系统的管理机制。杨世鹏、王春明、董建在分析了高校网络统战的现状时表示:“许多高校虽然相继开启了统战网页建设,但是首先,网页和专栏设计欠缺美感和质感,缺乏对公众的吸引力。”[10]当前统战部门面对的是信息海量化和有效信息匮乏化并存的局面,如何从海量化信息中筛选出有效的信息,把有效信息反馈给广大群众,对广大统战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校网络统战工作的队伍建设不足。

现如今,高校统一战线基层党组织成立了统一战线委员会,负责统一战线工作。可以说,高校统战工作的好坏关键取决于统战人员的工作情况。张玲认为:“如何管理高校为数众多的新媒体平台,提高分辨能力和信息素养,是高校统战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严峻而紧迫的课题。”[11]目前高校网络统战工作的队伍建设还存在以下问题。首先,高校统战的工作人员相较于其他部门数量偏少。孫倩和王玉婧指出:“有的高校统战工作人员数量明显不足,连做好基本的分内之事都比较困难,更没有精力去做好网络统战工作。”[12]其次,具备相应的网络统战工作素养的人员在如今的环境下还比较稀缺。通过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高校网络统战无论是在基础的平台建设还是人才队伍方面都还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统战的创新路径

在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统战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程。当今时代的统战工作者要积极探索创新统战方法和路径,把统战工作与具体的宣传、新闻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扩大统战工作的影响力。

(一)加强新时代统战人员的网络统战意识和水平

新时代充满机遇,相应的问题和挑战也随之而来。作为新时代的统战工作者应该具备从挑战中发现机遇的意识和能力。对此,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翁里和洪杉在探究新媒体时代的高校统战创新问题时提出:“青年工作者和中老年工作者应该相互带动,以达到双管齐下的良好效果。”[13]郜馨认为:“统战工作人员要努力开展积极向上的线上文化活动,设立专门的统战理论研究窗口,及时报道国内、外重大统战工作动态和各项活动。”[14]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认识是行动的先驱。面对时代给予的机遇,统战工作人员要加强自身修养,提升统战意识和专业水平,不断完善高校网络统战工作。

(二)建立完备的高校网络统战机制

建立完善的统战机制是一项要长期坚持的工作。一方面,统战工作者需要把统战理念贯彻到实际工作中的各个层面,建立完备的新时代统战体系。另一方面,若缺乏相应的统战工作体系则使会得统战工作者们开展工作变得举步维艰。因此,建设科学的统战新机制是时代的要求。孙晓晖从新旧媒体融合的角度认为:“高校统战部门要在新媒体时代及时转型,加强新旧媒体之间的有机融合,达到‘多媒体的统战效应。”[15]因此,新时代统战工作者必须不断拓展和开发新媒体的各项功能,如新媒体的传播和教育功能,构建多媒体的高校网络统战体系,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开展网络统战工作。

(三)培养并抓好高校内部网络意见领袖的统战工作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网民将自己的想法施加并影响他人,这类网民普遍被称作网络意见领袖,成为互联网上“一呼百应”的存在。因此,要发展新时代背景下的网络统战,就必须先抓好这类人的工作。李琼、熊正为指出:“高校要鼓励网络领袖发布和回复统战相关的帖子,以确保统战工作在主流媒体上有相关的位置和讨论热度。”[16]总之,统战部门要先牵好头才能保证整个队伍方向的正确性。经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现有的研究已经涌现出了一批成果,但对于创新路径的研究,还需要学界继续挖掘深化。

四、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一)现有研究的不足

第一,从宏观层面上看,对高校网络统战的研究总体较为薄弱,研究不平衡。一方面,目前学界对于高校统战的研究较多,而对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统战的相关研究重视度并不是很高,文献发表数量相对不多,专著更少。另一方面,关于高校网络统战工作的研究视角单一,且存在重复性研究,对高校统战本身的内容缺乏创新思考。

第二,高校网络统战的理论性研究不足。对高校网络统战的相关研究资料和文献分析来看,目前对于高校网络统战的新媒体时代背景和内涵以及高校网络统战的背景及意义相关研究较少。学界必须高度重视对高校网络统战的理论研究,多方面多视角的拓宽高校网络统战的研究深度和广度。

第三,无具体案例且研究缺乏针对性。首先,现有的大部分研究成果都缺少高校网络统战的实证案例。其次,现有研究虽然对于高校网络统战的对象进行了不同维度的划分,但是学者在研究高校网络统战的具体措施和创新路径时鲜有对不同统战对象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意见。再次,对于目前高校网络统战的研究,要看到不同区域、不同高校乃至不同院系专业统战工作的区别,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坚持整体研究和个别研究相结合的原则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未来研究展望

第一,对于高校网络统战的研究内容仍然需要深化。首先,对于高校网络统战的主体需要进行进一步细分,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群体的统战对象采取精准化的统战策略。其次,可以结合高校和地方的统战工作进行研究。统战工作人员应该基于高校人才科技优势和高校统战工作的特点,建立高校与地方统战工作联系的有效途径。最后,要加强创新统战机制。可以从加强网络统战的领导机制、运行机制和督查反馈机制三方面入手制定一整套完整的网络统战流程,使现阶段的网络统战机制充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统战工作的发展。

第二,要创新高校网络统战的研究方法,要加强实证案例和比较研究。目前只有少数关于高校网络统战的文献中运用了某某高校具体案例进行辅佐验证。认识来源于实践,因此,当前的统战工作人员应重视社会调查,对现实问题做周密的调查研究,要尽量多组织些社会考察调研活动,在活动中总结出相关经验和模式。

第三,可以继续拓宽当下的研究视角,目前学界基于高校网络统战的研究视角还相对集中,关于高校网络统战工作的研究视角还不够宽广,需要拓展原有的研究宽度和广度,以实现更大的突破。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把治理的理论、大数据、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论等结合高校网络统战工作进行进一步深化拓展。

第四,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统战工作要注意结合线上线下同步展开。高校统战工作者要大胆进行创新,把线上和线下的统战工作进行巧妙地整合,努力探索高校统战工作的新模式。

第五,要重視高校网络统战的宣传工作。从宏观层面上来说,这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诸多利好的优势。因此,高校统战工作人员可以联合宣传部门一起展开工作,发挥各自部门本身的优势,使统战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五、结语

总而言之,新媒体时代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也是高校统战工作改革发展的时代。党的十九大以来,高校统战工作显得愈发重要,本文通过不同的角度总结了近年来高校统战相关文献,对高校统战工作进行了综合述评,高校统战工作的成败不仅关系到我党统一战线相关工作,而且还和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息息相关,需要高度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N]. 人民日报,2021-11-17(02).

[2] 温冠男. 借力新兴媒体助推高校统战工作[J].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04):22-24.

[3]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 顾东洋. 网络新媒体技术下高校统战工作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19,10(24):23-24.

[5] 习近平.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 人民日报,2019-11-06(04).

[6] 赵飞,张艳. 高校统一战线视角下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意蕴[J]. 青年与社会,2019(27):190-191.

[7] 冯刚,程伟. 构建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治理体系[N]. 中国教育报,2020-06-04.

[8] 王克群. 努力开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新局面:学习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的体会[J].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01):45-48.

[9] 习近平. 习近平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N]. 人民日报,2015-05-24(02).

[10] 杨世鹏,王春明,董建. 高校网络统战工作探析[J]. 高教论坛,2016(03):6-8.

[11] 张玲. 新媒体时代高校统战工作研究综述[J].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03):58-61.

[12] 孙茜,王玉婧. 新时期加强高校网络统战工作建设研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20):127-128.

[13] 翁里,洪杉. 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统战工作创新问题初探[J]. 沈阳干部学刊,2015,17(05):12-15.

[14] 郜馨. 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统战工作创新研究[J].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02):16-18.

[15] 孙晓晖. 新媒体时代创新高校统战工作的路径选择[J].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01):57-61.

[16] 李琼,熊正为. 新媒体(自媒体)背景下高校统战工作策论[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40(02):46-47.

(荐稿人:沈瑞林,南京医科大学研究员)

(责任编辑:胡甜甜)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当代中俄政治发展道路比较”(项目编号:15BKS074)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昕钰(1996—),女,硕士在读,南京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综述新媒体
SEBS改性沥青综述
石油沥青(2018年6期)2018-12-29 12:07:04
NBA新赛季综述
NBA特刊(2018年21期)2018-11-24 02:47:52
近代显示技术综述
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34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9:46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2:46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2:55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3:03:10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31:59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Progress of DNA-based Methods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
法医学杂志(2015年2期)2015-04-17 09:5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