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组织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研究

2024-01-27 21:09张文静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12期

摘  要:高校组织员是党委领导下的专职党务干部,是支撑高校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力量,有利于推动一系列思想政治工作的稳定落实,在整个高等教育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极为突出。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的发展需要遵循立德树人的基本原则,更离不开思想政治的有力引导。文章立足于高校,立足于组织员队伍,通过对组织员队伍职责的分析,论述其重要地位,阐述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素质问题,指出可以用思想宣传教育,队伍人才拓展,管理机制完善等途径予以解决。

关键词:高校发展;组织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开发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34-0034-04

无论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还是高校的自主建设与发展,都离不开党的指引。因此,在新时期,更要主动加强组织员队伍的建设,保障最新的理论成果真正落到实处,带动师生共同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

一、高校组织员的职责定位

(一)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抓手

中国共产党具有敢于并勇于自我革命的优质品格,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质。而高校作为中国共产党基层发展的重要基点,本身就需要配合全面从严治党的纵深发展需求,需要在主要责任上继续下功夫,明确谁来抓,抓住谁的问题,而且还要在业务上进一步深入落实好要抓什么的问题。在这里,高校组织员本身就是专职的党务工作人员,应聚焦主要责任和主要业务的,围绕高校发展以及党建工作的重点,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基层党建的进程。也就是说,高校组织员需要成为有力的助手,配合高校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需求,这样才能真正打通“最后1公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性的突破,再次踏上新的历史台阶[1]

(二)引导优秀青年成长成才的强劲推手

中共七大以后,我国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去设立组织员,目的就是为了给党员的发展工作奠定更坚实的基础,让思想作风纯正的人员去推进共产党的建设。高校集合了中国各地的优秀青年,而且也把这些学生以特定的结构组织到了一起,承担着发展学生党员,发展教育培训的重要责任,这都需要由组织员来实施。也就是说,从青年学生入校,到他们接受共产党启蒙教育,到划分入党积极分子,再到转为党员这一系列的流程,都是离不开组织员的政治引导和思想辅助的。因此,高校组织员必须成为引导青年成长成才的有效力量[2]

(三)夯实党建工作的稳定帮手

高校党建工作本身就是党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已经对高校党建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也提出了更为细致的现实需求。在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时,高校党建工作也需要严格把控政治方向,要从干部选育角度出发,真正调动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

二、新时代高校组织员队伍的历史使命

(一)彰显党的领导权威

高校组织人队伍可以推动党的路线方针进一步落实,确保上级党组织决定可以真正落到实处,能保证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高校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进一步落实,让学生养成正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自己的一生成长奠定科学基础。马克思主义作为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思想武器,高校作为输出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主体,必须对马克思主义作出深入的研究,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上的指导地位。必须在未来的发展中进一步巩固党的领导,党委需要进一步引导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更为完善的党组织以及党员队伍。此时,组织员作为思政工作开展的主力军,更要积极展现出自身优势,履行岗位职责,对党员进行持续性挖掘、教育及发展,让党的领导能够发挥出更加鲜明的作用,进一步保证党的团结和统一。

(二)拔高党员思想能力站位

组织员队伍在新时期,必须要落实党员工作发展的总要求和总准则,按照党员培训和发展的标准,展开一系列的管理工作,尽最大努力提高党员队伍的综合素质。

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的培养,离不开组织员队伍的辅助,组织员除了要关注大学生党员的质量,还要关注党員发展的进程以及动态变化,要让党员队伍真正展现出自身的积极性,这样才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报名参加。值得注意的是,从教师队伍发展的角度来看,由于党员占比相对较高,所以组织员也要尽可能带动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核心需求。

(三)巩固高校育才成果

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来看,高校必须要把党的建设作为核心要点,只有真正提升党基层组织建设的水平,才可以打牢教书育人的根基。在这里,组织员队伍必须要在新时期强化高校党建育人的效果。

这里所说的党建育人,主要对应的就是高校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由于大学生党员是最为重要的对象,所以组织员的教育和引导就显得更加必要。在组织员队伍的引导下,大学生党员数量得以稳步增加,而且学生本身也会变得更加积极向上[3]

三、高校组织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力基础偏弱

队伍力量薄弱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数量不够充分,结构不平衡,队伍的稳定性较低。就数量来讲,近年来,国内高校的发展规模在不断拓展,在读大学生的数量也呈现出了增长趋势,越来越多的学生也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他们都表现出了强大的入党积极性,也正是在这一趋势的引导下,大学生党员和学生党支部的数量有所增加。相对来讲,高校组织员队伍的人数相对较少,在配置数量上难以达到相应的比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很多组织员无法同时承担党员发展、党员教育和党员管理等繁重的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组织员在应付日常工作的时候就已经耗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因此他们对学生思想动态的观察并不细致,没有积极展开调研走访。从队伍结构上来看,高校组织员队伍的人才筛选要是以职务、学历年龄等因素为参考的。很多高校为了满足队伍的人员配备,通常会降低组织员的选拔要求,无法给学生注入更多有用的思想元素。一些高校只是聘选一些兼职的组织员,并没有对这一领域进行深挖,也没有引进专业的人才,这些兼职组织员的能力相对有限,他们本身就身兼数职,难以履行组织员本身的工作职责。就队伍稳定性来看,高校组织员队伍的任务极为繁重,但他们几乎没有获得过相应的特殊待遇,特别是对专职组织员队伍来讲,是很容易滋生出一些不满情绪的,有可能影响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二)能力限制尚存

高校組织员的理论素养有待提升。近年来,国内高等教育显然是呈现出了纵深发展的趋势,所以新时期的高校党建工作也有了新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有效履行工作职责,组织员需要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下高校配备的组织员队伍专业背景丰富多样,却很少有人是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对党的路线方针,组织工作的政策机制了解并不深入。组织员日常工作相对烦琐,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学习理论和思想,影响了个人知识框架和知识体系的构建,组织员无法迅速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也难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组织员本身的业务能力有进步空间。就当下来看,高校组织员的业务能力并没有完全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无论是基本知识还是实践操练,组织员熟练度相对有限。他们的专业背景存在较大差距,工作开展的质量也参差不齐,特别对涉及预备党员考查和转正而言,不同组织员得出的结果也截然不同。组织员队伍的构成很复杂,成员大多都来源于高校内部的后备干部,之前并没有完全掌握组织工作的业务流程。高校组织员除了要做好日常的工作外,还要准确研判高校面临的时代背景和世界局势,只有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才可以准确地解决新问题。但是,一些组织员在工作的时候滋生出倦怠心理,未能认真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无法分析学生遇到的具体问题,整体实践调研能力相对有限[4]

四、高校组织员队伍长效机制建设的有效方法

(一)打好思想宣传基石

高校必须要针对组织员队伍进行持续性的宣传和引导,要督促组织员积极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明确新时代党建工作的要求和准则。高校要提高自身的政治高度,要把组织员队伍的人才选拔当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握好前期选聘,后期培养和管理等多个流程,这样才能提高组织员队伍的思想认知水平。除此之外,由于组织员是负责党员发展的具体工作的,承担着党员的日常教育工作,所以要及时地更新自己的思想,正确认识到党员发展对于高校本身的现实价值,要用最新的理论成果引导青年提高团队的组织力和向心力。组织员要充分认识到本职工作的重要性,分析高校在新时期承担的立德树人的使命,始终以严格的标准去要求自己,发挥榜样作用和引导作用,让其他党员和学生能够受到鼓舞和感染,通过提高政治高度深入学习理论素养,为师生党员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组织员还要对长期的职业生涯做出有效的规划,当事务性工作完成之后,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探究。

(二)稳定队伍人才供给

高校必须要对组织员队伍的选拔任用制度作出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要明确组织员的基本资格以及任用条件,这样才能保证岗位职责可以有效落实,岗位的作用可以彻底发挥。当人才选拔完毕后,高校组织员还要对党员进行思想上的引导,让他们认真吸收马克思主义的全新成果,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出发开展本职工作。高校要明确组织员的主要职责,一般情况下,组织员是接受党委的领导的,专门负责党员发展,党员教育和党员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因此,组织员也要拥有更为坚定的信念,要根据党员发展的现实需求,制定出科学的培训计划,先从入党积极分子出发,巩固共产党的后备力量。还要对发展的对象进行严格的审查,做好前期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查。还要进一步跟进发展党员这一工作的进程,总结出一些有用的经验和教训并持续性地进行推广。接着,组织员还要认真了解学生党员的思想变化和情绪变化,要根据学生党员的区别,引导他们针对性的学习斗争理论成果。总的来说,组织员需要正确的行使自己的权利,尽可能地提高党组织活动的效率和质量[5]

(三)赋能岗位工作结构

高校组织员的选拔与任用本身就要参考思政工作的现实需求高校要尽可能提高队伍配备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真正推动组织员向着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方向迈进。从当下的专兼职结构来看,大多数组织员高校在选聘时,都是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比如,辽宁省明确指出,高校可以从优秀辅导员中选拔一定数量的兼职组织员,以辅助党员发展工作的进行。兼职组织员的占比必须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而且高校还要充分考虑兼职组织员的年龄,以及任职情况和学历,无论是党政干部还是退休干部,都可以有特定的比例,当拓展了人员结构的时候,组织员的工作就会有更多优质渠道。从级别和职称的设计来看,一般都是从科级到处级,但高校也可以根据现实的情况灵活地调整行政级别,丰富组织员整体的层次架构。从年龄的角度来看,要进一步把控好老中青组织员的比例。如果选任年老教师担任组织员,一定要保证年老教师可以向其他的年轻教师传授经验,年轻教师也应被调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去开展广泛的研究,通过言传身教去带动学生的思想。重点在于即便选任了一些老年的教师组织员,高校也需要把重点放在中年组织员上,这些主体往往可以发挥出强有力的骨干力量。

(四)夯实分层工作机制

由于高校组织员由高校党委统一选拔并统一管理,所以组织员在管理时,也必须接受党组织的监督。对此,高校要构建起更为完善的队伍管理机制和体系,才可以让一切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具体来讲,要搭建起完善的工作汇报制度,明确组织员的职权,让组织员可以灵活处理好上、下级关系,接受部门的集体领导。工作汇报制度可以打通上下级的信息沟通壁垒,能够让数据实现共享,让工作之间的连接变得更为紧密。在这里,组织员可以通过访谈和现场调研等形式去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然后作出汇报。要强化目标管理机制,目标管理机制本身就是组织人队伍日常管理的重要形式。例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极为重视目标管理,已经搭建起了相应的精细化目标管理机制,能够让组员按照小目标和大目标,主动开展工作,进一步激发出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种设置大目标,分解小目标的方法是以组员的长期专业化发展为起点,能够引导组织员进一步沉淀自己的思想和能力。高校在搭建目标管理制度时,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明确具体的职责范围、时间期限。

五、结语

总的来说,高校组织员队伍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也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和热情。本文通过思想意志的转型,队伍的完善和升级,管理机制的延伸这几个角度,论述了高校组织员机制搭建的方法,充分结合了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能够成为高校组织队伍建设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李录,张钦,宋岱岳. 新时代高校组织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01):119-121.

[2] 朱浩松,张丹丹. 新时代高校组织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探讨[J]. 广西教育,2022(33):36-38+79.

[3] 杨澍. 新时代高校专职组织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思考[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5(10):128-130.

[4] 李录,柳叶. 新时代高校组织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38(10):161-164.

[5] 黎琴. 新时代高校组织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探索[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5(03):49-53.

(荐稿人:孙建红,山西新产业技师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胡甜甜)

作者简介:张文静(1992—),女,硕士,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高校组织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