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瑞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影像科,河南 郑州 451191
近年来,输尿管结石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已成为泌尿系的常见疾病之一,以男性最为多见。目前,临床针对泌尿系结石患者通常选择D-J 管放置于输尿管内,确保结石有效排出,此类方式已成为规避输尿管狭窄风险的关键手段。但D-J 管一旦过长,容易发生脱出风险,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尿急、感染、腰痛等症状,而过短则容易产生回缩,均需重新放置,进而在无形中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及痛苦[1]。除此之外,现阶段泌尿系结石患者在术后实施D-J 管放置尚未有准确参考依据,其长度通常依据医师经验选择固定的28 cm,但伴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回缩、脱出风险[2]。为输尿管结石患者提供准确性、合理性诊断措施,降低D-J 置管的不良风险,提高置管安全性、顺利性显得尤为重要[3]。依据医院每天有多名患者就诊,通过高端CT 检查,予以处理软件曲面重组技术测量输尿管长度,同时与泌尿科术中D-J 管放置长度比较,分析测量值与机体某些生理或解剖结构关系,进而为泌尿系结石患者术后放置D-J管长度奠定基础,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9 年1 月—2021 年1 月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就诊的200例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实施腹部平片检查和增强高端CT 检查,男女比例为150∶50例,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52.24±2.14)岁。纳入标准[4]:临床资料完整;在医院住院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手术后放置输尿管D-J 管;未存在碘剂过敏史、无甲亢;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次试验,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未存在精神系统疾病;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本次试验。排除标准[5]:无法顺利完成试验,中途退出;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伴有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脊柱畸形。
首先对患者实施常规胸部正位及仰卧位的腹部平片检查,测量其身高、腹平片上的第一腰椎上缘至耻骨上缘距离。同时对患者进行高端CT 增强检查,选择美国GE 公司超高端Revolution extrem CT,要求患者在检查当天空腹,禁食禁饮,医务人员协助其保持仰卧位姿势,扫描范围沿肾上至耻骨联合平面,接着引导患者屏气,由头侧向足部实施容积扫描,参数设置:管电流、管电压分别调控为350 mAs、120 kV。层间距、层厚距均为5 mm,扫描时间约为10 s,重建间隔为1.8 mm,扫描前选择高压注射器为患者经周静脉注射60~90 mL 非离子型造影剂,流速维持于3.0 mL/s,延迟50 s 后实施肾实质期扫描,延时10 min 左右实施排泌期扫描。图像后处理技术及分析,将扫描所得容积扫描重建后数据传输至Wizard后处理工作站,选择软件实施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以及曲面重组,最后由医院两名经验丰富高年资影像学诊断医师对CT 重建结果实施阅片处理,并分析与患者正常的生理条件如身高、年龄、性别、肾门位置等的相关性,与手术病理结果实施比较。
观察增强高端CT 检查、腹部平片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其中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阳性预测值=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100%;阴性预测值=真阳性/(假阴性+真阳性)×100%。同时观察增强高端CT 检查的结石部位、结石大小及形状,并判断输尿管长度与生理解剖的因素(年龄、身高、性别)。
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腹部平片检查阳性者为113 例,阴性者为87 例,增强高端CT检查阳性者为77例,阴性者为123例,见表1。
表1 增强高端CT、腹部平片检查情况 例
经腹部平片检查后发现,灵敏度为72.22%、特异度为52.34%,阳性预测值为46.02%,阴性预测值为77.01%;增强高端CT 检查灵敏度为95.83%、特异度为93.75%,阳性预测值为89.61%,阴性预测值为97.56%,增强高端CT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腹部平片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诊断方式诊断指标的差异情况 %
在纳入200例患者中实施增强高端CT检查,检查结果表明: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的70 例,位于中段的35 例,位于下段的83 例,一侧输尿管多发性结石12 例;结石发生于左侧输尿管的83 例,发生于右侧输尿管的87 例,发生于左右输尿管的30例。
在纳入200例患者中实施增强高端CT检查后发现,结石最小为1.5 mm,最大为48.5 mm;结石形状为梭形120例,圆形为20 例,椭圆为45 例,不规则形状为15 例。在对患者实施CT 尿路成像时发现,其CT 值最小为174 HU,最大为1 100 HU。
输尿管长度的相关因素与年龄未存在一定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身高、性别是决定输尿管长度的主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输尿管长度与生理解剖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例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增快及饮食方式的改变,输尿管结石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主要由肾结石滑落至输尿管所导致,患者通常以肾区绞痛、腰腹部痛就诊入院[6]。在发病时,患者会出现程度不一的腰腹部绞痛,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血尿现象,并且该类疾病反复发作,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需尽早检查并及时干预,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目前,临床以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为输尿管结石常用术式之一,通常留置固定长度为28 cmD-J管,而双J管只能粗略预估输尿管生理长度,属于既往常用手段之一[7]。并且在术后留置D-J 管可获得显著作用及价值,能够起到内引流及支架作用,且明显规避术后输尿管狭窄、黏连、堵塞,减少术后黏连发生风险,同时能够合理支撑尿管,促进体内残石快速通过输尿管排出体外,具有显著的排石效果,进而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8]。徐倩等[9]研究发现,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固定长度28 cmD-J 管,可诱发不同程度的问题,而留置术前通过CT 尿路成像检查,将测得的输尿管长度+1 cm 的双J管,则能有效缓解下尿路刺激症,改善腰痛等不良症状。而本研究主要通过增强高端CT 检查,能够全面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合理分辨结石大小、位置以及形状,分析原因:使用高端CT 低射线剂量检查,可有效降低损伤程度,通过曲面重组后处理软件实施测量,能够明显提高测量结果准确性,同时与术中测量输尿管长度对照,进行一定校正,并且与腹部平片检查相协同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诊断疾病,最大程度地减少漏诊、误诊,实现早诊断、早治疗[10]。除此之外,本研究对两种检查方式的特异度、灵敏度进行比较后发现,高端CT 检查的准确性更高。分析原因:传统的腹部平片检查虽然易操作,能较好地检查出患者的病情状况,但该类检查易受肠胀气、肥胖等因素的干扰,并且无法提示患者的肾脏分泌排泄功能,特异度、灵敏度仍有待提升。而增强高端CT检查作为一种优质的检查方式,其能清晰地显示患者的肾脏部位及输尿管全程,能发现微小病灶,提高病灶的检出率,与此同时,提高增强扫描,可增加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密度差异,更好地显示病灶,特异度、灵敏度更高。两种检查方式共同使用,发挥了较好的协同作用,能提高定性诊断能力,分辨率更高,能更好地诊断疾病,尽快对患者实施救治。本研究通过对患者的输尿管长度与生理解剖的因素进行探究后发现:身高、性别与输尿管长度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分析原因:成年人的输尿管全长一般在25~35 cm 之间,女性可能较短(25~30 cm),男性较长(30~35 cm)。并且患者的身高越高,输尿管可能越长,身高越矮,输尿管可能越短,因此每个人的输尿管长度宽度均存在一定差别,进而为患者术前准备D-J 管长度型号提供依据[11]。而现阶段CT 检查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且使用程度较为普遍,诸多乡级医院均具备CT 检查条件,进而便于广泛应用,同时本次实验通过活体检测,对临床更具有使用价值。由于课题资金限制,本研究样本量不够大,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能不断完善扩大样本量,争取进行多中心、大样本对比观察,并与临床治疗效果对照,为输尿管长度测量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对输尿管结石患者实施增强高端CT 检查可获得较为显著的临床价值,为结石患者术前准备适当长度的D-J管奠定重要基础,是较为优质的检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