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教学法的金属材料学课程信息化教改研究

2024-01-27 05:50峰山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1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

峰山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文献教学法的金属材料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具有便捷性、高效性、丰富性、时效性优势,便于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因此,在有关文献案例教学方面需要加强改革,探究如何提升基于文献教学法的金属材料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水平,实现教学价值的最大化。在数据库中找到相关文献植入课件设计,探究教学内容的开展和学习,总结面临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最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文献教学法;金属材料学;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1.079

0 引言

基于文献教学法的金属材料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是通过信息平台或数据库中搜集与金属材料学课程相关的信息和研究论文,并整理得出所需内容作为教学辅助内容。具有有效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及方便快捷地掌握与课程相关的理论等特点。尤其是在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使用度和依赖程度不断增加(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Web of Science,尤其是chatGPT的普及和利用)。因此,金属材料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已经成为趋势。在实践中,如何将文献教学法应用其中,与信息化教学有效结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需要深入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进行研究和探讨。

1 基于文献教学法的金属材料学课程信息化教学要点

基于文献教学法的金属材料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是建立以金属材料学为主要内容,结合文献教学法为实现手段,以教学信息化系统建立为目标的三维一体化教学模型。

1.1 针对性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开展相关教学工作时,必须体现针对性特点。即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大纲,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搜集与课程相关的文献资料,用于教学中,满足教学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钢的合金化概论时,搜集淬透性和淬硬性、合金元素对热处理工艺的影响、微量元素在合金中的作用等文献用于教学,便于融入和讲解。但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资料多而不精,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要适当的精选文献后植入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教学效果。

1.2 时效性

现代教育需要以个人吸收能力为基础,人不单单再是传统观念认为生产主体,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学生的潜力。教学工作必须注重提升价值,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效联系,才有助于人才培养。因此,在使用信息化技术搜集与金属材料学教学相关的文献资料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保证资料的“时效性”,做到与时俱进。简言之,文献和辅助教学内容必须时效性和前卫性,革新知识体系,做到日新月异。例如,对于一些合金材料的设计、生产工艺、相关制备技术等,可以搜集当前比较新的信息资源。并通过与传统材料和制备工艺比较,得出优、劣势后,强化学习效果。真正给学生注入金属材料学知识理念和研究思路。

1.3 创新性

基于文献教学法的金属材料学课程信息化教学具有便捷性和高效性的教学设计特点,把相关资料植入教案中。但是,在教学手段上应注重改革与创新,具体体现在教学内容、模式、方法和情感思想等方面。知识的获得是来源于记忆、听、看、了解、掌握等。例如,开展教学工作时,使学生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搜寻文献资料,增加师生互动。文献资料的形式可以是文字、视频、图片等,且符合课程内容的同时能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利用信息化资源背景下的文献教学法,不是单一的文献为主,需要进一步拓展思维和改革创新,才能强化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总体水平(称课程达成度)。

2 面临的问题

基于文献教学法的金属材料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2.1 教师实践能力有待提升

教师对金属材料学课程教学经验丰富,对于文献教学法和信息化教学模式并不陌生,学生则存在知识盲区。需要将“三者”相结合,以及文献内容的精选和把控,否则因刚开始教学实践能力不足,影响教学效果。具体表现为两点:

其一,文献资料使用实践能力不足。教师在相关章节的教学过程中虽然使用和开展相应的文献资料植入,但仅进行阅读和搜集相关的知识、观点、理论等,使学生感觉枯燥,无法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还可能出现搜集的文献资料完全不匹配章节内容的现象。

其二,信息化技术应用实践能力不足。当前,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怎样在庞大的数据库里获取想要的内容,对应地植入金属材料学课程的每个章节,使重点更加突出。另外,获取的资料质量、观点不一,学生对金属材料学相关知识理解存在差异。例如,淬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某一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多,有关影响程度方面的结论各异。因此,教师如何正确使用文献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標的关键。

2.2 教学实施模式缺乏创新

基于文献教学法的金属材料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导致难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教学模式较为“被动”。当前,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普遍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资料多来源于搜集和整理,学生参与不足,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例如,一些学生搜集资料“懒散”,仅根据教师提供的金属材料学课程内容学习,难以凸显信息化教学优势。

二是教学模式存在“局限性”。在课堂上缺乏深度交流。信息化技术优势在于资源整合使用,缺乏有效交流的金属材料学课程信息化教学工作,表现出一定滞后性,不利于学生思维拓展和视野更新。

2.3 教学保障体系建立滞后

基于文献教学法的金属材料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需要相应的保障机制作支撑,才能优质高效开展教学工作。例如,相关的网络通信畅通状况、信息化系统建设、专业的教学服务平台设置等,皆可为教学和学生提供实质性的支持。但目前没有专业化的服务系统和平台,难以开展优质高效的教学工作。例如,在使用信息化平台搜集有关文献资料时,主要来自学校图书馆网站、知网、万方、维普等,虽然其数据量丰富,寻找符合每个章节的文献时影响效率。其原因是相关方面的专业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成本较高,单纯的依靠某一个学校资源难以完成工作,需要政府和其他各方的参与和支持。

3 基于文献教学法的金属材料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策略

根据上述的问题总结和分析,基于文献教学法相关教学理念,以及金属材料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目标和需求,制定具体实施策略,为教学工作开展提供保障。

3.1 全面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文献教学法的金属材料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水平。教师是主要执行者,应注重其实践能力提升,具体策略如下:

首先,提升教师文献资料的应用实践能力。具体措施可以应聘专业教师,结合金属材料学课程需求、特点等,讲解如何使用文献资料提升教学方法和实际应用价值。同时,教师也应当总结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集中讨论和分析,寻求解决办法,做到群策群力。例如,文献资料搜集要以专业平台的信息为主,保障其权威性。注重差异分析,发现问题,寻找优缺点,为金属材料学授课提供更多的知识和实践。

其次,提升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必须跟随教学理念、学科建设目标、教书育人要求、社会人才需求等相结合,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还要增强学生运用信息化技术能力,改变“你讲我听”的模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应建立“基于文献教学法的金属材料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智能体系”。同时,由教师组成课程研究小组,探究信息化教学内容的设计、优化教学管理体系、教学考核制度、教学方法等,最终提升教学能力和效果。

3.2 创新教学实施模式

创新教学实施模式是提升教学水平和课堂效果有效手段。策略如下:

(1)采取“主动”的教学模式。学校要改善教师搜集资料的条件,对课程教师明确教学要求和方向。还可以由学生搜集资料,使学生成为信息化教学的主要“实施者”。例如,在讲解工程结构钢课程时,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搜集工程结构钢简介及性能、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工程结构钢的组织特性方面的文献资料,文献资料形式不受限制(图形、视频、文字、动画、中文、英文等)。同时,文献搜集后,对每一类别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分析,总结问题和不足,提出疑问和想法等,作为教学依据。

(2)应采取“多方交流”的教学方法。基于文献资料的本质和研究人员专业领域,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直接与专业人士、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在线联系,这样讲授巩固了理论与实践结合效果。例如,建立“金属材料学信息化平台”,学校、企业、社会各界皆可参与其中,通过平台相互学习。尤其是企业将材料制作现场通过视频展示,强化感知效果。更加体现了文献资料教学法的特点和优势。也可以定期由专人负责在平台上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然后存入“数据库”中,供师生查询学习和使用。

3.3 完善教学保障体系

根据文献教学法的金属材料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必须完善教学保障体系,建立专一化的服务系统和平台。具体操作时可以采取“政府主导+学校参与+相关企业研发和运营管理”的模式,即由政府部门统一规划,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学校参与其中,相关软件研发企业负责信息化教学系统研究和运营管理,为学生提供精准服务和专一化服务。例如,在文献资料方面,专业平台可以广泛搜集与教学相关的文献资料,分类存储在资源库中。学生、教师等需要的资料较为稀缺或搜集难度大的时候,可以向平台申请,通过其帮助完成相关研究和辅助教学工作。此外,平台还应与手机APP、国外学术网站和平台等结合,形成移动式服务、便捷性服务,并拓展服务范围,强化文献教学法的金属材料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效果。平台还需定期举办金属材料学课程信息化交流会,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金属材料学课程信息化服务系统,要进一步完善,更好地服务在线教学。例如,制作微课视频,放置在平台上供学生学习。还应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实施在线评价机制,即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学生对教师工作可以实施评价,根据互相评价结果改进和提升教学水平。制作学业拖延量表,通过评价得出学生在金属材料学课程拖延现象较为严重,原因是学生感觉教学内容复杂乏味,而缺乏学习兴趣。为此,应优化教学内容,由单纯的文字展示转变为动态图形展示,增强真实感和趣味性。通过展示,学生更具有“记忆感”,便于逻辑思维形成,强化逻辑思考能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金属材料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注重信息化技术运用,结合文献教学法制定针对性的教学实施方案,强化教學效果。具体实施,应突显针对性、时效性、创新性等,全面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创新课程的教学实施模式,完善教学保障体系。在现代化教育背景下,为金属材料学课程信息化改革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谭广雷,唐丹,郑伟,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金属材料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广东化工,2020,47(22):168169.

[2]张志洁.基于信息化教学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8):34.

[3]郭启龙,魏相君,曹万智,等.基于翻转课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1(4):8084.

[4]周丽勤.信息化教学背景下中职《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J].世纪之星—高中版,2021,(1):2122.

[5]陆菁菁.浅析信息化在金属材料教学改革中的作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2):1.

[6]吴小超,王俊,李庆奎,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郑州大学金属材料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17):118120.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
依托大学物理实验室建设 开展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及实践
基于Moodle平台的翻转课堂设计与应用研究
不一样的云思维:“云”在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