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校德育提升路径

2024-01-27 23:20王晓君
中小学德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校本法治

王晓君

摘 要 回应新时代“大思政课”通过汇聚和激活各要素,联结“思政课程小课堂”与“社会生活大课堂”的新要求,聚焦素养培育对接德育课程内容与实践需求,依托课程深化德育活动、校本课程、校园环境等多元德育实践载体的育人价值,创新表现性、增值性评价方式等,优化德育评价体系,提升学校德育质量。

关 键 词 大思政课;道德与法治;德育实践;校本德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4)01-0068-04

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在本质上即立足国家思政课这一主阵地,统整开发校内外教育资源,联结“思政课程小课堂”与“社会生活大课堂”,协同促进学生成长。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在学校实践中,德育碎片化、形式化、浅表化等问题严重影响德育效能。小学道德与法治本身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实践性,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道德与法治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其教学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课内课外联结,实现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配合。[1]因此,小学阶段依托道德与法治课程统整课内外资源,创新德育路径,成为深化国家课程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选择,对提升学校德育效能具有深远影响。

“思政课程小课堂”与“社会生活大课堂”的融通以国家课程为主阵地,以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为基础依托。我们以道德与法治学科组为核心,全面梳理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力求把握每册教材侧重的主题,把握各单元的德育落点和核心素养培育要求,由此梳理具体的实践要求。

以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为例(见表1),第一单元教学以强化集体意识为德育落点,在开学第一周开展了班级团建游戏——“集体照拼拼拼”。学生从分歧、争执到统一,从零散、无措到合作,在真实的合作体验中建立了集体意识。在此基础上,开展设计制作班级成长档案和班徽设计大赛活动,让学生切实实践、体验关心集体建设;通过民主制定班规的班会课,增强班级规则意识;通过级段读交流会、假期作业展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尊重欣赏其他集體。如此,将开学教育与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实现贯通融合,立足班集体建设的实际需求,将德育活动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的真实深刻的实践体验中培育情感,深化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等素养养成。

“大思政课”背景下,要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大写的人,需要找到校本化的“切入点”“小抓手”。学校以多彩的德育活动、内涵丰富的校本课程、浸润育人的校园环境为育人载体,调动一切德育资源,依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深化德育实践的育人价值,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

依托“学科节”深化德育体验。德育活动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便强调活动性,两者活动载体具有一致性。基于此,我们将德育活动视为重要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以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拓展深化学生的德育活动体验。

以依托道德与法治“学科节”为例,有学校依据课题设置了不同的德育活动目标和活动主题。一二年级依托教材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我们的校园”,借助不同年段的学科节活动,让低段孩子了解各种学科节,激发对校园的喜爱。三年级依托三上第一单元第二课“我学习我快乐”,与“家庭劳动日”“社会实践活动”相融合,让学生感受学科节的快乐。四年级则依托“我学习我快乐”组织了“为学科定制广告”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广告的作用。五年级则链接“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美丽文字,民族瑰宝”“古代科技,耀我中华”等课题,让学生在艺术节书法作品、科技作品展示活动中更好地了解古今中华,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融合校本课程深化价值体认。校本德育课程是以学生为主体,整合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渠道。其在主题选择上通常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相近,并容易出现交叉重复。学校围绕相近主题深化课后生活实践,力求将校本德育课程与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有效融合,从而深化校本德育校本课程的育人价值。

例如,依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闪耀德育”校本课程(见表2),从横向将每一个年级的德育活动与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融合,从纵向则基于“有光、有爱、有情怀”的学校育人目标,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构建螺旋上升的德育主题和活动。指向完整的人的培养,力求让学生的品质闪耀起来。由此,引领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于生活实践,在切身经历中深化价值体认。

立足校园环境深化精神成长。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育人的重要手段与举措,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学校校园环境和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融合贯通,能让校园环境建设焕发出时代性,发挥更深刻的精神价值。

例如,有学校依托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开发了“校园十景”德育活动(见表3),将教学拓展至校园的松树、阅微草堂、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发现者气象站、神农百草园等场域。结合相关教学内容,一年级以参观活动引领学生喜爱校园、亲近大自然;二年级以种植体验激励动手劳动,体验生命成长的快乐;三年级以画图为校园十景代言,增强主人翁意识;四年级调查、五年阅读、六年级设计。从平面到立体,从眼睛到大脑,逐级深入,螺旋上升,让校园的每一个空间都承载育人任务,“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环境,用丰富的集体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2]

新时代的学校德育评价注重坚持学生主体,立足学校个性化的育人理念探索综合素质评价,为深化德育实践发挥指导性作用。2022年颁发的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围绕核心素养目标,对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提出了表现性、增值性等要求,这为创新德育评价从而优化学校德育提供了指引。

以“可视化”促进知行合一。素养导向下的表现性评价更加关注学生在整个体验性学习和学科实践活动中的实际行为表现和态度特征。在观点交流、作品展示、场景模拟中引导学生深度反思,合理调整以及灵活迁移,提升德育学习效果,促进知行合一。有学校融合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创设了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事“三会评价”(见表4),力求让学生的行为养成、思想发展和价值判断可视化。如五年级结合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自主选择课余生活”,设计了“我是沟通小能手”学习评价活动。通过设置若干情境,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探讨如何更好地与人沟通,并运用学校“三会”评价体系发放“会生活”奖章。依托不同学段道德与法治学习内容的“三会”评价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有效发挥了促进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养成的作用,助力学生知行合一养成素养。

以“小增值”促成大发展。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评价要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坚持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社区评价相结合。学校可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不同主题,对接学校德育实践需要,细化评价标准,创新课程与学校德育评价机制。例如,在执教“吃饭有讲究”一课后,教师创设了“光盘小达人”延伸活动,紧扣课程评价要求“养成均衡营养不挑食的习惯”将其融入学校德育评价,并邀请学校总务处负责人为获奖学生颁奖。如此,以细节行为的“小增值”成就大发展,引领学生健康发展。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小學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我们要落实“大思政课”体现的“实践宽度”,依托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程逻辑,善用科学思维方法,在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相结合上下功夫;善用各种社会力量,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上下功夫,在多元的实践场所打通学段、打破隔阂、打穿内容、打透过程,学校创新德育理念,借助特色德育校本课程的实施,创设多种育人路径,发挥家校社协同作用提升德育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9.

[2]章琪.捕捉校园"微镜头"创设品德真课堂——基于校园生活的品德课程资源开发[J].中小学德育,2014(8):41.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校本法治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