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辛治洋
摘 要 学生学习参与一直是学校教育关注的论题,而“局外人”现象就是学生学习参与困难的典型表现。基于现象学研究方法,从对“局外人”小尚的跟踪研究发现,“局外人”演化过程可分解为排斥对话、拒绝课堂以及逃避学习三个阶段,相应地,学生的心理经历了从紧张不安到幻灭虚无,再到厌恶疏离的过程。分析发现,逃避作为学生消极防卫的手段,目的是保护自我的世界和保持自我的可能性。为此,教师的教育引导需要符合学生情感的需要,从同一性教育转向他者性教育,从控制的教育转向关心的教育。
关 键 词 逃避;行动;局外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4)01-0030-04
①本文系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中国家庭结构新变动及其教育功能的时代定位研究”(编号:BAA220166)成果之一。
“局外人”一词来自加缪中篇小说《局外人》,而拥有“局外人”身份的学生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动机非常值得关注。现象学研究追求本质直观,认为“只有返回到直接直观这个最初的来源,回到由直接直观得来的对本质结构的洞察,我们才能运用伟大的哲学传统及其概念和问题”[1]。对学生的逃避行为,不应简单将其归类到所谓“问题行为”之中,而应该去探寻“问题行为”背后的“意义”。[2]只有这样才能在更深刻的意义上去理解学生,找到逃避行为背后的逻辑。为此,本文试采用现象学的研究方法,摒弃所有的预设,深入探究学生的内心世界,在真正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摆脱“局外人”角色,重获局内人的身份。
(一)案例背景
小尚是一个12岁的男孩,在M小学读四年级,父母离异,和爸爸、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母亲再婚并育有一女,父亲忙于生意,小尚平时与爷爷奶奶生活,虽然他们全心照顾他,但是无法辅导学习。每逢周末,父母会抽时间陪他,并频繁提醒他要好好学习。小尚基本能按时完成作业,语文成绩在80分以上,数学在90分以上,但英语成绩较差。他思维活跃,是老师和家长眼中的聪明孩子,都对他提高英语成绩抱有很大期望。
(二)演进过程
1.排斥对话:紧张不安
小尚在三年级刚学英语时,勉强能达到及格分数。据小尚描述,英语老师在课堂上经常向他提问,这让他整节课都处于紧张不安中,他也非常排斥在课堂上与英语老师对话。尽管有一部分问题小尚可以回答出来,但因过度紧张,正确回答时并没有什么喜悦。
“一开始学英语的时候成绩还勉勉强强吧,所以我还愿意去尽力学习。但是越学越不懂,到最后几乎都听不懂了。”
“英语老师特别强势,对同学巨严,我很害怕她,也不太喜欢她。”
“上课的时候很难受,既听不懂,又害怕老师提问。我不想学英语,但又不得不学。”
小尚对英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很低。研究显示,具有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并不比具有低自我效能感的人更具有能力,但在面对同样任务时会倾向做得更好。而人们会更看重与其相匹配的行为,而这也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和目标选择。小尚从一开始就认为自己不是学习英语的料,这种低自我效能感严重影响着他达成既定的目标的努力。相对于怀疑自己能力的人而言,相信自己能够获得成功的人会付出更多的努力,且这种努力持续时间会更长。从能力的维度,成绩不同学生的归因不同,一些人总是努力向自己或他人证明他们是有能力的;另一些人总是强调还需努力培养自己的能力。[3]
小尚显然是后者,在面对英语成绩不好的现实时,将其归因到能力上,从而导致学习英语越来越没有信心,成绩不断下滑。而英语老师基于对小尚的期望,在课堂中总是格外“关注”他,小尚在几乎“听不懂”的情况下,时刻面临“突袭”,更加深了对英语学习的恐惧,长期陷入煎熬之后,逐渐排斥与老师对话。
2.拒绝课堂:幻灭虚无
排斥课堂对话导致小尚新知识的接受水平越来越低,英语成绩继续下滑。同时,他对于学习英语的必要性产生怀疑,认为中国人英语不好是一种“爱国”的表现。慢慢地,他一上英语课,便会陷入昏昏欲睡的狀态,很难习得新的知识。
“我以后又不想出国,为什么要学习英语?如果成吉思汗往西再打一打,就不用学英语了吧。”
“我天生就学不好英语,因为我爸妈英语都不好。老师每次上课特别快,经常一整篇课文都要背下来,那些东西简直就是天书!”
“上课时脑袋一直发胀,感觉老师的声音是从很遥远的地方飘过来的。”
此时,小尚随着自我认同冲突的不断累积,自我否定的倾向加剧。小尚与班上三位英语成绩不好的学生组成了“四大金刚”,在老师以及其他同学的心里,他们的英语都很差劲,久而久之,小尚也认可了这个角色。他英语成绩不好仿佛被预先决定的,且失去了选择的自由。
在小尚看来,学习英语感受不到任何成就感,对英语课堂存在的价值产生了怀疑。小尚不愿正视现实,也无力憧憬未来。他的词典中已经没有了“梦想”这个充满希冀的词语,取而代之的是虚无缥缈的“幻想”。现实与理想、实在与虚幻之间的鸿沟使曾经心存梦想的他近乎绝望,放弃了对英语好成绩的向往,被排挤到英语课堂的边缘。
3.逃避英语:厌恶疏离
在排斥对话与拒绝课堂之后,小尚的英语成绩不断打破最低纪录。此时的他发现,周围的世界过于强大,英语老师和家长对他抱有的期望似乎是遥不可及的奢望。他没有办法改变外在世界的要求,便只能缩回自己的“保护壳”中,不断逃避有关英语的一切,并以此作为反抗的武器。
“我上课表现不好,考试也不及格,老师上次还说不想管我了。”
“渐渐地,英语课我完全不听了,英语作业也糊弄完成,老师反而很少找我麻烦了。”
“我真的讨厌英语,以后都不想学了。”
“局外人”身份的形成是一个逐渐演进的内隐过程,外化于课堂行为中,常常表现为焦虑、自卑等负面状态。小尚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进一步丧失,这导致他与班级学生差距日益扩大,更加强化了他的“局外人”身份。教师最终也觉得无可奈何,让他堕入了消极被动的发展状态。尽管小尚与其他学生同在一个教室中,但失去了教师的关注和“权威”的约束,学习英语变得更加困难,沦为了真正的“局外人”。
另外,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会看到老师本人,还会联想到生活中的“重要他人”。英语老师和母亲都不对小尚投以原来的关注,老师在不经意间成了一个不管自己孩子的母亲的替身,可能会让他产生恐惧感,从而成为逃避英语的原因之一。对英语的逃避勾画了小尚作为课堂中的“局外人”形象,且这一身份又反过来助长了他的逃避行为。此时,小尚处于课堂与家庭双重“局外人”境遇中。
从努力跟上脚步,到后来的抗拒、逃避,英语老师尽管并没有真正放弃他,小尚自己却正在不断舍弃英语。萨特在《情绪理论纲要》中提到,“逃避是假的昏厥,是一种神奇的行为,其目的在于用我们的整个身体来否定危险的对象。这是忘却、不承认危险对象的一种方法”[4]。小尚将逃避作为一种消极性的防卫,用以减轻学习英语的痛苦。
(一)保护自我的世界
萨特关于“共在”的分析中,对他人的出现作出了如下理解:“因此,我把一个人在我的世界里的出现,称为我的世界的对象之间的一个消解成分的出现。”[5]本来小尚的世界是以他自己为中心的,所有事物都是通过这种中心化才获得独特意义,但他人的出现动摇了这一点。随着英语教师期望的小尚以及英语老师眼中“不学无术”的小尚出现,使得本身小尚的世界陷于危险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他人成为必然的敌人。在小尚看来,英语教师任何对他自身的想象都是他世界的敌人,因为它可能使自己的世界“流失”。但小尚恰恰又需要它,从它身上取得一面把他反映出来并且使他看见自己的镜子。显然,小尚不能依靠自己独自生活,这种内在的不满促使他在他人身上并且借助于他人去寻求在自己身上找不到的东西——自我。小尚想借助他人的承认而获得自己,通过他人才能确定自我。结果,他只能在他人的眼里生活,只有按照他人对他的评价来认识和评价自己,并且按照他人的意见和期望来行动。小尚必须为争取他人的正向评价而斗争,目的是在他人身上找到一面有利于自己的镜子。但是,英语老师对小尚的评价是消极的,如果小尚想生存下去,就只能提高自己的英语成绩征服英语老师,这是自我保障的唯一方式。不过,恰恰这种自我保障走向了它的反面。小尚愈是投身于这样的行动中,就愈加脆弱,就愈加委身于他人,他的世界也将陷入坍塌。因此,小尚对英语的逃避正是出于保护自我世界的需要。
(二)保持自我的可能性
正如萨特所描写的那样,“他人的注视隐藏着他的双眼,他似乎是在它们(双眼)的前面走着”[6]。小尚仿佛感觉到英语老师的眼睛无时无刻地盯着自己,仿佛身体都要被看穿。此时此刻他并不是用一种随意的方式来察看自己,而是在本质上存在于他人凝视之中:“这意味着我突然意识到正在逃避着我自己的我自己,这种意识不是产生在我是我自己的虚无之基础上,而是产生在我拥有外于我自己的基础之上。对于我自己来说,我仅仅是作为他人的一个纯粹参照而存在的。”[7]小尚由于他人的注视而不能做到客观评价自我,他时而觉得自己在英语科目方面应该是一个名列前茅的学生,时而又觉得自己的英语没有提高的可能。当小尚在为自己感到矛盾时,就是把他人注视的对象与他自己同一化了。这是对他人世界事实的认识,即认为自己的确是他人正在注视着和判断着的那个对象。同一化的小尚获得了与他本身相反的特征,在他人的凝视下,展示着客体“本性”的方面。本来有着无限可能性的小尚,逐渐把这些可能性从他身上排除出去。在此之前,他是一种无限敞开着的和难以形容的潜在性,但他人的凝视却给定一种具体的外观,让小尚变得不是小尚了。实际上,他人现在拥有小尚的主人身份,而小尚要接受并认可他人的评价。小尚在英语老师对他的高期望与低评价之下一直备受煎熬。然而,他人凝视的奴役并不是绝对或无可救药的。在小尚的世界里,他仍保留着重新把握自己自由的能力。小尚通过拒绝把自己与他人同一化而相助于他人的唯一性,也就是说通过完全逃避英语使自己不成为一种客体的客体,他对他自己拥有了支配权。
通过逃避的方式来获得短暂的恢复,并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而只是一种暂时的间歇,这种间歇在任何时刻都可能是“尚未解决的”。换言之,英语老师仍然拥有一种超越小尚的自由。为此,必须从根源、本质上解决小尚对英语的逃避。
首先,英語老师表现出无视“他者”差异的同一化逻辑。教师总是对每一位学生输入同样的观念与知识,学生仿佛是一批流水线上的产品。其次,表现出了以自我为中心的逻辑,对学生的关怀常以自我意志为转移。因此,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的行动,来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一)从同一性教育转向他者性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现代教育有两个弱点:一是它忽视了(不是单纯的否定)个人所具有的微妙而复杂的作用,忽视了个人所具有的各式各样的表达形式和手段;二是它不考虑各种不同的个性、气质、期望和才能。[8]同一性意味着自我的霸权。反思自我主体的霸权,需要转换一种思维方式,建立一种新的主体性——他者性。他者性通过我与他者的关系显现出来。为此,教师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倾听学生的声音。我与他者之间的对话不是为了达到同一个目的,而是要在不对称的关系中寻求思维碰撞,从而产生创造性火花,是寻求“和而不同”。值得注意的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而非不对等关系,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做出回应,要注重欣赏学生的独特性,而不是做出单一价值标准的评判与指责。
第二,始终为学生负责。在理性的共同体中,教师对学生的话语不是教师自己感性的话语,而是理性甚至僵硬的话。而在他者共生体中,面对学生的话语,教师对学生言说的是从自己心灵里即刻迸发出来的、具有滚烫温度的话语,同时教师也对自己的言说负责,对每一位学生负责。
(二)从控制的教育转向关心的教育
诺丁斯认为:“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9]关心具有合理我向性和双向性,强调被关心一方的作用对关怀者能否保持关怀具有重要的反馈作用,被关怀者的反应是被关怀者对关怀者的责任。英语老师自以为关心学生,但学生的感受则相反,教师不能用一厢情愿“为你好”的理由去给学生施加过度的要求。教师需要注意以下两点要求:
第一,满足学生情感的需要。作为面向所有人的教育,不能只围绕一种能力来组织教学,不能将学生视为等待被灌输知识的容器。当前教育仍以学科知识为中心,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育目标、内容和过程。我们必须关心孩子,满足学生情感的需要,关心孩子的教育是更丰富、更机智的教育。
第二,给予学生生长的自由。在关心的基础上,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寄希望于每个学生可以发展得同样好,这并不实际,甚至是违反师德要求的。升入高级学术殿堂绝对不是每个人所必需的。须知,教育是一种以儿童为本位,促进儿童多方面素养均衡发展的智慧。
参考文献:
[1]赫伯特·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40.
[2]周兴国.人文科学视野中的"儿童问题行为"及其实践意蕴[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39-45.
[3]乔纳森·布朗.自我[M].王伟平,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70.
[4]让·保罗·萨特.萨特哲学论文集.情绪理论纲要[M].潘培庆,汤永宽,魏金声,等,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92.
[5]瓦尔特·比梅尔.当代艺术的哲学分析[M].孙周兴,李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33.
[6][7]让·保罗·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258,255.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5.
[9]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数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1.
责任编辑 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