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学课堂”的大单元教学策略

2024-01-27 18:53:26沈文娟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问学桂花要素

沈文娟

何谓“问学课堂”?通俗地说,就是基于教师主“问”和学生主“学”的结合。它不仅充分体现了教师的课堂主导地位,还彰显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统编教材是围绕单元要素与人文主题进行双线编排的,便于教师整合单元素材,进行统筹安排,建构“问学课堂”,积极开展大单元教学,让学生从中获得言语表达智慧与人文熏陶。

新课标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主导地位一个最重要的体现,就是教师主“问”。教师借助“问”,不仅可以推进课堂教学持续深入,而且还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后续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问”作用,根据单元要素以及人文主题,确定教学目标,筛选、整合大单元学习内容,助力单元要素的有效落实。

以教学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该单元人文主题是“科学精神”,单元要素为“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该单元一共安排了4篇课文,有的是针对自然现象的解释,有的是对常见问题进行探究,有的是对未来的想象。在教学中,教师怎样把其中的人文主题与单元要素落实到位?这还需要教师站在单元角度整体思考,继而通过适度剪裁的方式,结合具体课堂教学目标进行重组,做到大胆取舍。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针对教学内容取舍,教师还要参考相关阅读提示以及课后习题。比如,《文言文二则》课后有一道习题,提到了在《两小儿辩日》一文中“两小儿”的观点是什么,他们又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这道习题不仅照应了单元要素,而且也给该篇文言文具体教学提供了思路。教师可以围绕该问题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分别找出“两小儿”陈述的现象及理由,鼓励他们在理解文本字词的时候,结合生活体验及相关地理知识进行思考,梳理文本内容,推进深度思考,巧妙落实单元要素。

学则须疑。“问学课堂”,“问”是主导,基础是“学”,毕竟所有的学习成效都需要通过学生的“学”来体现。不过,教师的“问”,也要结合单元要素与人文主题进行,引发学生的思考,推动课堂教学持续深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课前梳理文本内容,结合单元要素,根据学习目标梳理相关问题,形成“问学单”,并以此为基础,适时组织学生进行预习,初步感知文本内容。

“问学单”一般由三个板块组成,即“问自己”“问同桌”,还有“问课文”,这也是新课标倡导的多元对话的一种体现。教师借助“问学单”,不仅可以指导学生进行預习,学会学习,而且还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情,并据此及时调整后续的教学内容。比如,教学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有的学生提到了生字“暇”的具体写法,有的学生结合题目提到了“大榕树”为什么被作者巴金当作“鸟的天堂”,有的学生提到了后面的“阅读链接”。

在“问学单”中,虽然学生的问题很多,很繁杂,甚至还有一些较为低级的问题,但不容否认,还有很多问题,都具有一定的价值,都是学生经过深思熟虑提出来的,能够充分体现单元要素中提到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问学单”,结合单元要素,进一步调整教学计划,让课堂彰显开放与包容的精神,让教学目标更加精准。

“问学课堂”,“问”是核心,是启迪思维的关键。不少教师也在积极践行“问学课堂”理念,但是他们的思维较为狭隘,将“问”限定在教师之“问”。固然,教师有效的“问”,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去探究,推动课堂多元互动。但是,课堂真正的主体还是学生。因而,教师不仅要善于“问”,还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引导他们自发去“问”。这里的“问”不仅仅体现在“问学单”上,还可以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可以是学生问,学生答;也可以是学生问,教师答……形式多样,关键是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敢于提问的勇气。

比如,教学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该单元的人文主题为“走进鲁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围绕课题进行提问,比如“少年闰土是个什么样子”“闰土中年之后,老年之后又是什么样子”,等等,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这种策略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学生问的问题越多,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他们的思维越活跃,此时他们的角色已经从传统教学中的接受者转变为一个合作者、探究者。

不容否认,学生一开始“问”的问题大多较为低级,但是学生无论怎么问,都比不问好。对于教师来说,需要做的是培养学生“问”的兴趣,还要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此,新课标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那就是建构学习任务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在激发学生提问兴趣的同时,还要积极建构学习任务群,帮助学生搭建解决问题的平台,让他们既能问,更能解答。

在教学中,教师怎样提高学生“问”的质量,提高课堂质效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高学生“问”的深度,助力他们的思维从低阶向高阶发展。教师要指导学生“问”的策略,让他们学会“问”,善于“问”。比如,教师可以指导他们围绕课题进行发问,结合课后习题进行发问,围绕文本的关键语句或精彩语句、特殊的标点符号、人物动作细节等内容进行发问。

比如,教学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桂花雨》一课,从表面来看,作者描写的是桂花,实际上是描写童年美好的回忆,隐藏的是对家乡的思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围绕课题“桂花雨”进行思考。学生大致能够想到“为什么童年记忆中的桂花感觉那么温馨,那么美好”“这是一株长在什么地方的桂花”“课题为什么是‘桂花雨’”,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将学生的问题进行调整,可以对问题内容进行调整,也可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的顺序进行调整。比如,第一个问题是“课题为什么是‘桂花雨’”,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尝试自己在文中找出答案。接着,教师呈现学生的问题“这是一株长在什么地方的桂花”,以此启迪学生阅读文本,探究现实中的桂花与童年的桂花的不同。最后,教师呈现学生的问题“为什么童年记忆中的桂花感觉那么温馨,那么美好”,直抵文本的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

总而言之,统编教材编者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实际,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各种语用实践活动。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学情,主动与教材编者进行深度对话,积极搭建平台,创设情境,建构“问学课堂”,采取大单元教学策略,让学生在“问”“学”互动中逐步理解内化单元要素,在推进言语表达能力发展的同时,也为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系江苏省苏州市“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指向育人方式变革的‘问学’课堂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1/LX/02/079/01)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城南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问学桂花要素
儿童问学课堂的创新实践
本期主题:儿童问学课堂的创新实践
儿童问学课堂的创新实践
桂花
做桂花糕
小读者(2021年2期)2021-03-29 05:03:12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当代水产(2020年4期)2020-06-16 03:23:30
桂花蒸
打桂花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22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