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纪强,祁 毓
在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退化的背景下,2012年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特征内涵之一就是不仅需要做好其本身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还需要将其融入经济建设。这意味着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共赢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要求,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及现代治理的路径安排。工业化进程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地位,然而粗犷的发展模式也为环境治理埋下了隐患。中国一直积极投身于环境治理,每年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的支出占当年GDP的10%,远高于亚洲等新兴经济体。(1)Zhu,B. Z.,Ye,S. X.,Wang,P.,Chevallier,J.,“Forecasting Carbon Price Using a Multi-Objective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with Mixture Kernels”,Journal of Forecasting, Vol.41,No.12,2021,pp.1-33.根据《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2)》显示,2022年全国337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超标城市占37.%。(2)https:∥www.gov.cn/govweb/lianbo/bumen/202305/content_6883708.htm,最后访问时间:2023年6月5日。然而,现阶段中国的环境问题依然严峻,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污染引起的一系列如气候变化、能源消耗和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不仅会降低社会福利,还会严重阻碍中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同发展,2015年进一步制定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并将增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度写入国家五年规划。显然,追求更进一步的经济增长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然需要用更节约更绿色的生产方式。因此,为实现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并促进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2016年12月25日立法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全文统称“环境保护税”),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因此,环境保护税的实施对于保护和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保护税的征收与监管比排污费更加严格,这显然强化了环境规制力度。因此,环境保护税政策改革对中国经济具有增长效应还是阻碍效应值得深入探讨,这对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有机融合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环境规制力度加大,企业是表现出被动“接受”处罚,还是主动“处理”处罚,这对明晰环境保护税与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具有重要影响,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济建设方针。(3)Fan,Q. Q.,Qiao,Y. B.,Zhang,T. B.,Huang,K. N.,“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Policy,Corporate Pollution Control and Economic Growth Effect:Evidence from China”,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Vol.5,No.4,2021,pp.100244.如果企业被动“接受”处罚,这会增加其生产成本,导致生产活动受阻,从而降低了污染排放,进而降低了经济增长速度,这显然不是生态文明建设下的经济增长目标。如果企业主动“处理”处罚,企业会主动进行环境治理,有效实现环境技术的更新迭代,其“创新补偿”效应可以部分或全部弥补环境成本负担,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事实上,环境保护税的实施并不是为了给企业增加环境税费负担,环境保护税通过“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的理念引导企业积极进行节能减排,助推企业创新发展。因此,环境保护税的实施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的经济融合,还体现在技术创新的路径安排。
现有关于环境保护税的研究和环境保护税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影响,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在环境保护税与经济增长的分析中。学者主要基于2018年之前的数据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环境税对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4)徐双明、钟茂初:《环境政策与经济绩效——基于污染的健康效应视角》,《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年第11期。(5)牛欢、严成樑:《环境税率、双重红利与经济增长》,《金融研究》2021年第7期。也有学者构建面板模型或双重差分模型从排污费、(6)Wang,F.,“The Intermediary and Threshold Effect of Green Innovation in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Economic Growth:Evidence from China”,Ecological Indicators, Vol.153,No.9,2023,pp.110371.具有绿色性质的税种以及构建综合指数(7)郭然、梁艳:《环境规制、财政分权与经济高质量增长》,《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8)Khaddage-Soboh,N.,Safi,A.,Rasheed,M. F.,Hasnaoui,A.,“Examining the Role of Natural Resource Rent,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and Environmental Taxes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vidence from G-7 Economies”,Resources Policy, Vol.86,No.7,2023,pp.104071.分析环境保护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其次,在环境保护税的研究对象中。现有文献主要基于2018年环境保护税探讨了其对企业及区域绿色发展的作用影响,如绿色创新、污染排放、环保投资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等等。(9)刘金科、肖翊阳:《中国环境保护税与绿色创新:杠杆效应还是挤出效应?》,《经济研究》2022年第1期。(10)田利辉、关欣、李政等:《环境保护税费改革与企业环保投资——基于《环境保护税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财经研究》2022年第9期。(11)黄纪强、祁毓、甘行琼:《绿色税治之路:环境保护税能否降低污染物排放?》,《经济体制改革》2023年第3期。(12)Zhang Y.,Xia F.,Zhang B.,“Can Raising Environmental Tax Reduce Industrial Water Pollution?Firm-level Evidence from China”,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Vol.101,No.4,2023,pp.107155.也有部分文献分析其对产业结构、(13)黄纪强、祁毓:《环境税能否倒逼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基于环境“费改税”的准自然实验》,《产业经济研究》2022年第2期。劳动需求、(14)赵振智、程振、吴飞、吕德胜:《中国环境保护税法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年第1期。能源消耗(15)邹甘娜、黄纪强、张文春:《环境税能否降低中国能源消耗》,《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3年第6期。和企业投资(16)Xie,L. L.,Zou,S. Y.,Xie,Z. Q.,“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ee-to-Tax and Enterprise Investment Efficiency:Evidence from China”,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Finance, Vol.66,No.3,2023,pp.102057.的政策效应。因此,在上述研究中,不管是研究对象的选取还是作用影响的分析都具有一定的拓展空间。
与以往研究相比,本文的边际贡献如下:第一:在研究方法上。文章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评估,有效缓解了现有研究的反向因果内生性问题,使评估结果更准确。第二,在研究对象上。基于2018年最新实施的环境保护税政策为研究对象,检验识别其对宏观经济增长的作用影响,丰富了现有研究。第三,研究内容上。文章分别从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及劳动需求检验了环境保护税对经济增长的宏观作用机制,为梳理环境保护税政策助力宏观经济增长提供路径支撑。为环境保护税的优化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对进一步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及高质量发展提出具体可行性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其余部分组织如下:第二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与理论机理。第三部分介绍了数据的来源、指标的选取以及模型的构建。第四部分通过实证检验评估了环境保护税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影响,并检验了其中传导机制;第五部分为拓展分析与内生性讨论;第六部分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中国于2003年7月1日对排污者征收排污费,201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税保护法》正式实施,依照法律规定缴纳环境保护税的,不再缴纳排污费。2018年环境保护税政策的实施废除了排污费的征收管理,环境保护税对废水废气的征收标准得到普遍提高,如北京市二氧化硫征收标准从10元/公斤提高到12元/公斤,(17)由于单位原因,本文统一采用公斤表示,如1.2元/污染当量(折算为:1.26元/公斤)。城市间的环境保护税征收标准和税率均存在显著差异。环境保护税实施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18)https:∥www.mee.gov.cn/ywgz/fgbz/fl/201811/t20181114_673632.shtml, 最后访问时间:2023年6月5日。事实上,排污费制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环境保护税制度,由于其征收范围狭窄、执法刚性不足及地方政府干预等一系列问题严重损害了生态环境和社会福利,因此,环境保护税的实施在法律位阶、出台目的、减排优惠、征收主体和收入层级与排污费制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排污费制度向环境保护税制度的转变是国家在环境保护治理方面的一次重要举措,是推动国家生态治理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环境污染具有较强的负外部性,政府为控制环境的负外部性通常可采取环境政策来限制污染物排放。庇古早在1920年的《福利经济学》中就提出了通过税收来弥补排污者生产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间的差距,以此来解决环境负外部性问题。随着环境规制力度的加大,企业将会承担污染治理的额外成本,这很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行为,从而削弱企业市场竞争力。因此,在有限的财务预算约束条件下,企业可能会因遵守环境保护从而挤出生产性投资,进而降低企业生产,引发的“遵循成本”效应显著抑制了经济的增长。(19)Almer,K.,Oates,W. E.,Portney,P. R.,“Tightening Environmental Standards:The Benefit-cost or the No-Cost Paradigm?”,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Vol.9,No.4,1995,pp.119-132.(20)Cole,M. A.,Elliott,R. J,R.,Okubo,T.,“Trade,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and Industrial Mobility:An Industry-Level Study of Japan”,Ecological Economics,Vol.69,No.10,2010,pp.1995-2002.有学者发现,中国的清洁空气行动在实施的前两年使得制造业产出显著减少了6.7%,环境规制力度加强显著降低了中国经济的产出。(21)Li,P.,Lin,Z. G.,Du,H. B.,Feng,T.,Zou,J.,“Do Environmental Taxes Reduce Air Pollution?Evidence from Fossil-Fuel Power Plants in China”,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Vol.295,No.19,2021,pp.113112.相反,“波特假说”指出,适当的环境规制可以推动技术革新,进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环境规制可以“倒逼”企业进行绿色创新发展,引导企业进行绿色技术研发。为应对长期高昂的环境成本,企业会积极进行设备升级改造,从而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其“创新补偿”效应可以部分或全部抵消企业的“合规成本”。(22)Porter,M. E.,Van Der Linde,r C.,“Toward a New Con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 Competitiveness Relationship”,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 Vol.9,No.4,1995,pp.97-118.因此,环境规制可能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
严格的环境规制会推动企业以技术创新为依托,逐步引导产业向产业高技术化和产业高集约化发展,进而引致产品要素不断提高,实现资源向更高的生产部门流动与配置,这势必会提高整个社会水平的生产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23)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和制度效应——基于一个随机前沿模型的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2期。(24)于连超、张卫国、毕茜:《环境保护费改税促进了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吗?——来自《环境保护税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证据》,《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年第5期。(25)黄纪强:《环境保护税可以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吗?——来自环境保护费改税的准实验证据》,《财政科学》2023年第8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而环境规制又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严格的环境规制会改变消费者的偏好,增加环保产品的需求,随着消费结构的优化调整进而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企业生产绿色产品,加速产业向绿色化发展。此外,环境规制可以促进企业提高清洁能源产业占比,不断推动新兴产业的诞生成长并壮大。环境规制可通过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和转换绿色生产方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是提高经济新动能与新发展重要方式。(26)范庆泉、周县华、张同斌:《动态环境税外部性、污染累积路径与长期经济增长——兼论环境税的开征时点选择问题》,《经济研究》2016年第8期。为规避环境还可以引致产业在区域间实现动态转移,从而实现技术溢出,低端产业可以进行技术模仿和改造进行优化升级,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增长。(27)孙晓华、郭旭、王昀:《产业转移、要素集聚与地区经济发展》,《管理世界》2018年第5期。(28)黄纪强:《税负减低如何助力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基于重污染行业的实证研究》,《当代经济管理》2022年第1期。为此,完善的环境规制政策可以为产业优化转型提供政策指引,降低地区间的环境治理成本,加速地区产业升级,有效助力经济发展。
维持就业稳定对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维持稳定的就业并推动经济增长是各个国家政策目标之一,环境规制可以优化城市之间的劳动力配置。精心制定的环境法规可以提高企业技术水平,扩大企业规模,进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如环境执法人员、环境监督人员和相关绿色生产者,(29)Raff,Z.,Earnhart,D. H.,“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Enforcement on Labor:Environmental Workers and Production Workers”,Journal of Regulatory Economics,Vol.57,No.2,2020,pp.118-133.这会显著增加清洁行业和高端技术行业的劳动需求。此外,劳动力的两极分化表明,以技能为基础的技术进步增加了高技能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和就业需求,这也会显著增加对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促进劳动力就业技能结构高级化。(30)孙文远、周寒:《环境规制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人口与经济》2020年第3期。再者,从政府角度而言,环境规制不仅体现在单纯地环境污染治理,还表现在政府部门对环境治理的积极措施,如包括在污染物处理方面的投资和生产清洁设备所需的劳动投入,这部分生产工作主要由低技能劳动力完成。积极的环境规制还可以创造低技能劳动力就业需求。现阶段,中国环境规制政策可通过降低污染部门的就业份额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吸引劳动力流入,增加城市高技能人才比例,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与环境改善,进而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31)陈诗一、刘朝良、金浩:《环境规制、劳动力配置与城市发展》,《学术月刊》2022年第2期。
文章所有的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区域统计年鉴》和EPS数据库,部分缺失的数据通过年报进行手工补齐。文章对数据年份分组进行了1%和99%的缩尾处理,为防止数据波动较大产生异方差对实证结果的影响,文章的绝对数数据进行了对数化处理。输出结果为Stata15。
1.被解释变量
文章借鉴现有做法,(32)胡宗义、张晔、邓晶晶、杨振寰:《环境规制强化的经济增长效应与机制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采用地区生产总值来反映区域经济增长,进一步,文章采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进行稳健性检验,文章以2014年为基期,对GDP和人均GDP进行价格平减,然后对数据进行了对数化处理。
2.解释变量
由于2018年环境保护税在法律位阶、出台目的、减排优惠、征收主体和收入层级与排污费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虽然部分省市未提高环境保护税税率,但依旧会受到同等的环境监管和减排优惠等政策的影响。事实上,所有的城市都受到了环境保护税政策改革的冲击,文章借鉴现有研究设计,(33)陈思霞、许文立、张领祎:《财政压力与地方经济增长——来自中国所得税分享改革的政策实验》,《财贸经济》2017年第4期。(34)Chen,S. X.,“The Effect of a Fiscal Squeeze on Tax Enforcement:Evidence from a Natural Experiment in China”,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Vol.147,No.3,2017,pp.62-76.构建强度双重差分来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文章以二氧化硫征收标准的变化为依据,(35)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征收标准变化幅度一致,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征收标准变化幅度一致,所以不管是以应税大气污染物税额幅度还是应税水污染物的税额幅度调整作为依据,其实验组和对照组划分基本不会存在较大差异。设定政策虚拟变量Treati和时间虚拟变量Timet,将大于环境征收标准中位数的城市设定为1,反之设定为0,将2018年及2018年以后的年份设定为1,反之设定为0。将政策虚拟变量和时间虚拟变量相乘得到强度交互项IntensityDIDit,该变量是本文关注的核心解释变量。
3.控制变量
基于现有研究,文章选取一系列控制变量进行控制。(36)刘瑞明、赵仁杰:《国家高新区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吗?——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验证》,《管理世界》2015年第8期。(37)王敏、黄滢:《中国的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经济学》(季刊)2015年第2期。(38)董艳梅、朱英明:《高铁建设能否重塑中国的经济空间布局——基于就业、工资和经济增长的区域异质性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16年第10期。(39)陈诗一、陈登科:《雾霾污染、政府治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研究》2018年第2期。中国经济发展离不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仍然是主导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文章控制了工业发展水平。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大小反映地区经济规模大小,文章控制了财政收入水平。财政支出对地方经济平稳有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控制了财政支出水平。外商直接投资为东道主国家带来先进技术及资金支持,为地方技术模仿改造、激发市场活力、刺激经济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控制了外商直接投资水平。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作用巨大,分别控制了地区常住人口及人口密度。此外,为保证城市规模因素影响实证结果,文章进一步控制了地方平均工资水平、金融发展水平、道路基础设施和互联网普及。具体变量设计见表1。
表1 变量设计
表2为描述统计,可以看到地区生产总值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4.365和9.512,其标准差为0.856,表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强度政策虚拟变量中均值为0.431,表明有将近一半的城市被纳入实验组,也保证了实验对象的充足性。
表2 描述统计
文章建立强度双重差分考察环境保护税改革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文章建立如下强度双重差分模型进行估计。
其中j、i、t分别表示省份、城市和年份。Yit反映经济增长指标,采用地区生产总值表示。intensityDIDit表示时间虚拟变量和政策虚拟变量的交互项,反映环境保护税政策改革。其中controlit反映的是模型中添加的控制变量,具体变量可见本节的变量选取。proj×T表示控制了省份时间趋势,Dummyit表示控制政策提前颁布的事前趋势,2017年设定为1,反之设定为0。yeart为年份固定效应;cityi是城市固定效应;εit表示误差项。
表3 基准回归
图1 平行趋势检验
表3为环境保护税对经济增长的基准回归结果。列(1)和列(2)分别表示不加控制变量和加入控制变量的向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从结果可知,无论是否有控制变量,环境保护税均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环境保护税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环境保护税能实现“经济红利”,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从表3的基准回归中发现,环境保护税能显著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为验证这一结果确实是由于环境保护税政策引起的,文章进行平行趋势检验。平行趋势检验要求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政策冲击之前保持相同的趋势,在政策实施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应产生显著差异,文章通过事件研究法进行平行趋势检验。图1反映的是环境保护税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平行趋势检验图,我们发现在政策之前,经济增长趋势在0周围上下波形,且95%的置信区间包含0,在政策实施后,区域经济呈现显著上升,表明政策实施后确实推动了经济增长,文章的平行趋势检验通过。
为进一步验证实证结果的准确性,文章进行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由于直辖市、省会及副省会城市的经济基础与行政权力相较于其他地级市而言有较大的优势,表4列(1)剔除了直辖市、省会和副省会城市进行实证检验。在基准回归中采用的是地区生产总值,为排除人口规模的影响,文章替换了被解释变量,表4列(2)采用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进行实证检验。制定较高的环境保护税税率的城市一般是经济较为发达地区,为排除这一偏误引发的实验组偏误,表4列(3)通过PSM-IntensityDID模型进行检验。虽然在2018年实施了环境保护税政策,但仍存在部分省市未提高环境保护税税率,表4列(4)通过更换识别方式,将提高环境保护税税率的城市作为实验组,反之设定为对照组,通过构造传统双重差分模型进行估计(DID)。表4列(5)进一步采用PSM-DID方法进行估计。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为排除碳排放交易权政策对结果的影响,表4列(6)剔除了碳排放交易实施的省市。从表4的列(1)至列(6)实证回归结果可知,在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时发现,环境保护税依旧能显著推动中国宏观经济增长。
为排除实证结果是随机性结论,文章进行安慰剂检验。文章通过随机设定政策时点和随机设定政策地区进行安慰剂检验。图2(a)为随机设定政策时点,图2(b)为随机设定政策地区。随机打乱实验组和对照组,重复回归500次回归得到安慰剂检验系数。图2分别绘制了安慰剂检验得到的系数估计和p值的概率密度图,我们发现安慰剂得到的系数基本服从均值为0的正态分布,且表3列(2)的真实估计值显著异于安慰剂回归得到的系数,表明基准回归的结果并不是随机性结果,实证结果可信。
1.科技创新
由“波特假说”可知,适当的环境规制将有利于刺激技术革新,而科学技术又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应对严格的环境监管,企业可以通过技术革新促进产品升级迭代,以此来抵消环境成本负担,企业通过购进生产设备或者加大绿色生产研发投入实现减污降排,科技创新投入最终会内化于企业生产效率,表现为单位产出的增加。此外,创新发展不仅有利于本地经济的长期增长,还有利于推动邻地城市生产率的增长,呈现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带动地区经济协同发展。(40)黄纪强、郑铿城:《绿色金融、资金配置与城市绿色创新》,《武汉金融》2023年第9期。文章采用研发创新投入对数化衡量科技创新,表5列(1)和列(2)检验了科技创新的作用机理。由列(1)可知,环境保护税显著增加了科技创新投入,进一步将科技创新投入纳入列(2)发现环境保护税系数及科技创新系数均为正,且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的检验,验证了“波特假说”效应,表明环境保护税能倒逼企业进行创新投入,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2.产业结构
环境保护税可以驱动污染产业内部升级倒逼产业向绿色清洁方向调整,体现为生产效率的提升,通过优化产业及产业间的资源配置进而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环境规制可以实现产业间的资源配置,同时,环境规制还可以促进产业合理化发展与高级化发展,进而推动地区的生产效率。环境保护税可以使生产要素由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转变,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文章采用产业结构高级化衡量产业结构升级,从表5列(3)和列(4)可知,环境保护税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并显著推动了经济发展,证验证了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
3.劳动需求
表5列(5)和列(6)验证了劳动需求在其中的作用影响。环境保护税可以降低现存税制对劳动的扭曲,减少劳动者的相关税收,提高雇员的税后收入,减少雇主劳动力成本,进而增加就业需求。随着环境法规的实施,在就业市场上可能会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文章采用年末清洁与高新技术行业单位从业人员数(人)对数化衡量劳动需求,从表5列(5)和列(6)可知,环境保护税显著增加了就业需求,并有效推动了经济增长,证明了劳动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
表5 机制检验
文章拓展分析环境保护税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来检验环境保护税的污染治理效应,表6列(1)和列(2)分别检验了环境保护税对总污染排放和单位GDP的污染物排放水平的影响。文章基于熵值法,采用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工业粉尘三废指标构建综合指标来反映总污染物排放,该值越大,表明污染物排放越多;采用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工业粉尘总和与GDP比值反映单位GDP的污染物排放,该值越大,表明单位产出的污染较大。从结果中可知,环境保护税显著降低了污染物排放,且显著降低了单位GDP污染物排放水平,这表明环境保护税政策不仅能降低污染排放,单位产出的污染排放在逐渐降低,其环境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综合而言,环境保护税不仅可以推动经济发展,还可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实现环境保护税的“双重红利”,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下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有机融合。
表6 拓展分析
在采用强度双重差分模型分析环境保护税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时,可能会由于省市经济发展的不同从而制定不同的环境税额。《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考虑本地区环境承载能力、污染物排放现状和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目标要求制定适用税额。由于区域的经济差异、资源禀赋和政府治理均会存在差异,导致某些地方可能制定较高的环境保护税税率进行环境治理,而某些地方制定较低的,甚至不改变原有的征收标准。因此,省市间的环境保护税税额标准的制定可能会存在显著差异,这会显著影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选择,为缓解上述问题,文章采用工具变量法进行检验。文章借鉴现有做法,采用河流密度作为工具变量。(41)余泳泽、孙鹏博、宣烨:《地方政府环境目标约束是否影响了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研究》2020年第8期。在相关性上,河流密度越高的城市其污染越容易被检测到,政府面临的环境治理压力和公众监督更强,越倾向于制定较高的环境保护税率。在外生性上,由于城市自然河流密度取决于当地的自然条件,不会受到地级市经济变量的影响。为此,河流密度的选择满足工具变量的相关性和外生性假定。由于河流密度属于截面数据,不随时间变化,为保证固定效应的结果估计,文章将河流密度和时间进行交互得到。
表7汇报了工具变量的检验结果,表7列(1)的一阶段回归结果中的IV与环境保护税征收的实验组城市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关系,同时其特征统计量的结果中基于弱工具变量检验的F值远大于16.38临界值,通过了Stock-Yogo weak D test 10%的显著水平检验,表明工具变量不是弱工具变量。由表7列(2)的第二阶段回归结果可知,其LM值也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排除了工具变量识别不足的问题。从交互项可知,环境保护税依旧能显著推动中国经济增长,进一步验证了环境保护税能有效推动中国经济增长这一结论,表明实证结果是可信的。
表7 工具变量估计
环境保护税开征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支点,也为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新的治理要求。文章以财政收入工具为依托,选取2014—2020年中国30个省市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构造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在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环境保护税改革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有助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下的经济增长目标,显著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增长,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发现结论依旧成立。科技创新投入增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劳动需求增加是环境保护税推动经济增长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动力途径。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能有效抑制污染物排放,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有机融合。基于上述研究,文章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不断健全环境保护税法律法规,强化环境保护税的执法监督。切实推动落实环境保护税政策实施,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并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有机融合。全面清理现行环境保护税中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相适应的内容,强化环境保护税法与宏观经济增长作用的制度衔接。加强环保局与税务局的统筹部署工作,主管股室抓落实、分局部门同配合的征管模式,上下一体,严格落实,提高征管效率。税务部门及生态环境部门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大数据信息化征管平台助力环境保护税税收征管。第二,强化绿色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并优化劳动供给。必须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进而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政府部门需要完善政府补贴顶层设计,对高效利用绿色补助资金进行创新研发给予奖励,对挪用及滥用绿色补助资金的企业进行一定比例的罚款。通过提高研发加计扣除比例、提高绿色创新的税收返还机制、设置多档绿色税收优惠政策,加大绿色税收优惠助力企业技术革新,并加强高新技术的人才引进,同时也需要注重环境保护税政策引发的劳动供给结构性失调等问题的发生。第三,构建环境治理与产业结构协同发展的战略方针。建立绿色产业结构发展体系,并通过创新战略引领,发展新兴产业集群,为构建绿色经济体系注入活力,强制低产能企业兼并重组等,针对清洁产业发展,加大专项化财政补贴力度推动经济发展变革。通过不断完善环境保护税税法体系的构建、推进绿色技术战略支撑、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和劳动供给的不断优化进而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