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能初
遂川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西吉安 343900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由各种原因造成心脏泵血功能减退,导致心排血量无法满足机体代谢所需而发生的综合征,心衰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活动受限、体液潴留等症状,且伴有组织、器官循环瘀血[1-2]。根据发生位置可将心衰分为左心衰、右心衰及全心衰,根据发生急缓可分为急性心衰、慢性心衰。急性左心衰起病较急,其病死率高、预后不良,准确评估其病情严重程度对治疗、预后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急性心衰病情评估的手段包括心脏超声、心脏磁共振等检查,血清学检查常以脑钠肽(BNP)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为主[3-4]。BNP是临床常用于诊断心衰的标志物,对心衰严重程度的评估有一定价值。降钙素原(PCT)是诊断和监测细菌炎症疾病的指标,在急性感染、炎症反应中其水平迅速上升[5]。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T2)属于白细胞介素-1受体家族成员,其可溶性ST2(sST2)是心肌纤维化的标志物,对心血管疾病的预后具有较高诊断价值[6-7]。本研究对急性左心衰患者BNP、PCT、sST2与心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尝试分析BNP、PCT、sST2水平与心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探讨BNP、PCT、sST2在急性左心衰中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83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本院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1)根据文献[8]中的标准确诊为急性左心衰;(2)年龄≥18岁。排除标准:(1)合并先天性心脏病;(2)合并恶性肿瘤;(3)合并感染、炎症性疾病;(4)合并肝、肾等严重疾病;(5)合并其他心脏疾病;(6)合并血液系统疾病;(7)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观察组男51例,女32例;年龄48~79岁,平均(63.52±10.71)岁;体质量指数(BMI)19~23 kg/m2,平均(21.05±1.54)kg/m2;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27例,Ⅲ级33例,Ⅳ级23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7~78岁,平均(63.43±10.65)岁;BMI 20~23 kg/m2,平均(21.47±1.45)kg/m2。两组性别、年龄、BM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2019-2号)。
1.2方法
1.2.1血清指标检测 抽取所有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离心12 min,离心半径10 cm,取上清液,采用免疫荧光法在免疫荧光分析仪(广东亿脉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号YMK-108)上检测BNP、PCT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深圳市盛信康科技有限公司,型号SK6000)上检测sST2水平。
1.2.2心功能指标检测 选择彩色超声诊断仪(美国飞利浦公司,型号EPIQ 7C,探头频率2.0~4.0 MHz)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超声检查;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
1.3观察指标 (1)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BNP、PCT、sST2、LVEF、LVEDD、LAD水平;(2)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BNP、PCT、sST2、LVEF、LVEDD、LAD水平。
2.1观察组和对照组BNP、PCT、sST2、LVEF、LVEDD、LAD水平比较 观察组BNP、PCT、sST2、LVEDD、LA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LVE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BNP、PCT、sST2、LVEF、LVEDD、LAD水平比较
2.2BNP、PCT、sST2对急性左心衰的诊断价值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NP、PCT、sST2诊断急性左心衰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7、0.887、0.850。见表2、图1。
图1 BNP、PCT、sST2诊断急性左心衰的ROC曲线
表2 BNP、PCT、sST2对急性左心衰的诊断价值
2.3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BNP、PCT、sST2、LVEF、LVEDD、LAD水平比较 Ⅱ级患者BNP、PCT、sST2水平均明显低于Ⅲ级、Ⅳ级患者,LVEF水平明显高于Ⅲ级、Ⅳ级患者,Ⅲ级患者BNP、PCT、sST2水平均明显低于Ⅳ级患者,LVEF水平明显高于Ⅳ级患者,Ⅳ级患者LVEDD水平明显高于Ⅱ级患者,Ⅲ级、Ⅳ级患者LAD水平均明显高于Ⅱ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BNP、PCT、sST2、LVEF、LVEDD、LAD水平比较
2.4BNP、PCT、sST2与LVEF、LVEDD、LAD的相关性 BNP、PCT、sST2与LVEF均呈负相关(P<0.05),与LVEDD、LAD均呈正相关(P<0.05)。见表4。
表4 BNP、PCT、sST2与LVEF、LVEDD、LAD的相关性
心衰是一种进展性疾病,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其基本病因包括心肌病变(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心脏负荷过重(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可由感染、情绪激动、心律失常等因素诱发[9-10]。急性左心衰是发生在左心房的心衰,是心衰中较为常见的类型,由于左心房主要负责将血液泵向全身,因此发生左心衰时,会导致肺静脉压升高,进而出现肺瘀血等相关症状[11]。若左心衰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导致多器官循环障碍,威胁患者生命。目前急性左心衰的治疗包括正性肌力药等药物治疗及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等手术治疗,尽早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恰当的治疗可提高患者预后。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BNP、PCT、sST2、LVEDD、LA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LVE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着心功能等级升高,患者BNP、PCT、sST2、LVEDD、LAD水平均升高,LVEF水平下降,由此提示以上指标可能与急性左心衰的发生与进展有关。心肌损伤时,心脏负荷增加,随着时间延长,心脏发生形态学变化,即心室重构,因此,其LVEDD、LAD水平高于正常水平[12]。BNP是一种主要来自心室肌细胞的多肽,能够促进排钠、排尿,有较强的舒张血管作用,当心室负荷过重或扩张时BNP水平升高[13]。PCT可反映全身炎症反应的活跃程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急性左心衰导致的心脏泵血不足无法满足全身血液需求,组织、器官发生缺血、缺氧性受损,使全身炎症指标水平上升。高蓉蓉等[14]研究报道表明,急性心衰患者全血细胞衍生的炎症标志物(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全身炎症反应指数等)水平高于正常值,且与其长期预后有关。提示急性心衰患者存在全身炎症指标水平升高的情况,因此,PCT水平高于正常值。有研究表明,PCT水平升高的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患者预后较差,提示PCT水平与心衰预后有关,并且可能对潜在感染进行预测[15]。但本研究尚未对PCT水平与急性左心衰患者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后续仍需深入探讨其中的关系。
sST2是ST2的可溶性形式,当心肌细胞、心肌成纤维细胞受到刺激时,其水平上升,抑制白细胞介素-33对心脏的保护作用,使心室发生重构[16-17]。sST2不仅能反映心肌纤维化及心脏重构程度,而且根据其水平还能对心衰患者进行危险分层[18]。sST2与常用心衰标志物BNP等比较,不受年龄、BMI、肾功能等因素的影响,是较为理想的心衰标志物。有文献提出,sST2对急性失代偿性心衰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辅助作用,同时能够用于心衰患者预后评估,重复测量出现动态升高者提示其预后差[19-20]。
本研究对BNP、PCT、sST2与LVEF、LVEDD、LAD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BNP、PCT、sST2与LVEF均呈负相关,与LVEDD、LAD均呈正相关,提示BNP、PCT、sST2与急性左心衰心功能密切相关,可根据BNP、PCT、sST2水平对患者心功能进行评估。
综上所述,血清BNP、PCT、sST2与急性左心衰患者心功能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BNP、PCT、sST2与LVEF均呈负相关,与LVEDD、LAD均呈正相关,临床对BNP、PCT、sST2水平进行检测可评估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水平,可为诊断、治疗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