龈沟产线菌致牙周脓肿及血流感染*

2024-01-26 09:23:04苏莹莹蒋诚传王柏莲李泰阶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2期
关键词:龈沟琼脂革兰

苏莹莹,林 青,蒋诚传,黄 鑫,王柏莲,廖 瑜,李泰阶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医学检验科,广西南宁 530199

龈沟产线菌是一种严格厌氧的无芽孢革兰阳性杆菌,该病原菌感染与牙龈疾病密切相关,常可从患有龋齿、牙周炎等患者牙龈中分离得到[1]。目前,由龈沟产线菌引起的血流感染非常罕见。本文将1例由于长期牙周炎引起面部脓肿患者血培养出现龈沟产线菌的病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者,男,59 岁,2022 年10月12日因右面部肿痛1周,伴面部皮肤破溃且有脓液渗出,于本院口腔科门诊收治入院。既往史:反复牙痛史;高血压病史。查体:脉搏10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58/82 mm Hg,体温37.5 ℃。右面部、颌下、颏下肿胀明显,右颊面部皮肤有一大小约3.0 cm×3.0 cm暗红色水疱样物,皮肤红肿,部分破溃伴少量渗出。张口中度受限,口腔卫生极差。实验检查:随机血糖7.5 mmol/L,白细胞计数23×109/L,中性粒细胞86.4%,超敏C反应蛋白>5.0 mg/L,C反应蛋白109.55 mg/L,降钙素原2.4 ng/mL。口腔曲面断层片检查结果提示47 近远中根尖区低密度影像,37 近中根疑似折裂影像,近中牙槽骨吸收至根尖区。颌面部平扫+增强CT检查结果提示右侧颌面部软组织炎症可能。入院当天下午行右颌下脓肿切开引流术,并留取脓液培养,术后予左氧氟沙星进行抗感染治疗。13日实验室结果回报脓液涂片找到革兰阳性杆菌,请临床药学科会诊后建议停用左氧氟沙星,改为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继续进行抗感染治疗。15日在门诊行47 根管治疗,后牙龈红肿情况得到缓解。20日患者左面部肿胀明显好转,复查全程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均已恢复正常。19日实验室外周血厌氧条件血培养瓶阳性,当日转种于血琼脂平板上,5 d后出现针尖大小样菌落,采用安图生物质谱仪 Autof ms1000 对细菌进行质谱鉴定,鉴定结果提示“龈沟产线菌”,24日实验室报告培养出龈沟产线菌。因该菌生长缓慢且患者经过治疗后好转,于22日出院。

1.2细菌鉴定 外周血培养2瓶厌氧条件血培养瓶于送检6 d后报告阳性。将血培养瓶转种于血琼脂平板上,置于厌氧袋中培养,5 d后培养出针尖大小样菌落(图1),涂片染色为革兰阳性杆菌(图2)。采用安图生物Autof ms1000质谱仪对细菌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简称质谱鉴定)进行菌种鉴定,鉴定结果提示为龈沟产线菌,得分9.604分(10分制)。同时将菌株送至北京睿博兴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部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将回报结果中的序列上传至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网站进行比对,与该分离株序列相似度最高的菌株为龈沟产线菌Filifactor alocis ATCC 35896(99.93%),登录号为 NR_074645.1。

图1 龈沟产线菌血琼脂平板生长5 d菌落形态

图2 龈沟产线菌革兰染色镜下形态(×1 000)

2 讨 论

龈沟产线菌由ARUNI等[2]从牙龈炎和牙周炎患者的牙龈中分离出来,并于1999年由JALAVA等[3]归入产线菌属。龈沟产线菌在厌氧环境下生长缓慢,为专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长1.4~7.0 μm,无鞭毛、无芽孢,末端为圆形至锥形,通常以单个或成对出现,偶尔以短链出现,其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7 ℃。龈沟产线菌在厌氧条件下可在血琼脂平板上形成大小为1.0 mm左右的针尖样圆形菌落,半透明至透明,有光泽,光滑,不溶血[2]。龈沟产线菌的致病特征主要通过形成生物膜和与多种口腔细菌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微生物群落分布,并产生独特的蛋白酶和胶原酶,能够对宿主细胞造成结构损伤[4]。有研究表明,龈沟产线菌能通过诱导牙龈上皮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IL)-1b、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促使牙龈上皮细胞凋亡,这种特征可能与牙周病的发病机制有关[5]。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龈沟产线菌被认为是牙周炎和牙髓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6]。回顾本例患者,有长期反复牙痛及面部肿胀史,故推测其龈沟产线菌血流感染是由牙源性感染引起的。MOAZZAM等[7]研究发现,由于牙科疾病或其他口腔治疗等可机会性导致一些口腔细菌进入血液引发血流感染。因龈沟产线菌为严格厌氧菌,导致该患者脓液直接涂片找到革兰阳性杆菌,而普通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龈沟产线菌严格厌氧且生长缓慢,对常规生化测试无反应,实验室培养和鉴定困难[2]。结合本例患者,因实验室条件有限,在血培养报告阳性后,转种于血琼脂平板并放置于35 ℃有氧环境下培养,72 h仍未见细菌生长,后考虑该患者可能是严格厌氧菌,于是改变培养条件,重新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并置于厌氧袋中35 ℃培养,才成功培养出菌落。由此可见,龈沟产线菌在病原学诊断上存在较大困难,且其病原学诊断的错误和过长的培养时间,极大限度延误了患者的诊治。

龈沟产线菌引起的口腔外感染比较罕见,目前国外仅报道几例龈沟产线菌引起的口腔外感染。GRAY等[8]报道了1例由龈沟产线菌和直肠弯曲菌混合感染引起的胸脓肿患者,其胸脓肿引流液培养出的细菌通过质谱鉴定为直肠弯曲杆菌,后通过16S rDNA基因测序鉴定为龈沟产线菌,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后患者好转。HISHIYA等[9]报道因龋齿进行了左上臼齿拔除术后导致脑脓肿案例,通过对脓液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检出龈沟产线菌,后经过手术引流,以及甲硝唑、头孢曲松和美罗培南抗菌药物治疗8周后痊愈。WISUTEP等[10]报道1例由牙龈卟啉单胞菌和龈沟产线菌双重感染引起的脑脓肿案例,患者经氨苄西林、头孢曲松联合甲硝唑治疗后痊愈。通过上述3例患者的用药情况,说明β-内酰胺类药物和甲硝唑对于龈沟产线菌引起的感染治疗有效。本例患者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后感染也得到了控制。

我国大多数居民对于牙龈健康状况不重视,导致我国成年人牙周健康率仅为9.1%[11],牙龈炎及牙周炎等牙龈疾病,以及拔牙、牙髓治疗和口腔手术均可导致口腔内细菌播散[12]。龈沟产线菌作为临床口腔感染的罕见病原菌,常规微生物检测无法满足临床需求;厌氧菌培养联合质谱鉴定或16S rRNA基因测序,能够为患者提供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同时可改善和提高患者预后,更好地实现精准医疗。

猜你喜欢
龈沟琼脂革兰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新农业(2021年9期)2021-06-20 11:26:32
正畸治疗过程中支抗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IL-1β,IL-6,IL-8的研究
欧盟食品安全局重新评估琼脂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建构数学模型领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生物学教学(2016年9期)2016-08-21 02:37:00
牙周炎牙齿正畸加力前后龈沟液中RANKL和OPG的变化
基层医院ICU与非ICU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差异
2011—2013年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ICU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西南军医(2014年4期)2014-01-19 13:5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