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晓朴 蔡秀苹
房山区窦店镇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探索建立灾后重建体系,着力展现灾后重建“窦店速度”、打造灾后重建“窦店样板”。
干净的墙壁、整洁的地砖,部分新买的家电摆放在屋内,正等待安装……2023年11月15日,窦店镇苏村村民董利华看着修缮好的房子,激动地说:“村里受灾严重,没想到房子这么快就修好了,政府还给了补贴。”
窦店镇党委坚持将灾后恢复重建作为最紧迫的民生工程,以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坚持两手抓、两促进,切实以灾后恢复重建成果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来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安居,让受灾群众温暖过冬
“洪水来的时候,我们都到二楼避险,一楼的取暖设备半截都在水里。当时我们就愁,这个冬天可咋过啊。”村民田秀敏说。如今,她家的二层小楼焕然一新,地砖、墙面、家具全是新的,供暖设备运行稳定。
窦店镇虽然地处平原地区,但多条河流穿镇而过,“23·7”极端强降雨灾害发生后,不少村民的房屋被水冲毁。
“眼瞅着一天比一天冷,房屋修缮重建必须加快进度,绝不能让一名群众受冻!”2023年10月30日,在灾后重建专题调度会上,镇党委书记毕胜说。
镇党委及时制订恢复重建方案,通过分类安置、帮助租房、组织群众投亲靠友等方式解决房屋损毁群众临时居住问题。镇党委组织成立机关干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组+小分队”,建立“包村领导统筹,包村干部分片盯,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分户盯”的工作机制,将重建户以自然片区为单位进行划分,由镇村两级干部包片督促,确保每村每片每户有人盯。对尚未开工的重建户,一户一户督进展、听困难、找对策、谋出路,做到一户一档案、一户一策略,跑出房屋修缮“加速度”。目前,全镇714户需修缮房屋已全部完工,需重建的320户开工率达96%,2024年6月1日前将全部建设完成。
为给村民减轻经济压力,按照市委、区委要求,镇党委及时组织开展危房鉴定工作,按照房屋损毁程度分类落实补助政策。目前,已累计为7708人发放综合救助金3052.368万元。
复产,推动生活秩序恢复
“这是受灾以来第一次走出去推销产品,销售额超过4万元!”2023年12月1日至3日,十余种窦店农特产品现身北京经开区龙湖天街对口帮扶农产品展销区,窦店镇泰华芦村现场展销负责人李松涛高兴地说道。
参加此次展销活动的泰华芦村合作社是窦店镇受灾最为严重的企业。汛情发生后,泰华芦村合作社养殖的9万多公斤淡水鱼全部被冲走,大田里的玉米几乎绝收,200多个受损大棚需要重建,直接经济损失近2亿元。
镇党委协调市、区农业农村局对合作社灾后恢复重建给予全面支持,做好灾后重建项目申报工作。特别是及时与北京经开区签订结对帮扶框架协议,推进镇域基础设施项目修复,全力帮助镇内企业复工复产。在经开区对口帮扶和自身努力下,道路雨污管线清淤、社区倒塌围墙重建等多项工作已完成。
窦店镇在此轮降雨中农业生产受灾范围较大,全镇有14032亩农田遭到水淹,镇域农业损失共计48040万元。
“这些大棚、农田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更是他们的命根子,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恢复农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2023年9月25日,窦店镇副镇长王琪在调研农业生产恢复情况时说道。
镇党委、政府及时制定《窦店镇农业灾后恢复生产工作方案》,从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赔、实施贷款贴息等方面,多措并举为受灾种养殖业生产主体进行救助。同时,第一时间为受灾严重村和农业单位发放救灾种子千余公斤,包括白菜、萝卜等多个品种;为受灾较重村发放肥料;积极为受灾严重的农业园区申报设施棚室建设救助项目,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对坍塌、受损的设施棚室进行重建或修复。10月初,大田、露地蔬菜园区恢复生产;11月,受灾严重村和农业单位全部获得补助,设施农业重建稳步推进。
换新,推进人居环境全面提升
“我看到村委会门口挂着的环境整治提升设计方案了,设计得真好!”苏村村民吕海波说道。
呂海波说的设计方案,是苏村环境整治提升项目。镇党委结合苏村区位和村域情况,结合现有闲置空地和水毁建筑提出改造更新后的新苏村模式。
“垃圾处理关系到每个村民的基本生活,我们必须加快垃圾中转站建设速度。”10月22日,在实地督导苏村灾后重建工作进展现场,镇长薛金国说道。苏村镇级垃圾中转处理中心站通过优化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大大缓解了全镇生活垃圾存放、中转压力。
此外,镇党委一方面结合灾后重建项目,对辖区内供水、供电、供热等问题进行分类梳理,实施分类施策,解决近远期居民生活运行保障问题;另一方面,系统治理推动基础设施提升,镇、属地村和社区、经营主体等基于优势互补结成“治理共同体”,通过需求表达、资源供给、民主协商等机制实现协同参与和共建共治共享。
(责任编辑:徐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