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4-01-25 09:41杨旭
高考·中 2023年10期
关键词:水循环比较法概念

杨旭

摘 要:在高中教育阶段,地理是一门重要的综合性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高中地理涵盖的知识范围较为广泛,且往往呈現为零散多样的状态,彼此之间的关联度相对较低,这给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地理比较法的应用范围广泛,能够帮助学生对具有差异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从而帮助他们加深记忆和理解。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显著提高他们的地理学习质量。本文探讨了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从而优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理比较法;应用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作为一种兼具科学性和逻辑性的教学方法,地理比较法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还能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相对抽象的地理概念和知识。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模式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将其与地理课程进行有机融合,能够设计出更加全面的教学内容。地理比较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多样化的地理知识,从而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增强他们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传统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

目前,学生对于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认知不够清晰。造成这种认知模糊的原因在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疏忽。教师未能充分理解教材的内涵,没有展开系统性的课程设计,缺乏对地理知识的全面审视,从而导致教学内容的严密性和内在联系性有所欠缺,影响了学生对学习重点的准确把握。

同时,大多数教师在追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时,会选择导入大量课外内容。虽然这些内容可能在视觉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场景,但却存在一定的隐患。过多的内容不仅加大了学生的认知负荷,使他们难以集中精力深入理解核心概念,还可能分散教学时间,使得每个内容点的讲解都显得匆忙,难以做到深入浅出、循序渐进。

(二)课堂教学方式老旧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而这种偏重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会对教学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如教学重点模糊,学生难以准确把握需要重点掌握的概念、原理或技能。同时,教师未能充分展现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缺少深入的比较分析,使学生难以在具体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同时,教师在课堂授课中未能充分运用对比与分析这一有效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很难将抽象的地理概念融会贯通,更难以将所学知识内化为有意义的认知体系。

二、地理比较法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的意义

(一)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

运用地理比较法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使他们的记忆曲线更加平稳,减轻记忆负担。例如:在解释“等高线”这一概念时,地理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回想与地理背景相关的术语,如等温线、等压线等。当学生完成相关地理问题时,他们已在脑中构建部分相关知识。之后,教师可以对这三者进行综合比较,帮助学生将这些知识点加以总结归纳。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通过一个问题建立起三个容易混淆的知识要点之间的联系。这不仅能帮助学生迅速理解并掌握“等高线”这一概念,还能协助他们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点,从而深化学习印象。

地理比较法不仅能够在概念层面帮助学生建立联系,还能在认知层面加强记忆的稳固性。通过将多个相关概念有机地结合在一个问题中,使得学生不仅能快速地理解和掌握特定概念,还能够以一种更有深度的方式将这些概念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展视角

地理学科的学习内容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在历史长河中也在不断演进。利用地理比较法,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特定地区的相关地形特点,培养他们的洞察力。这种比较法有助于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地壳运动、气候变迁等自然因素对人文地理的影响,并培养学生探索未来该地区可能发生的变化的能力[1]。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促使他们形成长远的发展目光。通过对比研究,学生能够逐步领悟地理条件是如何塑造了社会、文化以及经济格局的变化。通过设想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历史演变的规律,还能够激发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欲望,培养预测能力。

通过深入探究自然与人文地理之间的关联,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能够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水平。这种方法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为他们未来面对多元化世界的挑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地理学科呈现出极其严密的逻辑性和科学性,高中地理所包含的各种知识都遵循着既定的规则和模式。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在发现、总结并逐步内化这些规律的过程。一些学生难以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上取得成果,往往是因为他们尚未理解地理学科内在的规律性。而地理比较法能够将多种不同却又带有联系的事物紧密联系起来。地理教师在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时,不仅能够将各种事物之间的规律呈现给学生,还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总结规律。这种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地理知识[2]。

通过地理比较法,教师可以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引导他们逐渐认识到这些规律,并培养他们的地理逻辑思维。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相似概念比较法

高中阶段的地理课本涵盖了许多容易混淆的专业术语,如果学生仅仅依赖死记硬背来理解概念,那么学习负担将会非常沉重。此外,仅仅依靠记忆来掌握概念并不能使学生对概念本身产生深刻的理解,甚至会对学生未来的地理学习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采用以概念为基础的比较教学方法在这种情境下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地理必修一第二章中以“天气”和“气候”这两个相关概念为例,当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时,如果仅仅让学生从字面上进行理解和记忆,很可能会导致学生难以准确区分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教师一旦能够通过生动的例子来进行详细讲解,效果就完全不同了。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行举例:假设你生活在一个城市里,今天早上外面阳光明媚,温度适中,但在下午突然下起了大雨。这种情况可以被描述为今天的“天气”发生了变化。而如果你长期观察这个城市,发现它每年夏季都很炎热,冬季则相对寒冷,雨水集中在某个季节,这种情况则反映了该地区的“气候”特征。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可以认识到“天气”它更多地涉及短时期内小范围的气候变化。例如:“天晴”“下雨”等都是具体的天气现象,常常在特定的时段内出现。相反,对于“气候”来说,它更倾向于长时间尺度上的常年天气表现。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例子更加清晰地理解“天气”和“气候”的区别[3]。

通过简单的概念比较,学生无须死记硬背,就能够轻松辨别这两个概念的不同之处。这种方法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还在知识消化的同时增强了他们的学习效果。通过具体例子的引导,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抽象的概念,从而更牢固地掌握所学内容。这种有趣而实用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概念理解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同类比较法

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被称为同类比较法,它通过将相同类型的地理现象进行对比,以便更好地传达知识。这种方法在地理教育中广泛运用,教师通过将学生已掌握的同类地理概念与新知识进行对比,从而引入新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通过比较来降低学习的难度,更轻松地理解新概念。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在于,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联系,还能够促进学生的知识系统构建,使他们更系统地理解地理学科的不同领域[4]。

例如:在讲解“北美温带大陆气候”时,可以结合之前学过的“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知识进行比较。以中国和美国为例,通过比较这两个地区的温带大陆气候特点,学生将更深入地理解不同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在中国,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典型代表是东北地区。这个地区位于亚洲大陆的内部,受到大陆性气候影响。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温差大,且风向季节性变化较为明显。然后,让学生将这些特点与北美大陆气候进行对比。而在美国,北美大陆气候则具有不同的特点。举例来说,美国东北部地区(如纽约)属于北美温带大陆气候。这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温暖,但季风影响较弱。与中国相比,美国东北部地区的温度和季风影响都相对较小,这是因为美国东岸临近大西洋,大洋的影响导致海陆热力差异较小,难以形成明显的温带季风气候。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基本概念,还能够将之前学过的知识与新知识融会贯通,形成更全面的认知。同时,比较分析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主动去探究不同气候类型背后的原因和逻辑。这种深入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他们的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

(三)图表比较法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某一地理概念,我们可以采用图表比较法来进行教学。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够将某一理论知识以多种形式的图表化形态呈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直观、形象的感受。这种方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探索和思维能力。

以必修一第三章“自然界的水循环”为例,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步骤来展開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能力,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首先,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预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课堂上更积极地参与讨论和互动。接下来,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入一系列问题,结合线性水循环图表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地球上的水都分布在哪里?它们都具有哪些性质?地球上的水都包括哪些形态,主要是哪一种形态?这些水资源在地球总量中大约占多大的比例?水资源的使用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将被引导思考水循环的重要性以及水资源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随后,教师在黑板上画下水循环的线性图表,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直观地看到自然界中水循环的路径。而后为了使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水循环现象的本质,教师运用多媒体设备,设计了多种水循环图表,如动态循环图表,该图表除了标注水循环的路径之外,还可以以动画的形式展示水循环的具体步骤和影响水循环的自然因素等内容。通过图表的形式,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看到水循环的过程、水的不同形态以及水资源的分布情况。这种互动性和视觉呈现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地理知识。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和积极参与问题讨论,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复杂的地理概念。多媒体图表的运用则能够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具体,更易于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将使学生在愉悦中获得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四)细节比较法

在同一学习模块中,当涉及某一特定知识点时,如果该知识点与其他地理信息存在相似性,可能会导致学生在理解上产生混淆。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区分,教师可以运用细节比较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辨析能力。这种方法旨在引导学生发现所探究对象的特征,使他们在应用知识时能够准确地识别并清楚地认识探究对象与其他类似地理知识之间的差异和联系。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助于提升地理知识认知的准确性[5]。

例如:在必修三“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教学中,以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例,将目光聚焦于东北地区,通过罗列相关的自然环境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学生逐渐认识到东北地区在重工业发展兴起之前,其肥沃的黑土地和适宜的气候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使农业成为当地的主要经济支柱。在这个过程中,土壤、气候和河流等地理要素逐渐浮现,成为影响东北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要素不仅直接影响着农业的发展,还与其他产业的兴起和经济变迁密切相关。土壤的肥沃和气候的适宜,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进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繁荣。而河流的存在则为交通运输、水资源供应等提供了便利,进一步推动了地区工业的发展。不同于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我国“珠三角”地区而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繁荣主要归功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通过这种经济发展地区比较,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地理要素如何影响东北地区的发展,还能够培养对地理因素的敏感性和分析能力。这种探究方法有助于学生形成更加综合和深刻的地理认知,从而更好地理解地区的发展变化和演变。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课程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气候、地貌、交通、海洋等多个领域。由于所涵盖问题的多样性,学生在掌握这些知识的能力上存在显著的差异。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因材施教的需求。正因如此,地理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呈现出极大的益处。这不仅为课堂注入了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协助他们整理复杂的地理知识,从而有助于学生建构起系统化的地理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王玉琴.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22,10(10):41-43.

[2]刘松林.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效用及策略分析[J].文渊(小学版),2021(4):188.

[3]陈静.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南北桥,2020(1):83.

[4]汪彦林.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9(12):61.

[5]刘艳茹.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魅力中国,2019(45):242-243.

猜你喜欢
水循环比较法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硫酸法钛白粉水洗及水循环膜处理工艺
比较法:立法的视角
翠鸟博士的科学指南:水循环
幾樣概念店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比较法学习Co和Co2
水循环高效矿井乏风热泵系统分析与应用
太阳能水循环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