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新”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创新性分析

2024-01-25 07:45薛小刚
高考·中 2023年10期
关键词:双新学科素养

薛小刚

摘 要:教育改革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在21世纪的今天,如何对地理教育进行深化改革,更好地为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服务,是教育界亟须思考的课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双新”教育改革,成为教育界的焦点。本文旨在分析高中地理教学在“双新”背景下的创新性,将深入探讨地理教学如何与新课程方案、新教学方式等相适应,如何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全球视野、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促进学生对人地协调观、家国情怀的深入认识等,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双新背景;高中地理;地理教学;创新性分析

在新世纪的教育浪潮中,地理学科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领域之一。地理学不仅充当着研究地理环境的角色,而且融入了对人类活动的研究,在现代科学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帮助连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甚至对推动美丽中国的建设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高中地理教学创新需紧密结合“双新”改革,顺应时代潮流,借助地理学科特点,以更开放、更灵活的教育理念推动学生的全面成长,针对教育改革的深入探讨将有助于理解和推动高中地理教学在新时代的定位与实践,共同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一、当前高中地理教学困境

(一)傳统教育思想束缚

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高中地理教学时常陷入“穿新鞋走老路”的窘境,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学设计的不科学性,在许多教学场合,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此外,教学模式的单一和师生角色的模糊定位也使问题的凸显,这与新时代高中地理育人要求存在显著差异。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过于侧重于知识的灌输,把教学简化成了信息的传递过程。教师在授课时,往往停留在向学生传授事实和概念的层面,而忽视了知识背后的逻辑结构和思维方法。在“穿新鞋走老路”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常被视为被动的接受者,而非积极的参与者。教师关注的焦点是教材内容的覆盖和测试分数的提高,而非学生的兴趣激发、思维训练和能力提升。这导致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常被忽视,甚至有时被忽略。传统的教学模式倾向于讲述和示范,缺乏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手段。尽管教学资源和工具日益丰富,但许多教师仍然坚持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单一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入思考,也阻碍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受限,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很难得到充分发挥[1]。

(二)理论与实践的失衡

不良育人导向的影响使得高中地理学习方式偏向于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许多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更多关注如何通过死记硬背获取高分,而不是探求知识的真谛或者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情况下,学生在遇到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地理问题时,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无法有效应对。地理学是一门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体的学科,其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然而,当前的教育体系下,地理教学常常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灌输,教师和学生关注的重点都聚焦在应对考试上,而忽视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对地图、案例、工具等的运用不足,体现了地理教育实践性的严重缺失。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所反映的学科方法问题,揭示了教育体系中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发展的忽视。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可能会逐渐失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对知识的探索也将停留在表面层次。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实际情境中遇到的问题。然而,当前的教育方法却使得学生在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受限,难以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目标。

(三)兴趣与热爱的缺失

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不足,这一教学困境在高中地理教育中显得尤为突出。由于教学方法过于注重知识的传输,而忽视了引导学生发现、探究和创造的过程,导致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逐渐消减。缺乏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失去了主动探索和深入思考的动力。而地理学与实践结合紧密,需要学生具有科学严谨的探索精神。没有对学科的热爱和兴趣,学生难以深入理解地理知识的精髓,也就无法形成对地理现象深入理解和综合运用的能力。这样的学习状态,无疑将阻碍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塑造。学习活动缺乏创造性和实践性,更是使教学困境的严重性倍增。单一、机械的教学方式不仅限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更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沉浸在枯燥、单调的学习过程中。

以上这些教学困境不仅限制了高中地理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更可能影响学生对学科的长远认同和发展方向。如果不能及时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造性和实践性,那么高中地理教育将可能陷入更深的困境,甚至对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和人生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结合“双新”政策,重新审视和改进教学方式,构建创新课堂,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增强教学的创造性和实践性,已经成为高中地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当务之急[2]。

二、“双新”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以地理学科素养为导向,开发地理教学思路

在当前“双新”政策背景下,高中地理教育面临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双新”背景下要求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地理教育的方向和目的,特别是以地理学科素养为导向,开发地理教学思路。对于地理学科而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基本能力、态度、价值观等都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进行科学而全面的培养。怀特海是20世纪初著名的教育理论家,他的教育思想以有机哲学为基础,强调“过程”的重要性,认为现实是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过程和事件。依据其提出的“过程”哲学教育思想,教师可以构建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地理课堂教学过程。这一哲学思想强调了知识的连续性、有机性和整体性,注重学生在探究、实践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为地理教育提供了一种注重实践、发掘潜能和全面培养学生素养的新教学视角。因此,教师在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时,应明确素养目标的教学培养方式,把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贯穿教学全过程。教材的选择、课堂活动的设计、实地考察的组织,乃至于评估和反馈,都需要围绕学生素养的培养来进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真实的地理环境中,通过真实的实践活动,真正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从而达到真正的学科素养培养目标。

针对高中地理必修2的第一章《人口》,特别是包括第一节《人口分布》、第二节《人口迁移》和第三节《人口数量》在内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以地理学科素养为导向,开发地理教学思路,并以“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为实际问题进行探究。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口分布的特点、人口迁移的原因与特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等基础概念,明白这些因素如何相互关联和影响。例如:让学生思考为何有些地区人口密集,而有些地区人口稀疏,以及人口迁移现象背后的深层次社会经济原因。针对单元问题探究部分的“农民工现象”,教师则可以设计一系列案例分析的活动。通过实地考察、访谈、数据分析以及观看相关纪录片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农民工现象背后的人口迁移规律、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城乡差距等问题。学生可以围绕“为什么会有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农民工现象对城市和农村有何影响?”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积极鼓励、引导学生突破学科的界限,结合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角度分析农民工现象。例如:引导学生思考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分布与资源利用的平衡等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发展[3]。

以《人口分布》部分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积极探索地理教学的创新路径,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人地协调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分析印度人口稠密与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的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人地协调观,并讨论如何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平衡。通过探讨中国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少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培养学生对人地协调观的理解和应用。综合思维则是指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此,通过分析全球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60%的人口居住在沿海地区等特点,学生可以学习从多角度解释和理解复杂现象的能力。孟加拉国地处低洼地带,常受洪水侵害,学生可以从气候、地形、人口分布等多角度分析洪水成因和解决方案。区域认知是理解和掌握地理区域特点和规律的能力,针对这一部分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东亚、南亚、欧洲西部以及北美东部的人口特点,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探讨非洲人口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特定地区的深入认知。最后学生可以收集和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据,通过数据挖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区调查,了解本地人口分布与迁移现象,以培养学生的实地调查和分析能力。

(二)以地理空间视角为目标,促进理论实践平衡

高中地理教育的目的远远超越了对地理知识和信息的简单记忆,作为一门关于空间、人、环境互动的学科,地理学引导学生从地理空间的视角来认识和解读世界。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出发,可以看到系统的教育构想。该标准强调了从“空间现象”“空间联系”和“空间过程”三个维度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视角。在空间现象上,学生不仅要掌握地图阅读技能,还需要理解地理要素的空间关系及其在地球上的分布,如山脉、河流等的形成和分布。空间联系包括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地理因果联系和“人”“地”关系等具体内容。例如:探究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或城市化如何改变地区生态平衡。空间过程着重强调了地理事物和现象随时间推移的动态变化过程和特征。这要求学生不仅观察静态的地理现象,还要理解其背后的演化过程。

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乡村和城镇》中的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涵盖了乡村和城镇在不同地域背景下的空间结构特征和问题。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对地理教学的创新和学生地理空间视角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如教材中描述的广西桂林市东南的大圩古镇,教师可以利用真实案例分析空间结构,通过图像、视频和3D模拟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乡村和城镇的空间格局。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中提出的乡村土地利用、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等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现场调查、数据分析等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去了解和分析自己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本地化內容进行探究式教学,强调地理教学与本地社区的连接,以培养学生的地域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借助现代技术工具,提升学生的地理空间分析能力。通过GIS、远程感测等地理信息技术,学生可以进行更精确的空间分析,分析城镇不同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评估土地利用的合理性等。这种教学方法将地理教学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训练了学生的地理空间视角,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未来就业竞争力[4]。

(三)以地理育人价值为宗旨,拓宽学生全球视野

以地理育人价值为宗旨,拓宽学生全球视野是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的核心理念。“双新”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不仅是对地理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全人教育的实践,包括培养生态意识、促进文化理解、发展批判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提升。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视野的培养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使命,通过涵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理案例,培养全球公民意识。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采取情境教学、跨学科整合、利用现代技术和组织国际交流等方式,使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并与其他学科整合,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实用性。总体而言,这一教学策略旨在回应时代的挑战,符合教育的人文目的,有助于培育具有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展现了地理教育的创新和前瞻性。

在高中地理必修2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的第一节中,探讨人类与环境的复杂互动是关键。教学设计的主要目标应该是让学生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促进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并激发全球责任感和道德意识。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首先是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历史更迭环境演变、人类如何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以及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其次是环境问题的现象与原因,涵盖城市与乡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差异和当前环境问题的趋势。教学方法应结合讲解与示例、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全球视野拓宽等策略,借助图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评估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课堂问答和小组报告进行形成性评估,并设置一次与环境问题相关的书面报告或演讲进行综合评估。整个教学过程强调地理育人的价值,力求通过深入的分析和全球范围内的案例研究,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深刻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依存,以及每个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和角色。

结束语

“双新”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创新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必要的过程。它不仅是对教育系统的挑战,更是对整个社会的挑战。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培育出更具创新精神和全球视野的下一代公民。

参考文献

[1]冯婷.“双新”视角下高中地理项目化学习的探索与实践[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3(5):30-31.

[2]赵晶,姚伟国.“双新”视域下高中地理在线教学实践:以“潮汐”为例[J].地理教学,2023(4):49-52.

[3]刘子豪.“双新”背景下地理智慧课堂的构建及其有效性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2(24):26-29.

[4]杨晓波.“双新”背景下的地理教学目标设计[J].天津教育,2022(31):13-14.

猜你喜欢
双新学科素养
【学科新书导览】
“双新”视阈下福州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实施情况及思考
“双新”背景下初中信息科技新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