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探究

2024-01-25 08:36曹霞
高考·中 2023年10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生物应用

曹霞

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由中心主题向外扩充内容的工具,其能清晰呈现内容间层次结构,将知识脉络梳理清晰,高效解决知识零散问题。同时,思维导图将符号、颜色、图像等有机融合到了一起,更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能更好地启发学生围绕知识展开联想。本文将先粗略探讨生物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作用,再详细阐述思维导图在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生物;思维导图;应用

如今,部分教师对思维导图的认识程度不高,只重视应用思维导图带领学生复习课堂所学知识,在课前、课中、课堂小结环节很少会用到思维导图,影响到了课程教学效果。同时,在大多数学生不了解思维导图的情况下让他们一味采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学生思维发展受到了限制,不能主动思考课堂所学知识。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应高度重视提高思维导图利用率。

一、生物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作用

(一)提高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能改变以往“灌输式”教学模式,让课堂变得富有乐趣,进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思维导图往往是由图像、符号、颜色等多重要素构成的,其更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知识学习中。此外,引导学生自主根据课堂所学内容绘制思维导图,能更好地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改变教师“独唱”现象,进而在师生平等的课堂氛围下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获得快乐的学习体验。

(二)构建知识体系

以往学习中学生经常需要面对知识“碎片化”的问题,而且学习课堂知识时,各部分知识点往往是相互独立的,没有相互联系。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工具有很高的整体性、概括性、综合性,可以主题为中心向外扩展,填写有关联的知识点,让原本零散的知识高度整合起来,这有助于学生在脑中建立起相对完整的知识框架,使他们通过简洁、清晰的框架轻松获取课堂所学内容。同时,平时教学中可通过观察学生对思维导图的绘制、整理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情况,再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将知识结构化、系统化,让学生高效完成学习。

(三)活跃思维逻辑

思维导图是用来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是一种实用性思维工具。平时教学中,重视用思维导图将知识点间逻辑关系呈现出来,更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同时,通过思维导图向学生呈现逻辑思维过程,能显著提高育人效果,助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

二、思维导图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思維导图应用于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上课的基础,是学生学好课程的关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平时教学中,不能只是简单地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来理解新知,要尝试发挥好思维导图的重要作用。课前预习阶段,可尝试建立一个班级微信群或微信公众号,利用好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向学生共享思维导图,请学生围绕思维导图展开预习。其间,可尝试在思维导图上为学生设置一些空白,请学生一边预习新知一边根据提示完善空白内容。如此,能取得相对高效的课前预习效果。其中,在《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课前预习环节,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方向,可尝试在课前用微信群向学生分享一幅“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思维导图,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典例分析”几个分支向学生直观呈现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其中,在“学习目标”分支上明确本节课学习的具体目标。1.简述细胞膜功能;2.体会科学家探索细胞膜结构的过程;3.简述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而在“学习内容”分支中明确本节课学习要点包括了细胞膜功能、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等。在“典例分析”分支中,为学生设置一道典型的例题:对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起主要作用的物质是______,引导学生自主解析细胞的构成。待向学生分享完思维导图以后,指导学生围绕思维导图内容展开课前预习,自主阅读教材,并认真观察、分析教材插图,以提前了解细胞膜成分、功能、基本结构等知识。在这里,用思维导图为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有了明确的课前预习方向,使学生有所侧重地展开课前预习活动,高效完成了对新知的预习。

(二)思维导图应用于新课导入

用思维导图导入新课是相对有效的新知导入方法,能极大地唤醒学生对新知的学习兴趣。日常教学中,为顺利导入新课并吸引学生注意力,要重视对课前所学内容做一个全面了解,再尝试为学生绘制一幅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来直观呈现新知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以便于学生清楚了解到即将要学习的内容,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同时,用思维导图导入新课,能更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要点知识学习上,以显著提高学生知识学习效率。其中,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新课导入环节,为了给后续教学奠定良好基础,可尝试在新课导入时用思维导图指明新知学习方向。具体教学中,围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这个中心主题建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安排”几个分支,以便于学生提前了解新课学习的计划。其中,在“教学目标”分支中明确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举例说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及作用,评述和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而在“教学重点”分支上明确本节课的重点教学内容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和作用,在“教学难点”分支中明确其难点在于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待展示完思维导图以后,引导学生围绕思维导图内容学习课堂新知。具体教学中,先耐心指导学生学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特点、类型、作用,再引导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优点等。整个教学活动中,用思维导图来导入新课,让学生清楚了解本节课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指引学生能依照思维导图有目的性地学习课堂新知,高效完成新知学习任务[2]。

(三)思维导图应用于概念呈现

思维导图可用于讲解重要概念,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日常教学中,为避免出现内容繁杂、重点不突出的情况,可尝试借助思维导图来带领学生详细解析概念,用精练的思维导图向学生集中呈现概念内容、起源与发展、相应应用实例等,让概念变得更为具体,以方便学生深刻理解概念。用思维导图讲解概念时,要注意高度概括其关键内容,不能让内容太过烦琐且过于冗长,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概念的记忆效果,争取达到最佳的概念教学状态。另外,用思维导图讲解概念时,还可尝试区分学生易混淆的概念,以保证学生对概念形成一个清晰认知,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的本质。如:在《种群及其动态》一课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种群的概念,可尝试借助思维导图来讲解这一概念。概念讲解中,可先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向学生简单说明种群是指同一时间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待学生初步理解了种群的概念以后,再为他们直观呈现一幅“种群”的思维导图,在其中一个分支上简单总结种群是用来表示同种个体的总和,并用二级分支详尽说明其个体在空间分布、年龄结构、出生率、死亡率、存活曲线方面的特征。接着,用一个分支来说明种群的特征,并借助“数量特征”“空间特征”两个二级分支详尽总结其特征表现。然后,用一个分支来详细解析所有种群构成了群落,再用一个分支来详细解析种群的数量变化主要体现在“增长”“波动”“下降”“稳定”四个方面。通过用思维导图来讲解“种群”这一概念,让学生真正了解了种群的定义,牢牢掌握了种群的概念这一知识点,加深了对种群概念的印象。

(四)思维导图应用于课中讲授

思维导图在新课讲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平时教学中,为了深化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要重视应用好思维导图来讲授课堂新知。新知讲授中,可尝试引导学生自主找到新课主题,再以此为中心找出新知学习中与其相关的各分支内容,自行将相关内容填写到思维导图中。其间,要注意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引导他们合理剔除无关内容。同时,课堂上还可借助思维导图向学生直观呈现重难点知识,以此来详细解析知识要点,多个角度呈现知识。如此,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思维导图具体绘制中,要注意清晰标注需要注意的点,并专门细致地讲解所标注的内容。例如:在《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章节内容教学时,为加深学生对本章节所学知识的了解,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区别,可尝试为学生展示一幅思维导图,借助思维导图向学生清晰呈现二者的主要区别。思维导图具体绘制中,以“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区别”为中心向外扩充,用“运输方式”“是否需要载体”“是否需要能量”“如何改变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区别”几个分支来清晰梳理二者的具体区别,再通过完善各分支内容详细解析二者的不同之处。以“运输方式”分支为例,详尽补充出主动运输的运输方式是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而被动运输的运输方式主要是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3]。而在“是否需要载体”分支中补充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参与,被动运输中简单扩散不需要载体参与,但协助扩散需要载体参与。课中学习中,通过观察这样一幅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清楚了解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主要区别,牢牢掌握这一方面知识点,深刻记忆本章节所学内容。

(五)思维导图应用于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教与学的关键环节,平时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建立起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可尝试在课堂小结环节用思维导图将课堂所学内容完整地呈现给学生,让知识变得具象、直观、系统,方便学生在脑中构建相对完善的知识网络。用思维导图做小结时,要注意清晰梳理知识点间联系,找准知识点间逻辑关系,再将它们整理成结构层次相对清晰的思维导图作品,避免因知识杂乱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畏难情绪。用思维导图梳理、归纳课堂所学知识时,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补充思维导图上不足,以进一步提高知识总结效果,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举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在《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章节内容教学时,当学生牢牢掌握了生态系统的结构,能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能积极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尝试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以后,为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网络,可尝试在课堂小结环节用思维导图做总结。用思维导图做总结时,尝试用不同的颜色建立“生态系统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及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几个分支,再在“生态系统结构”中细分出“生态系统的范围”“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生物数量变动”几个二级分支,引导学生自行回顾本章节所学内容,进一步补充各二级分支的内容[4]。在这个环节,有的学生将尝试在“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这一分支中补充出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结构构成。这种课堂小结方式,有助于学生在脑中构建起相对清晰的知识体系,促使学生成功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知识网络。

(六)思维导图应用于知识复习

平时教学中思维导图还可用到复习课上,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用思维导图复习课堂所学知识时,作为教师要负责扮演好引导、监督的角色,为学生安排一些思维导图绘制任务,引导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绘制思维导图作品来完成对知识的复习,用思维导图展现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待学生绘制好思维导图作品以后,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果展示环境,方便学生交流彼此对知识的不同理解,在相互沟通中进一步提高对知识的认知,从中取得较好的知识复习效果。用思维导图带领学生复习课堂所学知识时,还可尝试将他们分为多个小组,以为学生创造更多讨论、交流的机会,保证学生能顺利完成思维导图作品的绘制,正确罗列出知识点间联系,高效巩固对知识的复习。其间,还要注意对学生的作品展开评价,提出一些意见,以保证学生所制作的思维导图更加全面、清晰,利于他们完成好复习任务。例如:在《基因的表达》章节复习课上,为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复习效果,可尝试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學习小组,保证每个小组有4—5人,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绘制一幅关于本章节所学知识点的思维导图。任务驱动下,学生将积极、主动复习本章节所学内容,有的小组将利用集体的智慧以“基因的表达”为中心主题,从“概念”“概述”“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心法则”“与个体发育的关系”几个分支入手来复习本章所学内容。待学生合作绘制完思维导图作品以后,可在班级里举办一次思维导图作品展,引导学生集中展示思维导图绘制内容,并相互评价作品的优点和不足[5]。其间,学生将主动反思自己在思维导图绘制中的不足之处,通过进一步完善思维导图来实现对知识的完整复习,从中取得较好的知识复习效果。

结束语

综上可知,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利于提高整体教学效果。日常教学中,要创造性应用思维导图引领学生高效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在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应用思维导图来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并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提高学生参与度,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中,从根本上避免听不懂、不知所云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马强.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学周刊,2022(28):87-89.

[2]敬佩云.微课和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结合[J].中学生物教学,2021(15):3.

[3]朱洪梅,张菊.运用思维导图开展高中生物教学路径分析[J].生活教育,2022(15):3.

[4]张彩明.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分析[J].文理导航,2021(26):2.

[5]侯国顺.例析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解题中的应用[J].中学生理科应试,2021(9):2.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生物应用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