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萍
摘 要:在海外华文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学生缺乏异文化生存体验,无法理解这类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理性认知。为此,引入情境教学有助于辅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如利用影像资料建构移民生活情境,利用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空间切实体验历史背景,邀请海外华文作家进课堂现场言说增进情感理解等设计,有效提升了课堂效果,激发了学生钻研的志趣。
关键词:海外华文文学 情境教学 感性认知
当下情境教学模式是探讨比较多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大家的探讨范围都在比较实用的学科方面,比如英语、数学、生物学包括动物学,尤其在中小学的教育中谈得比较多。那么大学教育是否就可以忽略情境教育呢?我认为应该按照不同课程的需求来决定是否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在当下的文学教育中就特别应当提倡情境教学。信息化时代对传统的文学教育方式造成了巨大冲击,如何让学生对文学保持兴趣,进一步发挥文学的审美启蒙功能,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针对在海外华文文学的教学过程中遭遇的问题展开分析和阐述。
一、海外华文文学课程授课面临的挑战
海外华文文学是汉语文学在其他地域和国家的发展,是大陆汉语文学十分重要的参照,它对大陆汉语文学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参照,呈现的是汉语文学在不同文化空间内的流变发展历程。正如饶芃子教授所言,“海外华文文学文化的根是中华文化,但它们都不是本土的‘花,而是异地、异国的‘奇葩,从整体上看,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特点,其文学的文化空间极具张力,蕴含有丰富的文化研究命题”[1]。因此,从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中不仅可以看到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也可感受到中外文化碰撞、交融后产生的新文化形态。海外华文文学是中外文化融合的产物,学习海外华文文学有助于理清中华文化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被过滤、吸纳和融合的历程。这是海外华文文学在文化表征层面的意义,同时海外华文文学也是一种历史言说的途径,“海外华文文学的命名包含着四种历史的影像:一是海外华人史,二是海外华文文学史,三是居住国的历史,四是中国本土的历史。这四种历史以‘海外华文文学为纽结产生关联,对于海外华文文学有着重大的制约作用,而海外华文文学则从文学的观点补充一般通史的见解”[2]。海外华文文学可以帮助学生知晓华人在海外漂泊扎根乃至开枝散叶的历史经验和情感变化历程,也有助于了解华人在居住国的境遇及国际关系对华人處境的影响,而海外华人处境的变化又可昭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变化。
那么,如何让学生也能够感性地意识到这一领域的奇妙、有趣而又非同寻常的重要性呢?首先还是要激发起他们的兴趣,如果对这些文学作品缺乏一种深入的情感体验和共鸣,是无法自然进入该学科之门的。在海外华文文学的授课过程中,最经常听到的反馈是学生对所讲作品存在隔阂感,他们常会私底下吐槽:我又没有出过国,如何去与作者产生共鸣呢?甚至最后还会生出“我为何要学这门课”“我们为何要去了解离我们那么遥远的文学”的疑问。缺乏真切的生活体验和文化经历,难以接近和理解海外华文文学中错综复杂的情感表达,矛盾与纠结的“原乡”与“在地”情结——这些都会进一步阻碍学生对该学科产生钻研兴趣,进而导致人才培养的失利。
在授课过程中,我尝试过多种方法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其中效果不错的是翻转课堂结合分主题讨论,让学生把握课堂,围绕一两个主题展开讨论。比如对海外华文文学作品中的生存困境主题进行讨论,选取严力的《血液的行为》、查建英的《到美国去!到美国去!》、严歌苓的《少女小渔》等文本作为阅读材料。在讨论过程中,种族歧视话题自然就显露了出来,教师便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去查阅相关资料,对华人在欧美及东南亚地区的历史处境进行总结和比较,厘清20世纪以来海外华人普遍的生存状况,由此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这一方法确实激发了部分学生的探究兴趣,但需要学生自觉行动且阅读量偏大,课堂上没有足够时间完成此项工作。于是,在英语情境教学的启发下,我尝试采用情境式教学设计,在课堂上以简短的形式让学生对这些历史境遇有感性的认识和直观体验。
教育家约翰·杜威在他的论著中首次提到“情境”一词,他认为“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而没有给学生创设“引起思维经验的情境”是传统教育思维训练失败的最重要原因。[3]因为知识本身是枯燥的,纯粹停留在知识传播的层面上,极易使学生产生抗拒心理。因而,在《情境认知与学习文化》一文中,布朗、科林斯及杜古德三人提出“情境教学”的概念,他们指出“知识只有在它们产生及应用的情境中才能产生意义。知识绝不能从它本身所处的环境中孤立出来,学习知识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情境中进行”。[4]而20世纪50年代法国的古布里纳发明的视听法,主要用于语言的学习及表达,随着情景英语、新概念英语等传入中国,这种情境式教学在外语学习方面得到极大推广。近年来情境式教学在中国的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教学方面也多有探索,可以更广泛地运用到多个学科的课程学习中。其实只要设计合理,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这种教学方法便是可行的。那么在海外华文文学教学过程中应如何设置相关情境,才能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和探究热情呢?总结多年的该课程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设置以下三种情境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海外华人生活情境的影像观察、海外华人移民历史的空间体验、海外华文作家的情感沟通。将影像的现实观照、历史空间的体察以及现场的对话沟通这三个方面相结合,对学生提升海外华文文学的背景知识、情感理解和理性反思水平都起到了很大的效用。
二、情境教学的具体展开策略
海外华文文学虽然是一门文学教育课程,但其关联着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该课程涉及海外华人移民史、中国现当代历史、当地发展历史等,与历史学有关系。同时该课程也会涉及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知识,因而海外华文文学的教授不能仅从文学研究的角度展开,更应在文化的交流层面具体铺陈。这一要求和目标其实和情境教学的设计理念较为吻合,学习知识要了解其背后文化的影响因素,因此,该课程与情境教学是一拍即合的。为了符合这一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相应的情境教学是正确的选择。
(一)海外华人生活情境的影像观察
这一点类似于视听法,利用网络资源和影像资料,为学生提供一个可视、鲜活的现实场景,有助于他们了解海外华人的生存状况、生活环境及文化生态等。这一类的网络资源比较丰富但也略杂乱,需要在选择中寻找合适的并制作成短视频给学生展示。比如在讨论海外华文文学中的异族交往主题时,我会选择李永平的《拉子妇》、梁放的《龙吐珠》、白先勇的《芝加哥之死》、陈若曦的《纸婚》、严歌苓的《栗色头发》等文章,但是对异族交往中存在的不对等现象进行解释时,我会利用现有的海外华人纪录片作为脚注来补充说明。我选取了凤凰卫视的纪录片《唐人街》第一季中的几个谈及异国婚姻的片段,剪辑出一段五分钟左右的短视频。这里面既有简短的对华人移民历史的介绍,也有对当代移民在异国婚姻中遭遇的文化矛盾、冲突与逐步融合过程的展示,同时更有对他们面对当地主流文化的尴尬境地的呈现,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这类影像资料还可以包括历史图片、文学作品中的具体描写、影视剧中的片段乃至社交网络平台上的案例等,要尽可能利用当下能够获取的资源。影像资料的播放应穿插于文本的讲解过程中,45分钟的课堂大约穿插2—3个这样的短视频,每个视频大约3分钟。看完视频,也应就视频内容向学生提问,引导他们结合文学文本进行思考,这样的情境式教学大大提升了上课的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二)海外华人移民历史的空间体验
这个现场空间体验跟我们常说的情境设置不太一样,一般的课堂情境设置都是在教室空间内完成,用虚拟的方式展开;而我们则充分利用侨校资源,把学生带到华侨华人历史文化展览馆现场上课。暨南大学是国内著名的侨校,华文教育本科专业是学校的特色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在暨南大学图书馆六楼专门设立了世界华侨华人文献馆,里面有较为专业的海外华人历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图片展覽。我们会带领学生在具体的历史文物前感知当时的历史,通过展示不同历史阶段海外华人的家书、汇票等来让学生了解华人在海外生存的不易以及他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如果条件允许,也会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学生去侨乡考察,到当地的华侨博物馆参观,看各种移民的遗物,包括出洋带的行李箱、衣物、乘坐的轮船,还有他们在海外生存的各种工具等。这些具体而微的物件增强了大家对海外华人移民生活的细节化想象。我们还会到开平地区参观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碉楼群,打开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明白当时出洋谋生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无奈,而后众多华人带着在海外获得的资本不断回流中国,在四邑地区引领了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新宁铁路的建成离不开海外华人的集资,广东地区的现代化始于此,而碉楼里混杂的中西建筑更体现出这群华人出洋归来后带来的文化影响。这些都是极为形象的教学现场,适合与《金山》《扶桑》《下南洋》等作品中的历史书写搭配使用,使学生对此的理解程度大大加深。
(三)海外华文作家的现场言说
因为暨南大学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方面有专长,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也在此挂牌,而且世界各国的华文作家与暨大的研究者联系较多。这也成为海外华文文学课程的一大资源。通常我们在授课过程中会邀请1—2位当下较为知名的作家来课堂与学生交流创作心得,课前会让学生做好准备,阅读作品并提出相关问题。在讲到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时候,曾邀请作家黎紫书与学生交流创作《告别的年代》的灵感,谈及作家创作的发展变化,学生们的提问都得到了作家给出的答案,面对面的交流进一步促进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情感互动。我们也曾邀请美国华文作家张惠雯参与线上的课堂讨论,大家准备了许多问题,如她短篇小说中的叙事人“我”为何都是男性、为何喜欢写心理小说、回乡情结如何解释等。这样的现场沟通不仅及时解决了学生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拉近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也让学生逐步了解作家在创作构思中关注的焦点问题。除此之外,学校相关部门经常邀请知名海外华文作家来开设讲座,这也成为海外华文文学课程的必要补充。我们会通知学生参加这些讲座,认真做好笔记,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评论。如2023年春夏季虹影、张翎、卢新华等作家进校举办讲座,报名参加的学生热情高涨。这种氛围既感染了作家,也让我们看到了该领域后继有人的希望。作家的现场言说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可感的个案,而从文字阅读到真人阅读也使得其对海外华文文学的感性认识更为具象化,增强了学生在这一领域钻研的信心,与之形成了一种正向的良性互动模式。
三、海外华文文学情境教学的成效及意义
上述情境教学设计的融入,首先改善了课堂效果,提升了课堂效率。讲授的海外华文文学课程变得顺畅有趣,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明显增强,课堂氛围热烈而自由。在期末的教学评估中,大家一致认为这种教学方式灵活多变,比较符合当代年轻人的需求,做到了视听结合、文学与历史结合、历史与当下结合。这是教学过程中可喜的收获,使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更为通畅,但目前来看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有时过于注重情境的设计反而会降低大家对文字本身的关注度,学生难免会沉迷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尤其是短视频的播放导致学生没办法完成长篇阅读,这也与视觉化时代普遍存在的无法沉浸阅读的问题有关。因而,部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往往不够深刻或者偏离本意,这也是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的地方。
其次,情境式教学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志趣,实现了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本课程安排在大三的第一学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学生们申报该方向学年论文的选题率大幅上升,在现当代文学方向的选题中几乎要占据一半比例,这也意味着随后一年的毕业论文选题也是差不多的比例。这一方面应归功于课程讲授,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学生确实学进去并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渴望。以近十年来本人所指导的本科毕业论文来看,每年平均指导四名学生撰写海外华文文学方向的论文,其中四分之一的学生在本科阶段便可公开发表该方向的学术论文进而保研或考研成功,进入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领域。这些成绩是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不断鼓舞着教师在授课中激情投入;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教师也获得了很多启发,这些启发又转化为下一轮课程中的新思路,因此教与学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效应。
最后,情境式教学适应时代需求,具有推广价值。随着科技发展,文科教育面临极大的冲击。在新文科的建设思路下,如何引领学生利用数字技术,让文学教育与学习更加便捷快速,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难题。我们应该敢于迎接挑战而不是消极抵抗,在情境式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各种网络资源包括文学的数字化形式、媒体影像等合理融入课程,也需要掌握部分科技手段比如视频剪辑、动画设计等。因为其生动形象且兼具时代气息,这种情境设计是值得在大文科领域推广的,也可为当下传统学科的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的思路。
四、结语
由于海外华文文学具有鲜明的跨文化特质,在授课过程中难免遭遇文化之隔带来的陌生与距离感。为了让学生对该领域有更为感性和深入的认识,在课程中进行适当的情境设计是非常必要的。我们需要通过影像资料播放、现场的空间体验、作家面对面交流等方式为学生提供生动具体的情境,使之进入海外华文文学生产和发展的不同历史场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进而催生其研究志趣。实践证明,这条课程教学路径是可行且成效显著的。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当下,传统的文学教育学科都可以考虑改革课程讲授方式,结合更为具体鲜活的现场体验来促进教学的顺畅发展。
参考文献:
[1] 饶芃子.拓展海外华文文学的诗学研究[J].文学评论,2003(1):176-179.
[2] 饶芃子,杨匡汉.海外华文文学教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13.
[3] [美]约翰·杜威.思维与教学[M].孟宪承,俞庆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88.
[4] Brown J. S., Collin A., Duguid P.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J].Educational Research, 1989(1):32-34.
基金项目: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课程建设项目“海外华文文学” (JNXTKC202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