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技赋能杭州非遗西湖龙井文化应用

2024-01-25 13:46芸,李
福建茶叶 2023年12期
关键词:龙井西湖数字化

周 芸,李 宣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 杭州 311300)

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技艺是重要环节之一,它承载着一个民族过往的生产生活方式,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在工业化、智能化的现代化进程的背景下,对于传统手工艺的创新发展,值得我们思考。在此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谋求新发展,探索新途径,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努力,促进传统技艺与社会文化传播及相关产业的和谐发展,国内各大博物馆、展览已经在数字化升级、VR虚拟体验、沉浸式空间打造等诸多方面取得进展。本研究以探索杭州西湖龙井制作工艺为主要方向,探索传统工艺数字化展示设计实践,实现杭州西湖龙井制作工艺数字化展示设计的创新应用,继承发展西湖龙井文化与技艺。

1 概述

1.1 非遗数字化展示

王耀希在《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一书中指出:“非遗数字化保护是指采用数字采集、储存、处理、展示、传播等技术,将“非遗”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并以新的视角解读、保存和运用”[1]。在199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启动“世界记忆”项目,将文化遗产内容通过文档、音乐、图像、数据库等形式进行展示与传播。在2003年《非遗公约》发布后,我国也颁布一系列非遗保护政策,实施“活态化”、“数字化”保护措施,建立数字化展馆,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人机交互等手段,实现沉浸体验感。

1.2 杭州西湖龙井文化

西湖龙井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有1200多年历史。

其采摘标准是一芽一叶或者一芽二叶,主要是“抓、抖、搭、拓、捺、推、扣、甩、磨、压”十大手法,冲泡一杯西湖龙井需使用85℃-90℃的水,先冲入1/3的开水,再放入茶叶,轻微摇晃使茶叶浸润,再注水,等待几分钟可饮用。

西湖龙井最早可溯源到唐朝,陆羽的《茶经•八之出》有记载杭州天竺寺、灵隐寺产茶,在数代人的传承和创新下,最终形成西湖龙井扁平光滑、色泽光润、颜色嫩绿、香气清新、滋味甘醇的特点,2008年西湖龙井茶炒制技艺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西湖龙井炒制的手法讲究,在高温炒茶锅中操作,技术要求高,经常需要连坐6h-8h,学徒培养至少需2年~3年,很多学徒并不能完全坚持到最后,成为真正的传承人[2]。目前西湖龙井文化保护和挖掘不明显,没有系统全面的研究,也缺乏全面展示的渠道和转型西湖龙井茶的意识。

2 数字科技非遗典型案例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主要通过VR、AR、3D等数字化技术对文物、雕塑、建筑进行复原与修复,随着数字图像技术在国内的普及和发展,文化遗产的展示方式也逐渐从静态展示衍生为动态展示,动态展示综合应用文字、图片、视频、3D、交互等元素,是一种多媒介、多视角、多方位的活态化展示方式[3]。在实际应用中,也有很多案例。

2.1 敦煌研究院“云游敦煌”小程序

“云游敦煌”小程序分为首页、探索、游览、保护、新文创五个板块,为线上浏览和线下参观提供便利,以游戏互动的形式浏览洞窟,通过语音讲解、文字介绍将文化学习与娱乐趣味性相结合,根据用户不同的需求设置艺术、朝代、颜色、全景探索,景区服务设施分布以及敦煌莫高窟壁画故事为实地参观服务,使用语音导览可更深入了解和体验敦煌之旅。拓展敦煌动画剧、文创产品、DIY敦煌丝巾、壁画填色,丰富敦煌文化传播途径,增强用户的文化体验。

2.2 “编钟乐舞”虚拟展览及体验区

湖北省博物馆增设了“曾侯乙编钟”的观众体验区,用户通过敲击键盘可以播放出悦耳的编钟音乐,在投影仪播放的编钟图片,让用户体验与编钟的互动,增强用户体验感,也可带上VR眼镜,可以观看编钟节目,运用人的视觉感知与听觉感知,深入感受编钟文化,通过360度全景式虚拟博物馆等高科技信息传播技术,还还原了编钟,进行线上交互演奏。

2.3 “龙门石窟”数字修复

龙门石窟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技术、虚拟现实等技术,对龙门石窟进行三维模型数据采集,实现360度全景、全方位、高精确度复原龙门石窟,让观众能裸眼观赏龙门石窟的高清影像,也能近距离感受石窟的景象、石窟的造像和精小细微的自然风貌痕迹。

通过数字孪生技术等手段对龙门石窟景观进行数字化复原,将物产转化为数字资产,结合VR、AI等前沿技术创新用户浏览体验,利用新媒体传播的特性,对龙门石窟实现多元化传播。

3 西湖龙井工艺数字化传承路径

随着数字化技术不断地发展,360度全景观看、VR技术、AR技术、AI技术、数字博物馆等保护手段和传播形式,弥补了非遗传播的不足。数字技术融入传统技艺类非遗展示之中,优化传统技艺体验手段,使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静态的展示以及平面图片的展示层面,为西湖龙井传统技艺的传承途径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数字化展示设计方式能够将杭州西湖龙井内容展现给用户,拉近观众与传统工艺的距离,这是实物展示难以做到的。

注重用户的感官体验,将西湖龙井制茶工艺与数字化展陈方式相结合,在展览空间中,将“无形”的内容转化为“有形”的动态体验,和用户深度交流,及时接收反馈,实现杭州西湖龙井制茶技艺的特点、历史、故事有效展示和生动诠释,注重用户体验。

3.1 西湖龙井数字体验架构

深入挖掘西湖龙井文化内容,主要有西湖龙井传说故事、制茶工艺、冲泡方式、价值功能、诗词、龙井茶树生长过程、茶俗文化等内容,通过3D建模、VR技术、全息投影技术等数字化技术手段,主要分为两大部分数字化展陈设计和交互式体验陈列手段,为观众开启新的感知西湖龙井文化的窗口,提供在虚拟空间中文化感受和体验。(图1)

图1 西湖龙井数字互动架构

3.2 数字化展陈设计

数字化展陈设计部分主要是以数字技术手段,探索杭州西湖龙井的传说故事、茶叶生长过程,实现内容立体化展示。

沉浸式投影技术是利用多台投影机将画面投射到墙面,再通过多通道投影融合技术使得画面能够呈现出完整效果。提炼西湖龙井的故事内容,通过计算机运用3Dmax和maya搭建三维场景空间,建立人体模型,添加材质,绑定骨骼动作[4],运用人体感应器捕捉真人动作使用到人体模型中,通过沉浸式投影融合虚拟现实技术,将投影画面投射在投影屏上,营造立体影像,让观众有种置身于影片中的感觉。通过融合技术将画面内容重叠,画面更具有层次感,结合音效,将视觉和听觉感官相结合,增强观众观影感。

全息投影技术可以对于精细、微小的展品细化展示,立体细致地呈现在空中,观众可以看到逼真的三维虚拟影像。全息投影技术可以适当控制人的视觉误差,提高参观者的观影效果,减少误差的成像方法增强了参观者的体验感,可以实现茶树生长过程的变化,生长至可采摘形态时,突显可摘茶叶的部位,搭配音效,加强视听感受,为观众提供更系统化的茶树成长过程,提高对茶树生长和采摘的认识。

3.3 交互式展示陈列手段

交互式展示陈列部分主要是以数字技术为手段,以交互体验为目的,探索茶俗文化、制茶工艺、冲泡方式、西湖龙井诗词文化,实现内容立体化展示,为观众提供互动式体验感,更好了解和体验西湖龙井工艺和文化。

梳理西湖龙井的茶俗文化,比如“客来让座,泡茶迎宾”、“斟茶续茶,捂碗谢茶”、“叩桌下跪,屈膝行礼”等饮茶民俗,以保留茶俗文化含义为前提,结合影像、VR技术,实现人机交互[4],观众以沉浸式的方式在虚拟世界中与西湖龙井的茶俗文化互动,增加观众参与感,加深对西湖龙井茶俗文化内容,可以让西湖龙井茶俗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

西湖龙井加工过程主要分为采摘、晾晒、揉捻和炒制,采摘主要特点是时间早、茶叶嫩,通过动画交互屏,逐步点亮西湖龙井加工的四大过程,其中西湖龙井炒制工艺包含十大手法。分别为“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也分为“青锅、回潮、辉锅”三大阶段。此部分细化过程,将西湖龙井制茶工艺游戏交互化,观众可以在虚拟茶树上摘下新鲜叶子,放置在茶篓竹簸箕中摊放,再炒制“青锅”,“青锅”中有轻重变化,通过滑动力度条,体验不同轻重炒制出来的茶叶差异,青锅炒好的茶叶称为“二青叶”,移动观众自己炒制的茶叶锅到其他锅的顶层,将多锅集中在一起,挪动清洁布盖好“回潮”,再进行“二青叶”分筛,抖动茶篓竹簸箕,感受“辉锅”阶段,也是西湖龙井茶炒制技术的关键,再进行干茶分离,还要根据不同档次情况分别再“辉锅”复炒,称为“挺长头”,最后“归堆”和“收灰”,在体验过程中,通过文字和语音讲解,观众可以更好了解每一步工序的作用和重要性。

西湖龙井冲泡体验区主要将展台制成茶具,通过数字投影,观众手点击茶叶,茶叶移动到盖碗中,挪动茶壶倒入沸水,搭配水流动声音,增加观众真实体验感,再手腕晃动“开盖摇香”,在展台旁提供龙井茶水,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感受西湖龙井冲泡过程,再味觉体验自己的“成果”,提高观众体验趣味性和获得感。

整理西湖龙井诗词,以电子互动书呈现,通过虚拟投影技术结合传统翻书,观众将手放在书页上空做出翻书动作,就有翻书音效和展示下一页内容,在电子互动书前设置一块大屏,追踪手势动作和物体移动角度,可将电子互动书的内容投置大屏中,生动立体地展示形式,给观众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觉和体感上地互动交互体验,在互动体验的过程中,丰富观众的西湖龙井诗词的积累。

3.4 新媒体平台传播手段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数字化环境中的视听媒介更强调用户的个体参与价值,从单一的记忆转向多元的互动实践过程,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中,网络公众成为主要生产者,这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之间的互动过程,比如抖音短视频“打卡”西湖龙井制茶工艺非遗的制作过程,通过个体亲自实践,再现过程,使得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互动过程中加强。

将杭州西湖龙井文化内容,梳理拓展,进行数字化记录或制成二维或者三维动画在短视频平台上传播,有效利用互联网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

4 结语

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工艺是每一位人民的责任和义务,深度挖掘杭州西湖龙井的文化内涵和工艺特点,利用数字技术和互动手段探索传承新视角,推动杭州西湖龙井的发展,关注观众与传统技艺的互动,加强西湖龙井文化的体验感,这对非遗传统技艺的传承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龙井西湖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崔水良《龙井方向》
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龙井问茶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西湖龙井虾仁
数字化制胜
当西湖遇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