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乡村校园推动全面乡村振兴的设计探索

2024-01-24 12:48王钰张悦程晓喜曹梦醒贾精明
城市设计 2023年3期

王钰 张悦 程晓喜 曹梦醒 贾精明

摘 要

学校是乡村文化和乡村文明的中心,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内在驱动力。新型城镇化、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教育现代化,对乡村校园的价值定位和空间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以江西浮梁西湖乡幼儿园及学校设计项目为例,从校园选址促进离散乡村人口聚集、幼小初全龄一体的乡村教育协同、与乡土社会共生共享的开放校园以及凸显地方产业特色的校园景观设计4个方面,探讨以乡村校园推动全面乡村振兴,挖掘乡村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内在作用方式,以期为其他的乡村建设提供思考。

关键词:乡村校园设计;选址促集聚;全龄共成长;开放融社区;特色育产业

1 项目背景

随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化落实,十四五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了“统筹规划、通盘考虑”“强化建立健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补齐短板、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指导意见,也让乡村建设有了更具体的着力点。2019 年在西湖乡完成脱贫攻坚后,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展开乡村振兴建设。西湖乡位于江西、安徽两省三县的交界处,以山区沟域地形为主,用地坡度较大,在房屋建设和市政设施方面存在较大困难。随着3 个自然村的搬迁安置,乡核心区的规划人口规模也随之增加。

西湖乡幼儿园及学校项目选址在乡核心区中心位置,位于西湖老村和村民安置片区之间,实现了最短服务半径。项目建设对于提升西湖乡域教育教学条件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后续乡村振兴过程中居民点从分散转向集中补足了资源短板。本项目包括6 班幼儿园、30 班9 年一贯制学校(18 班小学、12 班初中),总建筑面积约为3.5 万平方米。项目占地不足3.6 公顷,用地紧张,东侧用地外有高速路及其匝道经过,原始地形高低起伏,地形条件复杂。

2 规划设计策略

2.1 促进离散乡村人口集聚的校园选址布局

乡村长期以来存在公共服务设施滞后、“一刀切”、供需失衡等问题,山地乡村则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山多地少与生态资源敏感矛盾突出,在“缩并”交织背景下,式微的山地乡村人、地、产业等都呈现收缩趋势,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有限,具有时、空、需求等诸多挑战,是山地乡村建设的痛点难点。2010 年以后,有学者逐渐提出了适合我国乡村设施配置的“生活圈”理论,该理论强调以村民实际需求为依据,自下而上地生成农村生活圈,在有限的公共條件资源下,最大限度地服务更多人口[1]。随着GIS 技术的广泛应用,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方法逐渐多元化。有些学者提出了 “村村共享、村镇共享、村城共享”的共享模式;也有的关注设施配置的公平性[2]。近年来,“精明收缩”成为乡村地区倡导的规划发展策略,顺应式微的不可逆趋势,重构发展要素,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在收缩发展的前提下保持地区活力,繁荣地区经济、保护耕地和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实现山地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精准规划[3]。

西湖乡驻地古称太湖,后与西湾合并为一乡,各取一字,改名为西湖乡。乡域面积约169 平方公里,人口不足1 万。总体规划层面采取沟域向乡中心聚集的策略,以西湖村老村所在处作为新乡镇居民点,磻溪、桃墅村为次中心,建构“县—新乡镇—村”有序的层级结构。西湖乡学校项目既是幼小初教育综合体,也是新乡镇的文化服务和培育中心,规划设计尝试通过合理的规划选址促进离散乡村人口的集聚。

(1)选择交通和流域的关键节点,便于对外交通运输、对内临近曾经的山林原住地(图1)。西湖乡位于县市的最北端,乡域向东南侧以祁浮高速、206 国道与县市联系,距离约80公里。乡域西北以山区沟域地形为主,分为茶宝、合源等5 条主沟,各沟域之间因地形原因相对独立、缺乏联系,进山小路狭窄,有些还尚未硬化,沟域里居民点规模小而分散。学校选址位于新乡镇居民点的居中位置,对外临近祁浮高速出入口,对内也相对临近各条沟域的出入口,依托便捷的交通体系可以提高沟域、乡镇、县城之间的区域间可达性,一方面以教育资源吸引沟域里的原住民向新乡镇聚集,另一方面通过高速路与县、市之间形成便捷的交通联系,从而与浮梁县、景德镇市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进行联动,实现内外联动发展,区域协同共享,从而推动各个层级的教育设施形成网络化、联动共享的格局,进一步带动优化村民的生产和生活空间。

(2)与新乡镇居民点、产业园区的综合建设,便于学龄家庭通过转换或互租宅基地的方式,向乡镇、向就业聚集,推进县域城镇化(图2)。对于长期居住在沟域里的村民来说,搬迁往往会带来人地分离、烟火气少、“住不起”“住不惯”等问题,而新乡镇实现人口聚集的根本是需要提升自身的吸引力,逐步转变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本案尝试以教育为抓手,带动产业与人口聚集,通过高质量校园空间的建设,形成以学校为乡村中心吸引点、村民行为导向下的乡村移民安置机制。对于有意愿、有条件的村民优先从沟域里搬下来,在选房、入学政策等方面提供一定的激励措施;对于意愿不明确的村民,短期内可以提供被动的互租或安置,以儿童入学教育为契机让这部分村民从被迫适应城市生活,变成主动的进行房屋及宅基地置换,从而融入乡镇生活;对于无意愿的村民,可以留有时间节奏,让先搬迁的村民带动这部分村民。以尊重村民意愿为前提,通过3~9 年的时间,逐步实现乡镇人口的聚集,进而将乡镇的产业、商业支撑起来,完成产业结构的转型,以三步走的策略,进一步推进县域城镇化。

2.2 幼小初全龄一体的乡村教育协同

随着对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各个阶段之间的衔接越发重视,幼小初12 年一贯制的教学协同体也逐渐成为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对于乡村学校来说,往往存在着教育经费短缺、师资力量薄弱、硬件条件滞后等问题。协同体建设中可以基于新时代儿童成长的特点规律,将幼小初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育理念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前后衔接连贯性强的教育体系,同时各阶段之间也可共享师资资源、教育资源,通过学习、实践、体验等方式引领衔接实现有效过渡。

(1)“合设”。幼小初合设便于资源整合,一是场地、教室、宿舍等空间的资源整合,二是教师资源、物业管理、安防监控等人力整合,三是交通组织、市政配套、食堂服务等后勤保障资源的整合。本项目校园规划布局拟仿万物生长的过程,以从小到大的教学单元为主体,通过连续的公共空间服务条带串联,形成连续完整的建筑主体,围合成校园北侧面对城市道路的边界,应对地段的狭长特点,也回应了幼儿园、小学、初中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成长的过程(图3)。

(2)“连通”。包括视线上和物理空间上的双重含义,连通便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青少年混龄互见,从而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成长。教学空间沿街界面长达300 米,以当地特产竹片幕墙为立面材料,延续地域文化特征,同时也是学校师生生活舞台的幕布,通过半通透的竹片幕墙,可以看到孩子们的每日活动、社交、学习场景,形成了一幅从3 岁到15 岁的成长长卷画册(图4)。

( 3)重视心理发展。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3~15 岁这12 年间跨越了多个心理发展分期,不同年龄段对于空间的需求和心理感知也都存在着各方面的差异,因此校园空间的营造应当充分匹配儿童青少年的成长。设计通过建筑体量的围合,创造出适应不同年龄段分年级的自由、安全、近便的活动场地(图5)。

从幼儿教育的基本特点出发,幼儿园空间尺度更贴合幼儿的身高和行为特征,空间组织注重丰富性和趣味性,尤其是重視户外教育。户外教育不仅让孩子拥有更强健的体魄,对孩子的视力也极为关键,同时能够帮助孩子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建筑底层利用灰空间作为幼儿活动场地,在炎热的夏季及雨雪天气可为幼儿室外活动遮阴挡雨;二层靠近操场一侧设置集中活动场地,弧线性的绿地边界为场地带来更多的趣味性,圆形窗洞满足幼儿探索发现的心理感知需求;充分利用屋顶活动平台,留有与小学组织联合活动的可能性。室内走廊空间局部适当放大并设置吹拔空间,可作为气候条件不利时的备用活动场地,同时实现与室外游戏场地的有机结合。

面对中小学阶段的儿童,值得注意的是要依据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征进一步精细化细分。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幼稚性和依赖性明显,在生活、学习、社交等方面更需要关注,而进入到初中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具复杂矛盾特征,有着独立性和群体性的双重心理需求。设计将每个年级聚集为组团单元,将公共卫生间、楼梯间等附属功能插入单元之间便于共享,而各个年级教室的组合方式不同,从空间尺度、形态色彩方面进行了差异化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充分考虑青少年对于群体活动、小团体活动和独处活动的转换,以年级为单元的空间模式利于小团体活动的进行,沿城市界面一侧的通长走廊和上下联络的楼梯,大大扩展了课间的自由活动场地,不仅有利于促进体能健康,也有助于鼓励各个年龄层次的儿童青少年进行社交行为,利于心理健康发展。

(4)促进身体健康。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小眼镜”“小胖墩”“脊柱侧弯”也是当下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存在的突出问题。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在校及课后体育活动也受到了更广泛的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的身体活动可以分为有组织的体育活动、无组织的自由活动和交通3 个方面。本项目从田径场布局、公共活动空间形态与交通空间营造3 个关键点出发,结合地形,在不同标高上形成了立体、丰富、易达的室外活动空间体系(图6)。

架空式田径场:由于田径场地面积巨大,往往是校园规划设计之初需要最先确定的因素之一。因用地紧张,设计采用了架空式布局,对用地容量充分分析后,将300 米田径运动场地悬浮架设于自然地形之上,通过廊道与教学楼二层直接联系,在此基础上增加通往生活区的廊道,从而形成了一个连续完整的平台式公共活动空间,这里既是活动区域,也是交通空间,在这一标高可以到达各个功能区,平台上增设洞口,为下层提供采光和通风(图7)。

起伏式公共活动空间:操场下方,结合地面层的交通组织,在原始地形的高低起伏基础上稍加修整,使之成为球类运动场地、自由活动空间和报告厅等集会空间,与地形充分结合的竖向设计满足了首层各功能的净空要求,将高差处理为看台空间,利用保留山体形成了自然屏蔽。

天台式公共活动空间:受规划高度限制,建筑的屋面标高是统一的,设计利用屋顶设置种植平台,作为自然教育基地,屋顶空间视野开阔,景观体验好,在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可考虑作为活动空间的延伸。

趣味性交通空间:校园中的走廊、台阶和楼梯在空间组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更能将不同标高的公共空间结合起来,使之形成具有吸引力的特色场所。教室走廊上不同层的斜向联系,让不同位置的教室连接更紧密,也是课间休息的趣味场所(图8)。结合地形高差设置的台阶也将室外庭院、自然教育、体育运动等功能连接起来。

2.3 与乡土社会共生共享的开放校园

乡村学校,不仅是教育的基本场域,也是将乡村社区人们联系在一起的胶合物,乡村社会和乡村教育共建共享,才能实现面向未来的乡村教育生态。正如陶行知对乡村学校有美好的畅想:“我们深信乡村学校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4]”。有学者提出,未来乡村学校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开放、链接、自主的,跟各种资源和人员互通的,接受外部力量的整合。如何实现开放、共享是乡村学校和社区共同发展的关键点。受到西方教育理念的影响,也随着国内社会需求和相关政策的共同作用,不论从运营管理还是资源配置方面,校园空间都已从纯粹、封闭且单一的教学功能空间向交替、灵活且多元的教学与服务复合体转变。总结国外中小学校园与社区开放的历史进程大体分为几个阶段,从最初中小学校完全封闭独立到选择性向社区开放体育场馆等,再到进一步细分将专业教室、食堂等可开放空间向社区进行开放,与社区合办教育设施,直至完全有机融合。目前我国处于中间过渡阶段[5]。

在西湖乡学校的规划设计中,基于合理的校园规划和运营管理,保证对外开放共享的同时不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设计尝试探索学校和新乡镇社区之间的新型互动关系。

(1)校园底层空间的非学时开放(图9,图10)。设计综合运用了水平并列和垂直叠加的方式,最小化校园内的私密空间,从而释放出尽可能多的可共享空间,水平层面从中间向周边私密性加强,开放度降低,垂直层面从下而上开放度降低。通过多层级管控,将中小学首层教室、操场及架空区域作为可管制的开放区域,为村民提供培训、科普、运动、健身的场所。实施层面一方面可利用时间差异来开展服务,避开晚上、考试周等学生实用高峰期,在周末及寒暑假面向社区开放,吸引村民进校;另一方面可借助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进行管理,通过预约服务等限定使用权限。在公共服务配套相对贫乏的乡村,建设一定体量的公共文化或服务类建筑是不易的。随着新乡镇社区的逐步形成,设计希望能在有限制的条件下通过多重复合的方式打破校园的封闭性,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实现学校与乡村的资源共享,由学生家长带动新社区服务业,促进社区底商的活力,在非学时学校向社会开放运动场地、讲堂、食堂等服务设施,以乡村教育带动乡土发展,以校园设计催化乡村全面振兴。

(2)校园交通组织与新乡镇交通干道的缓冲协同。整体规划将中小学的主体教学功能沿北侧道路线性展开,以首层走廊外侧景观竹幕墙代替校园围墙,校园入口管控退后至门廊内侧,实现无围墙校区,便于首层公共教室和专业教室向社区开放。同时在用地边界与竹幕墙之间形成了缓冲区,通过车行辅路的方式降低接送学生车流对乡镇交通干道的干扰。设计保留了东南侧原有的部分山体绿化,从而降低高速路带来的噪声干扰,作为天然的隔离绿带。运动操场、学生餐厅、报告厅等功能布置于两者之间,通过架空操场、垂直向功能复合的方式提高空間利用率。幼儿园布置在用地南侧,接送流线引入场地内部,与乡镇道路相对独立,同时留有与中小学共享入口和运动场地的可能性。

(3)幕墙窗景,将社区居民和校园师生的重要生活学习场景互现。竹幕墙,既是校园与社区的一道空间界面,也是两者之间的一道场景幕布。从内向外,师生们可以看到乡镇居民交往、生活、赶集、购物、品尝美食的场景,炊烟袅袅,充满田园气息。而从外向内,社区居民可以看到师生们讨论、交流、嬉戏、奔跑、茁壮成长的景象,书声琅琅,埋下梦想的种子。

(4)场域功能临时转换(图11)。受近几年新冠疫情的影响,防疫安全在中小学校园设计中愈发突显其重要性。通过出入口的预留,校园在未来使用中可以根据管理需求,调整接送方式及流线,幼儿园、小学、初中及生活区均具有可以单独设置人流出入口的条件,实现分区域的临时管理。此外,在防疫过程中,很多的体育设施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体育场馆往往可以作为应急避难场所,而在山区乡村开敞空间恰恰非常稀少,因此学校架空操场下方的运动场地同样具备可以转化为综合防治防疫场所的可能性。

2.4 凸显地方产业特色的校园景观设计

浮梁县历史悠久,宋代汪肩吾编撰的《浮梁县志》称:“溪水时泛,民多伐木为梁,故名浮梁。”浮梁茶久负盛名,同时也是窑柴和瓷土的源头。江西作为竹业大省,浮梁当地也是满山翠竹。设计以明·戴进所绘长江万里图(局部)作为景观设计理念(图12),将西湖当地的地方产业特色和校园景观相结合,进一步促进研学与产业联动,以学带产,以产促学。

(1)远景“山·水”——窑柴幕墙。以竹幕墙长卷立面回应西湖大山大水的自然环境,隐喻浮梁窑柴文化。浮梁县历史悠久,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丰富的林业资源使浮北一带曾被誉为窑柴的源头,从陶到瓷,窑柴的作用必不可少。昌江繁华时,江上船只往来如觐。古人有诗记录当时水陆运输的繁忙:“坯房挑得白釉去,匣厂装得黄土来。上下纷争中渡口,柴船才拢搓船开。”柴农将松木锯成片、砍成小段、堆成短墙状或屋宇状。学校沿街立面选用100mm 宽、18mm 厚的高耐竹格栅,间距100mm,模拟山水柴院,竹格栅就地取材,加工厂位于江西。竹幕墙龙骨朝向教学区走廊一侧,学生们可以从内侧看到清晰的构建体系,将文化传承和手工建造以建材建构的形式融入实体空间,建筑也成了教具,由此可以衍生出以窑柴为主题的手工、研发、文创活动(图13)。

(2)中景“耕·读”——屋顶茶园。以屋面景观呼应浮梁茶文化,浮梁茶久负盛名,诗人白居易所作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之句,在幼儿园屋顶设有分班活动场地、沙坑、室外剧场、滑梯等设施,中小学屋顶设有30 块茶种植区,对应30 个班级(图14)。茶田既是对孩子们的特色劳育教育,同时也可以与产业游学联动,与周边县市的学校、西湖乡茶厂、山上沟域茶园联合组织研学活动或作为茶文化研学基地。

(3)近景“舟·岛”——湖光场地。以首层景观抽象浮岛、船只,中小学操场下方的室外篮球场以及幼儿园的室外活动场地采用蓝色透水混凝土地面和蓝色塑胶场地,抽象为“湖”景,院落间微地形绿坡为“岛”景,其上灯杆、座椅为“船只与桅杆”,近景辅以树林,共同形成了“林田湖岛舟”的景观图(图15)。

3 结 语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乡村校园的数量在减少,乡镇的中心学校规模也在变小,但乡村学校仍将长期存在。乡村校园是乡村文化、乡村社会以及乡村文明的中心,也是推动乡村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重要动力。在校园选址层面,以乡村校园为核心枢纽吸引离散人口,引导不同生活背景和需求的乡村居民向乡镇、向就业聚集,推进城镇化;在一体化教育层面,以教育现代化为依托,构建幼小初全龄一体的协同乡村教育;在新乡镇社区层面,尽可能地让村民也能够共用有限的乡村公共服务资源,实现学校和乡中心新社区之间的新型互动关系;在地方特色层面,将地方产业特色和校园景观相结合,以特色培育产业,促进产学联动。以建设乡村校园推动乡村振兴,以振兴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是教育的职责和使命。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武廷海. 面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村镇中心布局规

划研究[J]. 小城镇建设,2014(11):9.

[2] 裘知, 高明明, 王竹, 等. 国内外乡村公共服务设

施配置演变及启示[J]. 中外建筑,2022(11):6.

[3] 万成伟, 杨贵庆. 式微的山地乡村: 公共服务设

施需求意愿特征, 问题, 趋势与规划响应[J]. 城市规

划,2020(12):44.

[4] 游振磊, 杨涵深.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学校布局

研究: 基于乡村学校—乡土社会关系的反思[J]. 教育

学术月刊,2022(2):7.

[5] 罗勍. 向社区开放的中小学校园空间设计研究[D].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