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韧性研究综述与展望

2024-01-24 12:46曲永军肖月爽
关东学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研究综述

曲永军 肖月爽

[摘 要]在社会风险与日俱增的时代背景下,社区作为城市当中最为敏感的区域,增强社区韧性是提升城市应急管理能力、实现城市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明确社区韧性的内涵、构成要素对社区韧性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基于已有文献资料,全面解析韧性与社区韧性的概念,并从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方面总结当前社区韧性研究现状。研究发现:1.社区韧性的概念并未形成统一看法,但是学者们在一些方面达成了共识。2.对比国内外研究,发现我國对于社区韧性的研究主要是根据研究视角的不同,对国外社区韧性构成要素模型进行改进和优化。3.城市社区韧性指标体系的缺失对城市社区韧性的提升造成了严重阻碍。据此,本文从转变研究视角、构建社区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注重对社区韧性建设实践的总结三个方面提出对未来社区韧性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社区韧性;韧性社区;研究综述

[基金项目]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城市社区韧性测度、动力机制及建设策略研究”。

[作者简介]曲永军(1976-),男,管理学博士,长春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肖月爽(1998-),女,长春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长春 130012)。

一、引言

城市发展的诸多不确定风险,使得城市系统韧性研究成为城市管理研究与实践面临的重点与难点议题。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变化风险的可持续城市和社区建设的要求,是增强城市韧性的重要体现。社区是构成安全城市的底层单元,社区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的安全性,以社区为基本单元推进韧性建设,不仅能增强社区抵御风险的能力,而且能够降低由灾害带来的受损程度。(魏琴、孙弘、李文星:《韧性视角下社区综合防灾规划研究综述与展望》,《住区》2022年第6期。)因此,社区韧性近些年成为社区治理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社区韧性研究的不断深入,为了进一步归纳当前阶段社区韧性的研究趋势,本文基于已有文献资料,首先系统地梳理了韧性与社区韧性的概念、社区韧性的起源与发展,并总结其构成要素。其次,从社区韧性建设研究、社区韧性评价研究、社区韧性影响因素研究对社区韧性研究进行理论综述。再次,对南京、北京、深圳三个城市在社区韧性建设方面的探索进行综述。最后,总结现有社区韧性研究的不足,并且对未来社区韧性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进行展望。

二、韧性与社区韧性

(一)韧性与社区韧性的含义

1.韧性。

韧性这一概念起源于19世纪50年代,最初也被用来形容弹性、恢复力,被应用于工程学、物理学以及其他工科领域。韧性不仅体现物质的单一性,还强调物质的不变性,它展现的是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发生形变后,恢复原始状态的一种能力。生态学家霍林于19世纪70年代将其应用到生态学领域,他认为韧性是系统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可以依靠自身能力,吸收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消级影响,进而抵御危机,防范外来风险,依旧保持系统结构不变、持续运转。在此之后,韧性一词经过不停演变,逐渐被应用到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张雨:《韧性视角下社区应急治理困境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2年。)目前,根据韧性独特的属性,布鲁诺等学者提出4R原则,即坚固性、快速性、冗余性以及多样性。对于韧性的含义而言,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系统论、扰动论、能力提升论和能力恢复论。孟宪红(2021)曾在《学习时报》中提出,韧性作为当今社会治理及发展的新概念,要注重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不能把它归类于短期的应急建设属性。(孟宪红:《社区治理须加强“韧性”建设》,《学习时报》2020年7月1日,A7版。)由于韧性的研究对象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学者们对于韧性含义的研究和理解也在不停转变。韧性经历了工程韧性、生态韧性以及演进韧性三个阶段,研究领域也由工程领域转变到生态领域,进而又应用到社会学领域中。近些年来,韧性理论成为社区治理研究的新维度,被广泛应用到城市社区治理这一领域中,成为城市社区应对不确定风险的战略方向。

2.社区韧性。

1993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将社区的概念引入中国,他早期的研究思想具有“田野精神”,值得现今关于社区的相关研究借鉴。他不主张通过理论知识去研究当代社区,而是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费孝通追求探索“活”的社区文化,他认为社区文化具有动态性。(刘亚秋:《社区研究中的田野精神——以费孝通早期实地研究为例》,《河北学刊》2022年第5期。)在他的研究中,人具有能动性,可以较好地适应环境。因此,费孝通将社区定义为:“村庄是一个社区,其特征是,农户聚集在一个紧凑的居住区内,与其它相似的单位隔开相当一段距离(在中国有些地区,农户散居,情况并非如此),它是一个由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组成的群体,具有其特定的名称,而且是一个为人们所公认的事实上的社会单位”。(费孝通:《江村经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页。)尽管国内外学者对社区的概念未达成共识,但普遍认为“人”“地”是构成社区的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即社区不仅是一个空间概念,还涉及复杂多样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互动。在风险治理和应急管理领域,社区可以被看作“接近相同风险的社会共同体”。韧性致力于有效调动社区内外资源,实现社区与风险的共存,减轻风险和外部干扰对社区造成的损失。(杨帆杰:《风险治理视域下社区韧性的提升策略研究》,中国矿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2年。)社区韧性不仅强调社区的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能力,并且更注重通过社区居民协同参与来提升社区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韧性社区作为应急治理最终考察目标,注重研究社区应急治理的协调性、动态性以及恢复力等特征。对社区韧性的研究,学者们大致形成了以下几个共识:第一,社区韧性的建构过程不仅关注基础设施韧性,更要关注各种制度资源条件;第二,社区韧性更注重社区适应、学习、组织、重构的能力,使风险尽量不影响社区结构功能的发挥;第三,社区韧性更加关注内部力量和外部支撑的相关联动,认为居民参与、文化认同能更好地激发社区潜在能力,达到稳定的目标;第四,社区韧性是城市从宏观到微观的整体空间韧性体系的构成基础,以应急能力为核心的社区韧性尤为重要。

(二)社区韧性建设的起源与发展

英国的社区建设在早期具有一定自发性。由于社区治理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政府开始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并且积累了较多的治理经验。他们重视构建应急体系、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建设社区互动模式、交流和分享好的经验等等,这些方法成为社区抵御风险的有效手段,可看作是社区韧性的“雏形”。20世纪80年代,由于经历了多次自然灾害,美国迅速开展社区应急响应队项目,要求识别并减少风险、强调重视防灾救灾、制定减灾计划,最重要的目的是恢复公共服务活动,这是国外社区韧性形成的关键一环。在日本,政府十分重视社区韧性建设,他们认为建设政府危机管理体制的基础是建设韧性社区,从而增强社区抵御灾害的能力。日本社区会定期举办和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社区韧性治理能力。通过以上对于国外社区韧性起源的研究得知,国外社区韧性建设起源较早。(向铭铭、顾林生、韩自强:《韧性社区建设发展研究综述》,《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年第7期。)目前,国际上对于社区韧性理论的研究已经趋于成熟,国外学者主要集中在理论的创新探索。国内学者的研究更多地是将韧性理论引入到实例进行研究,把某一些城市社区面对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为背景,对理论具体的应用进行全面的剖析。

我国社区韧性建设也在不断发展。在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各个城市社区也做出了有效应对。例如,南京市城市社区做出了构建协调统一的组织结构、构建风险闭环管理机制、打造应急指挥平台和形成多元共治的治理格局的探索和实践。成都市城市社区也做出了积极探索社区韧性治理新模式、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宣传应急知识、力求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等治理措施,最大程度地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我国社区治理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整理发现,在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基层社区在减灾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何有效推动社区韧性的建设和发展,是完善我国基层治理的新维度,也是构建应急体系的新动向。虽然我国对城市社区韧性建设的理论研究在不断发展,但是,国内学者对社区治理等相关研究仍然相对落后,相关理论也需要进一步探索,实践也需要进一步完善。(陈美佐:《防灾减灾视角下西安市社区韧性提升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2年。)

(三)社区韧性的构成要素

由于韧性理论近些年才成为国内的研究热点,因此,在韧性社区方面尚未有大量研究,尤其是针对城市社区韧性构成要素的相关研究更为有限。本文借鉴了崔鹏(2018)的研究成果对城市社区韧性构成要素的相关成果进行了总结与展示。如表1所示,在国外社区韧性研究方面,结合各国或地区的地理、人文和环境特征,研究者从不同维度解构社区韧性。虽然所研究的社区类型存在较大差异,但是,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生态是社区韧性最为普遍的构成要素。基础设施、物理、制度和人等维度次之,并且,在某些研究中,其可能会作为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生态维度的二级指标。(崔鹏、李德智、陈红霞:《社区韧性研究述评与展望:概念、维度和评价》,《现代城市研究》2018年第11期。)在國内社区韧性研究方面,主要是基于国外社区韧性研究,根据自身研究视角对其进行优化与改进。因此,并未产出大量社区韧性模型。如表2所示,经济、社会、生态、基础设施是社区韧性的主要构成要素,(李志杰、周国艳、周雷:《韧性社区研究进展及趋势——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城市建筑》2022年第19期。)虽然部分研究按照能力论将社区韧性分解为主体能力韧性、客体能力韧性、空间韧性等其他韧性,但是,从二级指标上来看,其本质上依旧是围绕经济、社会、生态、基础设施这几个方面。也有部分研究根据社区韧性特征,将社区韧性分解为多功能性、冗余度、生态和社会多样性、有效网络链接、适应性,但是,在其二级指标设置中,与能力论的指标体系差异不大。根据研究视角差异,学者们对社区韧性构成要素阐述的侧重点不同,但从总体上看,社区韧性构成要素依旧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生态、基础设施上。

因此,综合国内外城市社区韧性构成要素可以发现,由于研究起步较晚,国内对社区韧性构成要素的研究主要基于国外理论模型,并根据研究视角和研究目的,对国外社区韧性构成要素模型进行了改进和优化。

综上所述,首先,社区韧性这一概念起源于工程学、物理学以及其他工科领域,但是,随着治理环境的日益复杂和社会现实的高风险性,韧性这一概念被引入到管理学,并且与社区治理相结合,进而诞生了社区韧性这一概念。学者们在很多方面达成了共识,为社区韧性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随着研究层次的深入,为了更好地提升社区韧性,学者们加强了社区韧性构成要素方面的研究:一方面,可以针对社区韧性的构成要素,加强社区建设,进而提升社区韧性;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量化社区韧性,对社区韧性进行评估、比较、分析,指明社区韧性建设的重点。

此外,学者们虽然充分论述了社区韧性这一概念,但是,社区韧性的概念并未形成统一共识。同时,现有研究主要是基于国外理论框架分析社区韧性构成要素,对“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进而促进社区韧性提升”,“社区居民内部互助行为”,“外部主体对社区的帮助”这几方面因素关注较少。居民、外部主体也是社区治理主体,其参与社区治理会提升社区治理效能,进而提升社区韧性。

三、社区韧性理论研究综述

(一)社区韧性建设研究

梁宏飞(2017)从社会、环境、制度、个体等四个方面入手,针对社区韧性的提升提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建议和意见。(梁宏飞:《日本韧性社区营造经验及启示——以神户六甲道车站北地区灾后重建为例》,《规划师》2017年第8期。)廖茂林等(2018)通过对国内外依托韧性系统框架建设有代表性的城市社区进行探究,认为韧性社区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风险发生时的应对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廖茂林、苏杨、李菲菲:《韧性系统框架下的城市社区建设》,《中国行政管理》2018年第4期。)于洋等(2020)认为现代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设更实际、更有效的韧性社区,通过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对社区韧性的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阐明原因,最后提出进一步建设韧性社区的相应策略。(于洋、吴茸茸、谭新、赵博:《平疫结合的城市韧性社区建设与规划应对》,《规划师》2020年第6期。)许丽君等(2020)认为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过程中社区在基层防控、公共服务、应急系统、风险评估和数据平台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针对相应的方面提出了提升社区韧性的建设对策。(许丽君、朱京海:《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的韧性思考》,《规划师》2020年第5期。)王兰等(2020)认为可以通过加强社区周边应急设施乃至应急场所的建设,提高社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情况的能力。(王兰、李潇天、杨晓明:《健康融入15分钟社区生活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社区应对》,《规划师》2020年第6期。)

通过对社区韧性建设发展相关文献的整理与分析,可以发现,当前的韧性社区建设主要有三个比较明确的大方向。第一,从生存坏境中延伸出的“抗逆力”,主要表现在社区硬件所提供的抵抗能力。例如建筑空间的坚固程度,应对灾害的避难场所和储藏空间,应对各种情况的基础设施,危机来临后的水电网、能源、物资等物质的供应。第二,从社会环境中表现出的“恢复力”。风险发生后的应对是为了减少风险带来的破坏,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应对风险并且减轻其带来的消极影响更为重要。因此,社区韧性的研究不仅仅是研究基础生存坏境的抵抗力,更要在此基础上研究社会环境恢复的能力,寻求二者的依存关系。第三,精神心理方面所需的“自治力”。以社区为团体,关注其中个人的能力发展,进一步建设集体的能力。(勇森:《公共卫生风险治理中的城市社区韧性评估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2年。)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韧性社区的建设。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把韧性社区的构建提高到了国家战略发展的层面。以日本为例,日本是有名的地震频发的国家。在《社区韧性筹备地图:地震》中可以看出,日本构建以社区韧性为主导的地震应对模式较为成熟。在此基础上,国外学者在建设韧性社区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可以总结为三种主要方式:第一,能力,主要体现为社区应对风险的能力;第二,过程,Pfefferbaum等(2013)认为可以通过对社区建设过程中的计划、实施、评价、反馈等环节进行指导,以此来提高社区韧性;第三,目标,社区和区域韧性研究协会(2014)认为,应当确立共同愿景,不同等级的社区和区域要以共同愿景为最终目标,才能促使指导工作在具有本社区或区域特点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工作,促进社区韧性的可持续发展。国內研究学者在国外社区韧性研究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逐步研究出更符合我国发展需要的社区韧性实践路径,并尝试建立行之有效的研究体系。杨丽娇、蒋新宇、张继权(2019)主要研究应对自然灾害的社区韧性,建立社区韧性动态模型,用以对社区韧性的功能水平进行系统性评价。(杨丽娇、蒋新宇、张继权:《自然灾害情景下社区韧性研究评述》,《灾害学》2019年第4期。)蓝煜昕、张雪(2020)探索建设现代化社区韧性体系的实践方法,认为要建设优质的韧性社区,需要多部门协作,互相调节磨合,形成循环上升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蓝煜昕、张雪:《社区韧性及其实现路径:基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视角》,《行政管理改革》2020年第7期。)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我国社区体系有明显的独特性,在进行社区韧性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特殊性,结合我国国情,才能最大限度发挥社区韧性的作用。(周文艺:《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城市社区的韧性拓展》,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年。)

(二)社区韧性评价研究

对于社区韧性评价的研究,国外学者Sadri,A.M(2018)指出研究的最大困难在于研究对象是非静态的,且具有不容易量化的性质,这点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一样。(Sadri,A.M.et al.,“The role of social capital,personal networks,and emergency responders in post disaster recovery and resilience:a study of rural communities in Indiana”,Natural Hazards,vol.90,no.3(Nov.2017),pp.1377-1406.)Sherrieb,K,F.Norris(2010)认为,由于时空环境不同,评价人员对于韧性的价值观念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就导致韧性评价者的评价层次、角度及原则标准具有差异性。传统的社会系统效率低下,主要原因在于信息更新及传播速度较慢,因此,社区韧性评价应特别重视公共服务的经济效率评价(Sherrieb,K,F.Norris and S.Galea,“Measuring capacities for community resilience”,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vol.99,no.2(Jan.2010),pp.227-247.)。Christensen,L.and N.Krogman指出,当今的社区韧性评价不同以往,由于公民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所以,社区韧性评价不再只是单一地追求效率,更重要的是注重体现公平,要以结果为导向,(Christensen,L.and N.Krogman,“Social thresholds and their translation into social-ecological management practices”,Ecology and Society,vol.17,no.1(Mar.2012),p.5.)这就要求社区韧性评价要改进其定义,明确界定衡量标准,最大程度地提高社区韧性,以此来达到促进社会公平的最终目标。除此之外,Sharifi(2016)通过分析大量的社区韧性评价方式后认为社区韧性评价要包含考虑跨领域关系,重视时间动态,解决不确定性,采用参与式方法,以及制定行动计划五个层面。(Sharifi A,“A critical review of selected tools for assessing community resilience”,Ecological Indicators,vol.69,Suppl.1(Oct.2016),pp.629-647.)由于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现存的社区评价方式不够完善,因此,可以考虑从以下两方面加以完善。第一,延伸社区的纵向发展。通过加强社区的预警机制,弥补脆弱领域,深入挖掘社区的潜在力量,可以有效掌握社区韧性的系统变化规律,以此保证社区在遭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可以提升社区韧性治理能力,实施其治理策略。第二,利用横向发展,提供相应的指标进行社区韧性评价。通过与其他类型的社区进行对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合理调整,重新布局分配,进行优化改革。与此同时,在改革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计划方案的高效运行,还可以借鉴其他优先发展的社区,学习和吸收其成功经验,提升社区在面临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应对能力。

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国内学者吴昊(2022)把社区韧性评价研究总结为以下两方面。第一,定量分析研究。通过解构社区韧性的定义,辨别相关影响因素,找到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分析并归纳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目前不同领域的学者认为指标数量庞大,无法在实践中普及,因此,他们对此并未达成共识。通过将依据科学标准所提出的指标与调查问卷法、层次分析法以及深度访谈法进行有效结合,可以配套使用也可单独使用,完整的社区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对指标进行确定,并对其权重进行设计,再利用网络分析、基准线评价、加权平均等方法对权重二次修正。第二,定性分析研究。定性分析研究方法注重使用归纳演绎逻辑和差异性评价法,以期通过这两种方法解释相关测度研究得出的结果,随后再针对不同城市社区对于相同风险扰动所做出的不同治理行为展开比较。(吴昊:《社区韧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2年。)基于对社区韧性的理解以及充足的理论知识,学者们已经开发了大量工具,但在实际的风险管理中,由于实践者缺乏对社区居民社会资本测量的指标,导致无法有效地利用居民的社会资本去调节成员和政策二者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认为在进行社区韧性评价时,有必要考虑其完整性,并注重彼此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理想情况下,社区韧性评价应该是互相借鉴、彼此学习的,而不是相互孤立,以此来创建信息资源丰富、内容完整的高效评估工具。换句话来说,社区韧性评价的各项指标不应独自发挥作用,而是互相结合,发挥自身最大的价值。综上所述,对于社区韧性评价研究期望利用社区目前具备的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考量未来社区韧性怎样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总体而言,对于社区韧性评价的研究,国内外的发展过程都是从定性评价到定量评价、从单一基础的指标评价逐渐转为完善丰富的指标评价。现如今的社区韧性评价不再只是单维度的评价,而是具有生命周期的综合性评价,这一转变过程充分体现了多学科交叉互動学习、评价的趋势。

(三)社区韧性影响因素研究

对于社区韧性影响因素的研究于1999年被地震工程跨学科研究中心首次提出,与此同时,联合国提出把社区当作是预防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阵地,还指出基础设施韧性是实现社区韧性的基础。其中,基础设施的坚固性和快速性可作为主要的评估指标。国外学者Bruneau等在2003年对社区基础设施韧性研究进行补充与完善,在坚固性和快速性指标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冗余度和资源可调配度。随着社区韧性研究的日益成熟,魏然(2020)认为社区韧性影响因素研究工作不能只是停留在物理层面,应将研究目光集中到社区居民的心理素质、防范风险意识和对于社区韧性治理工作的参与热情等社会关系上,把从单一维度的社区韧性研究转为多维度的社区韧性研究,产生由个人到组织,组织到社会的多元化社区资本维度。国内外学者对于社区韧性维度的研究方向和分类有较大的差异,国内学者将社区韧性维度分为以下三方面:第一,根据不同的目标提出相应的维度;第二,根据社区的不同类型划分维度;第三,根据突发情况的类型提出社区韧性的维度。(魏然:《社区韧性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年。)通过研究发现,相比于其他两种情况,根据突发风险类型进行划分更为容易理解。吴晓林、谢伊云(2018)将具体的研究目标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情况。从韧性社区设立的目标出发即是自上而下,自上而下是一种目的导向,它可以按照韧性社区的含义确定其韧性能力的组成部分。自下而上是一种过程导向,它是社区在面临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所具备的韧性能力。(吴晓林、谢伊云:《基于城市公共安全的韧性社区研究》,《天津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崔鹏、李德智、陈红霞、崔庆斌(2018)指出资本和脆弱性是国外社区韧性维度的主要划分依据,他们认为虽然各社区的类型和环境存在差异,但以上两方面可以包含所有的社区韧性维度(崔鹏、李德智、陈红霞等:《社区韧性研究述评与展望:概念、维度和评价》,《现代城市研究》2018年第11期。)。资本包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等方面,是指在社区遭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所具备的能力资源。脆弱性包括环境脆弱性,社区要想提升其韧性,就需要减少其脆弱性。韧性和脆弱性在本质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韧性和脆弱性并不是单纯的对立关系,目前学者们还在积极研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在国外,学者们划分社区韧性维度通常也会利用目的导向和过程导向两种方法,例如米尔和艾森曼等,他们以自下而上的微观视角,研究多元主体参与社区面临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机制,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发现居民间的有效沟通、社区的社会资本以及预警机制都对化解危机起着正向作用。有部分国外学者指出,社区韧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是建设韧性社区的基础。Aslani(2019)等提出一种新方法,即采用扎根理论评价身份认同去探索影响因素,将其应用到伊朗巴姆市的震后重建过程中,最后进行实证分析。通过结果分析得知,在重建过程中,忽视了居民的基本需求,导致巴姆市居民对于自身的身份认同感降低,集体记忆也在不断下降,这就强调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应格外重视集体记忆复兴(Aslani F,Hosseini K A,“Evaluation of the Impacts of Identity and Collective Memory on Social Resilience at Neighborhood Level using Grounded Theory”,Space and Culture,vol.25,no.4(Nov.2019),pp.565-585.)。Adekola(2020)等采用半结构化访谈,以期通过对苏格兰韧性社区建设的从业者和专家进行访谈,探讨出其中关于社区韧性多利益相关者方法的内在复杂性,并通过归纳分析,总结出社区韧性的解释存在显著差异与利益相关者的不同有关。(Adekola,J.,Fischbacher-Smith,D.,& Fischbacher-Smith,M,“Inherent complexities of a multi-stakeholder approach to building community resili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Science,vol.11,no.14(Feb.2020),pp.32-45.)Logan(2020)等认为社区遭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要想较快地恢复原始生活状态和提高居民韧性,就必须保证居民能够获得公平的灾后公共服务。(Logan T M,Guikema S D,“Reframing Resilience:Equitable Access to Essential Services”,Risk Analysis,vol.40,no.8(August 2020),pp.1538-1553.)综上可知,社区韧性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社会、经济、制度以及社区资本等方面。

综上所述,社区韧性从概念走向了理论研究。首先,现有研究基于社区韧性的构成要素提出了社区韧性建设策略,为社区韧性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其次,对于社区韧性评价的研究,总体趋势是从定性描述评价到定量评价,从单一基础的指标评价逐渐转为完善丰富的指标评价。最后,社会、经济、制度以及社区资本等方面是社区韧性影响因素的主要关注方面。

但是,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在进行社区韧性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我国社区治理的独特性,才能有效提升社区韧性;并且,社区韧性评价指标体系不能局限于单维度的评价,而是具有生命周期的综合性评价。还有,社区韧性的影响因素还应考虑政策执行能力、社区自治能力、社区自主适应能力等方面因素,并且如何测度以上能力是接下来理论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四、社区韧性建设实践综述

本文选取南京、北京、深圳三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原因如下:首先,南京、北京、深圳在城市社区韧性建设方面取得了较有建设性的成果,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南京应急管理能力与制度韧性建设在全国名列前茅,(南京市统计局:《南京市统计年鉴2022》,http://tjj.nanjing.gov.cn/material/njnj_2022/quxian/index.htm。)北京市是首个把“韧性城市建设”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统计年鉴2021》,http://nj.tjj.beijing.gov.cn/nj/main/2021-tjnj/zk/indexch.htm。)深圳市的社区风险分担机制、社区空间韧性在全国范围内遥遥领先,并且,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实施《深圳市应急疏散救援空间规划(2021-2035年)》,打造安全韧性城市范例;(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全国率先实施│打造安全韧性城市范例》,http://www.sz.gov.cn/szzt2010/wgkzl/glgk/jgxxgk/gtzy/content/post_10789555.html。)其次,以上三座城市都属于超大城市,城市社区、城市人口数量众多、社区类型丰富,将以上三座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经研究得出的结论具有较强的普适性;最后,相关文献资料的可及性也是本文选择南京、北京、深圳三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之一。

(一)南京城市社区韧性建设实践

1.形成风险闭环式管理机制,提升社区制度韧性。

南京市应急管控致力形成“五个一”的工作体系,分别是指:一批保供主体、一个物资分配站、一批物资配送志愿者、一批重点服务人员以及一天一报送的信息机制,增强了社区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建邺区在打造区级和街级两级指挥调度平台时,创新制订了应急处理、综合执法、民生保障等领域22项问题事件的标准化处置流程,依靠数据化、标准化、一体化和闭环化改变了以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城市治理模式,将“全周期管理”贯穿于城市规划、构建、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增强了城市的“弹性”和“韧性”。(半月谈:《南京探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与启示》,https://www.sohu.com/a/402706770_118900。)

2.构建多元共治的治理格局,强化治理机制韧性。

南京市注重打通社区的“最后一公里”,南京全市建立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五层级别责任制网络,划分了1.29万个网格,建立了网格党支部4747个,网格党小组6935个,致力强化“党建引领、网格同心、服务为先、协同发展”的先进理念,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全力构建“网格+”社区治理共同体,创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新格局。(佚名:《南京市:党建引领“一张网” 多元共治“一盘棋”》,https://www.sohu.com/a/395189978_120052641。)南京市坚持以居民的需求、问题以及治理效果为引导,借助“智慧化”和“多元化”的治理手段,推动社会各方力量的参与,建设多元共治、齐抓共管的社会治理新局面。依托网格党组织、“两新”组织、驻区党组织等优势,江北新区建设了71个网格红色驿站,基本形成党组织主导,业委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居民骨干参与的“五方共治”的社区治理格局。

(二)北京城市社區韧性建设实践

1.推进硬件设施建设,拓展公共设施韧性。

北京市致力完善应急物资储备、调拨、配送平台的建设,以保证应急物资种类齐全、清单透明、储备充足、调配及时。截至2020年5月,北京市通过对375家应急物资储备进行调研,统计出共有基本生活保障类物资495万件、应急装备与配套类物资501万件和工程材料与机械加工设备类物资207万件,总计1203万件,北京市各社区的后方储备和紧急调运能力显著提高。此外,在城市社区生命线工程建设方面,城市和社区充分利用智能设备、信息化平台等高新科技推动生命线工程建设数字化、智能化,强化并联式、模块化的生命线分布新格局,增强干线系统相关性、自循环性,促进城市社区生命线工程高度集中、协同联动,确保生命线工程设施完善、管理有序。截至2022年10月,北京市大兴区铺设智慧灯杆、消防栓、易涝点、空气质量检测、煤改清洁能源监测等数十类感知设备近13万套。(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网站:《大兴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年)》,https://www.ncsti.gov.cn/kjdt/lqjs/qjwj/202211/t20221104_101922.html。)

2.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强化社区组织韧性。

十年来,北京市社会组织总量大幅提升,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从2012年底的7965家增长到12700家,增长约60%,推动了社区社会组织规模由小变大、覆盖范围由窄变宽、作用发挥由弱到强,实现了从数量增长、规模扩张向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性转变,在发展社会经济、繁荣社会事业、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社区社会组织发挥了积极作用。(蒋若静:《北京全市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增至12700家》,https://t.ynet.cn/baijia/33404781.html。)另一方面,北京市积极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孵化机构的发展。与此同时,北京市积极落实“安家”工程,建设市、区、街道三级社会组织培育和孵化平台,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提供财力支持、场地资源、人才培养等服务。在社会组织具备足够的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对社会组织进行再授权、推动权力再下沉,将较为专业化的社区治理任务交由社会组织完成,促使其在实践中汲取经验,提升参与社区韧性治理的能力,“以点带面”,带动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治理应急事务、致力于城市社区韧性建设,为社区应急治理打造一支“生力军”。

(三)深圳城市社区韧性建设实践

1.构建数字化式治理模式,完善社区组织韧性。

深圳市光明区聪慧社区建设了“4321 X”的工作模式,其中“4”是指4张数据网络,即社区结合政务信息网、视频网络系统、物联网与互联网,能够提升社区应急治理的能力,将零散的数据整合并为用户提供业务上的支撑。“3”是指3个聪慧社区业务范围,主要包括社区社会治安、社区整治、社区服务项目,三个行业相互沟通联系,优化了基层治理工作的智能化水平。“2”是指2个网络平台,一个是社区整治服务平台,多角度全方位的武装社区、工作人员、公安民警与社区协调联动,一个是社区综合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且多样的公共服务。“1”就是指1个智慧社区数据池,将社区数据库系统整合,依靠数据赋能,完成社区内业务流程的高效运作。“X”指以“4321”系统为核心,为社区各方行为主体提供的多元化运用。(深圳晚报:《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光明区“智慧社区”建设见成效》,https://www.163.com/dy/article/FNHO7F4O05149PH8.html。)

2.培育社区居民应急素养,优化社区社会韧性。

深圳市的光明区卫生监督所为了达到以“演”筑防,以“练”代战的效果,在2022年上半年举办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拉练,全应急小组值班人员在30分钟内集合完毕后直接开展全流程应急方案。(深圳市光明区卫生健康局:《光明区卫生监督所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拉练》,http://www.szgm.gov.cn/xxgk/xqgwhxxgkml/gzdt/content/post_9577511.html。)龙岗区也积极筹备开展了应急拉练演习活动,将管辖区内各街道以及12家应急救援合作单位协调起来共同学习。目前龙岗区登记在册的抢险救灾队已经包含公共卫生、事故灾难、自然灾害等3类21支救援队,共计救援人员近2034人。(深圳市龙岗区卫生健康局:《龙岗区举行社会应急救援队伍授牌仪式暨应急拉动演练活动》,http://www.lg.gov.cn/xxgk/xwzx/lgyw/bmdt/content/post_10361423.html。)为加强卫生健康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坚持举办“12·4”宪法宣传周活动,并将法制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到深圳市继续医学教育必修课程。分别按月度和季度,进行现场普法宣传或在官网进行真实的案例分析,重点剖析卫生健康法律的难点疑点,提升普法的时效性。在新媒体的模式下宣传,利用网络直播和电视普法特色品牌栏目的方式,加强宣传医疗卫生典型事迹,聚焦热点卫生健康问题,营造正向的舆论氛围,积极引导公民卫生健康行为,提升普法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深圳市的卫生健康法制传播走在全国的前列。(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深圳市卫生健康委2020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http://wjw.sz.gov.cn/xxgk/ndbg/content/post_8528729.html。)

综上,南京、北京、深圳都为提升社区韧性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实践探索,为我国城市社区韧性理论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文本参考。同时,城市社区韧性建设的实践探索可以促进城市社区韧性理论研究。一方面,为社区韧性建设提供符合现实需求的实践材料,更新社区韧性理论研究的研究内容。另一方面,为社区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提供改进方案。基于理论框架构建的社区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经由实践的识别、检验、筛选,有利于形成符合现实情况的社区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有利于社区韧性评价得出更为精确、更具可比性的评价结果,也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提升社区韧性。因此,接下来社区韧性实践所要研究的重点是总结提升社区韧性或者建设韧性社区的通用模式,进而将社区韧性建设模式推广至全国社区,从而提升我国基层社区治理效能。

五、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本文基于已有研究文献,通过对社区韧性的概念、起源与发展、构成要素、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梳理,发现我国社区韧性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社区韧性的概念得到了学界的充分阐释,学者们关于社区韧性的概念形成了以下共识。首先,社区韧性的建构过程不仅关注基础设施韧性,更要关注各种制度资源条件。其次,社区韧性更注重社区适应、学习、组织、重构的能力。再次,社区韧性更加关注内部力量和外部支撑的相关联动。最后,社区韧性是城市从宏观到微观的整体空间韧性体系的构成基础,以应急能力为核心的社区韧性尤为重要。

第二,国外对于社区韧性构成要素的研究较为全面,其构成要素覆盖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生态、基础设施、制度、人等多方面的要素;而我国因研究起步较晚,对社区韧性构成要素的研究主要基于国外理论,并根据研究视角和研究目的,对国外社区韧性构成要素模型进行改进和优化,其社区韧性构成要素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生态、基础设施等方面。

第三,在社区韧性建设方面,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生存坏境中延伸出的“抗逆力”、从社会环境中表现出的“恢复力”、从精神心理方面需求的“自治力”三个方面(勇森:《公共卫生风险治理中的城市社区韧性评估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2年。)。在社区韧性评价方面,国内外的发展过程都是从定性描述到定量评价、从单一基础的指标评价逐渐转为完善丰富的指标评价。目前的社区韧性评价不再只是单维度的评价,而是具有生命周期的综合性评价。在社区韧性影响因素方面,社会、经济、制度以及社区资本等方面对社区韧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四,在社区韧性建设实践方面,南京通过风险闭环管理机制,提升社区制度韧性,构建多元共治的治理格局,强化治理机制韧性;北京通过推进硬件设施建设,拓展公共设施韧性,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强化社区组织韧性;深圳通过构建数字化治理模式,完善社区组织韧性,培育社区居民应急素养,优化社区社会韧性。以上城市在社区韧性方面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实践探索,为城市社区韧性建设理论研究提供了现实依据。

(二)展望

基于国内关于社区韧性的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当前阶段我国社区韧性研究的现状与特征,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对未来的展望。

第一,转变研究视角。现有的社区韧性研究主要从灾害预防角度出发,进而构建社区韧性评价体系。但是,面对社会风险与日俱增的社会环境,社区韧性更应该增加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注,因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传播性和破坏力要超过自然灾害,其突破了区域性的限制。因此,未来的社区韧性研究应该更多地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发,增强社区韧性治理能力。

第二,构建社区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随着对社区韧性的研究不断深入,从定性研究走向了定量研究。但是,由于社区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缺失,社区韧性实证评价研究也遭受阻碍。因此,在未来社区韧性研究领域中,应该注重提升社区韧性理论的应用能力,构建出可以用于精准测度社区韧性的指标体系,进而通过定量方法,识别出社区韧性建设过程中的薄弱之处,从而系统地提升社区韧性。

第三,注重对社区韧性建设实践的总结。提升社区韧性理论的应用能力离不开对社区韧性建设实践的总结。因此,在未来,应该注重对社区韧性实践的剖析,从中抽丝剥茧,寻求可用评价工具测度的指标,进而完善现有社区韧性理论的不足,构建出一套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应用力強的社区韧性评价指标体系。

猜你喜欢
研究综述
产业经济研究的发展新进程
敦煌古代武术研究综述
心理健康教师能力构成的研究综述
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研究综述
儿童旅游研究综述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中国精神”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