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共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委党校 孙莉 许起科
党的二十大报告不仅在第二部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新境界”中对文化建设有极为重要的论述,而且报告的第八部分更是在十九大报告的基础上,将“坚定文化自信”改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对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建设文化强国作出全面部署。
文化自信是一种对本民族自身文化生命力的信心,相信本民族的文化,坚守文化自强,就能把本民族文化内化于心并且成为引导本民族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自信是前提,是思想意识层面的认识;自强是路径,是实践行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是厚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根,是融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源,是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魂。为此,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五个方面的任务,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全方位部署。
在庆祝建党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两个结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则进一步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不仅对“两个结合”做了深入阐述,更是突出强调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阐释了为什么要结合、结合点在哪,指明了怎么结合。其“两个结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意味着什么,值得深思。
(一)从“两个结合”的理论逻辑来看。“哲学家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能够改变世界的前提是要能正确认识世界,世界是有规律的,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就在于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但诞生在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长成参天大树,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有着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独特的文化土壤。艾思奇曾经谈道:“中国民族和它的优秀传统中本来早就有着马克思主义的种子”,这颗种子不同之处在于中国历史上农民斗争的性质跟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运动是根本不同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都带有不自觉的原始社会主义性质。
马克思到晚年还专门研究了东方社会,认为东方社会是一个独特的、完全不同于西方社会的另外一块神奇的土地。马克思感受到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传统,并预言中国这个国家有可能率先走上社会主义。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化是一个命运与共的关系,是互相成就的关系。要知道,中华文化到近代以后,走到了至暗时刻,风光不再了;一颗种子要想生根发芽,固然需要阳光、空气、水,但土壤同样重要,马克思主义这颗种子从遥远的西方来到古老的东方中国,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生长,就依赖于有了中华文化这块土壤。
(二)从“两个结合”的历史逻辑来看。历史认同是一切认同的基础,学习历史是将历史作为一面镜子,学史明理,从历史的智慧中去寻找前进的方向。学习了解中国悠久而宏大的历史,才会对中国有一个基本的认同。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中国人的血液里流淌的是中国文化,当代中国人判断是非曲直和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式统统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造就了中国在打开开放的大门时,一方面享受先进科学技术的“阳光”,又能避免“苍蝇蚊子”一起进,也就避免西方化而继续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理解了这些文化背景的东西,人们就能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政策。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而决不做历史虚无主义者和文化虚无主义者。
(三)从“两个结合”的实践逻辑来看。博古曾经检讨说,当年在碰到实际问题时,不是先想中国的实际情况而是照抄照搬俄国革命的做法,从而造成中国革命的巨大损失。1938 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这个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一方面是同客观的生产力水平、阶级状况等物质方面实际的结合;另一方面是中国人具体实际相结合,凸显出中国人血液里流淌着中华文化的精神基因和价值取向。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成为党校校训的“实事求是”就是取自东汉班固的《汉书》。1979 年,邓小平同志向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解释“中国式现代化”,用的就是老百姓所熟知的“小康之家”,“小康之家”就是借鉴《礼记·礼运》中关于古代小康社会的描述。我们党一直以来都践行着“两个结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本身就是“两个结合”。秉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新时代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就必须坚持“两个结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和长期稳定的奇迹,世界上很多国家一直希望能读懂中国,却一直无法破解中国“两个奇迹”的密码。作为大国领袖的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的历史源头的视角给出解答,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 多年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3],这就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离不开5000 多年灿烂的历史,离不开中华文明。为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在阐述中国特色的时候要“四个讲清楚”,在党的二十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时,更突出强调要“传承中华文明”。
(一)揭示了中国道路的文化土壤。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走的道路必须符合自身的国情。历经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深化对国情的认识,历经艰难曲折找到并坚持正确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中的“社会主义”源自马克思主义,但中国人为什么接受社会主义思想?一定是与中国的文化土壤有关,所以“中国特色”是由中国文化来解释的。一方面,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绝对是没有前途的。中华文化的大同理想、天下一统、家国情怀等思想观念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精神血脉和生命追求之中,深深影响着今天所走的道路。中国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之后,才从精神上的被动转化为精神上的主动,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最终取得民族解放。另一方面,中华文明历经千年,却不曾断裂;中华民族历经数次外族入侵,却不曾分裂;其原因就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的内心,使得中华民族虽历经艰辛,却始终迎难而上,不屈不挠。可以说,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二)挖掘中国治理的文化根源。独立的国家总有独立的身份,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历史传统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所选择的政治制度模式和治理体系也不尽相同。中国的强盛发展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制度模式,而不是照搬西方国家的制度模式。大同是中国人关于理想社会世代憧憬的美好理想,从孔子时代到今天,从未出现过大同世界。但中国历代圣贤,总是胸怀大同,建设小康,成为中华民族前进的向导、精神的支柱,深刻地影响着一代代仁人志士。诸如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以文化人、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张等都是中国治理的文化根源。
(三)激活中国精神的文化资源。近代之前,中华民族有着很强的文化自豪感,只是到了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中国人便不再自信了,一些人甚至产生了“事事不如人”的自卑。但是,面对列强的欺压,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愿望却从没放弃,根本在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孕育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家国情怀,骨子里明白“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的道理,镌刻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价值观。在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样式和信仰习俗四个方面当中,起核心作用的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这种价值观发挥着凝聚民心、汇聚民力的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全体中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重要的源泉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将中华儿女紧紧连在一起的精神纽带。为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要取得政治上的独立梦、经济上的富强梦,更为重要的是要实现文化上的复兴梦。
2014 年3 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首次将文化自信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放在一起讲。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谈文化自信时所用到的词汇是“题中应有之义”“其本质”“说到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更是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通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文化建设,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更加明确,国家文化软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的基础上,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并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认同和响应。
(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大意义,是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用价值呈现出来,把它的魅力展现出来。因而,“两创”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第一,要充分挖掘阐发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等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同科学社会主义所要实现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观的一致性,引导人们求真、向善、尚美。第二,要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基本精神精髓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二)提升文化软实力,塑造文化形象。回顾百年党史,历经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国的硬实力虽然在某些领域会被“卡脖子”,但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此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硬实力存在着‘落差’”[5]。硬实力主要是运用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去驱使他人追随自己意志的能力,力量在于强制;而意识形态、价值观、制度、文化感召力等方面的“软实力”,最主要的作用在于其有吸引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6]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靠强大的文化感召力和吸引力屹立于世界。所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7]。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通俗说就是人类劳动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还为了能够享受、品味生活之美。理论上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很显然就包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在革命胜利以后,我们的任务主要就是发展生产和发展文化教育。”[8]“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9]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 达到或者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则会出现“井喷”,而早在2011年,我国人均GDP 就达到5100美元。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都明确提出要“建设文化强国”,“建成文化强国”还被列入了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收录的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讲话和贺信,更是指出了怎样建设文化强国,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
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展形象等要求,明确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建成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努力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努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