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媛,王伟鑫,申玲玲,刘雪霞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河南郑州 4500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出现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或者闭塞,最终引发心肌缺氧和缺血[1]。冠心病发作后患者会出现心绞痛、胸闷、乏力以及心悸等症状,若未能及时进行治疗,病情进一步发展会导致心力衰竭,甚至心肌梗死,对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2]。冠状动脉搭桥术可有效缓解心肌缺血症状,延长患者生命周期,提高生活质量[3]。既往传统手术操作是于机体外循环下完成的,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和进步,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应运而生,相比于心脏停搏搭桥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可避免机体出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情况、心脏血流阻断问题,同时避免体外循环所致的血液成分破坏及全身性损伤[4-5]。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手术安全性,但主治医生在实施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时,患者心脏处于搏动状态,操作难度大,医生需具备熟练技术、麻醉医师充分保证麻醉深度和血流动力学稳定、护理人员熟练掌握专业技术的同时与主治医生密切配合[6-7]。本研究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接受手术室护理配合干预对手术成功率及术后感染情况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将2021年1月1日~2023年5月31日收治的8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冠心病相关指南[8]中的诊断标准,经临床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冠心病;耐受手术治疗,且接受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无认知障碍以及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基本内容知悉,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及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者;存在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者;存在沟通障碍、听力障碍者;临床资料不全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男20例、女24例,年龄42~76(65.67±3.63)岁;心功能分级:Ⅱ级11例,Ⅲ级23例,Ⅳ级10例;病程1~8(5.67±1.63)年;搭桥支数1~4(2.42±0.33)支。研究组男18例、女26例,年龄40~77(66.03±3.45)岁;心功能分级:Ⅱ级10例,Ⅲ级25例,Ⅳ级9例;病程1~9(5.72±1.51)年;搭桥支数1~4(2.50±0.46)支。两组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病程、搭桥支数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手术治疗前协助患者完成相关检查,包括肾功能检查、心功能检查、凝血功能检查、心电图检查等。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给予半量肝素化,并为患者注射β受体阻滞剂,以实现患者心率的控制,维持平均动脉压指标水平于61~80 mm Hg(1 mm Hg=0.133 kPa)范围内。选取患者身体两侧肋骨正中部位,将大隐静脉取出,随即取出乳内动脉,利用心包牵引线吻合前降支,并使其充分暴露,操作期间需要将靶血管固定(Octopus固定器),使用橡皮牵引线对部分前降支进行阻断。如果患者平均动脉压未发生改变,心率也未发生改变,可将前降支切开,之后进行CTS分流闭合管安置,使其处于前降支与腔内后缝合左乳内动脉吻合的位置,再逐一进行缝合,包括钝缘支、右冠状动脉、后降支、对角支远端吻合。
1.2.1 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干预。①健康教育:术前为患者讲解冠心病相关知识,并将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操作方法、预后及注意事项向患者说明,指导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工作。②手术操作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将手术物品及器械及时准确递送到主治医生手中。③术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继续监测,嘱患者遵医嘱用药,指导其掌握常规康复训练方法和要领。④患者出院前,对其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嘱患者按时复诊。
1.2.2 研究组 接受手术室护理配合。术前护理:①术前访视。为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操作流程、术前注意事项,增强患者术前依从性,倾听患者内心需求,积极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将既往成功案例分享给患者,提高患者信心。②心理护理。术前,患者心理压力较大,易出现焦虑紧张、恐惧不安等情绪,护理人员通过交谈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尽量消除患者内心担忧和疑虑。③综合指导。指导患者掌握呼吸道并发症预防方法,提升患者护理知识掌握水平,全方位提高患者自理能力;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并限制探访人数,避免患者突然过度用力、情绪激动,确保心情舒畅。术中护理:①器械管理。术前30 min,护理人员清点器械及敷料包,对各种检查器械的相关功能进行测试,确保敷料包处于有效期内。②心理支持。患者被推送至手术室之后,护理人员注意观察患者面部表情、躯体动作以及眼神等,以便了解患者真实感受,鼓励患者积极面对。③舒适护理。协助患者保持仰卧位姿势,对患者采取适当的固定措施,避免出现意外情况,在患者背部下方放置柔软的靠枕,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的体位状态,将负极板粘贴在患者皮肤上,避免负极板被浸湿,以免烫伤患者。④限制性补液。严格管理患者的输液情况,控制补液总量,手术期间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遵医嘱给予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⑤术中保暖。将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2~25 ℃,尽量不要暴露非手术操作部位,为患者适当加盖毯子,加强术中保暖;将术中输入液体进行加温处理,尽量将温度控制在36.7~37.2 ℃;手术操作完成后,使用37 ℃生理盐水对胸腔进行冲洗。⑥完善管理制度。护理人员按照各项护理管理制度和护理流程实施护理工作,护理期间与主治医生高效沟通,全力配合,提高手术效率。术后护理:①清点物品。手术操作完成后,护理人员按照流程清点手术物品和器械,同时做好整理、交接、登记工作。②转移护理。护理人员将患者安全转移至ICU,转移时避免引流管出现脱落、扭曲或者折叠等。③生命体征监测。术后患者需要连接呼吸机,期间注意观察患者呼吸是否与呼吸机同步、胸廓起伏情况,并监测血氧饱和度,待患者脱离呼吸机之后,对肺部体疗进行加强,确保供氧,最大限度减少心肌耗氧量。出院前指导:患者出院之前,评估身体状况,嘱患者饮食、用药、锻炼等均要遵从医嘱,每天保持良好的心情,并嘱患者按时复诊。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具体指标包括手术成功率、切口感染率及切口裂口率。②不良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的焦虑情绪,<50分代表正常,50~59分代表轻度焦虑,60~69分代表中度焦虑,≥70分代表重度焦虑[9]。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抑郁情绪,<53分代表正常、53~62分代表轻度抑郁、63~72分代表中度抑郁、>72分代表重度抑郁。评估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9]。③血流动力学指标:分别于术前30 min、术后30 min测量患者呼吸频率、心率、舒张压及收缩压情况。
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冠心病属于心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具有发病急骤、病情严重、病死率高的特点。目前,临床常采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该术式是在心脏搏动的基础上进行手术操作,可改善患者疾病症状,提高血管通畅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冠心病患者受疾病症状不良影响,加之担忧手术失败,常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易加重病情,不利于预后[10]。手术室护理配合干预是护理人员护理服务过程中合理配合,为围术期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11]。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手术室护理配合干预不仅对患者术前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术中也会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紧张不安、焦虑抑郁的情绪,避免心理因素影响心率、血压等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切口裂口率低于对照组(P<0.05)。由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操作难度较大,手术风险比较高,需要主治医生、麻醉医师及护理人员密切配合,确保手术顺利完成[12]。手术室护理配合干预提倡医护人员相互合作,充分发挥医疗服务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对手术流程进行落地实施并不断改进和优化,强化医护人员监督和配合,避免出现手术事故,为手术顺利进行提供保障,进一步提升医疗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此外,护理人员熟悉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手术操作,对特殊器械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也比较精通,术中可高度集中精神,积极、准确的配合主治医生,缩短手术操作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0 min,两组舒张压、心率均优于术前30 min(P<0.05),且研究组呼吸频率、心率及血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因手术室护理配合干预给予患者有效的保温措施,促使患者体温维持在稳定范围内,降低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程度,进而维持心率及血压等指标处于稳定状态。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在进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期间接受手术室护理配合干预,可减轻焦虑、抑郁等情绪,降低切口裂口率,避免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大幅度改变,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降低切口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