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急救护理模式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2024-01-23 01:50徐佳韵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2期
关键词:致残率颅脑互联网+

张 华,周 玉,徐佳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护理部 上海市 201112)

重型颅脑创伤(sTBI)指各种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脑部的强力导致的颅脑组织损伤,患者多存在6 h以上的昏迷症状或清醒后再度陷入昏迷症状[1]。相关调查研究表示,sTBI是目前青壮年死亡的常见原因,也是发生率较高的创伤外科疾病之一[2]。对于sTBI患者而言,紧急抢救十分关键,患者确定手术指征后应立刻进行清创、颅脑减压或血肿清除等治疗,术前等待时间越长,患者预后残疾风险与死亡风险越高[3]。sTBI的常规急救流程包括院前急救、转运、院内急诊、术前准备及手术治疗等,在实际急救过程中受到院外院内信息差、医护人员沟通不足、院内各科室诊疗信息差等因素影响,整体急救效率不理想[4]。因此,为进一步提升sTBI急救流程的高效性、安全性,需要制订更完善的急救管理流程[5]。近年来,基于互联网的诊疗模式开发为医院医疗服务带来新的变革,以物联网、云计算为基础的“互联网+”数字化信息系统提升了医疗工作的智能化和高效性,公开的医疗信息系统简化了急诊所需的时程和空间,使患者获得及时、准确的诊疗服务[6]。基于此,本研究为探讨提高sTBI患者生存率的急救方案,拟观察“互联网+”急救护理模式的救治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9月1日~2022年9月30日我院收治的200例sTBI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参考中国颅脑创伤外科手术指南标准[7],符合相关手术指征;年龄>18岁;在本院完成开颅抢救及术后住院治疗;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全身并发症或其他严重多器官损伤;确诊原发性颅脑疾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者;患者及家属依从性差。实施“互联网+”急救护理模式前10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22~59(40.79±8.64)岁。实施“互联网+”急救护理模式后10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23~60(41.06±9.0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急救模式。院前急救:接到120电话后迅速出救护车,到达现场后初步评估患者病情并采取院前急救措施。院内急诊:患者入院后开通绿色通道,迅速与急诊科医护人员做好患者病情交接;急诊科专科医生快速评估病情,根据“ABCDE”急救模式实施治疗,包括处理活动性出血、通畅呼吸道、建立静脉通路、神经损伤评估、生命体征监测等。术前准备:完善影像学检查,快速有效地针对胸腹或四肢骨折等合并伤者实施检查与治疗,明确患者开颅手术指征后迅速抢救,并立刻完善术前准备(床边B超、心电图、备皮、麻醉等)工作,与家属沟通病情并签定手术知情同意书,开始手术。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急救方案基础上实施“互联网+”急救护理模式。

1.2.2.1 组建基于“互联网+”的院前急救服务体系 ①“互联网+”急救定位服务:使用手机拨打120急救电话后,所在的位置信息可自动上传至“互联网+”平台,急救人员通过该平台快速准确定位呼叫所在位置,加快救护车到达速度。②“互联网+”急救导航服务:救护车配备“互联网+”云地图,可实时动态提供道路路况,指导最佳行驶路线。③“互联网+”急救远程指导服务:救护车抵达现场后,急救人员通过“互联网+”技术,利用移动传输系统实时传输现场患者的信息至急救中心与接诊医院,同时尽快了解医院设备条件、救治能力、空床状况等,便于相关专家远程会诊和指挥急救。④安装救护车监控系统:在车前、车内均安装监控,并将监控的视频内容经由无线网络上传至急诊指挥中心,保证更规范的急救行为。⑤建立车载急救知识库:急救人员利用该知识库进行自我继续教育,进一步提高急救知识储备和院前急救治疗。⑥120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初步评估患者病情,实时直播现场情况至“互联网+”,完成院外、院内同步在线分析病情并由院内急诊科急救专家团队指导急救方案,尽力在10 min内给予现场急救。⑦转运过程中尽可能收集患者信息、急救任务信息等,并及时上传至传递医院互联网平台中。

1.2.2.2 组建基于“互联网+”的院内急诊管理体系 入院后,急救人员迅速与院内医护人员交接患者,并通过“互联网+”平台确认患者相关信息,减少医院各科室(急诊科、检验科、手术室、专家会诊科等)之间的无意义对接,明确患者开颅手术指征后迅速进行抢救,连贯落实接诊、检查、术前准备、麻醉、手术的“无缝隙”衔接流程。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院前转运时间、入院至手术抢救时间、手术时间。②比较两组急救成功率及致残率。③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GCS)[8]、住院时间。治疗前、治疗15 d后采用GCS评估患者情况,包括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运动反应3个维度,总分15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意识越清醒。④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消化道出血、继发感染、压力性损伤、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

2 结果

2.1 两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院前转运时间、入院至手术抢救时间、手术时间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院前转运时间、入院至手术抢救时间、手术时间比较

2.2 两组急救成功率及致残率比较 观察组急救成功92例(92.00%),对照组急救成功82例(82.00%),观察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致残8例(8.00%),对照组致残18例(18.00%),观察组致残率低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GCS评分、住院时间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GCS评分、住院时间比较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针对sTBI患者,临床强调应第一时间评估病因,尽可能应用现场医疗设备给予初步救治,入院后尽快完成病情评估和治疗前准备,最快速度开展后续紧急治疗。及时给予颅脑减压等手术治疗是保障sTBI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步骤[9]。目前,国内关于sTBI的急诊救治流程尚处于探索与完善阶段,仍存在不足之处,如院前急救反应时间过长、转运时间过长、各流程之间连贯性差等[10]。因此,在降低sTBI患者致死率、致残率的同时减少经济成本,并改善预后、提高舒适度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重难点。近年来,互联网技术与医疗服务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融入互联网技术的医疗服务更加高效化、便捷化、系统化,并且打破了传统诊疗的时间与空间限制,提高了诊疗速度与精确度。

为进一步提升sTBI急救效率,完善相关急救管理流程,本研究在sTBI患者救治中实施基于“互联网+”的急救护理模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院前转运时间、入院至手术抢救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表明基于“互联网+”的急救护理模式有效提高了sTBI患者急救效率,缩短了诊疗等待时间。与王宁等[11]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基于“互联网+”的急救护理模式应用于sTBI患者,在院前急救方面能够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最优路线导航、实时转播现场急救情况、远程指导急救、院外院内信息实时传递等功能,达到院前急救效率最优化,为后续院内急诊节省时间,同时患者病情信息的同步减少了医院各科室之间交接时间延误,保障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相关诊疗。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致残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表明相比于常规急救模式,基于“互联网+”的急救护理模式在降低sTBI患者致残率方面的优势明显,更能保障sTBI患者急救治疗的安全完成,与陈建萍等[12]研究结果相似。郭钰等[13]研究表明,基于“互联网+”的急救护理模式可以降低致残率,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治疗15d后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基于“互联网+”的急救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sTBI患者的预后,促进其康复进程,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安全保障性。本研究探讨并肯定了基于“互联网+”急救护理模式在sTBI患者急救时间、急救效果、预后恢复方面的优势。但由于无法排除所有干扰因素(如样本选取量偏少、样本病例存在区域局限性等),导致部分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偏倚,后续有待针对性完善并规范相关研究,为临床急救工作提供更具参考性的研究信息。

综上所述,对sTBI患者实施基于“互联网+”的急救护理模式有助于缩短有效诊疗的等待时间,改善急救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致残率颅脑互联网+
死亡率高,致残率高,预防这个健康杀手,关键有5条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无瓣膜病变心房纤颤并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