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聚合”之花在语文课堂绽放
——以《刷子李》为例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聚合思维训练

2024-01-22 02:07安徽省黄山市实验小学
教育文汇(综合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奇人刷子新课标

安徽省黄山市实验小学/徐 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核心素养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思维能力看似和语文学习关联不大,但实际上,语文核心素养中处处闪烁着思维能力的火花。笔者研读了聚合思维相关理论,发现聚合思维法是一种很好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是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1]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收敛性思维方式,与发散思维相对应,有聚就有散,聚合和发散总是相依相偎的。

这种思维方法和《新课标》的理念有很多共通之处。《新课标》一再强调整体教学观,要改变以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传统教学模式,将课程内容结构化,引导教师主动改变教学实践模式,从关注知识、技能的“点状传输”转变为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关注教学的关联性、整体性,关注学生在主动活动中所形成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态度、品格等的综合效应,进而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正是聚合思维理论内涵的体现——从大量知识点和训练点中提取有用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进行求同、比较、归纳,概括提炼出好的方法策略,进而通过发散思维去验证巩固,最后统整提升为语文核心素养。这个过程就是语文教学中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合力的过程。

如能基于聚合思维理念去设计教学,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合其中,则一定会事半功倍。下面就以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组的精读课文《刷子李》一课为例,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聚合思维训练。

一、聚于目标:取乎其上,得乎其中

一堂课没有合适的教学目标,结果可能是南辕北辙。设计教学目标,必须有据可依。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刷子李》所在单元的主题是“作家笔下的人物”,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新课标》指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第三学段(5~6 年级)学习内容是:阅读表现人与社会的优秀文学作品,走进广阔的文学艺术世界,学习品味作品语言,欣赏艺术形象,复述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积累多样的情感体验,学习联想与想象,尝试富有创意地表达。

同时,本组又属于习作单元,语文要素是“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尝试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这样看来,本单元以培养学生习作能力为主要目标。

基于《新课标》相关学段教学内容的提示和本单元语文要素的引领,分析教材后发现《刷子李》一文是这个习作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一书。作者冯骥才通过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等一系列写作方法,为读者全面展现了一个技艺高超的粉刷匠——刷子李。本课在习作单元中承上启下,前一篇精读课文《人物描写一组》通过三个片段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体会具体表现人物特点的基本方法。后面接着就是习作例文。因此,本课例的终极目标设定为:一是承接上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正面和细节描写方法;二是引导学生关注通过描写他人的反应来表现主要人物特点的写法,体会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好处,并尝试练笔。[2]

有了目标定位和指引,聚合思维就有了方向。教师依据五年级学生学情,设计以任务驱动开始,即“达人秀栏目征稿启事”这一真实性学习实践任务,形成聚合目标意识。教师将两课时的教学设计一致指向本目标,学生进行定向思维,在目标指引下阅读思考,同时教师给予学生思维方向——学习写法,并框定思维范围——探寻奇人奇事,所有教学流程都围绕“习得写作方法”这一目标循序渐进地安排推进。各教学板块安排如下:

教师紧紧抓住一个“奇”字,聚合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读”中晓“奇”,在“议”中悟“奇”,在一步步的探“奇”之旅中感悟刷子李的高超技艺。整个过程中,教师从第一课时聚焦“刷子李”,温习并感悟正面描写的特点,到第二课时聚焦“曹小三”,体悟侧面烘托的描写方法,进而试读《泥人张》,再识写作妙法,到最后的拓展阅读,学以致用。全过程采用学生自主自悟的方式,研读重点句子,领略人物风采,从而掌握写人的技巧,迁移巩固后,再学以致用,可谓是步步为营,层层深入。虽然最终学生的“达人秀”稿件在课堂上呈现的只是片段,质量也不一定很高,但我们相信:取乎之上,得乎其中。学生们在本节课上只要体悟到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特点,并有意识地尝试运用,即便不能达到冯骥才先生《俗世奇人》的妙笔生花的境界,但也已有不小的收获。

二、聚于思维:聚兮,散之所倚;散兮,聚之所伏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本课例将思维能力这一核心素养融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训练中,力求通过思维品质的提升,高效完成学习目标。聚合思维有“同一性”“程序性”和“比较性”的特点,一般要注意三个步骤:第一步是收集掌握各种有关信息,信息愈多愈好,这是选用聚合思维的前提;第二步是对掌握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梳理和筛选,这是聚合思维的关键步骤;第三步是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得出科学结论。从聚和散相互依存的角度看,这两种思维方式时刻渗透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之中(见表1)。

表1

课堂开始,教师布置“达人秀”征稿启事,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下接受任务,开启探寻“奇”人之旅。这也迎合了《新课标》提倡的“语文课程应引导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一理念。有了任务驱动后,学生也同步开启了聚合思维之旅。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聚焦“刷子李”,并布置任务:“默读课文,用‘__’画出描写刷子李语言、动作、外貌的语句,思考这位奇人‘奇’在哪里。”学生通过阅读,依据聚合目标找语句,寻“奇点”,这就是发散思维的过程。接着思考“奇”在哪里,学生品读文本,提取关键词句,捕捉有用信息,归纳出“规矩奇、效果奇、动作奇”等结论,这便是“聚合思维”的过程体现,有了这样的概括提炼,也初步搭建了“脚手架”,为下一步写法提炼奠定了基础。

接着,教师引领学生聚焦“描写方法”,从文中找到相关语句,总结出这些语句都是直接描写人物特点的——正面描写。这个过程进一步巩固了上一课学习的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这便是“聚中有散,散中有聚”。当学生对“正面描写”有了深刻印象后,随即把目光聚焦到“曹小三”身上。通过和“曹小三”一起搜寻小白点,完成“信服指数图”这样的小任务,开动学生思维的小火车。让学生又一次由聚到散,到文中进行梳理和筛选。这个过程中“信服指数图”是又一个简单的支架。学生在攀登支架的过程中,一步步靠近目标。

在完成了搜寻白点的任务后,学生们豁然开朗,原来“曹小三”的信服指数不是“水平不变”的,而是“一波三折”的,这也正是“曹小三”的心理波动图。这是思维由散到聚的过程。教师顺势抛出问题:“明明主角是‘刷子李’,又为何‘曹小三’这个旁观者多次出现在课文中?”这显然是又一次发散思维,让学生在头脑中搜寻信息,教师进而总结“这种通过周围人或环境的描写突出人物特点”的方法就是“侧面烘托”的写法,以此实现了思维的再次聚合,也是聚合思维的第三步。而后学生通过学习另一篇选自《俗世奇人》的例文《泥人张》,进一步巩固学到的“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品尝到“聚散相依”的学习之乐,为下一步举一反三的实践练习奠基。

最后,教师展示“木雕达人”视频,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逐步将所学技能迁移到习作训练中,进行深层次的聚合—发散思维训练,以期登上支架的顶峰,高效实现教学目标。这便是聚散依存的再次呈现。

因此,整个教学过程都是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互相依存的,这样“聚兮,散之所倚;散兮,聚之所伏”的表现形式,体现了思维能力训练层层深入推进的过程,更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三、聚于文化: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

文以载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以他们笔下“载道”的诗文,书写着各自的情感和心志。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的理念。[3]《新课标》也在倡导培养学生“文化自信”这一核心素养。要通过语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热情,引导其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培养其开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鉴于此,教师在设计本案例时,也在努力遵循语文学科“以文化人”这一导向思想,经过几番修改,确定了在探访达人的过程中,探寻妙招,习得妙招,最后寻访身边的传统文化非遗传人,将“达人秀”征稿活动推向高潮,借此提升本节课文化内涵的高度和深度。

如何将文化自信融入本课的教学中去呢?主角“刷子李”浑身散发的是一种“勤学苦练”后出神入化的“技术自信”。那么如何将这种“技术自信”转化成“文化自信”呢?最终落在“文学表达”上。

纵观整体七个板块的设计,其实可以将其概括为两大主题:聚焦文本资料,和文本对话,在多层次品读中,感知奇人的“技艺高超”这一特点;聚焦文学表达,学习冯骥才先生高妙的写作技法,在研读“刷子李”的正面描写中,感悟其“俗世奇人”的形象,在揣摩曹小三内心活动中感知“一波三折”的情节铺设,同时体悟侧面描写对人物塑造的推波助澜作用。

于是,这一“文化自信”首先就在寻找“奇”点的过程中得以彰显。学生一边亲密接触文本,了解了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好处:一方面上节课《人物描写一组》学到的正面描写、细节描写等在本课又一次呈现,学生又加深了对这一写法的印象;另一方面通过曹小三对师傅从半信半疑到崇敬,到质疑,再到崇敬的“一波三折”的情感变化,了解到侧面烘托描写更凸显出刷子李刷墙手艺之高超。同时在读中体会到作家“津腔津味”的语言特色,那是一种独有的幽默和凝练。读着读着,学生会在脑海中形成丰满立体的“刷子李”人物形象,甚至会感受到时光的定格,从人物身上可以闻到文字的墨香,进而可以感受到人物的体温,乃至于人物的一举一动和音容笑貌都在眼前逐渐鲜明起来。

这一“文化自信”还在阅读《泥人张》的过程中逐渐清晰起来。《泥人张》同样选自《俗世奇人》,和本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教师在引出这一系列的人物时,不忘铺路搭桥,将《俗世奇人》一书的序言展现给学生:“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然相异。然燕赵故地,血气刚烈;水咸土碱,风习强悍。近百余年来,举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在显耀上层,更在市井民间。——《俗世奇人·序》”[4]学生由此了解到相关信息,更能感受到作家“津腔津味”的特殊语言风格也是对燕赵之地的一腔热血,再读作品《泥人张》便觉意味深长,效果独具。

教师教学生运用阅读《刷子李》的方法读《泥人张》,进而推至《俗世奇人》整本书阅读,这样的群文阅读给学生一个“快乐的课堂”,把阅读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泥人张》这样的同类阅读文本,让学生再次感受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体会用生动的情节来塑造人物的方法,更强化学生对这一独特表达方法的认识。同时,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教师此刻便可以因势利导,激发学生阅读《俗世奇人》整本书的兴趣。教师仅仅是学生的引导者、陪伴者,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快乐地阅读、快乐地交流、快乐地分享。[5]

这一“文化自信”还在学生练笔过程中如鱼得水,得以贯通。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更需要当代少年继承和发扬。教师将原先设计的小练笔《我们家的厨神》更改为《木雕达人——方峰》介绍片段描写,旨在激励学生向身边的非遗传人学习,勤学苦练,燃起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争做非遗传人,成为新时代有担当的中华文化传承人。这正是以文本为基础,通过精神的力量、通过教化的功能、通过春风化雨的形式,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润泽学生向美向善之心,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审美素养。

在剪辑视频时,教师刻意将人物拍摄的正面镜头和侧写镜头的场景一一保留下来,包含人物动作、神态及语言等镜头及雕刻时的木屑、工具和作品等,为了让学生一目了然看清楚镜头语言,这样写作练笔时也能有话可写,下笔有据。“文化自信”“语言运用”和“审美创造”等核心素养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一确立起来,渗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总之,基于聚合思维理论,始终思考学生的需要,立足于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对教学资料进行整合和拓展,能使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心里有文本,脑中有火花,眼里有学生”,这样的教学设计应当是可行的、有效的。

猜你喜欢
奇人刷子新课标
我们班的俗世奇人
推荐书目《俗世奇人》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潮”的旧刷子
Look and Guess眼力大比拼
“俗班奇人”——舞王李
О НИХ СУДАЧИЛИ НА УЛИЦАХ
民国报界奇人黄伯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