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与健康素养的相关性

2024-01-22 11:14:28吕童玉刘晓冉张雪雁李刘荣一王晓棠吕怡婷王方琴李文琰
护理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总分媒介维度

吕童玉,刘晓冉,张雪雁,高 垚,李刘荣一,王晓棠,吕怡婷,王方琴,李文琰

滨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山东 264003

2019 年7 月,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1]文件,重点强调了普及健康知识和提高健康素养的重要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再次提到了建设“健康中国”的目标。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在普及健康知识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通常具备较高的教育水平和信息获取能力,能主动搜索和理解与健康相关的信息,并将其传达给家庭成员。大学生的健康信息搜索行为不仅会对自身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也对家庭成员的健康行为和医疗决策产生连锁效应。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是指为了获取、了解和确认与健康相关的信息,在具体事件或情境中表现出的行动或活动[2]。有研究表明,在社交媒体上与健康相关的使用和自我效能之间存在强关联,有积极体验的人更倾向于积极搜索健康信息,而健康素养和自我效能之间的关联也更为密切[3]。健康素养是指个体从各种渠道获知、理解和应用基本健康信息的能力,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并维护、促进自身的健康状态[4]。以往研究表明,电子健康素养对健康信息网络搜寻意愿有正向影响,可信的信息来源起中介作用[5]。因此,可以通过改善大学生的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来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研究旨在分析山东省大学生的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现状,并探究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与健康素养之间的关联,并分析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以便制定干预措施来改善其健康素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青岛农业大学和滨州医学院的2 116 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2.1.1 一般情况调查表

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包括年龄、性别、生源地。

1.2.1.2 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量表

该量表由耿佩然[6]研制,包括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主观规范、健康风险感知、健康信息搜寻媒介质量感知、大学生健康素养(本研究生未采用)和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意向6 个维度,共47 个条目,其中有2 项为反向计分。本研究采用该量表的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维度、主观规范维度、健康风险感知维度、健康信息搜寻媒介质量感知维度和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意向维度。采用 Likert 7 级评分法, 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依次计1~7 分。47 个条目得分之和即为总分。总分≥227 分为健康状况良好,总分≤149 分为健康状况差,总分>149~<227 分为健康状况一般。该量表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 系数为0.803。

1.2.1.3 健康素养量表

采用李忠民[7]编制的健康素养量表,该量表包括基本保健素养(29 个条目)、疾病预防控制素养(45 个条目)、安全急救素养(24 个条目),共98 个条目。总分 0~196 分,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疾病自我保健能力越好。该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 0.904。

1.2.2 调查方法

本研究在征得两所高校学生工作负责人同意后,正式通过问卷星APP 设计调查问卷,向青岛农业大学、滨州医学院两所高校大学生发放问卷。在发放问卷前,研究人员向被试者介绍研究目的和注意事项,并在填写问卷时提供统一的指导语。数据通过问卷星平台导出后由2 名研究人员进行校对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共发放问卷2 379 份,回收有效问卷2 116 份,问卷有效回收率88.9%。剔除标准:被试不存在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答案存在一定规律性(如连续选择同一选项、前后逻辑不一致等);作答时间过短(<90 s)等。

1.2.3 统计学处理

通过问卷星导出数据,采用SPSS 26.0 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根据研究目的和数据的性质,选择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Pearson 相关分析和线性逐步回归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2 116 名被调查大学生中,年龄19 岁以下351 人,19~25 岁1 750 人, 25 岁以上15 人;男528 人,女1 588人;来自农村1 133 人,来自城镇983 人。

2.2 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得分

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各维度得分见表1。

表1 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维度得分(±s,n=2 116) 单位:分

表1 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维度得分(±s,n=2 116) 单位:分

维度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主观规范健康信息搜寻媒介质量感知健康风险感知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意向得分评分范围2~14 10~70 7~49 6~42 3~21 9.26±2.43 48.20±9.10 33.72±6.82 27.40±5.56 15.42±3.53

2.3 影响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影响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单因素分析(±s,n=2 116) 单位:分

表2 影响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单因素分析(±s,n=2 116) 单位:分

项目年龄统计值P分类≤18 岁19~25 岁≥26 岁F=2.44 0.088性别t=-2.42 0.026生源地男女农村城市人数351 1 750 15 528 1 588 1 133 983健康信息搜寻行为9.02±2.45 9.31±2.40 9.73±2.82 9.05±2.67 9.34±2.31 9.17±2.30 9.37±2.52 t=-1.90 0.057

2.4 大学生健康素养与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相关性

结果显示,健康素养总分(82.44±21.31)分,基本保健素养(29.60±7.02)分,疾病预防控制素养(28.10±9.21)分,安全急救素养(24.74±7.34)分,主观规范、健康信息搜寻媒介质量感知、健康风险感知、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意向、基本保健素养、疾病预防控制素养及健康素养总分与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总分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与其他维度及健康素养的相关性

2.5 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主观规范、健康信息搜寻媒介质量感知、健康风险感知、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意向是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4。

表4 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信息报告显示,人类可以通过信息传达来预防30%以上的疾病[8]。Zhang 等[9]研究发现,如果寻求信息者不精通如何寻求在线健康信息知识,他们可能面临健康风险。因此,获得健康信息资源对大学生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显示,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总分处于中等水平,与胡蒙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缺乏对自身健康信息的重要性和获取渠道的意识和知识。此外,忙碌的学业和社交生活以及压力也限制了他们主动搜索和获取健康信息的时间。相对于主动搜索,大学生更多地依赖于日常经验、社交圈子或直接医疗机构的指导。虽然大学生可以通过传统渠道如权威机构、专业医护人员和家人朋友以及电视等媒体获取健康信息,但研究显示大学生主要依赖互联网进行健康信息搜寻,其中约80%的大学生频繁使用互联网进行搜索[11]。互联网的多渠道传播、便携性、低成本、丰富的服务类型以及隐蔽性和匿名性等特点使其成为大学生首选的健康信息获取工具。然而,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可能更倾向于传统渠道,可能与经济条件有关,他们更愿意从权威机构、专业医护人员和亲友获得可靠的健康信息[11]。综上所述,大学生在获取健康信息方面面临着意识和知识不足、时间压力、不确定性、信息过载等挑战,但他们对互联网健康信息的高度依赖性也促使他们频繁使用网络进行搜索。

3.2 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与健康素养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显示,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与多种因素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首先,主观规范与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正相关,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6]一致,说明具有较强主观规范的大学生更能约束自己的健康行为,对自身健康更关注,并具有更强的健康信息搜寻动机。其次,健康信息搜寻媒介质量感知与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也呈正相关,原因在于质量感知较高的健康信息搜寻媒介能够提供准确、可靠、易理解且权威的健康信息,这些因素能够鼓励个体更积极主动地进行健康信息的搜寻行为。相反,低水平的健康信息搜寻媒介质量感知会导致大学生无法准确获取相关健康信息,难以判断信息的可信度和有效性,也不清楚如何正确地收集和利用健康信息,这将降低其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频率和质量。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意向与实际搜寻行为呈正相关。这可能是因为人们关注健康问题,需要自我管理和增加知识,并通过多渠道选择来获取健康信息[12],而这些因素会增强他们的信息搜寻意向和行为。同时,基本保健素养与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之间也呈现相关,与付少雄等[13]的研究结论一致。高健康素养的大学生通常具备更好的健康水平,关注健康并积极主动地寻求健康信息,以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健康水平。相比之下,健康素养水平较低的大学生可能会在信息检索、评估和运用过程中面临困难,使其做出错误的健康决策,从而危及其健康。因此,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获取健康信息,建议卫生机构和门户网站采用简单易懂的方式提供信息,并降低搜索难度[14]。此外,建议将与健康相关的课程纳入大学的教学计划中,以便向学生传授各类疾病和不良健康状况的基本特征,并提供有关患病风险的相关信息。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大学生在大学生活的早期阶段改善和管理不良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增加其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和了解。

3.3 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主观规范、健康信息搜寻媒介质量感知、健康风险感知以及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意向对大学生的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有影响。女生在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方面明显高于男生,这与林婷[15]的研究结果一致,但与刘杉杉[16]的研究结果不同。分析这可能是因为女生性格细腻,对自身健康关注程度较高,容易察觉到自己的健康风险因素,并且对健康问题的耐受力较低,因此她们更加倾向于主动搜索健康信息,相比之下,男生的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相对较弱。此外,调查中女性受访者占比较大,这可能引起结果的偏倚。总结来说,大学生的信息搜寻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影响因素与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来确认。

具体而言,性别、健康风险感知、主观规范、健康信息搜寻媒介质量感知和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意向对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性别、健康风险感知、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意向、主观规范、健康信息搜寻媒介质量感知。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性别对大学生的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健康风险感知。这一发现与兰雪[17]的研究结果一致,也表明健康风险感知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信息搜索行为,并不是通过情感或信息的完备性等中介变量产生影响。因此,那些对自身健康风险敏感的大学生更容易主动寻求健康信息,以提高相关知识的获取度。此外,还有研究显示,健康素养是一种可以被调整和控制的内在心智要素[18]。提示教育工作者应该给予大学生健康教育足够的重视,帮助他们了解健康知识,并加强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同时,提高大学生对健康风险感知的水平,培养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求健康信息的行为习惯,也可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4 小结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与健康素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教育者可以通过推广健康素养教育、引导学生主动搜索健康信息、组织健康宣传活动和提供实践机会等方式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养和健康素养搜寻行为,让他们具备获取、评估和应用健康信息的能力,进而改善个人健康状况。但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1)本研究样本主要来自山东省的2 所高校,调查范围受限;2)本研究采用线上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调查质量和健康信息搜寻行为评估可能存在;网络问卷受样本选择限制,无法覆盖所有地区和人群。未来研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面访、观察等,扩大样本范围,使用多种方法提高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总分媒介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中华诗词(2019年7期)2019-11-25 01:43:00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传媒评论(2019年7期)2019-10-10 03:38:32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中等数学(2018年8期)2018-12-01 00:48:55
书,最优雅的媒介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 09:57:18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光的维度
灯与照明(2016年4期)2016-06-05 09:01:45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新闻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26
一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一)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