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静 毅
(首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9)
发展需求是人比较高级的需求,职业发展关乎思政课教师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当前,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职业发展中存在教学、科研、认同三大现实困境,这些困惑在青年教师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立足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实际和理论研究实际,对其职业发展的困境、原因及走出困境的路径进行探析,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推动下,我国高校思政课的建设发展有着充实的条件保障,思政课教师职业发展也有着很好的时代际遇,然而在多种现实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发展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境,客观认识这些困境是走出困境的第一步。
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着比一般课程教学更为复杂的矛盾关系,在教师教学技能、教学艺术、教学水平、教学纪律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关键还在于“解惑”,解大学生学习之惑、生活之惑、工作之惑、情感之惑、价值之惑,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使思政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承受着较大的压力。整体上看,思政课教师教学困境及其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多重教学原则之间的平衡问题。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课程实践形式,思政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要遵循多重原则。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通俗性和理论性的关系,既确保大部分学生听得懂、喜欢听,又能给那些想深入、善思索的学生提供理论学习和思考空间;既要理直气壮地阐释和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要避免灌输式、填鸭式教学限制学生自由思考能力;既要对教学全过程实施监管,又要确保不因维护课堂秩序而分散教学时间和师生精力,在多重教学原则的适用、平衡和融合方面做出努力。二是多样教学方式的协同问题。当前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选择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效益问题,主要指“微课”等新兴的线上教学方式的实际效益问题。“互联网+思政”等线上教学的便捷性毋庸置疑,然而面对网上课程的学习进度随着“考试周”而暴增的现象,有的思政课教师不仅感慨道:“突增猛减的数据能不能作为网课有效性的支撑有待验证”,部分大学生“赶任务”式地完成线上课程是教学方式本身的问题,还是另有其因?线上教学的监督和管理、质量和效益如何保证?这些都是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难题。事实上,无论新兴教学形式的势头多么强劲,高校思政课传统课堂教学都是不能被替代的,这就存在一个传统教学方式和新兴教学方式之间的协同问题,如果这方面处理不妥,思政课教师便会产生双重教学压力。三是多元教学理念的融合问题。思政课的教学理念不可能是单一的,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知识理念借鉴,这些学科对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不尽相同,如教育学强调教学价值中立,思想政治教育则强调思想引导的纪律性、政治性、理论性,心理学强调学生知识接受和认知发展的心理逻辑等。思政课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吸收、借鉴、融合不同学科有利于社会主义人才政治素养培育的内容,融合多元教育理念开展教学。
对于思政课教师职业发展而言,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教学为科研提供基础素材和问题方向,科研为教学提供学理支撑。高校思政课教师在科研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下:第一,科研选题的学科归属与教学实践的对应问题。据了解,当前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背景覆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下属二级学科专业,以及历史学、哲学、法学、教育学、伦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专业,思政课教师从事的科研活动往往围绕其专业开展,因此难免出现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对接不畅的问题。为有效增强理论研究对教学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减轻自身科研压力,思政课教师要善于以“已积累成果和提升能力为落脚点,关注热点前沿,着眼问题探讨,持续深耕,善于规划积累整合自身的研究成果,实现成果的转化推广”[1]。第二,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问题。思政课教学做的是思想引导和理论教育工作,其研究成果很难直接转化为可推广、能应用的实践模型,从思想或理论成型到推广应用,仍需一定的时间做转化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之间的验证、互动和支撑具有延迟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和科研积极性,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还容易制约理论研究对教学的引领力和支撑力,影响思政课教师树立学术自信。
根据主体的不同,可将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认同分为自我认同、学生认同、同行认同、社会认同四类,不同主体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职业的评价依据不同,但整体来讲,各类主体对思政课教师的认同所产生的影响或积极鼓励、或消极挫败是一样的。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发现,“学生参与度较低,课堂发言不积极,课下作业存在应付心理”,这些很影响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有的教师感慨:“与其他专业课教师相比,思政课教师的获得感是比较低的”;有的教师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虽开辟线上教学渠道,开发了一些教学APP,但是学生参与线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讲,反而加重了教学负担”;在有的专业课教师眼中,思政课教师就是照本宣科的机械性劳动,相反还享受着国家政策的重点支持;在有的学生眼里,思政课教师讲的都是“大道理”,与自身实际无关,期末考试只需要背诵识记即可,无需深入理解。笔者曾面向全国34所高校进行调研发现,大学生认为思政课讲授的内容和自己“无关”,对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没有用”,是影响他们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主要原因之一。事实上,以上这些问题中有很多不是针对思政课教师而是针对理论学习、课堂教学、课程考核的,但这些日积月累的误解和负面信息却严重影响着思政课教师的自我认同、学生认同、同行认同和社会认同。有学者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虽然是师生公认的最辛苦的一个群体,但也是在大家眼里‘最没有作为’的一个群体”[2],这正是这一问题的现实表现。此外,在思政课教师职业认同方面还存在社会认同夸张化的问题,部分社会成员对思政课教师的评价往往建立在不切实际的预期上,所谓“不切实际的预期”指的是思政课教师既然是做学生的思想引导和道德教育工作,就要对学生的一切思想认识、道德品质、政治素养等问题负责,一旦这些方面出现问题,就全盘否定思政课教师的劳动,这种观点和做法是思政课教师社会认同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对于思政课教师这一职业,过分夸大或完全抹去其价值和作用的评价都是不切合实际的,容易导致思政课教师职业获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感的降低,给思政课教师的实际工作带来“不能承受之重”。
思政课教师的基本身份是人民教师,学科和专业的特殊性又赋予这一群体更多的“身份”。习近平强调:“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3]这为精准定位思政课教师的多重身份提供了根本遵循。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全面理解这些“身份”,自觉向着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努力,是思政课教师职业发展的关键。
对于思政课来讲,马克思主义既是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也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作为设计者和实施者,思政课教师应成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的表率,要自觉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一方面,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实践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停在口头说说就可以的,而是从实践中来,用以指导实践,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检验的理论,因此,检验一个人是否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不能只是“听其言”,更重要的是“观其行”。我们常说,理论指导实践,从这一意义上去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可见的,思政课教师是否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程度如何,必然体现在其生活、工作、学习的言行举止中,且通过不同形式、以不同程度影响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思政课教师只有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才能在课堂内外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教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这是由大学生思想认识形成规律决定的。人的认识往往是从实践需要出发,在实践中发展形成的,但理论学习作为认识活动的一种形式,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思政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理论教育,对学生而言这是一个并非直接参与实践而是通过课堂学习获得间接经验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实践”这一认识的土壤和源泉,在思政课课堂教学中是缺位的,但人的认识形成规律又要求个体到实践中去寻找认识的支撑点,这时,大学生往往通过回忆来提取生活、工作、学习中已经形成的实践经验,并据此对思政课教师所讲授的理论知识进行检验,以确认自己是否真正认同、愿意接受教师所教,这些“实践记忆”“实践经验”中,就包含有思政课教师是否言行一致、是否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身实践等。在教学中,教师是实践经验、人生阅历、知识水平更高层级的代表,学生最容易把教师当做参照来检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用性。一个不相信马克思主义真理,不坚持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人,很难教出真学、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的学生。
思政课是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课程实践形式,是中国共产党赢得青年的主要阵地,把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政治关口”,思想引导和理论教育规律决定了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性作用,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内在地规定了其必须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和支持者[4]。而这一身份又对思政课教师的能力素养提出特殊要求,“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5]。要想真正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思政课教师就必须从多方面增强主导意识,提升思想引导和理论教育能力,在课上课下严格要求自己,学深悟透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合格宣讲者、坚定支持者和积极践行者,在课上课下、人前人后做大学生为人为学的表率,以身示教,以身示范,引导大学生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积极拥护者。
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理论教育的使命,也自然地也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精神文明、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基于此,要从以下几个角度精准把握思政课教师的身份和任务。
首先,思政课教师不同于一般专业课教师。如果说一般专业课教师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技能,使学生成为“某种人”,那么思政课教师则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学生成为“人”,不同的教学任务从使命担当上将思政课教师与其他专业课教师区别开来,不同的使命担当又决定了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素养上的特殊性,对此,我们在前文中已进行论述,在此不做赘述。思政课教师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自身身份和使命的特殊性,才能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运用专业思维、展现学科魅力,赋予教学以更强的理论性和思想性。
其次,思政课教师与党政机关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同。虽然同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精神文明和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但思政课教师面对的是青年学生。青年学生与社会大众的知识水平、接受习惯、思维方式、求知欲望有着很大的不同,可以说思政课教师是面对高知群体的传播者,在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精神文明和先进思想文化时,不仅要注重正面宣传、鼓舞号召,还要立足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在知识体系解构与重构上下功夫。如果说党政机关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重在利用传播规律,以鼓动宣传号召的形式营造浓厚氛围,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者、支持者和拥护者;那么,思政课教师则重在从学理上、逻辑上深入阐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先进思想的传承者、支持者和传播者。
最后,思政课教师不同于高校其他思想政治工作者。思政课教师是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和思想引导的专门工作人员,与党委、团委、学工部的政工干部不同。思政课教师主要通过春风化雨、和风化雨的教育方式实现工作价值,要求更高的学理性和逻辑性,强调以理服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主要依据制度、规章、政策进行管理,要求更强的号召力,强调以规导人。思政课教师要立足教学本职,拓展专业能力,更好地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思政课教师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和引领,主要体现在为大学生成长发展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提供正确的价值指引。我们常说“思想决定行为”“思路决定出路”,大学生能否在高等教育阶段形成理性平和的思维方式和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在个人成长和贡献社会中形成对中国共产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积极拥护和坚定支持,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和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直接影响其一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青年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青年学生的思想认知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但他们善于、乐于、敢于接受新鲜事物,具有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强的优点。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3],这就为思政课教师体认使命担当提供了重要指引。思政课教师要从人的发展全过程中把握青年学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形成规律,更要从青年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认清自身角色和使命担当。
教学与科研是思政课教师职业发展的“两条腿”,这是建立在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的基础之上。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主要体现在从教学中寻找科研生长点和从科研中寻找学术支撑。思政课教师要在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中,寻找职业发展动能。
公共必修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思政课教师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教学,他们对学生思想热点、价值困惑点、理论学习难点较为熟悉,从而为学术研究储备了丰富素材。在教学与科研并重,教学任务并无减轻的背景下,从教学中寻找科研素材,发现科研问题、科研方向和科研生长点,是思政课教师协调教学与科研,实现职业全面发展的钥匙。一方面,教学面向不同学生的不同思想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灵活性,教学过程虽是可设计的,但却是不可预测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使教学成为思政课教师学术研究灵感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学术研究的目的是指导实践。思政课教师的学术研究必将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作用于教学,从这一意义上讲,教学质量和效果本身即是对教师学术成果质量和转化效能的验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思政课教师调整学术研究的方向和侧重点、推进教研成果的实际转化提供了现实依据。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主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的思想认识理论问题,思政课教学主要解决操作层面的问题。革命导师列宁曾讲:“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6]思政课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同样需要理论的指导和支撑。除马克思主义理论外,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都为其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手段的创新提供了知识借鉴;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对规律性问题的认识,为思政课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确定提供了根本遵循,增强了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水平。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思政课教学研究有利于拨开思政课教师理论上和思想上的困惑,为严格遵守课堂纪律,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热爱提供帮助。另一方面,学术研究以其严密的逻辑性,对思政课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预判和研究,对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的转化、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提供指引,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思政课教学影响实时性的缺陷。从一定程度上讲,思政课教学影响有“覆水难收”的效果,这就要求在开展思政课教学活动之前,必须对教学内容反复论证和验证,这也正是党和国家反复强调“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的原因所在,思政课教学研究以其严密的逻辑论证和教学实践形成互补,确保了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在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中提升自我是思政课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教学与科研的平衡不仅是合理的时间分配和恰当的精力投入,更重要的是教学思维与科研思维的融合。教学思维与科研思维的融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思政课教师以学科理论为引领,加强思政课教学研究,运用批判性、建设性、探究性思维去设计教学方案,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增强思政课教学的专业性、科学性、规范性,同时,以学术研究的严谨性规范教学行为,形成教研、教学一体化推进的自觉和习惯。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立足教学实践,坚持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开展相关学术研究,使学术研究更接地气、更具生命力。只有基于教学与科研的平衡,思政课教师才能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充分展现专业能力、释放职业魅力,彰显职业价值,实现全面发展。
职业认同是影响思政课教师职业成就感、获得感、幸福感,激发思政课教师职业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因素,要从内部、外部两个方面,积极优化思政课教师的工作条件、环境和状态,为其职业认同感的提升提供有利的、全面的保障。
当前,国家已出台一系列政策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给予倾斜。然而,如何从心理上、情感上增强全社会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认同,仍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持续探索。制度在社会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毋庸置疑,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社会认同,依然要充分发挥制度的优势,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师准入制度和退出机制,以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化和思政课教师管理的专业化赢得社会公众对思政课教师的尊重和赞赏,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社会认同。
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帕森斯指出,人们是在选择职业,而不是在找工作,寻找职业时,人们会更加关注个人与职业两方面的相互匹配程度。思政课教师健康职业心理的形成,起步于高等院校师范生培养期间的职业心理教育和培养,贯穿于思政课教师职业成长发展的全过程。健康的职业心理是思政课教师由内而外地认同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所研究的专业、所教授的内容的基本前提,是思政课教师职业自信和职业认同形成和增强的源头。为此,国家相关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应加强关注和研究思政课教师的思想和心理问题,通过合适的途径和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其进行心理健康筛查和教育,引导他们形成对教师职业的强烈认同和坚定自信、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认知,形成对大学生的关心和热爱,把职业行为规范转化为个人的行为习惯,把师德师风建设标准转化为个人的道德追求,把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定位从工作转化为事业和爱好,形成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的职业个性、职业气质、职业能力、职业心理,把对外界认同的关注转移到自我认同上来,从自我认同中增强职业自信和内生动力。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同行评价和同行认同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讲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同行评价中的评价者往往能对被评价者承担的教学任务、所处的教学情境、处理的教学问题、面对的教学对象有着感同身受的理解和体会,他们往往能结合多种教学要素对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和研究给出相对公正的评价。相对于单纯地依据硬性指标和标准而进行的评价而言,同行评价更能兼顾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思政课教师也能在评价同行和被同行评价的过程中,准确地判断职业发展差距,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有参照地规划职业发展目标,探索职业发展路径。因此,同行评价的结果往往在行业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说服力,对思政课教师的成就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师评价多以上级评价为主,同行评价在整个评价体系中所占分量较轻,应适当加重同行评价的权重,科学研究和制定同行评价标准及指标,为专业眼光审视和评价专业行为创造良好的条件,增强思政课教师的同行认同。如,各级各类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或马列主义教研部可通过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使同一教研室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评课,确保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互评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在协同合作和互相磨合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同行认同。
相对于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而言,思政课教师与大学生的交流机会和时间相对较少,导致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的“台前幕后”了解不够,许多学生仅看到教师课上的辛苦,却不明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讲意味着什么,不明白一次次教学活动背后所蕴藏的汗水和劳动,这一现象直接导致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师劳动成果的“不理解”甚至“不尊重”,影响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师的认同感。为破解这一现实问题,思政课教师可邀请部分学生参与备课,使大学生直接体悟思政课教学准备的艰辛和教学设计的特殊用意,马克思主义学院或马列教学部可尝试以合适的形式向大学生公开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辛苦劳动的过程、成果以及台前幕后的艰辛,这些举措和行为旨在引导大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教师劳动的艰辛,一方面有利于激活大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大学生通过备课等环节实现自我教育,另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了解思政课教师的工作,尊重他们的劳动,由内而外地提高教学积极性和参与度,从内心深处端正评教态度,进而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评教随意化的现象,从而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学生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