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华,罗成翼
(湖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湖南是湖湘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革命的策源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探索的先声地。在这片红色沃土上,孕育了一大批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民族复兴开拓者,他们涵养了湖湘文化中优秀的血脉基因,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阶段创下辉煌的业绩,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锻造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湖南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的重要策源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探索的先声地。在中国共产党建党早期,一批又一批湖湘先进知识分子和湖南共产党人成为思想先行者、革命先驱者,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锻造提供思想之源。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促使湖南先进知识分子觉醒并开始接受社会主义思潮,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湖南乃至全国的广泛传播。1918年新民学会成立后他们便开始有计划地组织会员到俄国、法国学习新思想新学说。在留法期间,蔡和森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受其影响,不少进步青年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1919年,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并紧扣“宣传最新思潮”的办刊宗旨刊发了《民众的大联合》,在当时引发了重大反响。《湘江评论》被公认为五四时期出色的革命刊物之一,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湖南的传播。1920年,毛泽东、易礼容、彭璜等人发起成立文化书社,宗旨是“以最迅速、最简便的方法,介绍中外各种最新书报杂志”,其中包括《马克思资本论入门》《新俄国之研究》《新青年》《劳动界》等马列主义著作和杂志,成为当时湖南乃至全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途径。1920年,全国开始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论战,湖南特别是新民学会内部也发生了激烈的辩论。在辩论中,毛泽东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2]同时学会还开展了研讨会、讲演会宣传、阐释马克思主义,使很多青年进步者抛弃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转而接受、认同马克思主义。此外湖南还创办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俄罗斯研究会等一批新式社团以及自修大学和工人夜校等新式学校,培养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先行者。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3]湖南共产党人和湘籍革命者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广泛宣传的同时,还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中国革命、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科学分析,正确认识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和力量,创造性地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工农武装割据”等著名论断,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有力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湖南共产党人和湘籍革命者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汲取精神伟力,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定体现在“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大义凛然中,体现在“雪耻需倾洞庭水,爱国岂能怕挂头”的英雄气概中,体现在“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4]的忠贞坚定中,正是这种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和坚定实践,使得湖南在夺取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在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湖湘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蕴含的经世致用、求真务实的价值理念,心忧天下、民为邦本的思想品格和敢为人先、不怕牺牲的担当奉献精神,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锻造提供了价值源泉。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湖湘文化中蕴含的经世致用、求真务实价值理念对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政治品格产生了深刻影响。经世致用、求真务实是湖湘学派一以贯之的学风,它注重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从而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这一学风在湖南士人中代代相传,经清后期魏源、曾国藩等人大力推崇,逐渐成为当世显学,对湖湘教育与人才培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把“实事求是”作为校训,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将“实事求是”写进学校章程。正是受“实事求是”这一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实事求是”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也由此成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灵魂,成为我们党发展壮大的根本思想保证。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历时32天,行程700多公里,考察了湖南5个县,撰写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充分肯定了农民武装斗争,为之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等革命理论的提出和“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选择提供了现实依据。在抗日战争前期,针对当时党内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王明“左”倾教条主义仍然根深蒂固等问题,毛泽东决定在全党范围开展一次整风运动。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并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社会主义探索初期,为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向全党发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号召。刘少奇带队回到湖南调研,通过44天的深入调查,深入了解了农民生活真实状况和人民公社食堂的弊端,为解散公共食堂和纠正极左路线起到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湖南抢抓“两型社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部崛起”等战略机遇,结合自身地理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进入新时代,习近平三次考察湖南,为湖南擘画了“一带一部”“三个着力”“守护好一江碧水”“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湖南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结合省情、国情、世情,认真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立足时代发展和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胸怀“两个大局”,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国内外发展新形势、新机遇,积极应对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方法、新举措,着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
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无论是湖南自身发展还是湖南对中国革命改革建设的影响与贡献,都离不开实事求是这一价值遵循,体现了湖湘文化中经世致用、求真务实的精髓要义对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价值理念的滋养。
爱国主义是湖湘文化鲜明的特质。屈原、贾谊、范仲淹曾在湖湘大地上著书明志,抒发了爱国忧民、心忧天下的宽广胸襟,激励了历代湖湘士子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从而启发了谭嗣同、黄兴等革命志士的爱国情怀和担当意识。也对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何叔衡、萧三、李维汉、周世钊等大批五四新青年“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思想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代以长沙为中心的湖湘学派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民为邦本”的思想传统,代表人物胡宏提出“治道应以恤民为本”。胡寅、张栻提出养民思想,主张轻徭薄赋,以得民心。著名思想家、湖湘文化的集大成者王夫之提出“严以治吏,宽以养民”的主张,把“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认识高度。到了清朝末期,谭嗣同等人更是把“民为邦本”同坚持废除君主专制相联系,肯定“民为邦本”是救国的根本之道。这一思想对后世,特别是毛泽东等革命领袖产生了深远影响。建党初期,毛泽东深入工人群众之中,组织发动了安源大罢工等系列工人运动,为工人争取组建工会、增加工资、改善工作条件等利益。建军初期,在湖南省桂东县颁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严明的军规军纪赢得了老百姓的爱戴和拥护,成为军队与人民群众建立血肉联系的重要保障,是革命军队无往而不胜的重要法宝。红军长征时期,“半条被子”的故事生动诠释红军关爱百姓、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是红军长征路上军民鱼水情的生动写照……。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在就业创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养老服务、住房保障等方面,织密民生保障网,从实践上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思想。作为“精准扶贫”的首倡地,湖南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的样板经验。作为湖南的省会,长沙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房价持续保持省会城市低位水平,打造“住有所居”“宜居宜业”的长沙模式,成为全国典型,让长沙连续15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历史和实践证明,湖南共产党人在革命、改革和建设各个时期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在他们身上深刻体现了湖湘文化中所蕴含的心忧天下、民为邦本的思想品格和价值立场。
“一部近代史,半部湖南书。”鸦片战争后,为改变被列强欺凌的命运,以魏源、曾国藩、左宗棠等为代表开展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文化和先进技术,以求达到“自强”“求富”。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在各地创办学会、学堂、报纸,谭嗣同、唐才常、熊希龄等人在湖南成立了南学会,创办了《湘报》,用新思想启迪民众。辛亥革命时期,黄兴、宋教仁、蔡锷等人以民主革命的形式结束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等为代表的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改造中国与世界,抛头颅、洒热血,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经过一代代湖南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湖南实现了从农业大省向工业强省的大转型,从经济落后向全国十强的大跃升”[5]。
历史和实践证明,正是湖湘文化中蕴含的敢为人先、不怕牺牲的担当奉献精神,滋养了湖南人的坚强勇毅的性格,培育了湖南人的独立思考,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伟大精神来源伟大实践。在党的百年历史上,湖南发出“建党先声”、成为“建军摇篮”、开拓“建政先河”,一代代湖南共产党人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创造了一系列惊天动地的历史壮举,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在中国共产党雄壮多彩的精神谱系中,充盈着鲜红的湖南元素”[6]。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南培养了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等锻造党的精神谱系的革命领袖、开国将帅,发动和领导了秋收起义、湘南暴动、通道转兵等重大历史事件,创建革命根据地和中共工农红军,开辟正确的革命道路,为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和抗战精神等形成作出贡献。
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毛泽东、蔡和森等于1918年4月成立了新民学会,他们主张“向外发展”,把眼光放在全国乃至世界。先后组织蔡和森、向警予、蔡畅、李维汉等新民学会会员留法勤工俭学;组织刘少奇、任弼时、罗亦农、任作民等青年赴俄留学。在这些优秀青年中,很多人成了我国最早一批共产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
受进步思想的影响,湖南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人数发展最多,在8个早期党组织中,湖南有6个;全国58名党员中湖南党员有20名。毛泽东、何叔衡作为代表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在会议结束后返回长沙率先成立湖南支部,创办湖南自修大学,培养了夏明翰、罗学瓒、毛泽民、陈章甫等革命干部,培养了像郭亮、任树德、朱友富等一批工人运动领袖,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伟大建党精神的孕育作出重要贡献。
1927年,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了著名的秋收起义,起义军第一次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开展苏维埃运动,建立中国第一个省级苏维埃政府。攻打长沙遇挫后,毛泽东在浏阳文家市转兵,带领部队辗转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迈出了中国革命道路第一步。在此期间,胡耀邦、杨勇、唐亮、孔石泉、叶子龙、饶子键、张翼翔、汤平、张藩等入伍走向革命道路,后来都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为井冈山精神的形成做出了头雁式贡献。
1934年11月下旬,湘江战役打响了,陈树湘带领中国工农红军第红5军团第34师与敌军进行顽强抗击,经过惨烈的对战和巨大的牺牲,最终完成了掩护中央红军渡过湘江的艰巨任务。陈树湘被俘后“断肠明志”,用自己的悲壮义举书写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1939年9月至1942年1月,日本侵华军队先后三次向长沙发动大规模进攻。三次会战中,中共长沙地方各级组织积极进行抗日宣传,发动群众参军参战、慰劳抗日军队。“长沙会战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华军队,粉碎了日本消灭中国军队主力、‘以战迫降’的战略目标,振奋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7]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湖南积极投入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发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投身新疆建设和开展三线建设,为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等形成作出贡献。
朝鲜战争爆发后,在前线战场上,指挥作战的司令员彭德怀、陈赓、邓华、杨得志、杨勇等5位都是湖南人。湖南共有67 000多名志愿军奔赴战场,共有毛岸英、李雪瑞、喻求清、罗盛教等11 500余名战士壮烈牺牲。在后方,湖南广泛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新湖南报》等各大报纸设置专栏宣传抗美援朝有关情况,激发了人民群众的政治热情和生产建设的积极性。“1951年6月起,湖南掀起热火朝天的增产节约捐献飞机大炮活动。原计划捐献相当100架战斗飞机的价款(旧币1 500亿元),实际捐献了1 986亿多元,折合战斗机132架。”[8]“湖南先后派遣5个医疗队到朝鲜前线为伤病员服务,126人志愿参加赴朝汽车运输队,一批铁路员工志愿赴朝参加铁路运输工作,捐献慰问金88万余元。”[8]
国民经济恢复后,四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使得湖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得到了长足进步。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大家精神饱满、奋发努力,为社会主义建设建功立业,湖南涌现了像雷锋这样的一大批英模。在雷锋短暂的一生中他完成了年少时的三个愿望:一是做新式农民,二是做好工人,三是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无论是在哪个岗位,不管是什么身份,他就像一颗螺丝钉,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他用行动诠释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真谛。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习近平强调:“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9]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湖南解放思想,大踏步赶上时代,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有效应对抗洪抢险,为改革开放精神、抗洪精神的形成作出湖南贡献。
1992年1月18日,邓小平南巡途中在长沙下车察看了长沙火车站情况,他要求湖南改革开放的步子要大一点,经济发展再快一些,力争几年上一个台阶。湖南省委解放思想,始终坚持以改革开放集聚发展动力,40年沧桑巨变,“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从1978年的147亿元跃升到2017年的3.39万亿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十强”[5];“全省人均GDP从1978年的不足300元增加到2017年的4.95万元;2017年的投资、消费分别达到3.13万亿元、1.49万亿元,是1978年的1 555倍、271倍”[10]。
1998年夏,湖南遭受特大洪水灾害。湘江作为长江的支流,其上游水系众多,湘江水域全线告急。特别是长沙作为湖南的省会,其防洪就显得尤其重要。时任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朱镕基、李岚清、温家宝等多次到湖南指挥抗洪,慰问灾民。洪灾从3月开始,一直延续到8月底,经3.6万余名人民解放军及230多万群众的浴血奋战,我省抗洪斗争取得了最后胜利,书写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抢险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湖南在“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引领下,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新冠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胜利,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为党的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科学家精神的形成作出湖南贡献。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实现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湖南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和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始终坚持在“精准”两字上下功夫,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在全国率先走出“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新路子。“到2020年底,全省51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6 92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68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6 165元增加到2020年的12 406元”[11]。
2020年1月23日,除夕前一天,武汉封城。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一时间,武汉告急!湖北告急!长沙是距离武汉最近的省会城市之一,在武汉封城后,离城的人群中,湖南是全国第二大流入目的地,长沙的防控形势一度十分严峻。长沙第一时间公布12家对疫源地人员开放的定点服务场所,热心的市民组建爱心微信群,为在长沙的湖北来客帮解各类难题。仅仅3天时间,长沙市慈善总会就通过社会各界捐赠和网络筹款,募集了爱心善款1 500余万元,捐赠给武汉市慈善总会,专项用于疫情防控工作。2月21日,长沙市首批援助武汉抗击新冠疫情医疗队集结,出征武汉。中联重科第一时间紧急调集挖掘机、起重机、泵车等30余台大型设备驰援火神山医院建设,三一重工、山河智能、星邦重工、建益新材、中建五局……带着“长沙制造”标签的设备物资火速应援,在“两山”建设现场,书写了令人动容的“中国速度”。
“心中有粮,手中不慌”。世界粮食计划署最新发布的《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2022年,58个国家/地区约有2.58亿人面临“危机”级别或更严重的突发性粮食不安全状况(综合分类/协调框架第3~5阶段),与2021年已经创纪录的人数相比又增加了近6 500万人。反饥饿,不仅是中国人的斗争,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斗争。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袁隆平,为了实现“禾下乘凉梦”,他躬耕田野,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成为解决全球粮食短缺问题的“中国方案”。袁隆平用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毕生追求,生动诠释中国科学家精神。
习近平赞誉湖南“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党的百年历程中充分证明,无论是在浴血奋战的革命时期、艰辛探索的建设时期,还是筚路蓝缕的改革时期,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湘籍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赓续红色血脉,将湖南人勇于担当、英勇斗争、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镌刻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上,更在伟大的实践中锻造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