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虚论治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治疗概况*

2024-01-21 10:27赵婷张喜莲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肝风脏腑气血

赵婷,张喜莲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193)

抽动障碍(TD)是起源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快速、不自主、反复的一个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根据临床特点和病程长短分为暂时性抽动障碍(TTD)、慢性运动或发声性抽动障碍(CTD)和Tourette综合征(TS)[1-2]。TD 的总患病率约6.1%[3-4],男女之比约3~5∶1[5]。TD 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与遗传、环境、心理、免疫等多方面相关,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并可共患其他障碍性疾病,如注意力缺陷/多动性障碍(ADHD)、强迫性障碍等[5],给患儿学习、交流和心理带来严重影响。西医主要应用抗精神失常类药物,如硫必利、阿立哌唑、可乐定及氟哌啶醇等,常有嗜睡、急性或迟发性运动障碍及代谢异常等不良反应,中医根据不同证型辨证施治,具有不良反应小、疗效佳等特点。

通过临床实践发现,很多TD 患儿在疾病早期表现多抽动有力、频率高、幅度大,发声高亢响亮,但随着病程的延长,部分患儿抽动症状反复发作,病情迁延难愈,发作表现逐渐变得“安静”,抽动强度和幅度波动性下降,声音低微,可伴失眠、不思饮食、胆小怯懦等表现,或者每逢季节转换或温差较大时,易患呼吸道疾病,导致抽动症状加重或复发,抽动表现可延续至成年。TD 病程长且容易反复发作,这与中医学上“虚”的概念不谋而合,笔者通过传统中医理论及各医家对“虚”的理解,总结TD 的病因病机和治法方药,并提出儿童TD 应重视从虚论治。

1 TD 与中医学“虚”的相关性

《素问·通评虚实论篇》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虚是指精气亏虚,正气虚弱不足的病理状态[6]。虚证是指对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所表现的证候的总称,反映人体正气虚弱而邪气并不显著。TD 患儿胎元禀赋不足或脏腑功能协调失衡而易感邪气,加之心理发育尚未健全,过激的情绪刺激和严厉苛责的家庭环境,可导致七情内伤而伤及脏腑,耗损脏腑气血,引起脏腑机能和气血津液失调。五脏以化生、贮藏精气为主,精气耗损而致虚证,如伤阴耗血导致阳气亢逆变动而虚风内动,风为百病之长,风性主动,具有摇摆不定的特性,且变化多,传变快,与小儿抽动症状经常变化、反复表现相似;或肾精不足,脑髓失养,神机失司而统摄失调、经筋失约,可出现抽搐、震颤等病理状态。

2 TD 涉及多个脏腑,与肝脏关系密切

本病涉及多个脏腑,与肝脏关系密切,古医籍记载的“慢惊”“肝风”“瘛疭”等与TD 相似,并记有五脏补泄之法[7]。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肝有风甚》中记载:“凡病或新或久,皆引肝风,风动而上于头目,目属肝,肝风入于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轻不重,儿不能任,故目连劄也。”指出TD 发病与引动肝风密切相关。陈海鹏等[8]提出治疗TD 应以脏腑辨证为根本,重在调肝,兼顾脾肺肾心。罗世杰[9]认为本病表象为肝风内动,实质为心肾不交。韩斐[10]认为本病在心肝,抽动患儿心理精神病变主要与“心主神明”失调,导致了“肝风内动”的外在征象。刘霞[11]认为“本在肝,发于肺”,肝风与痰浊是本病的重要病理产物,小儿肺常不足,感受外邪,肺失宣肃,津聚为痰,风痰相互搏结,走窜经络而致抽动。

责于肝者,风木之脏,主筋、主藏血,质柔而性刚,其志主怒,肝阳易亢,虚者可见阴虚风动、血虚风动之证。责于心者,马融[12]认为若小儿久病或情志不遂而气火内郁,暗耗阴血,心肝两脏相互为用,心血不足导致肝失疏泄,气机逆乱而生风。责于肺者,肺气不足,卫外不固,宣降失常,外风乘虚侵袭人体,引动内风,出现本虚标实之证。责于脾者,脾为生血之本,有升清降浊之功,脾虚生化乏源,肝藏血不足,肝失血养而血虚动风。责于肾者,肝肾精血同源,相辅相成,肾阴滋养肝阴,可防肝阳过亢,小儿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伤及于肾,肾精亏虚,肝阴不得滋养,阴虚风动,风阳上扰而出现抽动表现。

3 从虚论治TD 的理论探讨

TD 病程一般较长,疾病迁延日久可累及气血津液和脏腑亏虚。“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疾病邪正交争,若正气不足以抵抗邪气,便易形成虚性证候。“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气血不足百病生。”《景岳全书》也说:“人有阴阳,即为血气。阳主气,故气全则神旺;阴主血,故血盛而形强。人生所赖,维斯而已。”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各功能活动尚未健全,易受邪扰,小儿又为“纯阳”之体,易化热化寒,耗伤气血,导致气血阴阳失调。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中记载:“五脏虽分,而五脏所藏无非精气,其所以致虚损者有四,曰气虚,曰血虚,曰阳虚,曰阴虚……气虚者,脾肺二经虚也……血虚者,心肝二经虚也……而阳虚阴虚,则又皆属肾。”气血阴阳,各有所属[6]。《难经》有言“出者为虚”“缓者为虚”,临床可见久病者多虚、耗损者多虚、势缓者多虚。阴阳、气血精津液又可相互影响,一虚渐至多虚[13]。“虚者补之,损者益之”,前人多从实证入手等论治TD,取得不错疗效,但是部分患儿抽动表现反复发作,迁延难愈,部分医家从“补虚”入手论治TD取得满意疗效。

罗世杰[9]在治疗TD 患儿合并睡眠障碍中指出,一味使用平肝之药虽可强制TD 患儿平静,但实难根治,从五脏同辨,尤以心肾为主治疗TD 可取得满意疗效。“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五脏所藏之神,皆由心所主。TD 患儿忧思恼怒,火盛伤阴,久之导致心神失调,气阴两虚,若阴伤及于血,血虚动风。患儿“血虚则恐”,初期可见自控力差、好动、自残等症,后期可见精神紧张、局促不安、害怕新环境、情绪低落、心烦、失眠、胆小等症,此类患儿可共患ADHD[14],韩斐[10]提出在清火基础上多加用益气养阴、养血安神药物干预治疗。“肾者精神之舍,性命之根。”精气归属于肾,肾精充足,则精藏得当,脑髓饱满。肾生髓主骨,肝藏血主筋,肝肾精血同源,相辅相成,肾阴滋养肝阴,可防肝阳亢盛。小儿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伤及于肾,肾精亏虚,肝阴不得滋养,风阳上扰,肝脉络于舌本,临床可见不自主抽动、喉中异声、注意力不集中,阴虚者伴头晕、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盗汗等症[15-16],阳虚者伴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动力减退等症[17];肝在体合筋,筋失濡养则抽搐拘挛,临床可见眨眼、努嘴、肢体抽动等由面部发展至颈肩躯干四肢运动性抽动[12,18-19],以及爆发性、重复性单调怪音的发声性抽动,如清嗓子、喉鸣声、咳嗽声、秽语等[20],伴烦躁、眩晕等症;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嗜食肥甘厚味或寒凉之品,易因饮食所伤;家庭娇惯或急躁、焦虑等情绪刺激可导致土虚木乘,脾胃虚弱导致气血生化乏源,而见心肝血虚、筋脉失养、痰饮阻络之证,可见挤眉弄眼、耸肩鼓肚、手足蠕动、清嗓子、秽语,伴纳呆、便秘、乏力等症[21]。刘霞[11]认为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易被邪扰,小儿肺常不足,感受外邪后肺失宣肃,津聚为痰,风痰搏结走窜经络,导致抽动表现;或外风引动内风,循经上扰,或肺金不能生水,导致肾阴不足,肝木失养,肝阳上亢,引发抽动,临床可见挤眼、吸鼻、咽痒、喉中异声,伴有慢性鼻炎、咽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疾病[22]。

4 辨证论治

中医辨证论治是中医药诊疗的优势和核心,根据患儿TD 的临床特点和病因病机确定临床证型,TD 的虚证多涉及多个脏腑、多个物质的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根据病机,选择主要相应主药,并随症加减药物。

4.1 表虚不固型 张梦娇等[23]发现玉屏风散可以减少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 等)的表达而缓解大鼠的抽动症状,其机制可能与TLR/NF-κB 信号通路相关。有研究发现玉屏风散在免疫调节、抑菌以及稳定微生态环境等方面作用显著[24]。洪霞等[25]认为TD 患儿反复发作病理基础之一是“肺为娇脏”,腠理疏松,肌表薄弱,冷热不能自调,治疗肺虚的易感儿时,需注意滋阴养肺,沛补肺元,可配伍麦冬、百合、玄参之品。杨文明等[26]认为若患儿平素体弱多病,易感外邪,每逢外感后抽动症状加重,属于先天不足,后天失于调摄,卫外不固,肺肾亏虚证,可配伍玉屏风散益气固表,茯苓、陈皮健脾益肺、熟地黄、山萸肉滋阴养肾,并配合疏风解表,息风止痉之品;若表证已去,应以百合、麦冬之品滋阴养肺。

4.2 心肝血虚型 马融[12]临床用酸枣仁汤治疗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导致的肝失疏泄、气机逆乱而生风的TD 患儿,临床可见精神紧张、抑郁、喉中异声、注意力不集中等症,治以养血安神,息风止动,若患儿嗓子出声明显,可加射干、胖大海、玄参等,若肝气郁结,思伤心脾之言行妄为者,可加用甘麦大枣汤以养肝补心。若兼盗汗,汗为心之液,热伤心之气阴,可合用生脉散治之[27]。缪奇祥[28]从中气理论分析患儿病因为先天脾肾不足,后天饮食失节、环境刺激等导致心肝阴虚动风致病,临床选用足三里、脾俞、百会及双侧太溪,以暖土温水,使心火得降,木得滋养、肾水得滋,妄动得止,升降复常,在临床中针药并用,取得满意疗效。

4.3 心脾气血两虚型 梁玉颖[29]认为TD 属心理情志病,发病责于心,若波及于脾,出现心脾气血两虚者,应治以气血双补、健脾宁心,将34 例CTD 患儿随机分为2 组,观察耶鲁抽动障碍整体严重程度量表(YGTSS)和中医证候分级量化分级量表评分,对照组采用氟哌啶醇,观察组采用加减归脾汤治疗3 个月后评价疗效表现: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优于对照组的治疗76.5%,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YGTSS 评分有明显下降。杨文明[26]认为若患儿伴有情绪低落、少言懒语、倦怠等表现,可配伍茯苓、党参、白术、酸枣仁等健脾安神之品;若脾虚纳差,易生水湿,可配伍炒麦芽、炒白术、山药等健脾助运。

4.4 心肾阴血亏虚型 患儿心液耗伤,上热而病阴虚,心火不降,相火不升,心阴虚者则心神不宁,惊怯不安,多言易动;肾不足者则精病,遗泄而不秘。陈海鹏等[8]提出若患儿以心烦,注意力涣散为主证的心肾阴血亏虚型的抽动患儿,可以天王补心丹为法以补阴养血、清热除烦,方中太子参、茯苓、茯神、鳖甲、柏子仁、石菖蒲可以明显提高记忆力,煅龙骨、珍珠母能够发挥镇静作用,提高注意力[14]。

4.5 肾阴亏虚型 韩新民[30]认为TD 患儿后期津液耗损或先天不足,导致肾阴亏虚、肝木失养,出现阴虚风动诸症,患儿症见抽动症状幅度减少、无力等,以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息风止抽,故可治之。马融[16]认为本型患儿多合并五迟、五软、夜尿多等症,方中虽无息风止抽之品,但辨证准确,疗效亦甚佳。李金惠等[10]将肾阴亏虚、肝风内动型抽动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0 例,实验组口服金童颗粒和盐酸硫必利片模拟药,对照组口服盐酸硫必利片和金童颗粒模拟药,治疗6 周发现:金童颗粒治疗肝阴亏虚、肝风内动型TD 临床有效,疗效不低于盐酸硫必利片,且安全性高。

4.6 脾肾阳虚型 徐向青[31]提出儿童极易元阳不足,阳气虚损,临床应用真武汤治以温阳利水,他认为儿童生长发育、功能活动全赖命门真火元阳,真武汤能壮一身元阳,对于儿童TD,临证之时但见阳虚即可处方,无关脏腑,有无水气皆可,不必悉俱。鞠静等[32]发现真武汤中发挥温阳的潜在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一是通过兴奋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使cAMP 和cGMP 恢复正常水平、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来改善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功能以温肾阳,二是通过下调一氧化氮、内皮素控制细胞凋亡以温心阳。

5 小结与展望

临床大多医家认为TD 病位涉及多个脏腑,与肝脏关系最为密切,五脏所主功能不同,病位所在脏腑的临床表现有一定差异,除可见挤眉弄眼、肢体震颤、肌肉瞤动、喉中异声等抽动表现外,还可见喜静少动、思维缓慢、注意力不集中、胆怯、烦躁、失眠、纳呆、乏力等诸多症候。另外,有文章报道在TD的3 个亚型(TTD、CTD、TS)中,TTD 以实证为主,CTD 以虚实夹杂为主,TS 以虚证为主[33],从各医家临证经验看,以虚为主论治TD 患儿的主要类型也多为CTD 和TS,提示病情由实转虚或先天禀赋不足是导致TD 反复发作、病情迁延的可能原因之一,正气不足,邪气不著,正邪相持导致TD 反复发作。因此,及时准确地固护正气也许能有效的减少TD迁延反复、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中医治疗TD 较西医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搜集和整理从虚论治TD 的辨证思路和方药研究现状发现,随着TD 患儿病情复杂性的增多,医家对病因病机的辨证角度也在扩大,从虚论治TD 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为患儿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诊疗思路。但同时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研究方向多局限于临床疗效观察,缺少对作用靶点和药理毒理的基础研究。二是对有效方剂缺少更进一步的大样本研究,部分方剂仅能参考到经典病例报道,缺少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三是缺少统一的疗效认定标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术间的交流。此外,从虚论治TD 仅是众多治法中的一种,临床诊治上还应结合病情的轻重缓急、四诊合参等制定恰当的诊疗方案。

猜你喜欢
肝风脏腑气血
General principle of high-quality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rrying on the essence,while pursuing innovations”
On Transl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Tuina Tex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女性与气血的不解之缘
徐荣谦对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辨治经验介绍
“肝风内动”理论临床发微
以脏腑体位和功能来认识藏医诊脉法
气血亏虚 日常如何“补”救
脏腑经络辨证施治颈性眩晕验案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