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瘫外敷方联合针灸治疗1例恶性肿瘤术后胃瘫患者的护理体会

2024-01-21 07:55童晓姝刘书红赵亚楠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11期
关键词:胃瘫胃液消化道

童晓姝,刘书红,赵亚楠,严 康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肿瘤科,北京,100078)

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是指在手术后出现、以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征象的一种功能性疾病[1],主要临床表现为餐后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恶心、呕吐、腹部胀大膨隆等。胃镜和消化道造影等检查表现为胃无蠕动或蠕动减弱、胃液及造影剂在胃内潴留,但不存在消化道机械性梗阻,胃镜或部分造影剂能通过吻合口。本病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文献报道中其发生率存在一定差异,国内报道显示其发生率为0.4%~5.0%[2],国外报道则为5%~10%[3]。目前,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西医治疗疗效欠佳,主要采取一般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营养支持、促胃动力等保守治疗,尚缺乏针对性特效药物。中西医结合疗法注重标本兼治,在快速改善患者不适症状的同时,通过中医技术和胃降逆、宽胸理气、通利三焦[4],有效提升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5]。本文总结胃瘫外敷方联合针灸治疗1 例恶性肿瘤术后胃瘫患者的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8 岁,于2022 年7 月28 日行恶性肿瘤(胰腺癌)手术治疗,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恢复尚可。术后2 周,患者仍间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现为求进一步中西医结合治疗,收入本科。入院症见:神清精神可,留置胃肠减压,引流褐色胃内容物,24 h 引流量较多(1 300 mL),留置空肠营养管,食欲不振,不欲饮食,入睡困难,小便调,无皮肤及巩膜黄染,无胸闷、胸痛,无恶寒、发热,近期未见明显体质量减轻。查体:腹部有一手术伤口,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腹部未触及异常肿块。辅助检查:腹部立位片提示无肠梗阻。入院诊断:胰腺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

患者入院后给予脂肪乳营养治疗,甲氧氯复胺注射液、奥美拉唑抑酸止呕治疗,留置胃肠减压管,缓解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中医给予胃瘫外敷方联合针灸干预,1次/d。

2 护理

2.1 观察及预防

护理人员正确评估患者全身营养状况,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各种留置引流管的引流情况,注意患者伤口愈合情况,耐心听取患者主诉,如上腹饱胀、反酸、呃逆等,认真做好体格检查,如听肠鸣音等,对患者病情进展做到心中有数,指导患者活动和饮食,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2.2 胃肠减压

胃肠减压能减轻胃平滑肌扩张,使胃得到有效休息,减轻吻合口水肿。胃肠减压时应注意妥善固定胃管,保持引流通畅,注意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并作好记录。每晨协助患者漱口,保持口腔鼻腔清洁,更换负压装置前采用50 mL 0.9%生理盐水冲洗胃管,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和有效咳嗽,预防感染发生[5]。

2.3 中医特色护理

2.3.1 胃瘫外敷方:胃瘫外敷方药物组成包括醋香附20 g、肉桂配方颗粒18 g、太子参配方颗粒15 g、黄芪(蒙古黄芪)配方颗粒15 g、木香配方颗粒5 g、麸炒积壳配方颗粒6 g、姜厚朴(厚朴)配万颗粒6 g、白芍配方颗粒6 g、干姜配方颗粒6 g。诸药用黄酒、蜂蜜等调成圆形膏药,微波炉高火加热后贴敷于中脘穴及神阙穴,每次贴敷时长4~6 h,1次/d。

2.3.2 针灸:针灸主穴选取巨阙、上脘、中脘、左侧梁门、左侧腹哀、足三里(双)、内关(双)、公孙(双),若患者存在便秘加双侧天枢穴,若患者存在情绪急躁易怒,加合谷、太冲。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采用大小约0.30 mm×25 mm 毫针直刺内关、公孙;选用0.30 mm×40 mm毫针直刺巨阙、上脘、中脘、左侧梁门、左侧腹哀、双侧足三里;针刺得气后均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其中上脘、中脘、左侧梁门采用温针灸手法。

2.4 疗效评估

2022年7月30日首次干预后,患者消化道造影仍提示胃液潴留,胃蠕动较前稍好转,胃肠减压引流量350 mL/d;查体:肠鸣音12次/min。

2022年8月1日第2次治疗后,患者消化道造影仍提示胃液潴留,胃蠕动较前稍好转,夹闭胃管后腹胀、恶心,不能进食,消化道造影提示存在胃蠕动,但较弱;胃肠减压引流量200 mL/d;查体:肠鸣音9次/min。

2022年8月5日第3次治疗后,患者消化道造影仍提示胃液潴留,胃蠕动较前稍好转,夹闭胃管后进食全流食,患者诉无恶心、呕吐、腹胀,有排气;消化道造影提示有胃蠕动;胃肠减压引流量160 mL/d;查体:肠鸣音8次/分

2022年8月9日第4次治疗后,患者胃肠减压管无胃液引流出,拔除胃肠减压管后胃动力恢复,经口进食恢复,无恶心、呕吐、腹 胀,肠鸣音恢复正常,大便1 次/d,不良情绪得以缓解,症状无反复,消化道造影提示胃蠕动良好。

3 讨论

胃瘫综合征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是多种因素诱发,与术中操作、患者基础病、心理状态等密切相关[6]。本病的治疗多采取胃肠减压、促进胃动力药、洗胃等方法[7],对缓解患者不适症状、促进胃蠕动有显著作用。临床实践发现,部分患者在采用上述疗法时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加重胃肠道的负担,临床效果达不到预期。

中西医结合疗法注重标本兼治,通过现代技术快速缓解胃瘫综合征症状,同时还通过中医整体理念,调理脾胃、理气活血、扶正培元。本例患者基于中医辨证,采取胃瘫外敷方联合针灸干预,效果显著。胃瘫外敷方处方中木香、黄芪,行气止痛[8],芳香类中药以行气入络,促进药物透皮吸收;枳壳、厚朴,辛温,行气宽中、消积除满;干姜、肉桂,味辛大热,温阳散寒;肝郁较重者加醋香附20 g,肉桂配方颗粒18 g,理气调中;疼痛较重者,加黄芪(蒙古黄芪)配方颗粒15 g,活血温中、行气止痛;伴有反酸者,加厚朴(厚朴)、白芍、干姜配方颗粒各6 g,降逆制酸。针灸主穴选取足三里[9],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胃下合穴,具有调理脾胃、理气活血、扶正培元之功;三阴交是足三阴经脾经、肝经、肾经的交会穴,补津血而畅经脉,有健脾和胃、促进精微化生的功效;太冲穴为足厥阴肝经之腧穴、原穴,具有疏肝理气之功效;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通过络脉与三焦经直接相贯通,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与阴维脉相通,具有和胃降逆、宽胸理气、通利三焦之功[10-12]。诸穴合用,共奏温胃散寒、理气止痛之功。

胃瘫外敷方联合针灸治疗以中医基本理论及经络理论为指导,对局部相关穴位进行刺激,达到内病外治的效果,具有简、便、效、廉的优点。近年来,“杂合以治”法在临床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中医特色疗法的联合应用在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治疗中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可较快调治重症患者术后胃瘫综合征,促进胃肠蠕动,加快术后康复。目前,胃瘫综合征中医药基础及临床研究尚处于摸索阶段,缺乏规范的疗效评价标准,尚未形成规范化的诊疗方案,在临床中的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未来亟需开展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完善评价标准、规范治疗路径,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

患者知情同意:所有个体参与者或其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胃瘫胃液消化道
水针结合腹针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验案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藏药佐太在模拟胃液、肠液中的汞溶出差异
术后胃瘫怎么办?
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症护理
猪的消化道营养
早产儿胃液培养在早发性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瘤胃液在牛羊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三种检测方法在胃液隐血试验中的临床应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