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舒雅
【摘 要】当前,我国国产动画电影进入发展的黄金期,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原创电影不断涌现,取得了较高的社会关注度和市场认可度,对整个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国产动画电影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这类电影的叙事方法和艺术性表达。因此,通过国产动画电影的线性叙事方法,可以了解电影当中的因果关系、层次结构、戏剧表达,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特质、美术色彩及三元化艺术表达。
【关键词】国产动画电影 叙事策略 艺术性表达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3)20-0110-06
20世纪40—50年代,迪士尼动画火遍全球,受到人们的追捧和喜爱。在此背景下,我国首部长篇动画电影《铁扇公主》的成功发行开启了中国动画电影的新纪元,国产动画开始走向国际市场。之后,一代又一代的国产动画人的努力与付出,让我国动画电影发展取得了重大进步,也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电影叙事风格。
随着中国动画产业的快速发展,国产动画电影逐渐受到更多观众的关注。然而,与国外优秀的动画电影相比,国产动画电影在叙事策略和艺术性表达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传统的中国电影文化中,叙事往往强调道德教化作用,而忽视了个体的情感,因此,在国产动画电影中,叙事往往显得平淡、缺乏情感的共鸣。另外,虽然一些国产动画电影在视觉效果和音效设计上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其艺术性表达却显得过于单一和刻板。这些动画电影往往只注重表现技巧,而忽略了艺术性表达的内涵。此外,一些动画电影在表现形式上过于追求新奇,而忽略了与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的内在联系。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国产动画电影的叙事策略和艺术性表达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国产动画电影的叙事策略
(一)借助角色造型实现个性化叙事
优秀的剧本是优质动画电影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好的剧本并不等同于优秀的动画电影。在剧本中,不同的环境、人物和事件的描写可以非常细致,但是其中的区别和差异要是用电影表现出来就不是那么容易。所以,这就需要动画设计师能够详细了解电影的历史背景、人物特质等信息,结合事实和想象来创造出特定的角色,让动画电影中的角色富有生命力——既不脱离故事原型,又具有艺术特质。
著名的影视理论家克拉考尔曾经指出,动画电影的摄影主体常常是由动画师通过绘画、造型和动作来创造的虚构角色,而不是真实的演员或景物,这是其与传统电影的区别之一。另外,在影片形式上,动画电影和真人电影一样,都是以视听语言为主。因此,动画电影吸引观众的核心力在于其叙事手法、角色造型和设计风格三个方面。
在动画电影中,角色的性格特点、外在形象、职业定位和整体视觉效果应当符合故事背景。可以通过独特的造型特点、服饰装扮和动作设计确定角色的个性化叙事,打造出实际的动画角色。
1.角色造型的外形设计
在动画电影当中,角色的外形设计是极为重要的。准确掌握角色个性是做好角色外形设计的基础。在设计外形的过程中,首先要重视观众审美取向,尽管观众审美并非完全一致,但是大多偏好可爱、夸张、变形的角色造型。以《熊出没之熊心归来》为例,熊大和熊二的外形设计就符合了观众的审美情趣,他们的造型可爱、圆润,特别是熊大的大脑袋和小眼睛以及熊二的傻笑表情,都给人一种滑稽可爱的感觉。这样的外形设计不仅符合观众对动画角色的期待,而且也能更好地传达角色的个性特征,让观众对他们产生喜爱之情。又如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太乙真人和村民的形象被设定为贴近中国原创动画中的典型形象,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设定,从外形到口音都十分本土化。太乙真人圆滚滚、沉甸甸的肚子,三撇滑稽的小胡子,操着一口口音极重的方言,特点鲜明,成为本片的一大笑点。天尊的另一个徒弟申公豹的画风,则有些接近美漫中夸张的画风,非常还原豹子本身的形象,神态生动有灵性。
2.角色造型的服饰设计
在动画电影中,角色的性格往往通过其言行举止和服饰装扮表现出来。因此,设计师在为角色设计服饰时,需要考虑角色的性格特点,如勇敢、活泼、文静、内向等,以及角色在故事中的身份和地位。例如,在电影《大鱼海棠》中,女主角椿的服饰设计就充分体现了她的活泼和勇气。她身着红色短袖上衣和黑色长裙,与故事中海底世界的神秘氛围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也突显了她的勇气和决心。
另外,服饰设计要与故事背景相契合。动画电影中的角色服饰设计往往受到故事背景的影响,包括时代背景、地域特色、文化传统等,从而能够突出动画人物特征,体现其身份、职业和性格,让观众更能全方位地了解动画角色。例如在《长安三万里》中,每个角色的服饰、纹样都做了考究,在这些纹样中展现出了中华文明的线条之美。以玉真公主的服饰为例,她身着轻薄的对襟服装,橙红色上衣搭配宝相纹样粉绿色襦裙,展现出唐代女子服饰搭配的大胆用色,彰显出雍容华贵之美。
3.角色造型的动作设计
在国产动画电影中,角色造型是实现个性化叙事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角色造型的动作设计更是能够赋予角色生动、形象、有趣的特质,从而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故事情节。在制作和设计动画作品的时候,角色性格的塑造离不开夸张动作的设计,这些夸张的动作冲击和吸引着观众的眼球。以《熊出没之熊心归来》为例,动画电影里的人物经常会在山崖上拼命地往前跑,然后在半空中停留一两秒,然后笔直地掉下山崖……这样的一幕显然不符合现实,但通过夸张和不合常理的动作达到了艺术表现的目的,很有意思。夸张的动作更是體现了动画角色的性格特点,也让角色动作更有节奏、更加顺畅,避免了动作的僵硬和呆板。以《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筐出未来》为例,喜羊羊角色的动作设计非常夸张且有趣。他常常跳跃、奔跑、旋转等,以表达他活泼的性格、快乐的心情。同时,他的动作也带有一定的幽默感,让观众感到愉快和欢乐。灰太狼角色的动作设计则更加凶狠和具有威胁性。他常常用力跳跃、追逐、撞击等,展现出他凶暴的性格。他的动作也带有一定的力量感,让观众感到紧张和紧迫。
(二)通过多种角色成长模式实现立体化叙事
与其他电影表现手法不同,动画电影往往采取不同成长模式进行叙事,体现角色成长过程,这样更有表现力、更具艺术观赏性,能给观众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在动画电影中,给人物成长搭建了不同于现实的理想情景,让角色的成长与壮大有了可能。这符合了观众的想象,满足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留下无限遐想,进而从电影中汲取力量、产生情感共鸣。因此,成功的动画电影离不开一个极具感染力的角色,且角色的成长和成熟有助于升华动画主题。
动画角色的成长是较为复杂的,不仅仅是角色自身的成长,还应当契合动画主题。动画角色的成长选择也是多元的,但其身心发展往往影响着角色发展。一般而言,角色的成长会受到身体变化、心理变化及个体互动等的影响。
1.身体变化对角色成长的影响
角色的视觉形象是动画电影的主旨思想,动画角色的身形也随着剧情而发生变化,包括身体比例、骨骼情况等。例如,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最为经典的变身前后对比之一:哪吒手持火尖枪,身披混天绫,脚踩风火轮,好不威风!只不过一样的装备,却是不一样的气质:小哪吒回头一望,眼神相当复杂,他的一生充满变数,本来应该鹏程万里、一帆风顺,可是却被误解了三年,在那三年里,哪吒被误认为是妖怪的化身。小哪吒这个侧身回望让人心疼。然而,小哪吒变身后,气质又不一样了,眼神中透露着坚定。原本他对李靖和殷夫人的误会已经解开,他的心中只有守护陈塘关的一切,所以变身后的大哪吒盯着天空上的大冰块,眼神是坚毅的。
2.心理变化对角色成长的影响
在角色的成长中,心理变化是重要的叙事方式,对动画角色心理活动的刻画,考验着动画电影的制作与设计。肢體语言是直接体现角色心理变化的方式,更是角色内心活动外在的展现。埃里克森曾说过,自我意识反射贯穿人类的一生,可以被划分为8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中,童年阶段有4个,青春期阶段有1个,成年阶段有3个。不同的成长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和需要。在不同阶段,满足阶段的需求并完成对应的阶段任务,帮助角色同一性成长,促进角色快速长大。一旦在某个成长阶段,其任务处理存在偏差,就会使得个体在这一阶段的发展有残缺,不利于角色个体的成长。所以,研究出角色的心理变化过程,能够总结出不同阶段角色成长的特点。动画电影只有能够生动展现出角色内心成长的过程,才能让角色更加丰满、有活力。
3.个体间的互动对角色成长的影响
从社会学角度出发,不同个体之间的互动与环境相关,存在一定的同一性。在动画电影当中,不同个性角色的摩擦与碰撞有助于促进角色成长,刷新其对生活的认知,让其了解现实生活秩序和规则,促进其正确的、全面的世界观的形成。不同性格和个性的角色在碰撞中互相了解、互相认可,形成情感共鸣和互补。受到社会属性的影响,不同个体间的矛盾也会加剧,这就导致其在解决矛盾冲突过程中能够强化认知、开阔眼界,实现角色个体的成长,从而展现出角色间的同一性,实现关系平衡。在国产动画《大鱼海棠》中,樱花与人类男孩鲲的互动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两个完全不同的个体在互相交流和了解中,逐渐认同对方的存在和价值。鲲通过了解樱花的故事,对她产生了同情和关怀;而樱花也通过与鲲的交流,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命运和对世界的态度,他们的互动不仅改变了彼此的命运,也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秩序。因此,角色个体互动对角色成长有一定的影响。
(三)丰富角色内涵实现形象化叙事
著名话剧大家曹禺曾说过:“人是有很多面的,对一个人要多看几眼,要从他的一面写到另一面,进而写到很多面。”文艺作品创作中,人物性格是复杂多变的,这也是整个作品中的关键。在观影过程中,观众往往会形成刻板印象,将角色简单定义为“好人”或“坏人”。然而,单一的角色性格塑造会使得动画电影叙事过于平常,呈现程式化、固定化特点。角色塑造应当是多样的,应当通过深挖性格特点,让角色更加饱满,进而推动剧情发展,吸引观众眼球,调动观众情绪。如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中的角色塑造,该电影通过对主角椿的性格描写,展现了她内心的善良、勇敢和对友情的珍视;在她的成长过程中,观众可以看到她的无私、坚韧和奋斗精神,同时也能感受到她的脆弱和对家人的思念。这种多面性的角色塑造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关注主角的情感,进而投入到故事情节中。又如国产动画电影《熊出没·变形记》中的角色塑造,该电影通过对主角熊大和熊二的性格描写,展现了他们的幽默、善良和对友情的坚守;在他们的冒险旅程中,观众可以看到他们的机智、勇敢和对家人无私的爱。这种多面性的角色塑造使得观众能够在欢笑之余,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他们的情感和成长,从而更加喜爱和关注这两个角色。
二、国产动画电影中的艺术性表达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动画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已经逐渐被全球观众所接受和喜爱。它以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叙事技巧和情感表达,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艺术享受。而国产动画电影,在走过曲折的发展道路后,已经在这片领域中崭露头角,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具体如下:
(一)国产动画角色的三元化艺术表达
除了传统的电影美学之外,国产动画电影中往往采用角色三元化这一更为高级的艺术表达方式,可参考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中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概念。在国产动画电影中,探讨和分析角色三元化是分析角色精神内核的重要方式。在我国国产动画中,许多经典角色被多次翻拍,最为突出的角色就是孙悟空。
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这些传统和历史在动画产业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国产动画角色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其三元化的艺术表达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现代文化的探索和创新。在国产动画电影中,角色的三元化艺术表达主要是分析角色的精神内核,自从国产动画电影出现以来,很多经典动漫人物都被重新塑造了出来。以孙悟空为例,在国产动画电影《铁扇公主》当中,与小说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形象不同,这里的孙悟空被塑造成了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英雄形象,他带领师弟猪八戒、沙僧一起对抗牛魔王夫妇。最后在经过对抗和沟通之后,孙悟空成功“借”出了芭蕉扇,化解了火焰山的危机。这种集体主义英雄特征离不开时代背景。当时正值抗战时期,中华儿女展现了共同抗日的坚强决心和信心。特殊的时代背景让孙悟空师兄弟角色具备了团结协作、共克时艰的精神内涵。
在《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当中,故事情节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孙悟空原被压在五行山下,后被意外闯入的江流儿解救。这一故事情节区别于传统的孙悟空故事情节:孙悟空虽然逃出五行山,但仍有佛祖加持的封印;唐僧人物形象也不再是常见的高僧形象,而成了活泼好动、一心一意保护傻丫头的江流儿。从高僧变为小和尚,角色的变化也使得唐僧与孙悟空的人物关系与原版情节有所区别,原版中孙悟空由于紧箍咒束缚而被动保护唐僧,而这一版孙悟空因与小和尚江流儿有一定的情感羁绊而主动保护唐僧。这种关系的巨大差异,也使得唐僧的主观认知和孙悟空的自我意识有着天壤之别。在《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孙悟空的形象倾向于取经之后的孙悟空,尽管表面上不喜欢江流儿的跟随,但实存悲悯情怀。孙悟空与江流儿前行途中,孙悟空是无私付出、不计回报的保护者形象。故事曾写道,孙悟空虽然在进入客栈后,就发现老板是一个妖怪,但没有选择将事实告诉江流儿,而是默默为他守夜、保护着他。在这版当中的孙悟空区别于《铁扇公主》中的孙悟空,不再是顽劣、冲动的猴性孙悟空,而变成了一个被动防御、被动出击的孙悟空形象,这正是人性与猴性的最大区别,更是集中体现了孙悟空角色三元化的艺术表达。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情节是江流儿保护孙悟空被石头淹没的情节,保护行为深深触动了孙悟空的内心,使之完成了精神的升华,成为弗洛伊德所说的具有完美特征的理想化个人主义英雄。江流儿之死使得孙悟空完成蜕变,突破了封印的束缚,真正找回自身能量,打败了妖王而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大英雄。对于孙悟空这一角色而言,超我性精神集中体现在不计个人得失、勇于同妖魔鬼怪作斗争、摒弃本我与自我,而实现了超我的至高精神状态。因此,孙悟空正是体现我国国产动画角色中三元化艺术表达的典型代表。
综上所述,国产动画角色的三元化艺术表达体现了角色的精神内核和成长过程,通过对角色形象、故事情节和性格的塑造,表达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概念。
(二)个性化的美术色彩表达
三原色理论是动画电影和其他色彩行业的重要基础理论,而赫尔姆兹更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该理論;“心理学三原色理论”也在19世纪60年代问世。在赫尔姆兹看来,红、青、黄、黑和白等色都是关系到人们情感、思维的重要原色。在动画创作的过程中,色彩表达极为重要,尤其是在国产动画创作中,色彩影响着动画电影的制作。我国早期的动画主要是水墨风格和剪纸画风格,随着审美和技术的丰富,多样化审美风格的动画电影相继出现。对于动画创作者而言,色彩的运用和发挥是创意的来源,可以利用丰富的色彩来展现电影内容,显示出艺术的美感。
色彩的运用在《哪吒闹海》电影中尤为明显,不同的人物角色穿着不同颜色的服装。由色彩心理研究结果可知,红色展示的是自信与力量,也象征着权威。作为一名武将,李靖身着红色战袍,能够体现其强大的气场和内心;红色同时又是暴力、血腥的代表,红色混天绫作为哪吒的重要武器,既展示了战斗力超强,又暗示了哪吒内心的残忍与暴力。《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的主色调是红色,反映了哪吒这一魔童内心的暴力与残忍。不同于红色的暴力与残忍,蓝色象征着沉稳、淡定、包容和忧郁。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蓝色的灵珠展现出灵珠本性善良;敖丙的蓝白色服饰,也体现出其沉稳、成熟和忧郁的性格特征。当然,除了红色和蓝色,其他色彩也拥有独特的色彩语言。黑色往往代表压抑、邪恶和悲伤;黄色兼具阳光和阴暗两种特性;绿色代表清晰、和谐和自然……丰富的语言色彩既能体现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又能展示出动画电影中蕴含的独特的环境情绪。
(三)民族文化的艺术性表达
在国产动画电影当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彰显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能够促进文化输出,能够带领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大舞台。以《九色鹿》电影为例,该影片多次在开头和结尾参考我国传统艺术方法进行二次创作和改编。影片的开头以优美的梵文书写着“九色鹿”,笔法工整流畅,多采用弧线形状,给人以宁静而神秘的感觉。这部影片的灵感来源于敦煌壁画《鹿王本生图》,其情节与印度佛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与当地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因此,梵文虽然源于印度佛教,但在我国有了全新的发展,产生了中国特色的艺术表达,并充分体现在《九色鹿》动画电影当中。该电影通过对影片中文字的创新和改造,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点的艺术性文学作品。从《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中的结界兽也可看出这一点。结界兽的原型为我国三星堆青铜面具,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借鉴了中华传统文化:将青铜面具进行动画处理,在上面注入人的性格特点,从而创作出一个可爱、呆萌的角色形象。另外,太乙真人流利的四川方言也是这部电影的一大特点,不但可以提高观众的观影兴趣,更是方言文化的一种展示。
除了造型和语言之外,动画电影中的场景也常体现出我国的传统文化特色。《白蛇: 缘起》和《白蛇2:青蛇劫起》两部电影,都是以我国古典文学作品《白蛇传》为蓝本创作的。影片中均涉及了大量的室外风景,包括山川树林、湖泊河流、云海等,优美的自然景观给观众以极致的视觉体验,使人身临其境,令人神往。在风雅秀美的水墨画中,对重点区域进行着重加彩,通过动画呈现出我国壮美的山河风景,体现了我国动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与敬仰。
三、结语
20世纪20年代发展至今,我国国产动画电影发展已有百年。百年风雨征程,我国国产动画电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声发展为有声,黑白画面转变为彩色画面,手工绘画发展为电脑绘制……我国国产动画电影蓬勃发展。
21世纪以来,我国国产动画电影的叙事手段与20世纪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不管是人物、情节、画面还是声音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在人物设置上,20世纪倾向于创造有着鲜明性格的“扁平人物”,而现阶段更倾向于塑造性格丰满的“圆形人物”;在情节设置上,不但有符合儿童和青少年观众的简单动画,也有符合成人观众需求的复杂故事,甚至还出现了一些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现象级电影作品。
当然,要真正成为一个能与美国、日本等动画电影成绩显著的国家相媲美的动画强国,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国产动画叙事如何契合当前社会背景,如何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优势,如何平衡观众“间离”和“共鸣”感受等,都是需要不断深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雨叶.新世纪国产动画电影产业优化路径研究[J].视听,2023(10):31-35.
[2]蔡青.国产动画电影的瓶颈问题与突破路径[J].喜剧世界(上半月),2023(08):84-86.
[3]仇明玉.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的叙事策略与艺术性表达[J].西部广播电视,2023(14):126-128.
[4]梁少怡.跨文化传播语境下国产动画电影内容创作的优化路径[J].现代视听,2023(07):60-64.
[5]杨一闻.国产动画电影对传统故事的创新与发展[J].西部广播电视,2023(13):115-117.
[6]蔡悦,葛红兵.以沉浸为核心:国产动画神话宇宙建构的实践进路[J].电影文学,2023(13):99-106.
[7]何莎莎.国产动画电影中音乐的叙事性功用研究[J].电影评介,2023(12):103-107.
[8]成维列.国产动画电影视听叙事的结构艺术[J].视听界,2023(03):64-67+86.
[9]银姣阳,盛晨枫.幻想、景观与表达:国产动画电影中的新神话主义[J].东南传播,2023(05):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