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欢超
传统训诂学者把古籍里的“名物”定义为“范围比较特定、特征比较具体的专名,也就是草木、鸟兽、虫鱼、车马、宫室、衣服、星宿、郡国、山川以及人的命名,相当于后来的生物、天文、地理、民俗、建筑等科学的术语”,名物训诂由此展开。近检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2011计划’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成果”——《〈考工记〉名物汇证》(汪少华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以下简称“《汇证》”),偶有所感,略志于此。
《考工记》是我国首部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但由于时代久远、专业性强,向来难读,“儒者结发從事,今或皓首未之闻”(戴震语),是块难啃的硬骨头,非精研科技史并精于训诂者不能准确解读。书中许多名物歧说纷陈,学案林立,《汇证》编著者知难而上,勇气可嘉。
《汇证》最大的特点是“细大不捐,宁详毋略”。不过,通观全书,面对纷纭资料,读者何取何舍?何去何从?《汇证》虽“间有作者本人的考辨”,但总体上略乏独立己见和判断,遂令读者如坠云雾,不知所往,终不免止于琳琅满目的资料汇编。再者,《汇证》与理想中的资料汇编相比,编目“尚有遗珠之憾”。例如,全书名物虽分别归属于车舆、玉器、冶铸、兵器、纺织染色、乐器、宫室沟洫、饮器陶器、农具、度量衡等十大类及其下分若干小类,但车舆方面,设“羊车”而未设“兵车”“田车”“乘车”“饰车”“栈车”“大车”“柏车”,设“舆”而未设其部位(部件)“轵”“轛”,设“辀”而未设其部位(部件)“颈”“軓”,设“轮”而未设其部位(部件)“渠”;玉器方面,“圭”未设“两圭”“瑑圭”,“璋”未设“瑑璋”;兵器方面,未设其各部位(部件)名目;乐器方面,未设“鼓”,亦未设“钟”“磬”之各部位(部件)名目;宫室方面,未设“宫隅”“堂”“门堂”,亦未设“窗”“阶”等部位(部件);沟洫方面,未设“畎”“遂”“沟”“洫”“浍”“梢沟”;饮器陶器方面,未设“庾”“觯”“鼎”;农具方面,未设“耒”之各部位(部件);度量衡方面,未设“枚”“寸”“尺”“柯”“仞”“寻”“常”“雉”等长度单位,“轨”等宽度单位,“夫”“井”“同”“成”等面积单位,“升”“豆”“斗”“觳”“鬴”等容积单位,“规”“矩”等角度单位。再如,名同实异的“部”“轸”“鬲”“豆”“篆”等名目之下,亦未细分所指,系统性稍显不足。
令读者稍感遗憾的是,本书在引用古籍的点校方面偶有失误。例如,《汇证》第一百九十九页引用孙诒让《周礼正义》作“《典瑞》‘天子晋大圭以朝日’”,今检《周礼·春官·典瑞》原文作“王晋大圭,执镇圭,缫藉五采五就,以朝日”。再如,《汇证》第五百七十四页引用孙诒让《周礼正义》之引段玉裁语作“毛公《匏有苦叶》传曰:‘由辀以下曰轨。’两轮之间,……”今检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轨”,“两轮之间”之前尚有“合此二语……”等一百余字,《周礼正义》省略引用,《汇证》未加省略号,亦未予说明。《汇证》之《周礼正义》引文所依据的中华书局2015年版《孙诒让全集》点校本订正了1987年版《十三经清人注疏》陈玉霞、王文锦点校本许多地方,但仍有正本清源的空间。
尽管如此,《汇证》筚路蓝缕之功犹存,其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第六届上海图书奖荣誉奖,亦属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