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明
世界知名科幻文学大奖“雨果奖”公布2023年度获奖名单,令人惊喜的是,来自中国的九○后作家海漄凭借其科幻小说《时空画师》一举夺得此项大奖。《时空画师》发表于《银河边缘》系列丛书第九辑。《银河边缘》是一套专为科幻迷制作的科幻小说读本,由世界顶级科幻人联手打造,八光分文化携手新星出版社共同推出。本书采用方便携带的文库本形式,两月推出一辑,试图打造“随身携带,随时阅读”的文化生活方式。《银河边缘》第十六辑,共收七篇小说,主打小说是海漄的最新力作《极北之地》。在《极北之地》中,作者对一个真实的水利奇观展开瑰丽幻想,以一位老人的回忆追溯一段特殊岁月,书写了一场跌宕起伏、可歌可泣的史诗。
海漄一直致力于科幻小说边界的拓展,他创作的科幻小说带有浓厚的历史推理故事色彩,大部分作品与传统印象中的科幻小说内涵和风格不同。具体来说,就是在幻想之余也力求真实,他以历史为基础进行科幻小说创作,每部作品都不可避免要搜寻与查找大量资料。比如在《时空画师》中,海漄深入考证了“希孟”的出身,认为他是北宋宗室子弟,《千里江山图》跋文没有提他的姓氏,实为避讳。而且《千里江山图》所画的景物,也是以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多处景观融合而来。身为一名科幻作家,海漄是一位极具想象力的写作者。科幻题材短篇小说《时空画师》主要讲述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创作的前因后果,也包括绘制这幅恢宏巨作的神秘少年画家背后的故事。创作这篇小说的最初灵感来自南宋另一幅名画《骷髅幻戏图》,那是一幅与传统题材迥异的作品。当海漄得知这幅画与《千里江山图》都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时,他心底就生发了两幅名画交融的故事的创作灵感。
在小说《时空画师》里,海漄从故宫博物院闭馆日惊现“幻影”起笔,将历史、推理、科幻相结合,讲述了一幅虚构的名画的创作过程以及当时朝野权力斗争的故事。在亦真亦幻之间,古今两条线索交织并行,将读者带入一个扑朔迷离的幻想时空。小说以北宋画家王希孟的经历为原型,塑造了一个名为“赵希孟”的人物,以其曲折沧桑的一生折射千古名画背后的朝野纷争,以及渺小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反抗,从而衍生出入世与出世的哲学思辨理念。小说里,主人公可以透视时空,用画笔描摹出自己从未到访过的大好河山。现实中,在历史和现实的缝隙里,海漄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人文时空,试图在浩瀚的历史往事中重新捕捉和书写人类的勇气与爱。
海漄为博大精深的华夏历史所着迷。他记得老版《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里,诸葛亮曾仰天长叹:“悠悠苍天,何薄于我!”在海漄看来,无论英雄还是凡人,居于历史中都是渺小的,在悲剧化的真相前更是无力的。“但这并不妨碍一代代英雄,一个个平民百姓闪烁出属于自己的光芒,这便是文明存在的意义。而这也构成了我寫作的动机之一。”他试着在自己笔下创造一个个若纪录片般真实、历史般厚重但又天马行空的幻想世界,用其中角色的挣扎和反抗来体现人类的勇气。
检视海漄的科幻小说创作历程,不难发现他的写作缘起与审美轨迹。他是一名厂矿子弟,父母是双职工,小时候常常一个人被锁在家里。孤独与无聊使得他在家到处翻找书来看,于是,《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幽明录》等古书就成了他最好的慰藉与陪伴,古人奇异瑰丽的想象令他着迷。而且,他发现,在写历史科幻的过程中,需要翻找很多资料,尽量营造一种“纪录片式”的真实感。而历史本身就是充满奇迹和巧合的,如果在查找资料过程中,发现一些和自己生活经历契合之点,他会很兴奋。他在《银河边缘》发表的三篇作品《血灾》《龙骸》及《时空画师》,均为历史科幻题材。《龙骸》是迄今为止海漄最满意的作品。这篇小说的核心创意在此前不完整的几篇作品中不断得到锤炼,最终达到了作者自认为的“圆满”。2021年海漄发表《江之怒》,他开始有意在历史考据基础上赋予人物更多的性格因素,通过他们在历史漩涡中的挣扎和奋起,衬托个人、集体、文明的意义,这篇作品后来进入了“银河奖”最佳短篇的入围名单。
在海漄的科幻作品中,历史的轮辙与时代的印迹显而易见。无论是《时空画师》,抑或他的科幻新作《极北之地》,都能通过文字将尘封的历史“复活”,在保留和尊重原本历史的同时,编织出充满科幻色彩的迷人故事,让读者得以发现已然逝去的历史之美与时代之思。过去的已尘埃落定,但通过文字反思现在与未来,则是他用科幻来讲述历史的意义与贡献。
科幻小说《时空画师》的获奖昭示了一个道理:历史既是代表过去的,同样也是面向未来的。过去是今天的历史,今天也是未来的历史。“故事新编”是历史科幻最常见的写法,但历史是由人创造的,大家不应仅仅满足于新奇的故事,更应该发现现在、未来都能闪闪发光的东西,比如人性的光辉、文明的伟大这种贯彻人类历史的永恒主题。而且,历史是一门严肃的学科,也是作家创作的源头、想象的前提,是值得尊重和敬畏的领域,以历史为基础的科幻小说不可戏说,更不应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