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开通赋能云南省沿边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4-01-20 03:45张琦晗
中国商论 2024年2期
关键词:对外开放一带一路

摘 要: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标志着云南成为国内首个与老挝实现互联互通的省份,为推动云南与东盟国家经济、人文、旅游等全方位合作提供了基础和条件。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是中老铁路的重要节点,也是云南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重要平台,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中老铁路开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老挝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中老铁路开通后,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促进云南省沿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老铁路;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对外开放

本文索引:张琦晗.<变量 2>[J].中国商论,2024(02):-087.

中图分类号:F127;F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01(b)--04

1 引言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同年第7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联合国与全球经济治理”决议将中国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写入其中。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中老铁路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的“微循环” 带动“国内国际双循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中老铁路落地以来,发展势头迅猛,货运量和客运量都呈现“井喷式”增长。

2 中老铁路建设

2.1 中老铁路的建设情况

历时11年的建设,中老国际铁路通道(昆明—万象,以下简称“中老铁路”)于2021年12月3日正式开通运营。中老铁路全线运营长度为1035公里,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万象。中老铁路采用国铁Ⅰ级标准建设,是第一个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共同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跨国铁路。中老铁路始发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向南经玉溪、普洱、西双版纳、磨憨口岸后进入老挝,经磨丁、孟赛、琅勃拉邦、万荣至老挝首都万象市[1],对实现老挝由“陆锁国”变为“陆联国”的发展战略、打开老挝经济闭锁局面、加快建成中老经济合作、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具有深远意义。

2.2 中老铁路开通及运营情况

中老昆万铁路成功通车,承载中国与老挝互利合作的精神,既是中国与东南亚互联互通的重要通道,也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的旗舰枢纽项目。因此,中老铁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目标便是打造一条联通中老安全、高效的交通运输通道。

在中老铁路未通车之前,老挝境内铁路长度仅为3.5公里,连接着首都万象和老泰边境,国内货流与客流运输主要以公路运输,由于老挝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八成以上的公路都为土路[2]。中国和老挝两国之间的客货运输主要依赖于公路,货物贸易主要通过贯穿南北的交通大动脉13号公路,成本高,时效慢。中老铁路有效降低了昆明到老挝的高至40%的货运成本,同时老挝国内线路成本也有效缩减到60%~80%。这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产品“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力支持。截至2023年10月8日,全线运输货物1425万吨,其中进出境货运量达333.5万吨,货物品类增至2700多种,覆盖了老挝、泰国、缅甸、越南等1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从老挝进口的货物主要是金属矿石、农副产品等,通达中国山东、浙江、重庆、江苏、广东、湖南等25个省(区、市),维护和支撑了沿线国家和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3 中老铁路开通对双边经济社会的影响

3.1 中老铁路的开通对老挝方面的影响

中老铁路的开通改变了老挝原有的地缘经济依附状态,结束了老挝没有铁路的历史。中老铁路的通车不仅能大大提升老挝交通基础设施水平,还能打通老挝新一轮的经济“大动脉”。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中老铁路将成为老挝未来几年继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中老铁路建成后,老挝经济发展迅速,2021年老挝 GDP为188.27亿美元,同比增长2.53%。在工业技术推广上,中老铁路运用创新性技术与理念,如“多重钢横联的钢-砼组合桥墩”“全断面高含量盐岩地层隧道修建”等,已被推广运用到老挝其他工业产业中,助力了老挝在工业领域的迭代发展。就业方面,中老铁路已为老挝提供了超过10万人的就业机会。截至2023年10月,中老铁路已累计发送了超过2100万名旅客,为老挝的旅游业、口岸经济和人文交流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3.2 中老铁路的开通对中国方面的影响

中老铁路通车对于云南沿线而言,既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也是对云南沿边开发开放的有力推动。老挝是中国与泰国联通的咽喉,中老铁路的通车是中国辐射与泰国等东南亚的里程碑项目。中泰铁路作为泛亚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之后不仅能够带动泰国东北部的发展,实现与中老铁路的有效连接,促进泰国与其他东南亚国家交流合作,辐射整个泰国及周边区域。在中老铁路的指引下,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贸易更加便捷,联系更加紧密,政治关系也更加稳定。

中老铁路的开通,结束了西双版纳没有铁路干线经过的历史,使得昆明至西双版纳的时间缩短为最快3个小时,让两地之间的人们往返更加方便,以往从昆明到西双版纳只能坐飞机和汽车,成本非常高,现在坐火车就可以到,减少了交通运输成本,带动两地及沿线的经济发展。中老铁路也是泛亚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加速了泛亚铁路的修建进程,泛亚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后,东南亚国家可以通过昆明进入我国西部地区,对于中国和东南亚各国乃至全世界的经济发展有重大的推动作用,让昆明变成一个重要的国际枢纽,曾经铁路网少、偏、差的云南铁路将有望重新格局和定位,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将不断提升。

4 中老铁路开通对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的影响

2022年4月28日,昆明市全面托管磨憨镇。在中老两国有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下,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的建设已取得较大的进展。磨憨成为面向印度洋出海的陆海贸易桥头堡,也是中老两国最大的国家级陆路口岸。以昆明-磨憨为中心辐射南亚东南亚,通过铁路与國内东中西地区实现产业转移的跨区域协作。2022年以来,合作区在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贸易和招商引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数据显示,进口和出口总贸易量为566.69万吨,较上年增长58.2%,进出口总贸易额为433.38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98.99%;招商引资1.46亿元人民币,其中省外资金为8130万元;截至2022年底,该区已登记企业918家;从变化上看,经济合作区的政务服务大厅开通了新的窗口。行政服务中心占地1350平米,内设43个办事窗口和24小时的自助服务大厅。在自助服务区域设有可以为纳税人办理发票自助申领,增值税专用发票自助开票及开具完税凭证的自助服务机。同时也包括农信社以及市场监督管理局入驻的自助服务终端机。

在产业发展方面,磨憨—磨丁合作区被列入“国家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和“昆明-磨憨陆港型”(陆路口岸型)物流枢纽。2023年1—7月磨憨口岸的进出口量为488.95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56.21%,其中进口贸易为370.68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64.49%;出口贸易总额达118.27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34.94%。招商引资方面,完成与中铁开投、中国铁塔、海康威视、厦门钨业等26家重点企业签约。同时,合作区正在加快推进各类重点项目建成,谋划重点项目119个,计划总投资616.31亿元,目前开工40余个项目。智慧口岸现正全力兴建,每天出入口岸的车源由每天400班增加至600班,营运时间缩减了35个小时,增加昆明—磨憨动车频次,使昆明到磨憨的当日往返成为可能。

5 中老铁路赋能云南边境地区开放存在的挑战

5.1 融资困难,融资成本较高

2012年起,云南省 GDP已突破一万亿元大关,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然而,滇中区域的经济总量仍属末尾,特别是边境区域,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多数经济要素向滇中转移,而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域投资巨大,老挝作为世界上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可支配的财力十分有限。

5.2 边境企业的竞争力较差

边境经济合作区的主要企业以物流、外贸为主,也有少量的小型加工企业,整体和个体力量都较弱。一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缺乏严谨的经营体制,缺乏优秀的经营人员。二是其规模较小,融资能力较弱。面对政府较高的扶持标准,很难拿到更为优惠的政策,这使得边境企业在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不仅缺乏竞争力,还缺乏抵御风险的能力。

5.3 人力资本严重短缺,高质量的人才匮乏

老挝的科学技术发展程度相对较慢,在人才培养方面,也缺少专门的机构和相关制度。例如铁路企业在国际物流、国际商法、国际商务、翻译等专业人才稀缺。同时中老两国历史背景、风土人情、规章制度差异较大,境外运营管理对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专业能力、适应能力、管理水平要求都相对较高,境外铁路运营管理和市场经营的难度大幅度增加[3],制约着中老铁路市场化国际化经营发展。

6 中老铁路开通赋能云南沿边地区发展效应

6.1 贸易促进效应

磨憨口岸作为中老铁路沿线的重要节点,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重要窗口,是云南省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重要平台。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以下简称经济合作区)依托边境物理口岸与两国境内企业连接。背靠老挝与中国在自然资源、区域位置、产业结构等方面的互补关系,经济合作区企业与国内企业形成较为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关系[4],可以有效促进东道国母公司零部件、中间品等核心材料的出口,通过贸易促进效应促进“口岸经济”由“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进而提升中老双边贸易量[5]。

目前,磨憨口岸已可开展一般贸易、边境小额贸易、边民互市贸易、国际快件等多种贸易形态,跨境电子商务贸易正在推进场所建设,预计2023年底即可开展业务。2023年上半年,磨憨口岸进出口贸易总量423.32万吨,同比增长57.52%;进出口贸易总额234.13亿元,同比增长3.49%;出入境人员76.29万人次,同比增长393.23%。

中老铁路的开通促进贸易增长并进一步带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会显著促进我国各个省域的相互响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地区贸易额增加[6]。中老铁路建成后,带动两国贸易量增加,使得中国与老挝的政治联系更加密切,促使双方签署更多提升贸易一体化的协定,从而进一步减少双边贸易的壁垒,提高双边贸易潜力。随着中老命运共同体的建成,双边贸易潜力显著提升。昆明地处于云南省自贸区,自贸试验区通过简化企业办事流程、缩短货物通关时间以及提供政策支持等方式,减轻企业出口压力[7],从而减少中老双方进出口贸易的障碍,提高贸易效率。

6.2 产业结构优化效应

作为中国与老挝相连的重要通道,云南承载内陆产业转移和老挝产业延伸,是结合了产业集聚、产业链延伸、产业联盟创新的重要载体,促进贸易规模扩张、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内陆产业有序转移[8]。推动要素禀赋在国内国际大循环、双循环,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序转移,实现资源优化再配置,倒逼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是中老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围绕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功能定位和区位优势,毗邻老挝和泰国等热带果品原产地,背靠公路口岸和铁路口岸两大国家级口岸,借助“智慧口岸”项目,以大通道带动大物流,以大物流带动大商贸,提高对南亚、东南亚等国家及区域的辐射能力。2022年,园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在固定资产投资、国际贸易、招商引资等方面。在招商引资方面,园区着重发展产业招商、项目建设,基本实现从“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的转型。同时,确定了产业发展正面清单,加快布局中老国际物流、跨境旅游产业、跨境加工制造业、国际金融贸易产业等。

旅游业方面,中老双向对开国际旅客列车于2023年4月13日首次发车,昆明至万象可实现当日通达。中老铁路沿线风光秀丽、生态文化保存完好,为推动云南旅游业与东盟国家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创造了便利条件,打通了中国与东盟国家更为便捷的大通道。云南是中国西部吸引海外游客最多的省份,中老铁路国际客运列车开行半年来,磨憨口岸共计放行客运列车370列,查放来自67个国家和地区出入境旅客超过8万人,其中包括外籍旅客1.6万余人。截至2023年8月16日,中老铁路全线累计发送旅客超2000万人次,运输货物2300多萬吨[9]。

6.3 产业聚集效应

中老铁路的通车推动了口岸贸易与产业融合发展。境内企业摆脱了地理因素的限制可以依托口岸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为中老边境地区人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同时刺激中国品牌走向国际市场。

中老铁路的开通推动了沿线产业布局,激发了中老铁路沿线境外合作区产业集聚和投资平台效应,推动沿线州(市)、产业园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资源要素聚集,拓展商务服务、贸易会展、科技研发、旅游文创等服务业态,吸引国际贸易、跨境电商、高端制造、维修检测等产业聚集发展,利用铁路物流在边境地区建设一批互市落地加工基地和园区。

新兴产业方面,跨境电商的蓬勃兴起在后疫情时代成为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合作的新业态模式。中老铁路承运的跨境电商货物不断增加。2022年11月29日,中老两国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工业与贸易部关于电子商务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老将建立电子商务合作机制,通过电子商务促进优质产品贸易及产业链供应链延伸。加强物流业、电子支付等方面合作,助力两国经贸合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7 政策建议

7.1 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

首先,要加强对多式联运、物流贸易、专业翻译和涉外法律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培养,加大对多岗复合型人才的培训,为中老铁路运营走向更大市场、国际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构建海外运营人员培训平台,健全运营人员的培养、轮换和晋升制度,组织一批专业的人员进行海外运营工作者的培训和考核,力争实现运营人员的经营水平与经营目标相符,并根据其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程度,对企业创新创业予以资金支持。

7.2 做强口岸产业,壮大口岸经济

加快智慧口岸和数字化信息化建设,解决口岸承载能力不足和通关效率低下的问题,要不断优化口岸经营环境,完善口岸城市的通关制度,对在沿边地区工作的员工子女提供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便利,引导产业链和价值链向口岸城市的产业集聚,提高口岸城市承接能力。扩大边民互市参与规模,鼓励企业合法合规使用外籍边民,在外籍边民依法持有有效证件的前提下,允许其在经济合作区务工。扩大就地加工,鼓励“百企入边”,对边境企业用水用电成本予以补贴,促进“境外产品+边境加工+国内市场”等优势特色商品及行业发展。我国以区域合作为契机,不断推动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的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助力云南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7.3 加强金融支持与政策支持

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充分发挥开放性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优势,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在符合规范、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进一步倾斜信贷资源,提高审批效率,加大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投放力度,对小微和民营企业的发展给予更多支持。健全和完善当地商务主管部门、边(跨)合区与财政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以及企业和项目的推介机制,实现多元化、深层次的合作,推动园区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7.4 强化通道多式联运建设

公铁联运作为中老铁路物流走廊的一种主要运营方式,需要从多方面构建联运体系,包括规划、生产、信息、运营等协同方式。首先是加强综合运输通道建设,发挥枢纽城市的辐射作用,形成连接昆明国际陆港与边境口岸的运输通道,以满足多样化的运输需求,优化干线铁路布局,促进园区协调发展。同时创新多式联运服务模式,就是要以“零等待”“零距离”为目标,在运输服务体系构建上下功夫,在物流作业流程上做文章,在物流组织方式上求创新,把传统的“货运链”拓展为“物流链”,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多式联运新机制。其次是要在基础设施、技术标准、运力和时间等方面,增强铁路与公路、航空等交通工具之间的联系,提升多模式产品的生产效益,进一步完善铁路、公路路网结构,提高路网密度和覆盖率,提升区域辐射带动能力。最后,本文利用数据挖掘和空间分析等手段,对多源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监测,为相关部门政策制定、发展规划制定等提供决策依据。

8 结语

当前,中老铁路的建设与运营不仅有利于深化老挝和中国的合作,还将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带动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合作,为沿边地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开发开放步伐提供重要保障。作为中老铁路沿线的重要节点,云南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借助中老铁路的建成通车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不断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和开放水平,实现自身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通过分析发现,中老铁路沿线地区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等,积极培育经济增长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构建中老铁路沿线区域开放合作新格局。

參考文献

杨扬,李欣怡.国际铁路开通对跨境物流可达性及经济联系影响研究:以中老铁路为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34(4):24-32.

王新兰,曾裕兴,焦晓松.中老铁路对两国经济影响研究[J].对外经贸,2022(10):17-19.

王耕捷.中老铁路高质量运营发展对策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22,44(11):6-11.

刘洪愧.“一带一路”境外经贸合作区赋能新发展格局的逻辑与思路[J].改革,2022(2):48-60.

柴正猛,马孝权.“双循环”下金融支持云南口岸经济模式与路径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0(5):150-160.

刘生龙,胡鞍钢.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J].经济研究,2011,46(3):72-82.

赵捷,刘宁.中巴经济走廊贯通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沿线国家产业层面数据的反事实模拟[J].世界经济研究,2017(3):123-133+136.

邓富华,张永山,姜玉梅,等.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多维审视与深化路径[J].国际贸易,2019(7):51-59.

董千里.境外园区在“一带一路”产能合作中的新使命及实现机制[J].中国流通经济,2018,32(10):26-38.

猜你喜欢
对外开放一带一路
对外开放、金融发展与产能过剩化解
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对外开放对金融发展的抑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