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促教 构建研学课堂*
——以2022年镇江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卷为例

2024-01-19 02:41李卫华龚天添
地理教学 2023年24期
关键词:岛国镇江市试卷

李卫华 龚天添

(1.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 镇江 212000;2.镇江市外国语学校,江苏 镇江 212000)

2022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仍处于课程改革的过渡期。镇江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在“落实立德树人,彰显学科育人价值;依据课程标准,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基于真实情境,培育爱国爱家情感;贯彻教考衔接,构建‘研学课堂’样态”等方面进行了尝试与创新。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与依据

1.指导思想

2022年镇江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命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双减”政策落地与拔尖创新人才造就。[1]命题从地理学科价值、时代需求、学生发展三个主要维度体现素养立意。注重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关注与地理相关的国家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时代主题;关注学生发展,特别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发挥考试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2]

2.命题依据

2022年镇江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命题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融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核心素养内涵、参考2012年教育部审定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地理》七、八年级教材、执行《2022年镇江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招生工作方案》(镇教发〔2022〕43号)精神。考试以服务“两考合一”为宗旨,采用闭卷、纸笔测试形式,以真实、适切、多样的情境为载体,体现课程基本理念,以学科素养为核心,主要考查学生学科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3]

二、试卷结构与特点

2022年镇江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客观题,第二部分为主观题,整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长60分钟,题型结构、题量设计配比均比较合理,试卷结构如表1所示。试卷预估难度0.70,实测难度0.68。

表1 试卷结构

试卷能够关注社会热点,立足学科特点,体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发挥育人导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试卷能够通过情境设计,引导学生分析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试卷强化主干知识考查,知识点覆盖一级考点、二级考点95%以上,杜绝了“怪题”“偏题”,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应学生的答题习惯及特点,对地理教师教学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1.落实立德树人,彰显学科育人价值

2022年镇江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在落实立德树人方面表现良好。试卷体现了正确的政治方向,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第1~4题)、国家安全(第33~35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第36题)、生态文明(第37题)等。

例1:(第36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南太平洋岛国泛指南太平洋中除了澳大利亚、新西兰之外的其他14个岛屿国家。南太平洋岛国多数国土狭小,多火山岛和珊瑚岛,自然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人口稀少,国力羸弱,但海域面积广阔,自然资源丰富,战略优势突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南线终点和自然延伸。

材料二:中国和南太平洋岛国同处亚太地区,同为发展中国家,友好交往源远流长。自20世纪70年代建交以来,中国向岛国实施了100多个援助项目,提供了200多批物资援助,培养了人才约1万人次。1992年至2021年,中国同建交岛国贸易额从1.53亿美元增至53亿美元。截至2021年底,中国对建交岛国直接投资27.2亿美元。[4]

(1)南太平洋岛国大部分区域位于▲(东/西)半球,▲(热/温)带,一年中,▲(有/无)太阳直射现象。(3分)

(2)影响南太平洋岛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有▲、▲、▲。(3分)

(3)国际上,一般把中国和南太平洋岛国间的合作称为“▲”,此类合作中,中国能提供的相对优越的条件有▲、▲、▲。(4分)

【参考答案】

(1)西(1分);热(1分);有(1分)。

(2)台风、海啸、地震、火山。(3分)

(3)南南合作(1分);先进的技术、丰富的人才、充足的资金、优惠的政策、稳定的物质保障等(3分)。

此题以“第二次中国—太平洋岛国外长会”新闻线索为情境,引导学生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太平洋岛国的地理位置、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思考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能提供的相对优越的条件。本题注重学生提取、分析、解决图文能力的考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与作为,再次证明习近平总书记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远意义。[5]

2.依据课程标准,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2022年镇江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严格落实依据课程标准命题,聚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命题要求,试卷的任务指向方面表现良好。完成任务所需的基本知识以及能力和方法要求,都符合初中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题组内试题指向性、能力结构良好。例如,第11~13题,从亚洲象的生活习性到迁移路线特征再到迁移的原因分析,设计的问题链体现了较好的思维能力层级。

例2:(第11~13题)亚洲象是世界濒危物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双版纳及周边区域。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一群亚洲象“北移南归”引发热议。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亚洲象在我国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亚洲象分布及北移路线如图1所示。据此回答11~13题。

图1 亚洲象分布及北移路线示意图

11.亚洲象喜

A.湿热 B.湿冷 C.高寒 D.干热

12.图中,亚洲象迁移路线位于我国

A.第一级阶梯 B.第三级阶梯

C.云贵高原 D.四川盆地

13.目前,亚洲象频繁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热带北移 B.生态保护,象群扩大

C.水源干涸,迁移寻水 D.人类驱赶,促进旅游

【参考答案】

11~13:ACB。

3.基于真实情境,培育爱国爱家情感

2022年镇江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基于真实情境,情境材料不仅新颖,而且贴近社会生活,考查生活中的地理,彰显家国情怀,紧扣时代脉搏,试卷在命题立意方面表现良好。

试卷能较好地体现时代需求,关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第1~4题)、大连船舶工业中心(第30~32题)、江苏省“宁句城际线”等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等时政热点。考查内容既符合了“生活性”这一课程性质,又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课程理念。[6]试题能够基于真实情境,将情境与任务有机融合,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第38题),体现了服务于生活,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例3:(第38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2021年12月28日,全线43.6公里的江苏省“宁句城际线”正式开通,标志着南京都市圈首条跨行政区域的轨道线路投入使用,也标志着镇江市的句容市正式进入“地铁时代”。“宁句城际线”走向如图2所示。

图2 宁句城际线走向示意图

材料二:“宁句城际线”的开通加强了区际联系,对促进南京、镇江区域发展意义重大。

(1)轨道交通的优点有▲、▲,“宁句城际线”的站点中,最有可能发展为轨道交通枢纽的是▲。(3分)

(2)“宁句城际线”高架占比较高,相对于地面形式,高架的好处有▲、▲,相对于地下形式,高架的好处有▲、▲。(4分)

(3)“宁句城际线”的开通,对镇江市发展的意义有▲、▲、▲。(3分)

【参考答案】

(1)运量大、运速快、运费低;连续性好(2分);马群(1分)。

(2)少占土地(耕地);减少交通干扰(拥堵)。(2分)减少工程量(便于施工);沿途风景优美。(2分)

(3)缩短出行时间;完善交通网络;促进经济发展;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建设;促进文化交流;促进人才与技术交流等。(3分)

三、教考衔接,构建“研学课堂”

教考如何衔接?如何让真实的情境进入课堂?这就要强化教师在集体备课基础上的“二次备课”。“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教师群体的智慧,弥补教师单独备课中的不足,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教师“二次备课”的态度与质量则直接决定了上课的效果。教师“二次备课”的执行力需要学校职能部门的督查,但更需要教研部门的引领与示范。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2019年6月23日)精神,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笔者在区域教研中实践了一种基于学习差异的中学地理“研学课堂”新样态,如图3所示。

图3 基于学习差异的中学地理“研学课堂”样态示意图

1.创设真实情境

教师需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素材和表达方式,以及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7]情境可以是学生的日常生活片断,可以是联系地理的生产情境,也可以是地理的学术情境,更多的可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真实场景,如错题、不规范的表达方式等。从真实的情境开始一堂课,才能激发师生的探究欲望,为高效的课堂埋下伏笔,做好铺垫。

2.引导合作探究

基于真实情境,教师在做教学任务或活动设计时要大胆“留白”,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机会。“留白”可以是饱含一定思维的问题链,可以是分小组的资料包,也可以是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便于现场表演的小剧本。严谨的问题链、内容丰富的资料包、扣人心弦的小剧本,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合作探究中去,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然融合到课堂中,真正落实关注课堂中的学习差异。

3.重视学情反馈

丰富多样的学情反馈是合作探究成果重要的呈现形式。信息反馈是系统、全面的教学反映模式,教师应重视学情反馈,特别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分小组反馈探究成果,反馈的形式可以是口头的表达,可以是绘图、书写的文字,同时鼓励小组合作表演展示。形式多样的学情反馈可帮助教师获取信息,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4.实施师生评价

实施师生评价可以实现成果的最大效益转化。评价的方式是多元的,可以是教师点评概括,可以是学生自我评价,也可以是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评价应该渗透到课堂的各环节,师生的评价手段也可多元化,如批阅、评分、演讲、演示、表演、绘图等。鼓励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习成果作出个性化、发展性的评价,让学生能准确了解自己或小组的学习结果,体验成功、发现不足、明白继续努力的方向。

在地理课程日常教学中坚持实施师生评价,可以切实引导地理课堂朝着培育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向转变。[8]课堂中,在诊断和激励学生学习地理的同时,教师的教学方式也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

5.尝试变式训练

师生互评后,课堂不应该直接结束,教师可以尝试变式训练。从试题命制者角度看,命题者有“原创求新”心理,喜欢追求陌生新颖的情境。但命题者无论怎样求新,试题并不会超出考试要求范围。从教学者角度看,平时教学不能就题论题,可以尝试变式训练,变式训练的目的是揭示地理学科本质和解题规律。由于教师无法仅通过一道题让学生感知地理学科的本质和规律,又不能“原地踏步”,所以变式训练就是举一反三的好方法。题目是无穷多的,但解决题目的方法、思想、策略是有限的,变式训练就是要实现“通过题目看本质”。这也是区别高水平地理教师和一般水平地理教师的指标之一。

基于学习差异的中学地理“研学课堂”样态,教师从创设真实情境带领学生走进地理课堂,通过饱含一定思维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重视学情反馈,方能呈现丰富的探究成果,实施师生评价,才可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尝试变式训练,终能明白原创试题后的地理学科素养本质,从变式训练再回到新一轮的合作探究,构建起一个良性的“闭环”生态课堂。

猜你喜欢
岛国镇江市试卷
镇江市“双管齐下” 全力保障重大事故隐患“回头看”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独特魅力
南太岛国“说不”背后的智慧(观察家)
巴新:中国元素越来越多的大洋洲岛国
千年五战:一个岛国的野心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镇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