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策研究

2024-01-19 09:07马桂芬韩滢晫翟晓岩
发展 2023年10期
关键词:环县甘肃农村

马桂芬 韩滢晫 翟晓岩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战略决策,也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继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后,党中央再次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系统全面部署“三农”工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甘肃乡村发展面貌与其他省区乡村发展相比有着明显差距,甘肃如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不掉队,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保持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尤为重要。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现代化强国建设事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战略任务, 也是当前和今后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甘肃在2020年底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以后,农村农业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方面得到巨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本研究报告基于东乡族自治县、环县、渭源县的田野调查,就甘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面临的一些实际困难和挑战进行分析,并对甘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甘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底气足

经过多年艰苦奋斗, 甘肃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彻底撕下了“苦甲天下”的标签,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东乡族自治县、环县、渭源县作为曾经全省的深度贫困县, 打赢脱贫攻坚战所发生的沧桑巨变, 是全省撕下历史贫困标签和巩固脱贫成果的一个缩影, 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甘肃的生动实践。通过这3 个县可以看到近年来甘肃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扎实的, 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是牢固的。

(一)产业发展方面

产业振兴是乡村“五大振兴”之首。从东乡、环县、渭源县产业发展情况看,这几年,3 县都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大力发展肉羊、中药材、马铃薯等特色产业, 培育壮大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跑出了产业发展的“加速度”,产业富民效应日益显现。

从全省来看,2021 年以来, 甘肃省全力实施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持续做大做强“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优势特色产业,调整优势特色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构建“甘味”品牌体系,全省农业产业规模登上新台阶,发展特色更加鲜明,聚集效应愈发显现, 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截至2022 年底, 全省优势特色产业面积4503.47 万亩,蔬菜、中药材、园林水果产量及牛、羊存栏量分别比2020 年增长17.5% 、11.6% 、19.6%、10.3%、18.4%, 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4381.37亿元,“甘味”品牌连续两年荣登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100 强榜首,全省一产增加值连续五年年均增长6.3%、位居全国前列。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为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生活水平方面

根据表1 东乡、环县、渭源3县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数据显示,近年来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这都是前所未有的。

从全省整体情况看,甘肃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在实现逐年增长(见表2)。

从总体来看, 甘肃地区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自2015 年至2022 年都处于增长状态,且增速每年都保持在7%以上,从细节上来看(见表3),甘肃省各市州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6 年—2020 年,均处于持续上升状态, 其中较上一年涨幅最快的是陇南市,增幅达到了8%以上。在14 个市州中,共有8 个市州农民的人均收入超过了全省的平均水平,剩下6 个市州的农民可支配收入则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线。在这14 个市州之中,只有嘉峪关市农民收入超过了两万元,超过甘肃省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从工资性收入方面来看,嘉峪关市位居前列,占到了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从全省农民收入结构分析,经营净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净收入仍是大头,财产净收入占比很小。这说明,产业和就业是甘肃省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政策性收入是稳定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而入股分红、储蓄投资等带来的财产性收入非常有限。在经营净收入方面,酒泉市位居第一,占到了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成。

从低收入群体保障方面来看(见表4),从2014年至2022 年第一季度, 甘肅的农村低保标准总体呈现出上升的状态。从低保的具体金额来看,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农村的低保标准也是处于逐年递增状态(见表5),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甘肃在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对于农村地区的低收入群体给予了更多扶持。

(三)乡村建设方面

近年来,东乡、环县、渭源县的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如:环县环江大道南段当年征地拆迁并正式通车,创造了环县速度,使县城南北延伸了3.6公里,环县城市建设和管理在全市交流经验,被列为全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城镇化试点示范县城”。东乡达三公路、布楞沟山旱地林果产业示范园、县城南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基地、南阳渠村级管网连接等10 个续建项目竣工,完成投资23.02 亿元。特别是安临一级公路东乡连接线建成通车, 贯通了沿河沿川沿路三个经济带,带动了沿线10 个乡镇。渭源县启动建设S227清源至麻家集公路改造工程,新建村组道路413公里,改造公路危桥3 座,养护县乡村道2292公里,成功创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从全省看,近年来,甘肃省坚持以“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为抓手,统筹推进“8 大行动”“7大工程”专项任务落实。全省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行政村动力电全覆盖, 光纤宽带和4G 网络覆盖率达到99%,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及村容村貌提升改造等扎实推进,农村供水水源保障、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配套建设水厂等调蓄设施工程加快实施。乡村基础设施大幅改善, 农村面貌整体焕然一新, 为后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奠定了基础。

(四)生态环境方面

近年来东乡、环县、渭源县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比如,2021年底,环县的水土流失治理率提高至47%。东乡积极贯彻“河湖长”规定,加大投资,完成洮河东乡段的防洪综合治理、沿洮河经济发展带的生态廊道可持续发展一期项目。截至2022 年5月,渭源县完成造林绿化3.8 万多亩,义务植树185万株,道路绿化284 公里,花带景观建设325.74 公里,共撒播五彩石竹、蜀葵、金盏菊等草本花籽2528公斤。生态林、经济林、景观林共建同步提升,实现了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双增目标。

从全省情况看,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地区将生活污水、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作为重点, 持续推进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据相关数据显示, 甘肃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为22.6%,臭水沟治理完成率为62.2%。《甘肃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改促进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提出关于实施农村环境改善的具体措施,开启农村环境全面改善行动。积极推进“清四乱”规划,加大黄河流域环保力度,努力提高当地环境质量,营造美好城乡景观。

(五)乡村治理方面

从全省面上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甘肃扎实推进三个国家级试点县、22 个示范村镇的试点示范,成功打造15 个省级试点县,移风易俗不断深化,在全省95%以上行政村成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和道德评议会群众组织。比如, 环县确定全县26 个村进行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示范,探索“一轴四体” 的乡村治理组织体系。健全完善民主议事决策机制,实行“七事四公开”的工作方法, 村里的一切事务、重大问题的决策都要有群众的全程参与,并就决策程序进行讨论,决议成果等主动及时公开,积极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增加了人民群众的知情度、满意度。

二、甘肃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需要重点关注解决的几个问题

东乡族自治县在甘肃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实施难度较大,面对的困难和问题比较多;环县、渭源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这三个县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面对的一些具体问题作为案例进行具体分析, 从而探讨甘肃省目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基础薄弱,发展效益不高

近年来,甘肃围绕农村农民农业增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扩大产业规模等等,但部分县域依旧面临着农业产业不强,农业产业发展优势不显著,发展后劲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一是生产规模问题。由于大多数农村的经营分散化的格局并未改变, 不利于采用统一的机械化作业。同时,农民基于安全考虑,更喜欢小规模经营和小作坊式的家族化经营管理模式, 缺乏创新性,导致农村产业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严重缺乏发展后劲。二是市场体系问题。目前甘肃农产品市场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市场体系, 缺乏事先收购契约关系与合作社相近似的中介市场, 产品价格全由市场行情决定,这就在不知不觉中加大了生产盲目性。同时,还存在产品的产业链问题,比如,东乡虽然很多地区实现了农产品的区域化种植, 但是产品系列化还缺乏应有的深度,缺乏中长期产业化发展规划。三是市场竞争能力不强。马铃薯、中药、玉米等相较于其他省份有一定优势,但产品系列化不足,没有发挥优势产业的带动效应。四是缺乏利益联结机制。甘肃农村地区龙头企业较少,多数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多为简单加工, 致使农民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利益联结不紧密。

(二)城乡差异明显,收入差距较大

甘肃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东乡、环县、渭源县农民收入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从总体来看,特别是与发达地区相比,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发展差距明显。东乡、环县、渭源县与其他省区的县相比,差距较大。另外,就本省、本县来看,县域城乡之间的收入仍也存在一定差距。

从表6 中可以看出,甘肃人均可支配收入全部低于全国水平线,环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甘肃整体平均值,东乡的农民收入与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最明显,2020 年两者之间相差接近2.6倍,2021 年两者之间的差距接近2.7 倍。从横向来看, 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虽然从2020 到2021 年均呈现递增趋势,但是全国之间的城乡收入差距从2020 年2.6 倍缩小到2021 年的2.5 倍, 而甘肃省平均可支配收入的城乡差距虽然也呈现出缩小的趋势,但是仍旧保持着接近3 倍左右的差距,其中差距最大的是2020 年的东乡,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高达3.5 倍,最小的是2021 年的渭源县,城乡收入差距为2.9 倍。从上述数据可知,甘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虽然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但是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较大。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二元”经济结构影响。甘肃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以重工业为主,需要大量资金,所以“以農补工”的发展使农民的利益无法得到很好的保护,后来又实行“城乡分治”,导致城乡生产要素分配严重失衡,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二是城乡经济产业结构不同。由于甘肃各地区之间的自然条件差距十分明显,有山地、丘陵、高原等等,有的地区干旱缺水,有的地区适合耕种,农民有时只能“靠天”吃饭,而城市居民主要以二、三产业为主,这使得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并具有不确定性,无法赶上城市居民的收入。

(三)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东乡、环县、渭源县所处地理位置的缘故,加之气候干旱、水土流失、抗旱能力弱等因素,使得甘肃省内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山区经常遭受滑坡和泥石流的破坏,导致农业基础脆弱,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了挑战。甘肃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虽然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但环境污染给部分区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同时伴随着区域性生态失衡、耕地面积减少,各种废弃物污染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当地农业的良性发展。

农业基础设施是应对自然灾害和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基础保障。农业基础设施的落后会直接影响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通过对东乡、环县、渭源县三地的实地走访和调查,发现了三个地区农村农业基础设施都相对滞后,目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基础设施陈旧, 抗灾能力弱。现存的基础设施中,诸多灌溉设备过于老旧。二是政府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农村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靠政府划拨, 由于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较大, 政府给予的资金并不足以支付基础设施的改善建设。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效果不佳。从管理的角度来讲,权责界定不清一直是农村基础设施的最大问题; 部分乡镇缺乏与基础设施相配套的可执行的措施, 工作人员缺乏管理权限,面对一些违法行为也无权处理。

(四)人才资源短缺,劳力流失严重

人才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甘肃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起着重要作用。从东乡、环县、渭源县三县的现实情况来看,农村农业发展人才十分短缺。主要影响因素有如下几点:一是高考。甘肃籍大学生毕业后很少一部分能够再次返回甘肃农村。二是甘肃省内高校毕业生人才外流情况严重。甘肃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更愿意前往北上广深及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工作或定居。三是甘肃经济社会与其他地区发展有一定差距,本身吸引人才力度不够,许多大中專高校毕业生回甘缺乏相应岗位。四是吸引人才力度不够,留住人才、用好现有人才的办法不多、措施不多。五是农村经济收入回报率低,本地固有劳动力流失严重。由于农村逐渐开始使用机械化生产,导致剩余的劳动力不得不“另寻出路”。六是乡村人才环境发展滞后,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如东乡很多农村父母想把孩子培养得更加优秀,因此他们把孩子送去城市上学,希望孩子将来不要像自己一样留在农村;在渭源县的乡村工作过程中,由于人才的待遇相对较低,晋升机会不多,造成了乡村人才很难真正留下来。这些劳动力大多数都拥有较高的专业技能,随着时代的变迁,其中有少数被迫放弃这些技能,大部分已经从原来的乡村工作中转移到了城镇谋求新的发展。

三、全面推进甘肃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一)壮大富民产业,夯实乡村振兴发展根基

1.充分利用甘肃农村具有的优势资源,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带动农村产业链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健全生产、服务、流通三大体系。生产体系方面,聚焦特色优势产业,开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和标准化生产, 提高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 走好“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发展路子。服务体系方面,面向农户打造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提供集农资供应、良种培育、技术指导、农机作业等农业生产全链条服务。流通体系方面,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为基础,加快形成“种、管、收、储、运、加、销”全流程服务,重点解决好农产品贮存、物流、销售、议价等问题,切实帮助农民规避农业生产中的不确定性风险。政府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可以加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并签订相关合作协议。加强农民的职业教育,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也为增加收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2.农村产业既可以走规模化经营的路子,也可以走有偿承包土地的路子。政府可以将农户集中起来,让他们统一耕作、栽培,搞区域化种植,最终形成规模化产业格局。同时,针对不想继续从事农业的农民, 鼓励他们有偿转租土地, 进行土地集中规模耕种。建设农业市场信息系统,加快农村市场信息体系的建设步伐,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加强对农产品的供应、销售、价格信息的收集和传播,扭转当前农村市场信息化落后状态。同时,通过推行订单农业,构筑起公司、中介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之间的长期互惠关系。着力增加农业产业附加值。政府可以进一步加大对优势农产品的研发投入, 扶持专业农业科研团队, 解决农业种植、养殖中的核心问题。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检测体系,进一步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积极推进专业合作社发展,以龙头公司为引领,加速推动农产品市场化,促使其与中小企业的高效衔接,提升农户自我管理水平,激励他们积极参与经济活动。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农民在空余时间从事第三产业,加强农旅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提升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充分利用乡村文化资源、自然资源与红色资源,培育发展休闲农业、农村电商、民宿旅游等新业态,以文化赋能打造区域品牌,促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甘肃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过程中,应当立足于甘肃实际情况,发挥优势,有重点、多层次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二)聚力和美建设,扮靓乡村振兴美丽颜值

乡村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应坚持质效统一、精细并重,着力把乡村建成宜居宜游宜业的幸福家园。

1. 进一步建立健全基础设施规划机制。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合理的建设方案,合理安排建设地点,落实各方职能,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项目管控,保证项目顺利完成,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现象。通过有效运用资源,降低无效使用,提高乡村经济发展效能。

2.进一步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甘肃省临夏“五改”经验做法,在不大拆大建的基础上,就地取材、因势造景,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景致。注重村落整体风貌塑造与自然环境的匹配协调,将山水之美、风情之美、环境之美、庭院之美统一起来,从一处美、一时美、环境美向全域美、持久美、生活美蝶变,不搞“千村一面”。

3.进一步建立基础设施管理机制。政府可以采用“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不断健全产权体系和实现自主化经营。此外,针对基础设施考核, 要将基础设施的建设收益与农民的满意度相结合,保证赏罚分明,不断提升项目建设水平。

(三)加强生态保护,厚植乡村振兴绿色本底

1.进一步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甘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落实生态可持续发展。各地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作物、旱作农业、设施农业等新产业。甘肃地区整体呈现干旱、缺水的状态,因此大力发展旱作农业十分必要。甘肃农村需因地制宜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绿色可再生能源,以替代不可再生能源,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进一步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甘肃农村各地情况不一,政府应着力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建议政府对14 个市州的农业产业进行考量,最大程度发挥各地区农业优势,实现产业和生态效益最大化。鼓励发展林业、畜牧业和养殖业,针对生态脆弱地区,建议引进国外优良牧草, 增加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项目,加快草地畜牧业发展。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媒体增强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3.进一步践行“两山”理念。如何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目前农村面临的主要矛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甘肃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确立“生态立省”,践行“两山”理念,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红色资源,形成生态与旅游等产业协调发展、城镇化与全面乡村振兴共同推进的局面。

(四)涵养文明乡风,赋能乡村振兴凝心铸魂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既要塑造现代文明生活的“形”,也要承载田园乡愁的“魂”。

1.开辟宣传教育“新路径”。建议聚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建宣讲小分队,走村入户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创新理论等宣传宣讲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深入开展道德建设和典型选树,建立红黑榜评选制度,每季度开展一次评选活动,切实把榜样的带动力量转化为广大群众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2.传承创新乡土“新文化”。农村是历史文化传承的有形载体,拥有诸多乡土文化资源。建议对乡土文化进行系统深入的挖掘整理、开发利用,推动乡土文化与新型城镇化、乡村旅游、文创产业相融合,以文化浸染和赋能产业,讲好“一方水土”的故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发展双赢。充分借鉴梁家河村史馆经验,选择一批历史积淀深厚、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村庄,打造一批内涵丰富、乡风浓郁的村史馆、展陈馆,促进乡土文化继承发扬。

3.倡导移风易俗“新风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推进移风易俗,深入开展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专项治理,解决好“结婚难”“育儿难”“养老难”“丧葬难”等突出问题,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4.丰富乡村文化“新生活”。借鉴贵州等地的做法,鼓励各地盘活乡村文化体育资源,举办“村晚”“村歌”“村运会”“村BA”“象棋赛”“围棋赛” 等乡村特色文化赛事活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讲好老百姓身边的“乡村振兴故事”,引导农民群众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

(五)吸引人才创业,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1.出台相关政策吸引劳动力返乡。政府应注重农业科技人才、经营人才和农村电商人才的引进,通过开展调研,健全政策扶持体系,使劳动者可以放心回乡创业,为乡村整体发展添砖加瓦。

2.突破传统用人方式,将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录用为基层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乡村振兴工作专员,并鼓励优秀企业家,科技人才和专家学者等到农村授课。

3.为科技人才营造良好的環境。人才扎根乡村,不仅需要应有的待遇,还要从政策、服务、配套等方面协同发力,为其搭建平台。对科技人才、农业人才、返乡的大学生在住房、减免税费、金融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

(六)完善多元投入,强化乡村振兴要素保障

1.加大对农村的政策扶持力度。政府的各项政策要向农村倾斜,如完善土地制度、承包制度、改革城乡户籍制度等等。通过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使得农村地区在市场机制下, 生产要素向农村地区流动, 从而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借助城市资金、技术等方面优势,加强城乡之间经济合作,实现两者之间的优势互补,真正做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

2.构建多元融资机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政府需加大对农村交通、水利、卫生等方面的公共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拓展资金使用范围,完善资金监管机制;坚持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积极探索中药材、蔬菜、牛羊等地方特色农产品险种,增强农业产业抗风险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大力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优秀私营企业家参与乡村建设, 为农村经济发展贡献企业力量。

(七)夯实基层基础,凝聚乡村振兴强大合力

1.加强村干部监督管理。乡镇党委应完善监督管理机制,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加强对村干部的监督管理,保证村委会工作有序开展。建立健全日常监督机制,全面及时了解村干部思想和工作动态,强化对村干部日常工作的督促指导,提高其组织协调、管理服务的能力;建立健全村委班子民主评议制度,完善村干部管理考核办法, 建立实行村干部履职承诺制度,使村干部自加压力,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发挥村民的民主监督作用, 让村民知道监督政策并主动行使监督权力。

2.加大培训力度,坚持岗位培训与学历培训并举、定期培训与日常培训并重、理论培训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抓好村干部法律法规、村务管理等学习培训,培养一批有能力、懂技术、会经营的村干部,使村干部成为农村发展的领路人、带头人。同时,引导村干部适应农村工作转变和形势变化, 创新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做好农村工作, 勇于开拓, 因地制宜,提高为民服务意识。

3.坚持开门纳贤,打破常规束缚,不断拓宽选配“村官”路子,既可以从党政机关及所属部门选派,也可公开向社会招聘,还可以从应届毕业生中选拔,让靠得住、有本事、群众公认的中青年人才到农村工作。同时,重视后备村干部队伍建设,为有能力的村干部提供良好的待遇保证和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规划,提供学习、挂职、轮岗等培养机会。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 为村干部缴纳养老保险,建立定期体检制度,激发村干部爱岗敬业精神,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事业。

猜你喜欢
环县甘肃农村
环县皮影之十二生肖(三)
环县:羊产业带动农民人均年收入超过7 000元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紧盯需求强弱项 精准发力补短板——环县教育脱贫攻坚纪实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环县事变”及其善后工作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