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华,何 帅,2
(1.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9;2.新疆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在当前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已成为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的关键。为建立面向市场的科技创新体制,以创新驱动促进产业升级,近些年,我国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研发组织,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功能目标等方面区别于传统的科研机构,成为新型科研机构[1]。随着各地对新型科研机构的重视与支持,国内一批新型科研机构得到蓬勃发展,对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水平提升发挥了关键作用[2]。目前,国内新型科研机构主要分布在产业和经济较为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这些地区吸引集聚了大量海内外人才和创新项目,再加上这些地区民营经济活跃、科技金融体系完善、传统产业技术升级需求迫切等因素,为新型科研机构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土壤”。
目前,对国内新型科研机构的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首先,新型科研机构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其本质特征尚未明确统一;其次,新型科研机构的有效运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复杂过程,现有文献多从实践角度总结其创新运行机制,缺乏从学理层面剖析其内在机理;最后,目前新型科研机构存在多种发展模式形态,需解决各种发展模式间如何进行选择、多元发展模式存在何种内在联系等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索研究。
机制观认为新型科研机构最新颖的特征是创新灵活的运行机制与市场化管理模式。我国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对新型科研机构的认定要求均体现出其建设模式国际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管理制度现代化等特点。此外,新型科研机构遵循市场竞争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同时具有体制新颖、机制灵活、运行高效、人才富集等特点。国内一些学者从创新机制角度对新型科研机构进行了研究,如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首次提出新型科研机构机制的“四不像”特征[3];张雨棋[4]认为新型科研机构是一种市场导向下的创新社会建制;丁红燕等[5]指出新型科研机构在创新动力、管理协调、要素配置和风险管理等方面优于传统科研机构;姜春等[6]的案例研究揭示了新型科研机构的人才流动与灵活激励机制、动态管理、新型决策机制与自主管理等创新运行机制。相较于传统行政事业单位,新型科研机构大部分实行理事会管理制度,拥有独立灵活的用人权、科研自主权和财务权,实行企业化运营,市场竞争力和环境适应性很强[7]。从现有具体文献数量看,认同机制观的学者或实务工作者占主要部分。
补充观认为新型科研机构并不是要完全替代传统科研机构,而是在功能定位、运行机制等方面对传统科研机构的重要补充,成为现代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科研机构的“新”集中体现在突破领域边界和管理机制障碍,在面向市场自主创新与整合创新资源方面是对传统科研机构的有益补充。曾国屏等[3]将新型科研机构界定为一种以实现科技成果商业化和产业化为目标的创业型科研机构。不同于传统的公益性科研机构,也不同于工业实验室或者应用类科研机构,新型科研机构不单从事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重在将研究成果的应用、产业化和商业化作为目的,直接以衍生、创造新产业或新企业为导向[7]。结合新型科研机构的建设实践,当前新型科研机构有以下不同的功能定位[2]:侧重于服务传统产业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完善区域产业布局;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合建,面向市场需求、攻克产业核心与关键技术,引领带动当地产业发展;侧重于结合地方产业优势,集聚相关优势创新资源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侧重于建设公共服务创新平台与技术研发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服务,同时肩负人才培育使命;侧重于科技金融与商业模式结合,重点培育、孵化科技型企业等。
融合观认为新型科研机构的出现表征了一种革新的组织形式,以促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是由传统产学研实践发展而来的新型合作方式,并从产学研主体的合作模式、机制创新等角度揭示了新型科研机构能够有效促进产学研的主体融合与协同效应。如黄广鹏等[8]指出通过多元创新主体的合作筹建,新型科研机构能够融合不同主体的创新资源,加快创新协同效率;章芬等[9]认为新型科研机构的创新型体制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产学研合作实践中各个主体难以深度融合的问题;韩凤芹等[10]提出新型科研机构自主化与市场化兼并的双层治理机制能够促使政产学研一体化联动发展;陈良华等[11]揭示了新型科研机构的本质是产学研联合创新体,能够更好地促进产学研的协同效应。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融合观最为贴切,揭示了新型科研机构的本质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联合创新体。相较于融合观,机制观和补充观侧重于从创新机制与功能多元视角解释新型科研机构的本质特征,但这两种观点对新型科研机构本质的理解不够深入和全面,没有认清新型科研机构的创新体制与功能多元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产学研各个创新主体的深度融合与协同。
传统科研机构作为科研主体与创新主体,其科学研究以及在科研成果基础上延伸出的技术创新活动,受到传统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二分法的线性模式影响,即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知识传播与生产路径是阶段性和线性发展的。根据功能定位和研究性质,可将传统科研机构大致分为基础研究类、应用研究类、社会公益类,通过分析我国科研机构技术创新过程,存在将各类科研机构分开,导致大量科技成果难以实现市场化,常常陷入停滞。在科技成果产出方面,结合我国以往数据信息,论文著作和研究报告占总成果数量的比重过高。技术类成果数量占比过低不仅影响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还会降低技术转移的可能性。另外,技术转移成果大多是将已有的技术成果直接输出与单向转化,没有与产业需求形成双向互动,导致市场需求匹配度低或不便应用。
巴斯德象限(Pasteur's Quadrant) 理论最早源于巴斯德教授的微生物学研究领域,而巴斯德教授选择以解决实际难题为目标的前沿性基础工作开展研究,既能满足对应用价值的要求,又在此基础上发明了现代微生物理论的“巴斯德杀菌法”。Stokes[12]借用巴斯德教授的研究成果,提出科学研究的巴斯德象限理论,该理论认为基础科学和应用研究是互动的,可称为“应用启发的基础研究(Use-Inspired Basic Research)”。
巴斯德象限理论的意义在于,研究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反过来还会加强社会对纯技术研究的支持,该项目研究如果关注其潜在应用前景影响,研究成果的应用也会降低很多风险。巴斯德象限理论具体意义表现在科研创新所需资金来源易取得且多元化;科研创新的目的多元化,应用面广泛;创新过程互动频繁且非线性,使得研究成果与应用目标的匹配经过多次反复;科技成果转化率大大提高。
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界限,对研发组织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新型科研机构的出现,其组织目的和功能定位主要是将产学研深度融合,跨过科研停滞地带,进入巴斯德象限。新型科研机构在发展模式、管理体制、运作机制、协同创新等方面做出全新探索,形成了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有效解决了科技与经济不融合现象[13]。
者也,所谓圣贤之月也。[3]卷七《月轩序》,25叶b-26叶a由上可知,庄昶坚持的文道一体之说,不是指所有的文,而是指圣贤之文,非文人、诗人之文。理解此,我们才能明白为何庄昶会说出“莫怪不知杨万里,草庐文字子思心”[3]卷一,15叶a这样的话。
三螺旋概念于20 世纪50年代初最先出现于生物学领域,到了20 世纪90年代中期,Etzkowitz 等[14]在三螺旋概念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官、产、学三螺旋理论,用来分析在知识经济时代政府、产业和大学之间的新型互动关系。三螺旋理论指出政府、企业与大学作为知识经济社会内部创新制度的三大主体,应根据产业需求相互联结,构成三者彼此交互的三螺旋关系。
三螺旋创新理论(Triple Helix Innovation Theory)被学界视为开创了创新研究领域的新范式。
1) 该理论主要强调政府、产业和大学的合作关系,不过分关注单一主体的价值创造,而是重视这3 个群体互惠互利、相互合作而形成利益共同体。政府、产业和大学在这个利益共同体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根据不同的功能定位,三方均可承担创新系统中的决策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2) 该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兴起,区域内的高校与科研院所是核心知识资产的掌握者,并处于价值链的关键位置。通过对接高校、科研院所与产业科技创新活动,建立起面向市场的科研合作组织,在区域内发挥了强大的技术创新辐射作用。
3) 该理论被视为产学研领域的经典理论并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创新实践。
目前,我国产学研实践中仍然存在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技术创新不足等问题,没有进入巴斯德象限。新型科研机构的出现,可以有效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突破组织和技术界限。因此,为了更深刻理解三螺旋创新理论的内涵,需要注意以下3 点。
1) 三螺旋创新理论的发展过程体现了政府、大学和产业三者之间关系的动态演变过程,突出了对各个主体创新合作的程度及相互关系的描述。产学研合作需要打破各个主体之间的壁垒,形成各方深度参与的创新生态。新型科研机构可通过组织革新实现各个主体在同一平台下的创新协同合作,形成一个创新生态系统。
3) 三螺旋创新理论隐含着一个基本假设,就是产学研的创新活动是各种独立创新主体在实现其功能的相互作用过程。创新链上的各个创新主体整合、重塑创新资源,开展多重互动、多种形态的协同创新,构成密切关联的利益共同体。这需要产学研主体之间将传统相互合作的外部机制加以内部化,建立成果共享与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新型科研机构的出现,有效保障了产学研各个主体间的合作利益。
综上所述,新型科研机构本质是一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联合创新体,其通过革新组织结构,使产学研各个主体紧密合作,实现同一创新联合体下的协同效应、融合效应与利益效应。
新型科研机构发展存在多元发展模式。按照不同的功能侧重点,新型科研机构可以通过多种类型发展壮大,具体涵盖政策导向型、产业导向型、资源导向型、服务导向型和成果导向型等5 种类型[2]。不同类型的建设模式可以拥有不同形式,但内在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研发与成果产业化基本功能结合是各类新型科研机构的本质标识。
1) 政策导向型新型科研机构一般为政府主导建立,服务于传统产业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完善区域产业布局。这种机构的发展模式在初期根据建设项目进度、绩效考核要求取得年度财政经费支持,在政府扶持下吸引其他创新主体共同参与,后期市场化运行成为独立研发主体。
2) 产业导向型新型科研机构一般为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合建或与企业及创新联盟合建,面向市场需求,立足突破式技术创新,攻克产业核心与关键技术,引领带动产业发展。
3) 资源导向型新型科研机构一般为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合建,采取资源集聚型的合作模式。这种机构的发展模式紧密结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科技资源,服务于地方产业,吸引产业资本。该模式依托于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学科与国家实验平台,通过集聚、整合优质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并发展特色产业,同时肩负人才培育使命。
4) 服务导向型新型科研机构一般为政府主导建立、社会资本建立或企业及创新联盟合建,担当服务中小企业角色,通过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现“民办官助”的非营利公益属性。如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等。
5) 成果导向型新型科研机构建设主体多元化,重视社会资本、科技金融与商业模式的结合,重点培育孵化科技型企业,提供创新创业服务,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该机构的发展模式依托产业需求引入高校、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吸引风险资本投入,推动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落地、转化与产业化。从成果转化模式看,形成了“专业研究所+孵化器”“研究院+基金+公司”“一品一所一公司”“县/高校+研究院+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基金二元耦合”等多种创新模式[2]。
本文分析研究了国内新型科研机构本质、运行机制与发展模式的基本问题。认为新型科研机构本质是一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开放组织,传统科研机构是建设主体单一、功能明确的独立公益科研组织,新型科研机构和传统科研机构的主要区别是市场化运作机制与灵活多变的自主管理。新型科研机构试图突破传统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二分法的线性模式,通过革新组织架构以实现传统产学研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协作沟通与任务衔接。新型科研机构发展可以存在多元发展模式,应鼓励建立多种形式的新型科研机构,并不断探索确立新型科研机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功能定位,待其发展成熟稳定后再向多元化综合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