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燕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无锡 214028)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在教育系统中,尤其对于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速度明显提升。为了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与水平,高职院校需要结合校园信息化发展要求,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明确评价意义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确定建构方向。
在传统的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中存在局限性较强等问题,主要以总结性评价为主,教师难以实时掌握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但是在校园信息化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从教学内容出发,引入了随机点名、主观题测试等基础,能够更好地针对学生进行评价。在教学中通过汇集学生预习、测验、作业等方面的数据与信息,利用微信等渠道及时反馈到教师手中。教师可以实时掌握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出勤情况等,在明确参与情况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不足,为后续教育工作开展提供支持。校园信息化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能够针对学生作出实时评价,减少评价过程中消耗的时间,而教师也可以利用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方法,解决评价不及时、反思落实度不高等问题。
过去教学评价模式主要以教师向学生提出评价为主,但是在校园信息化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实现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学生对学生、教师对教师的评价,形成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确保评价的立体化与全面性。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可以利用匿名投票的方式要求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发布试题,在学生扫码解答后还可以进行学生之间的互评,便于学生更好理解知识点,激发学习的欲望。在教师对教师评价中,则可以在课堂中邀请其他教师以扫码的方式进入到班级中,并以不同的身份进入到课堂,便于及时掌握其他教师授课的情况,以间接的方式完成评价[1]。
过去单一化的评价方式难以实现对学生的持续评价,不能将学生的后续发展情况展现出来。但是在校园信息化视域下使用信息技术就能够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在教学结束后利用信息技术还可以保持师生之间的联系,通过调查问卷能够了解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情况等,便于教师调整后续教育方法。使用信息技术还可以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情况,汇集优秀教育资源,实现对教育内容的补充,解决内容与社会评价脱节等问题。
在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完成教学任务以后,能够以数据的方式将教学情况反馈出来。如在平台中能够展现班级人数、答题准确率、学生排名情况等,如果使用互评方式还可以将批改率等展现出来。在学期结束以后教师登录网页,可以将课堂报告以表格等形式展现出来,完成数据分析等。通过数据展现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实现对学生的客观化评价,转变过去以主观评价为主的问题。或可以利用不同阶段所形成的反馈数据,针对学生完成过程性考核评价,提升评价的精准性。
1) 认知度不高。现如今高职院校基本开展了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信息管理系统运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校园信息化建设逐渐向着规范性、科学化、个性化等方向发展。但是在研究中发现,存在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信息化认知度不高等问题。教学评价不仅是技术性问题,同时也属于管理性问题,要求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做好调整、修正等工作,完善技术指标与要求。但是在实际中,一些教师单纯将建构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作为技术性问题,认为只需要做好基础设施、管理系统建设即可,不需要进行人为干预。
2) 体系不全面。虽然高职院校已经引入了一些信息化平台评价方式,但是却存在单一化等问题,所选择的评价角度并不全面,单纯重视终结性评价,并未认识到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高职院校教学评价属于教学中的重点之一,因评价具有诊断性特点,能够准确鉴定、甄别问题。但是从操作层面来看,终结性评价占据较高地位,并未兼顾学生自身的创造性、能动性特点,也难以将学生学习态度、方法等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使得评价体系难以强化学生知识建构的积极性[2]。
3) 标准固定化。在校园信息化视域下我国对职业教育重视度明显提升,高职院校中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深度也在不断增加,对教学评价体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传统、固定、单一的评价标准难以满足校园信息化发展要求,需要不断更新与完善,形成全新的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提升评价的精准性,满足各项需求。受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影响,使得评价标准主要以传统理论课程评价标准为主,表现为参数一致等,而受到标准固定化的影响,出现目标不准确、教学设计不全面等问题,难以展现评价作用。
1) 教师。在校园信息化视域下高职院校中教学评价体系建构中应当清楚认识到教师对体系建构的影响。可以说教师属于信息化教学的组织者与开拓者,教师专业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建构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在各项评价指标中主要包含教学设计能力、组织实施能力等,所以在评价中需要从意识、理念、功能操作等方面出发,确保评价的全面性,还可以增加自评、学生评价、督导评价等,提升评价质量[3]。
2) 学生。在教学中应当展现学生主体地位,信息资源的掌握能力、自主探究技能、团队合作能力等均属于高职院校中教学评价体系建构科学性的关键因素,还涉及信息化素养、参与程度、学习效果等方面。在校园信息化视域下可以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考核评价方法结合在一起,便于教师及时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有效的改进对策。在校园信息化视域下的高职院校中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就需要着重培养技能型人才,重点从学生实践能力入手,做好实践教学研究工作,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3) 资源。资源属于校园信息化发展的基础,需要从长期建设与维护角度出发,展现其价值与优势。在高职院校中教学评价体系建构中同样需要信息化教学环境、资源的支持,其中基础设施评价属于针对学校硬件设施进行的评价,依靠数字化终端、校园网等。而针对校园网所进行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内部网络、多媒体建设情况等进行的。利用数据中心、数字化终端等全面展现各类信息资源速度情况,也是信息传递、资源共享的重点。所以在高职院校中可以利用校园信息化构建试卷库、试题库等,制作网络课件辅助教学活动。只有将先进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领域中,才能更好地针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才能发挥平台的支持作用,保障教育的全面性与合理性。
3.2.1 确定评价体系维度。
在高职院校中教学评价体系建构中需要从教学环境、内容、学情特点等方面出发,做好全面分析与研究工作。在高职教育中学生用理论知识强化职业技能,全面提升自身职业技能水平属于比较重要的内容,所以在建构评价体系时就需要做好分层次考核工作,全面检验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教师结合学生评价信息、反馈信息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教学过程。在落实校园信息化时,教师、学生、信息化环境均会对高职院校中教学评价体系建构产生影响,所以就需要做好各项因素的协调,保障评价体系维度的合理性。从教师层面来讲高职院校中教学评价体系主要是通过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等来体现,校园信息化发展转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了教师执教能力。从学生角度来讲,利用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可以获取新职业技能。从教学环境层面来讲,信息技术落实到教育的过程,需要发挥信息化平台支持作用,在合理利用平台的基础上能够展现评价体系的科学性[4]。
3.2.2 制定评价体系量化考核表。
只有确定好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建构标准与维度,才能进一步分析评价的层次结构,进而制定科学的量化考核表。通过从不同维度出发,作为多样化准则层,需要根据构成要素重要性进行对比与分析,确定维度次序,将所获取的结果以矩阵的方式展现出来。所以在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建构中需要结合课程特点,做好职业素养分析工作,在确定好职业能力、实用应用性关系等基础上做好重点研究。
3.3.1 提升教师信息化能力
在建构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时需要明确具体标准与要求,确保体系建构的针对性,展现学生主动性与建构性特点,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属于影响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教师信息化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最终效果。所以需要教师积极参与到交流活动中,提升信息化能力,强化教学素养,掌握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建构方法。
3.3.2 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
在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建构中应当展现学生中心思维,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以强化学生学习能力、专业素养为目标。教学活动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基础,通过引导学生使用信息手段更好地获取知识与素材,利用合作性学习实现学习目标,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教师也要利用教学评价体系加强彼此之间的互动,设计出合理化的评价方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3.3.3 满足评价标准多元化要求
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质量高低会展现教学管理效度,高质量的教学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所以建构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时需要做好完善工作,及时针对教学过程进行诊断,在评价教学效果的基础上评估教学质量,坚持循序渐进原则,确保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发挥量化评价标准作用。在过去,高职院校评价标准单一化属于校园信息化视域发展下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之一,只有加强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联系,才能提升指标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才能针对课程类型增设不同标准。在理论基础课中,可以使用传统评价标准与指标完成评价,而在实践课程中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指标,制定合理化考核方案,确定课程目标、形式等。在质量检查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合理利用信息化优势,使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完成课程教育。在校园信息化视域下,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建构应当着重关注教学设计、方案设计、学生学习有效性等方面[5]。
3.3.4 发挥大数据服务作用
校园信息化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教学评价具有持续性、动态性特点,所以需要转变传统的评价模式,做好教学管理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利用网络资源、数据分析等,展现大数据在服务方面的优势,确保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建构的有效性。一是做好动态化评价与反馈。借助数字化教学管理平台,及时进行数据分析,实现全面覆盖目标,加大教学质量监控力度。目前许多在线课堂教学管理平台能够与教学管理系统之间形成有效对接,并针对各项数据进行数据化管理,不论是教学要件还是设计均可以体现在平台中,便于教师开展监控、管理等工作。在完成优化管理以后,学生可进行课堂实时评价,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二是从学生角度进行的评价。在高职院校中教学评价体系建构需要加强教、学之间的联系,确保评价结果合理性。但是研究发现目前的评价体系存在一次性评价等问题。所以在校园信息化背景下,需要加强管理系统与教学平台之间的有效联系,在完善质量评价的基础上展现教与学合力作用,便于教师提出适合的改进对策,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3.3.5 使用院系主导,教研室负责评价体系
提升教学质量,不仅需要学院的整体把控,如将先进教学平台、教学督导评价体系引入到教学,同时还要将教研室引入到评价中,发挥教研室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把控优势,实现教学质量目标提升。所以在高职院校中教学评价体系建构不仅要做好学院评价工作,同时还要赋予教研室相应的责任。在校园信息化视域下产生的大量数据与信息,转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怎样发挥优质网络资源作用、利用在线教学平台提升课堂建设质量、及时向外输出优秀资源等均成为教研室需要深入研究与改进的方向。
综上所述,教学评价作为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工具,需要从校园信息化视域出发,做好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建构研究工作,提升体系建构的合理性,在准确反映教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收获情况,确保评价的精准性,展现评价体系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