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韧性:内在机理、重塑路径与提升策略

2024-01-18 07:55陈明星
贵州社会科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韧性产业链粮食

陈明星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 郑州 451464)

一、引言

“韧性”是源于物理学的概念,意指材料在塑性变形和破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在其被引入经济学研究领域后,相关研究总体上沿着“经济韧性—产业韧性—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轨迹逐渐深入和细分,粮食安全韧性也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重点。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2013年我国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并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明晰了新时期保障粮食安全的重点和路径。但由于粮食安全长期以来一直深受生态环境污染、资源过量消耗、财政巨额负担、粮农低收入等困扰[1],特别是随着百年变局和气候变化的交织叠加,粮食安全重要性更加凸显,粮食供应链韧性及粮食安全韧性日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在粮食供应链韧性上,王宏广从确保我国海外粮食供应链安全的角度,提出要增强粮食储藏和期货能力,建立多元、长期、稳定的海外粮食生产基地或供应链,增强粮食供应链韧性[2];程国强进一步将粮食供应链韧性分解为稳定性、安全性、抗逆性和协同性四个维度[3];陶亚萍分析了粮食供应链韧性强化存在设施迟滞、技术困厄、金融阻滞与风险外溢四重困境[4]。在粮食安全韧性上,学者们认为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必须关注新冠疫情、俄乌冲突和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5],增强重要农产品供给韧性[6],盘活海外粮食供应链[7],增强应对外部风险和冲击的韧性与定力,建立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8],改革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机制,构建更高效、更有韧性、更包容、更可持续的粮食系统[9],推动全球供应链系统及粮源掌控能力与国内物流、加工、分销网络有机对接[10],提升全球粮食系统韧性[11],促进粮食安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12]。

相对于粮食供应链韧性,粮食安全韧性是包括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等多重维度韧性的系统韧性,是更为系统、更为全面的整体韧性,能更好解决粮食安全治理机制中需求端与供给端之间存在的应然与实然的错位[13]。而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是三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融的经济学概念,当前,“三链协同”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关注焦点。目前的研究文献多集中于对区域农业或粮食产业发展实践的探讨,虽然对“三链协同”的必要性、紧迫性已形成共识,但对“三链协同”的内在逻辑及其与粮食安全韧性的关系等,还需要进行相对系统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党的二十大将粮食安全置于国家安全的高度,强调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为新时期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在大食物观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下,顺应高品质生活需求和高水平安全保障需要,强化从产量、产能到产业的全环节、全要素、全主体、全链条保障的韧性,筑牢粮食安全风险多维防火墙。本文拟基于“三链协同”的视角,从粮食安全韧性的内涵及特征出发,探究其内在机理、重塑路径和提升策略,以期为更好践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供参考。

二、粮食安全韧性的内涵及特征

(一)粮食安全韧性的内涵

一般来说,经济韧性、产业韧性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中的“韧性”,其意蕴主要体现为应对风险、抵御冲击、恢复更新的能力[14],Martin &Sunley从抵御力、恢复力、再组织力和更新力等维度对经济韧性进行界定[15],成为从经济学视角研究韧性较有代表性的基础概念。粮食安全韧性固然要体现这一意蕴,更要体现粮食安全的特性,即在大食物观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下,将粮食安全置于国家安全的基础地位,在把握粮食安全内涵拓展的基础上,统筹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以大食物观拓展粮食安全保障的战略回旋空间,充分体现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粮食产业市场竞争能力、资源环境可持续能力、经营主体动员能力、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等,以稳产保供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以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粮食安全高水平保障,以经营主体间高效能利益联结维系高韧性粮食安全。

(二)粮食安全韧性的特征

结合粮食安全和粮食产业的特性,粮食安全韧性至少需要有“四高三强”的要求:“四高”主要体现在产品供应质量、产业发展效益、聚链成群强度和全要素生产率上,具体来说,产品供应质量高即在粮食产量保障有效供给的同时,在粮食及其制成品的品质、口感、营养、特色等方面更能有效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产业发展效益高即在粮食数量、质量的基础上,通过加工转化、种养结合、产业融合、功能拓展等途径,更好满足市场需求,拓展增值增效空间;聚链成群强度高即粮食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发展,全产业链和集聚集群水平高;全要素生产率高即粮食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水平高,在机制变革、资源配置、结构优化、要素升级、技术创新尤其是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现实生产力和发展潜力。“三强”主要体现在市场竞争力、发展持续性、利益联结度上,具体来说,市场竞争力强即粮食生产和粮食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经由产业链条延伸、品牌化打造等转化为竞争优势,在产品认可度、市场占有率、品牌美誉度等方面显著提高;发展持续性强即粮食产业稳健发展,在产业支撑、绿色发展、成长性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利益联结度强即粮食产业发展既能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来较好的利润空间,又能以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更加充分地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三)粮食安全韧性的战略意义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强化粮食安全韧性具有多重深远意义。第一,这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迫切需要。粮食安全离不开一定的产能来实现、稳定的产量来保证,但仅有产能、产量还远远不够,还需要稳产提质增效并重、产能产量产业并行、种粮抓粮营粮并举,统筹粮食产量、质量、生态、市场、产业等多维度的协同发展,通过粮食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供应链打造[16],找准新技术新业态渗透融合点、新模式新赛道突破拓展点或产业功能互补延伸点,以资源要素的优化重组推动产业深度融合,持续提升粮食产业竞争力,来稀释粮食产业弱质性、防范化解可能风险,以粮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支撑粮食安全的高韧性保障。第二,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农业强国建设毋庸置疑必须立足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实际,在粮食产业体系上形成拥有较强韧性的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和粮食国际竞争力。从国际上看,构建农场—中转库—港口—出口及产加销储运一体化的粮食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已成为提升粮食安全韧性、角逐粮食国际竞争力的通行做法,如加拿大小麦局、澳大利亚小麦局均构建了粮食产业链和出口供应链[17]。第三,这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战略要求。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而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因此,增强粮食安全韧性本身就是筑牢发展与安全“压舱石”的重要方面。第四,这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保障。14亿之多的巨大人口规模,首当其冲的是吃饭问题,必须以足够的粮食安全韧性保证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解决种粮农民合理收益保障问题,这是铸就足够粮食安全韧性的经济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以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的生态系统支撑粮食安全韧性;走和平发展道路,也要求有足够的粮食安全韧性,既以解决自身的粮食安全问题为维护全球粮食安全做出中国贡献,也打消所谓“因我国适度进口而威胁别国市场份额”的疑虑乃至“中国威胁论”。

三、粮食安全韧性的内在机理——基于“三链协同”视角

保障粮食安全,需要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但粮食安全韧性并非粮食各链的“自构”或各链韧性的简单加总,而是有赖于各链之间耦合互动的有机协同。因为,现代产业融合发展的规律、趋势和实践都表明,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关联、密不可分的有机体,离开价值链和供应链,单纯强调产业链,并不足以提高经营效益、防范经营风险,反而可能陷入更加高风险、低收益的境地。所以,粮食安全韧性不能仅限于围绕各链自身做足“链内”文章,即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供应链打造,换言之,仅做好“链内”文章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同时做好“链间”文章,有机推进各链之间的协同。因此,粮食安全韧性需要在做好“三链”自身建设的基础上,找准高新技术渗透融合点、产业功能互补延伸点,深化“三链”互动耦合、深度融合,以产业链为载体,集成粮食产前、生产、储存、运输、流通、加工和消费等多环节、多主体、多区域,推动“三链”间资源要素重组、产业链条重构、发展空间拓展,形成共生、协同、增值、共赢的粮食产业生态,实现价值增值、成本降低、风险规避、效益提升。

在“三链协同”中,“三链”相互联系,统一于粮食安全各相关环节和领域,共同支撑粮食安全高水平保障,但同时又有所区别,从功能上看,产业链是载体,承载产业链条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内外融合,实现价值增值和效益提升,并以产业链条的完善来规避市场风险。价值链是手段,通过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及其结构的优化、技术及其装备的推广应用、品牌运作等形成溢出效应,推动价值增值、成本下降和效益提升,进而有效调动粮食安全保障主体的积极性。供应链是保障,通过流程再造、技术优化等实现货畅其流、物尽其用,推动成本下降、效益提升,并规避在生产、流通等环节中供需衔接的风险,保障产业链正常运行(见图1)。

图1 粮食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区别与联系

从三者关系上看,产业链主要在于“集点成线”,是将粮食产业的产前、生产、加工、仓储、流通等诸环节有机链接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重点在于向产前、产后延伸即“农头工尾”“粮头食尾”延伸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价值链主要在于“集线成带”,通过将现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成果嵌入产业链条,推动分工优化、链条耦合,提升产业链要素配置效率和价值增值能力,构建产业链核心竞争力。供应链实现“集线成网”,是基于需求和消费导向的统筹产业链内外资源要素的过程,重点在于强化对粮食生产、流通、加工等领域的整合、保障能力,形成粮食产业发展的网络体系。价值链实现“由链到圈”,是将现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成果嵌入产业链或推动产业链之间的互动耦合、实现产业链内要素优化配置和价值提升的过程,重点在于增强产业链价值增值能力,提升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并形成产业生态圈。“三链协同”实现“结网构圈成群”,是进一步整合“三链”资源推动粮食产业集群化、完善粮食产业生态的过程,重点在于加强对粮食产业发展资源跨主体、跨链条、跨领域乃至跨区域的跨界整合能力,这也是粮食安全韧性的关键所在。如果说延伸产业链是一种线性的基于单链之上的延链补链、拉长韧性的行为,那么提升价值链是引入外力强链壮链、延展韧性的行为,打造供应链是构建非线性网链、拓展韧性空间的行为,“三链协同”则是强化统筹促进粮食产业生态优化、全链条提升粮食安全韧性的行为。

从形成机理上看,沿着“点—线—带—网—圈—群”的逻辑,经由资源要素跨界重组、空间延展,可构建纵横交织、立体联通的粮食安全韧性模型(见图2)。在产业链上,不仅包含传统的生产、流通、加工等环节,还包括产前的农资供应尤其是现代生物育种和生物医药等,以及产后的业态延伸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如体验式消费、农业康养、农业观光、“粮食+文化+旅游”等,此外,还包括现代科技如人工智能、物联网、装备制造、网络直播等在粮食生产、加工等环节的应用,不仅能推动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和技术改造,甚至能对产业链形态产生根本性的变革,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从而拓展粮食安全保障空间、提升粮食安全韧性。

图2 粮食安全韧性生成机理分析框架

在供应链上,主要包括农资供应、粮食供应、产销对接、产消对接、农消对接、质量安全保障等。具体包括良种、化肥、农药等研发和供应体系,促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现代仓储物流体系尤其是现代冷链物流体系,粮油市场供应体系如农产品批发市场、零售市场、期货市场、“互联网+”等,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和联防联控机制等,从而为粮食产业链提供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有保障的服务,为增强粮食安全韧性提供强有力支撑。

在价值链上,主要有六大溢出效应:劳动溢出贯穿产业链始终,尤其是在生产、加工等劳动密集型环节。技术溢出主要体现在产前的农资研发、产中的科技服务等专业服务、产后加工和流通、产业融合发展等环节的技术创新,如开发个性化、功能性粮油新产品等。绿色溢出主要体现在绿色投入品供应、绿色生产、低碳农业、“种养加”循环农业等。资本溢出主要体现在规模经营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及休闲农业等需要资本密集投入的产业环节。空间溢出主要体现在产业空间集聚和产业链合作的增值效应。品牌溢出主要体现在各环节中的品牌塑造和运营等。通过价值链溢出效应的扩散,促进市场主体间的利益有机衔接,进而增强粮食安全韧性。

因此,粮食安全韧性表现于供应链韧性、来源于产业链韧性、关键在价值链韧性。要提升粮食安全韧性,就必须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强化需求导向、市场导向,强化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强化产业融合、创新驱动,推动粮食安全保障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由供给导向向供需衔接导向转变,由资源要素驱动向产业、市场、创新等多元驱动转变。

四、新时期粮食安全韧性提升形势与趋势

提升粮食安全韧性,必须将粮食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尤其是粮食的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等诸多环节作为有机整体,既关注传统粮食安全的数量、质量和生态层面,又关注粮食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层面,把握新时期粮食安全韧性形势趋势,以寻求系统性综合性提升路径。

(一)新时期提升粮食安全韧性的突出挑战

1.粮食供应链韧性:数量质量生态三重压力叠加。对应于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安全,粮食供应链韧性也可从数量、质量、生态三个维度来把握。一是在数量安全维度上,受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国际粮食安全形势紧张,国际粮食价格高歌猛进,同时,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传导至粮食产业的投资和消费领域,会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都直接影响粮食安全韧性:在需求侧方面,经济下行导致消费不振,尽管对粮食及相关食品的直接消费而言,需求弹性影响不大,但这可能仅维持在刚性需求程度,而间接消费则可能大幅下滑;在供给侧方面,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所带来的灾害威胁粮食供应,全球范围内化肥价格高涨,可能影响全球粮食供应[18]。二是在质量安全维度上,随着消费升级的加速,人们对农产品和食品的关注更加聚焦在质量以及化肥、农药、重金属等残留是否超标上,这也进而影响到粮食供应链安全韧性。三是在生态安全维度上,农业资源环境约束持续趋紧,粮食生态安全将成为更加深远、更可持续的安全层面,并成为影响粮食供应链韧性的重要变量。

2.粮食产业链韧性:基础薄弱与竞争加剧形成双重挤压。一方面,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总体仍较薄弱,农田水利建设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中低产田仍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3左右,一些农村在水电路气、网络通讯、烘干仓储、冷链物流等设施配套滞后,在批发市场、产销对接等市场建设落后,直接影响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在逆全球化思潮的背景下,粮食安全及其背后的粮食产业安全越发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粮食逐渐呈现“金融化”趋势,成为全球资本逐利的投资品,一些国际粮商跨国打造的粮食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以其雄厚的资源整合实力在粮食金融属性的追逐上“长袖善舞”,逐步挤压乃至蚕食中小粮食经营企业的生存空间,围绕粮食定价权的争夺,将成为新时期提升粮食安全韧性的关键环节。

3.粮食价值链韧性:弱质低效格局与政策供给匹配不足。集中体现在粮食生产收益偏低且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叠加的天然弱质性,对经营主体和优质要素资源的吸引力低,既难以有效地吸纳外部生产要素的持续投入,又难以有效防范生产要素的外流。加之粮食主产区普遍存在粮食产业发展链条短、附加值低的问题,“产粮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尴尬怪圈至今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成为提升粮食安全韧性的重要瓶颈。2021年,13个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78.5%,而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52.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占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和的25.2%。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粮食产业要实现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的转变、加快高质量发展,但与此相匹配的政策体系如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等尚不完善,在政策支持体系上也亟待加快实现从增产导向型向质量、效益、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等多维度综合统筹导向型转变,增强政策支持的精准度和效能。

(二)新时期提升粮食安全韧性的战略机遇

1.优先发展强化政策引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方针,在党的十九大已经得以明确;党的二十大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由此把农业强国建设正式纳入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战略体系,并继续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些都有利于坚持重农固本和粮食安全保障,有利于将优先发展理念贯穿于相关政策制定的全过程,在资金投入、土地使用规划、金融创新等方面,加强对提升粮食安全韧性的全方位支持,引导全社会力量共同提升粮食安全韧性。

2.消费转型强化需求导向。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当前,新发展格局正加快构建,以消费为内在动力的发展路径更加凸显,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需求的不断扩大,个性化、定制化、新国潮等新消费风起云涌,粮食产业作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础和关键领域。这种食品消费的提质转型趋势,将推动粮食产业持续开辟新赛道,打造爆款新品,如以即食、即热、即烹、即配为代表的预制菜赛道,正吸引大量资本进入,将为提升粮食安全韧性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当然,消费转型也对农业生态环境、食品质量与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倒逼粮食产业更加强化市场导向、需求导向,更加注重韧性培育。

3.创新驱动强化动能升级。当前,创新被置于现代化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党的二十大对创新驱动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种业振兴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将在多维度为提升粮食安全韧性提供源源不竭的动能。如在科技创新上,通过强化农业科技包括农业智能装备、农业信息化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加快粮食产业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转型升级,特别是将种业提升到“国家战略性、技术性核心产业”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更加有力地赋能粮食安全韧性提升。

4.绿色发展强化转型提质。党的二十大强调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为提升粮食安全韧性厚植了生态底蕴,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为提升粮食安全韧性提供了基本遵循,即既要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又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另一方面,“双碳”目标的提出,也为提升粮食安全韧性提出了具体要求和目标,粮食和农业既是碳源又是碳汇,对于碳中和、碳达峰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推动粮食产业绿色发展将为提升粮食安全韧性提供鲜明的“底色”,同时也倒逼农食系统的可持续绿色转型[19]。

(三)粮食安全韧性未来发展趋势

1.推进“双侧协同”将成为必然要求。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需求不振的背景下,提升粮食安全韧性,必须强化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坚定不移走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之路,把优质“产出来”、把安全“管出来”、把品牌“树起来”,推动粮食产业加快实现由增产导向到提质导向、由总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根本性转变。一方面,要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需求导向、市场导向,积极扩大农业农村投资,推进产业创新、业态创新、产品创新,开发符合不同消费层次个性化、定制化产品。另一方面,要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着力提振消费信心,为扩大内需、开拓市场释放潜力和活力,促进产销对接、供需衔接。

2.产业深度融合将成为重要着力点。深化产业融合是推进“三链协同”、提升粮食安全韧性的必由之路,要同时做好“链内”和“链间”两篇文章,在统筹粮食生产经营诸环节的基础上,强化技术、文化等元素嵌入和业态链条重组,形成产业深度融合的新着力点。如打通食品产业与装备制造业、食品包装造纸产业、功能食品等医药产业、动物饲料产业等,积极推动“食品+装备制造”“食品+造纸”“食品+医药”“食品+物流”“食品+动物饲料”等“食品+”大融合大发展,从而推动“三链协同”和粮食安全韧性提升。

3.新业态新模式新赛道将成为新增长点。在食品产业发展传统动能日显颓势的背景下,以预制菜等为代表的新品爆款发展实践表明,新业态、新模式、新赛道所蕴含的势能,将成为助推粮食安全韧性提升的新增长点。如在应对疫情过程中,顺应居家“宅消费”和无接触式消费需求发展起来的“社区集采集送”“网上菜场”“云逛街”等数字商贸新模式新业态,以及农产品直播电子商务、“生鲜电子商务+冷链宅配”等服务新模式,将成为提升粮食安全韧性的引领力量。

4.集群成链发展将成为增创新优势的重要方向。推进产业集群成链发展,不仅是提升质量效益的需要,也是防范化解风险、提升粮食安全韧性的重要路径,其在降低对区域外尤其是国外相关产业环节的依赖、增强市场竞争力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所以,结合“三链协同”,加快粮食与现代种养业、乡土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乡村休闲旅游业、新型服务业和乡村信息产业等深度融合、集群成链,形成县城、中心乡(镇)、中心村层级明显、功能有机衔接的乡村产业结构布局和乡村产业体系,将成为提升粮食安全韧性的方向和路径。

五、新时期粮食安全韧性重塑路径

(一)夯实粮食供应链基础,以供应链打造拓展产业链和价值链空间

一是强化基础建设。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要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特别是种业作为农业的“芯片”,必须耕地、水利、种业并进,在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的同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特别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种业强国建设。二是强化主体培育。粮食生产动力在政策,保障粮食安全重在调动各相关主体的积极性,需要突出义利并举,切实推动政府重农抓粮、粮农务农种粮、企业投农营粮,形成由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和一般农户组成的关联紧密、衔接有效、耦合协同、联动发展的粮食经营主体“雁阵”,全主体激发粮食安全保障合力,开拓粮食安全韧性提升新境界。三是强化风险防控。着力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大生态林建设力度,发展和应用农业综合防灾减灾新技术,包括干旱、洪涝、低温等重大农业气象灾害或爆发性、毁灭性病虫害的监测预警、评估及控制技术等,加快建设绿色农田、数字农田,提升智能化气象服务能力和突发自然灾害应急处置能力,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同时,加强对市场的跟踪监测,建立价格、质量、进出口等风险的预警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

(二)补齐粮食产业链短板,以产业链延伸支撑价值链攀升和供应链完善

一是重塑产业生态。粮食安全韧性归根结底有赖于质量高、效益好、空间布局科学、利益联结合理、可持续性和竞争力强的产业生态,这需要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健全要素体系、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服务体系、监管体系、监测体系、追溯体系等。特别是加快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全面发展多种类型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业态,完善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充分发挥期货市场的影响力,做大做强现有期货品种,积极推进新品种上市步伐;大力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加快构建以政府公共服务机构为主导、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和教育单位及涉农企业广泛参与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探索涉农企业与工业发展良性互动发展,让农民在做大做强涉农工业和服务业中真正受益,使涉农工业和服务业成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有效载体。二是深化产业融合。聚焦粮食产业发展中高端、关键环,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创、康养、信息等产业深度融合和产村产镇融合,跨界配置农业和现代产业要素,形成“粮食+”多业态发展态势,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全产业链首尾相连、上下衔接、前后呼应,实现串珠呈线、块状成带,不断提升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培育粮食系列品牌,打造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三是强化有效投资。当前,投资特别是“两新一重”投资对整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凸显,粮食安全韧性同样如此。需要抢抓数字乡村建设和新基建等契机,加快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等载体,加强5G网络、城乡分布式冷链、智能供应链等新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夯实粮食安全韧性基石的同时,推动新数字技术应用,大力发展农产品直播电子商务、数字乡村旅游等新模式、新平台。

(三)创新粮食价值链载体,以价值链提升跨界重塑产业链和供应链

一是强化创新驱动。创新是粮食安全韧性的核心支撑,要着力形成有效支撑粮食安全韧性的创新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加快种业高质量发展,立足特色优势,加快核心技术集成创新和种业品牌塑造,选育更多农作物优良品种;推进5G+智慧农业体系和数字乡村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应用,强化数字赋能[20]。加强模式创新,在规模经营、绿色发展、产业融合、品牌塑造等方面,探索粮食安全韧性提升新模式新路径。二是强化品牌塑造。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是催生新业态、发展新模式、拓展新领域、创造新需求、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和持久动力,对于彰显品牌效应、促进粮食安全韧性提升,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要加强质量监管,增强质量意识,加强生产基地监管、农业投入品监管、流通环节监管,健全监测监管和追溯体系。开展品牌创建,积极倡导“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打造农产品、企业和区域品牌体系,开展优秀农业品牌评选,支持企业开展品牌创建,重点聚焦农业整体品牌形象培育打造,全面提升农业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加大新“三品一标”培育力度,发展多种形式的品牌农产品营销平台尤其是农村电子商务,扩大品牌农产品市场占有率。三是强化绿色低碳转型。着眼挖掘粮食全环节节约减损降耗潜力,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加快构建节约高效、绿色低碳、科学健康的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模式。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等节约型生产模式和种养结合等粮食循环经济模式,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扶持秸秆还田、改良土壤的农业技术的研发、改进、制造和推广,建立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体系。深入推进粮食减损降耗,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意识,在粮食收割、烘干、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加强工艺改进和农机装备升级,促进良机良田良法良种协同匹配,引导口粮适度加工,加强副产品综合利用。

六、新时期粮食安全韧性提升策略

(一)强化理念创新,拓展粮食安全韧性提升空间

提升粮食安全韧性,既是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和优势所在,也是强化高水平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为此,需要强化底线思维、系统思维,顺应消费升级和食物消费“班尼特效应”[21],树牢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树立可持续发展、多元协同保障的新粮食安全观[22],强化耕地亩均产值、亩均效益理念,坚持以粮为基提质增效、延链补链,推动粮食生产向“能力稳固、结构优化、绿色生态、延链增值”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保障食物与资源的双重安全[23]。一是积极调整粮食作物结构,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合理优化种植结构,增加短缺、高效的粮食作物种植。二是积极调整粮食产品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小麦、优质水稻、优质杂粮等,实行优质小麦专种、专收、专储、专用,以多品种、高品质、响品牌的产品结构提高粮食价值。三是积极调整粮食产业结构,坚持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目标,培育打造以粮食为起点的全产业链,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鼓励发展粮食产品服务业。

(二)强化要素保障,增强粮食安全韧性提升动力

贯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万人助万企”“万企兴万村”等活动为契机,积极优化乡村营商环境,提升粮食安全韧性的要素支撑。一是强化财税扶持,加大产粮大县奖补、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支持力度,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增值税优惠等税收政策。建立统筹整合投入机制,综合采取直接投资、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财政贴息、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二是强化金融扶持,鼓励金融机构适当延长贷款周期、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和资产证券化产品等,完善担保费用补助、业务奖补政策,降低农业贷款主体融资成本。三是落实用地用电政策,坚守耕地红线,在保护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的同时,优先保障农业设施用地、粮食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用地,切实落实农业用电优惠政策。进一步优化城乡用地结构,盘活城镇和农村建设用地存量,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为发展提供基本要素保障。落实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和省级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一定比例建设用地指标用于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创新“点状供地”等乡村产业用地供给模式,支持粮食产业新业态发展。制定乡村振兴考评激励办法,对每年考核的乡村振兴先进县、乡、村,除资金奖励外,奖励一定的建设用地指标。四是强化改革赋能,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城乡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渠道,提升要素配置效率。

(三)强化示范引领,激发粮食安全韧性提升活力

开展示范县、示范园区、示范企业等示范创建,突出龙头带动,强化先行先试、政策集成、复制推广。一是开展粮食安全基础支撑能力示范创建,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建设数字农田、绿色农田,提升智能化气象服务能力、突发自然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筑牢粮食安全韧性提升基石。二是开展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创建,大力发展粮食期货、保险、批发中心、粮食储运流通中心、智能农机创新中心、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等,强化创新驱动、数字赋能,通过先行先试、创新突破,探索形成新思路新办法新经验,以点带面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突出龙头带动,着力培育壮大各级粮食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生产、加工、物流、研发和服务相互融合,鼓励龙头企业向优势产区和关键节点集聚,开展粮食精深加工、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示范园区和创新能力强、示范带动好的绿色低碳循环优质高效产业集群。

(四)强化激励约束,增进粮食安全韧性提升效能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和差异化奖补政策体系,针对不同区域的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功能规划、资源禀赋等,将粮食安全韧性纳入粮食安全和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实行分类评价、分类考核,将考核评价结果与奖补政策挂钩,建立健全基础性、激励性、导向性的差异化奖补政策体系,建立粮农合理收益保障机制,创新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和生态补偿机制,完善产粮大县支持奖励、种业高质量发展、农业碳汇交易等政策,推动各地发挥比较优势、找准功能定位,明确发展重点、探索发展路径。

猜你喜欢
韧性产业链粮食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我的粮食梦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产业链春之奏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