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媒体沉浸体验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基于大学生微信粘附行为的实证研究

2024-01-18 07:55刘治军
贵州社会科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微信用户大学生

刘治军 符 虔

(贵州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1]习近平强调:“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2]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关系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关系着国家对未来人才的培养,关系着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乎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和道路,故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国家和民族对他们寄予了厚望。如何在微时代背景下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提升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引领力,对于我们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伴随大数据、虚拟现实和泛在网络的不断成熟,人类正在逐渐迈入以沉浸为主要特征的第三媒介时代。通过微信、微博等以独立发布点构成信息传播网络的“微媒体”使得信息传播和网络舆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微信是中国成功的微媒体平台之一,目前其用户已经超过了12.2亿。大学生是我国微媒体用户中最为活跃的受众群体之一,对微媒体依赖程度较高,他们思维敏锐,对于社会变化反应迅速,因而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他们既对各种线上娱乐性应用充满浓厚兴趣,也对新知识、新技术充满渴求。在微媒体社区中,他们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各种信息的创造者与传递者。大学生是党和人民寄予厚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他们在微媒体平台上的粘附行为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之间的关系意义重大且深远。

本研究从沉浸体验与意识形态认同的角度,以实证研究的方式,分析沉浸体验、“享乐—实用”双重价值感知、群体影响、粘附行为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之间潜在的作用机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建模”,验明影响大学生微信粘附行为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动因。研究结果为教育管理者借助微媒体途径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提供了操作层面的参考。

二、文献综述

(一)大学生微信使用行为

大学生使用微信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并且这种现象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早期研究者主要关注微信吸引大学生的功能以及这些功能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徐静等人[3]发现“语音对讲”、“手机群聊”和“定位”功能最吸引大学生,并分析使用微信对大学生潜在的积极和负面影响。王玲宁等人[4]发现吸引大学生的最主要微信功能是朋友圈,而对其使用行为解释性最大的变量是心理变量。郑晓娜等人[5]发现大学生微信使用行为对其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和价值观念产生了影响。

后续的研究逐渐关注到影响大学生使用微信的各种因素,李浩等人[6]发现不同年级和性别的大学生使用微信的满意度存在差别。茆意宏等人[7]发现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微信上的知识共享行为存在差别。郭颖等人[8]验明人格特征对大学生在微信上的信息交流行为有影响。赵英等人[9]验明微信的系统质量和服务质量对大学生持续使用行为有影响,且大学生的使用满足感和价值感知发挥了中介作用。薛路皓等人[10]构建了大学生微信朋友圈英语学习打卡的动因模型,演示了大学生内在心理因素与群体影响对其微知识持续学习的作用机制。

(二)虚拟存在感与流畅体验

从数字媒体环境的角度,沉浸体验是指用户在虚拟环境中的一种暂时的心理状态,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知觉体验[11]。Rodríguez—Ardura 等人强调沉浸体验的核心成分是虚拟存在感和流畅体验[12],他们认为SNSs用户的沉浸体验是一个涉及知觉、意识、情感和执行的整体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将其注意力从物理环境转移到虚拟环境中,他们的感官机能被“固定”在虚拟环境中。当用户使用微媒体时,这种“完全投入”的心理感受可以频繁出现,他们对人机交互的任务操作、自己和虚拟社区的关系感觉很好。Biocca[13]将“存在感”定义为个体对自我“本体地位”的感知,也就是个体以“独立”的状态存在于外部世界。Novak等人[14]定义流畅体验是一种以注意力绝对集中、时间知觉“扭曲”和积极情绪体验为特征的暂时性心理状态。例如玩家在虚拟游戏中控制角色时,失去了对自我、时间和物理环境的意识。

(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学术界对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问题始终比较关注,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并针对相关问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综观已有成果,学者们在把握时代脉搏的基础上,探讨了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理论界定及战略意义。具体来说,现有研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学界将思想认同视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中介,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目前有“文化认同说”“价值认同说”“心理认同说”“教育认同说”。国内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内涵的阐述,或从培养以自觉自信为基础的文化认同出发,认为文化认同要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建立在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基础上[15],或从意识形态的心理认同出发,认为其是衡量政党主导意识形态传播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也是政党主导意识形态引领和整合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的基点[16]。其次,学术界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极端重要性已达成共识。马克思曾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17]这足以体现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8]对于认识和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维护社会秩序良性运行、促进社会高质量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19]然而,学术界对微媒体时代下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实践逻辑的体系性研究较为缺乏。虽然学术界已经注意到互联网时代我国意识形态认同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但是对于这些问题形成的深层原因、发生机制等还未形成较为系统完备的研究,因而破解之道有待进一步深化。

鉴于此,应当在微时代背景下寻求新机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20]本研究以实证的方式验明了微媒体沉浸体验通过价值感知、群体影响、粘附行为最终影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作用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为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四)粘附性

粘附性是评估网站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网站吸引和留住用户的能力。像微信这样广受欢迎的微媒体,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能够使人们持续使用它并向他人推荐。事实上,用户粘附行为已经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其形成机制正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热点。已有的研究主要从用户的动机导向、用户的人格特点、用户对微媒体的价值感知以及文化差异等角度探讨各种影响因素对粘附行为的作用机制。

三、研究模型及研究假设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概念模型,用以验明沉浸体验、价值感知、群体影响对大学生微信粘附行为乃至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意愿的作用路径。

(一)技术环境引发的沉浸体验

大学生频繁且长时间使用微信后,他们的精神意象会与微信所提供的信息紧密关联,新的表征就会在用户的头脑中形成。从而,他们对微信创造的虚拟环境的感知力增强。并且,他们的注意力被暂时性完全“固定”在微信上,与微信无关的感知功能被暂时削弱。当这样的沉浸体验反复出现后,他们对虚拟空间以及其中的人际互动感到更为“真实”,也就是“身临其境”感,而对现实的物理环境的感知力减弱,从而导致其时间知觉的“扭曲”。此外,对物理环境感知力减弱还会大大削减来自于物理环境的各种干扰,这使得大学生在微信上的操作更容易形成自动化,以获得流畅体验。因此,本研究假设:

H1 虚拟存在对流畅体验有积极影响

(二)沉浸体验对大学生价值感知的影响

大学生在使用微信时可以频繁地获得流畅体验,他们轻松地完成各种操作,觉得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此刻,他们对时间的感知也是“扭曲”的,没有时间压力,也没有紧迫感。他们觉得自己正呆在一个让他们感到快乐且轻松的地方,这些都让他们感到愉悦。并且,由于大学生用户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对微信的操作上,来自物理环境的干扰也就消失了,这有助于他们在微信上完成目标导向性任务。例如获取、分享知识或技能,与他人形成合作团体,争取来自微信社区的社会支持等。据此,本研究假设:

H2a 流畅体验对享乐价值感知有积极影响

H2b 流畅体验对实用价值感知有积极影响

(三)价值感知对大学生行为模式的影响

愉悦的心理状态和实用性目的的达成将促进用户在数字社区的参与性。微信为大学生用户提供了强大的多功能应用,例如游戏、视频号带给大学生享乐型的满足,而公众号、小程序则便于大学生实现实用型的满足。因而大学生对其所在微信社区的态度很积极,他们会在情感上接受、依赖这个虚拟社区,并在行为上积极参与其中,为其做贡献。因此,本研究假设:

H3 享乐价值感知对粘附行为有积极影响

H5 实用价值感知对粘附行为有积极影响

(四)价值感知的动态自我调节

在人机交互过程中,大学生通过对信息的有意获取和精细加工来选择、执行和调节其行为。并且大学生还会基于外界的感官刺激和行为结果对其行为进行自适应调节。当他们进行与实用型满足有关的目标导向性的活动时,他们往往会给予自我即时性激励,以从时间上维持他们朝着目标方向的努力。这体现在大学生使用微信时,会根据具体任务情境调节自己在微信上的行为以实现不同类型的满足。当他们执行与实用型满足有关的目标导向型活动时,他们会在直觉上寻求享乐型满足,以此作为一种即时性的激励,以维持他们为实现远期目标所做的努力。例如当他们在微信群里打卡学习英语时,他们可能会习惯性的点击微信小游戏。因此,本研究假设:

H4 享乐价值感知对实用价值感知有积极影响

(五)用户行为模式的形成

粘附行为是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其核心特征是用户对于数字产品在情感上的卷入与依恋,行为上的联结。用户参与能够促进用户互动、丰富虚拟社区体验和强化网络服务关系。大学生用户在微信上的高参与度使他们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即持续使用微信。同时,他们积极分享这种行为模式,向身边的人推荐微信,并在微信上持续分享彼此的观念和态度。因此,本研究假设:

H6 粘附行为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意愿有积极影响

(六)群体影响对用户行为模式的作用

在微信虚拟社区中,成员之间互相分享他们对微信的态度、使用感受和行为模式。其中,有影响力的成员会影响其他成员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从而形成类意识和趋同性行为模式。因此,本研究假设:

H7 群体影响对粘附行为有积极影响

H8 群体影响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意愿有积极影响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编写一份多因素的调查问卷,并在专业的调查平台问卷星上采用滚雪球抽样技术进行数据采集。滚雪球抽样技术被认为是解决难以获得目标人群被试的一个有效方法。在本研究中,运用这种技术来提高潜在参与者的合作意愿,减少时间成本,研究以方便为前提,在周围人群中获得初始样本。然后通过初始参与者的人际关系链获得完整样本。在剔除30份不合格答卷后,最终得到一个包含351份答卷的数据集,其中男性占46.15%,女性占53.85%,博士占1.71%,硕士占12.82%,本科占85.47%。根据Hoyle等人[21]的建议,用于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的数据集样本量下限为N=50。该数据集的样本量明显大于50。因此,本研究的样本量是可接受的,可以进行结构方程建模。

五、结果

在R计算语言环境下,本文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进行结构方程建模,从而对模型的可靠性、有效性以及因子间路径系数进行了测算。图1显示概念模型中,各条因果路径的估计值,表1显示所有回归的解释系数(R2)都在中等范围0.25—0.75之间,拟合优度(Goodness of fit)也在中等范围0.25—0.75之间,符合Henseler等人[22]提出的接受标准。

图1 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系数

六、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微信粘附行为的实证研究,基于沉浸体验理论,采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结构方程建模,对沉浸体验、价值感知、粘附行为、群体影响、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意愿之间的联动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假设H1-H8均通过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微信的技术环境使大学生用户获得沉浸体验;沉浸体验有助于大学生在使用微信时感知其“享乐—实用”双重价值,从而促使大学粘附在微信社区;群体影响和大学生粘附行为影响其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意愿。

(一)理论价值

1.丰富和完善微媒体沉浸体验的理论研究

本研究主要聚焦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沉浸体验如何影响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意愿,其研究重点关注的是在微媒体背景下,特别是微信沉浸体验导致粘附行为,并进一步对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意愿的综合影响,这为后续在微媒体沉浸体验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意愿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借鉴。

通过验明“虚拟存在—流畅体验—享乐和实用双重价值—粘附行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意愿”的作用路径,拓展了“情境刺激-粘附行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意愿”框架的应用场景,并从享乐和实用双重视角分析了粘附行为带给学生的不同体验及其使用意愿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微媒体沉浸体验对大学生价值感知行为相关研究。

2.有效拓展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的方法和视角

目前,学术界将沉浸体验研究延伸到移动互联网终端,针对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信息搜索行为、分享行为及持续使用行为的研究持续深化,已成为学者们重点关注和研究的学术热点。良好的使用体验是促进大学生用户规模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但是,目前大部分微媒体沉浸体验研究还停留在定性研究和策略研究阶段,较少有研究重点关注用户沉浸体验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同时,青年大学生是我国微媒体用户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受众群体之一,目前较少有研究大学生群体在微媒体平台上的粘附行为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之间的关系。

尽管已有研究验明微信用户价值感知和用户参与之间的正相关性,但从当前的研究成果来看,还少有研究者考虑到用户个人沉浸体验和用户群体间影响对用户行为模式的作用。本研究基于沉浸体验理论,旨在探索价值感知、群体影响、粘附行为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意愿进行探讨,从微媒体教育管理视角,采用实证研究法验明了沉浸体验、价值感知、群体影响、粘附行为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意愿之间的动态互动机制,将沉浸体验理论的外延拓展至教育管理领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意愿的可行性策略,从而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3.为微媒体时代下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提供学理支撑

当前,有的学者将沉浸体验和虚拟存在感界定为不同的概念。但也有学者从心理体验和神经认知的角度讨论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如视频游戏时,沉浸体验、虚拟存在感与流畅体验之间的重叠性。

本文着重提出并验证了在微媒体情境中,用户沉浸体验的操作性概念。其包涵微媒体技术环境带给用户的虚拟存在感和流畅体验,这两种心理体验都是微媒体用户沉浸体验的核心成分,从而完善了沉浸体验理论的概念界定,丰富了沉浸体验的理论内涵,尤其是相关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本文通过构建“粘附行为”机制的概念模型,验明了在微媒体社区中大学生用户获得的流畅体验能促使其感知到“享乐—实用”双重价值,并且享乐价值感知的效价更高,有助于大学生感知实用价值,两种心理过程之间存在动态影响机制。针对微媒体沉浸体验的研究,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学生使用心理,从而引导大学生健康发展,增强他们持续使用和分享行为。为融媒体时代大背景下,如何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提供学理支撑和策略参考。

(二)实践启示

关于数字产品的属性有一个被广为接受的观点,即数字技术本质上可以被分为两类:享乐型和实用型,这也是用户对数字产品最根本的期望。很多数字产品服务商都基于这一基本观点对数字产品进行设计和改良。微媒体作为在大学生群体中渗透力最强的数字产品之一,其享乐价值和实用价值都促进了大学生群体对其的粘附行为,最终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产生积极影响。并且享乐性的价值感知,即大学生在使用微媒体时可以降低其痛苦感,提升愉悦感,可以提升大学生对微媒体的实用价值感知,即大学生通过微媒体获取知识,或者解决实际问题。如在情绪状态不理想的情况下,大学生通过在微媒体上与家人朋友聊天作为其情绪调节的手段,而良好的情绪状态则是大学生高效地进行微知识学习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本研究结果提示:大学生在微媒体上获得的沉浸体验将促进其对微媒体的双重价值感知,即享乐价值和实用价值,并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对微媒体的粘附行为。而这种粘附行为将促进大学生在微媒体上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信息后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意愿。此外,大学生在微媒体上进行互动时所形成的群体影响也会对他们的粘附行为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意愿有积极促进作用。

1.打造互动共享数字教育平台,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重视大学生在微媒体上粘附较强这一实际,遵循宣传思想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的规律,借助知识信息服务类数字产品和SNSs来构建网上理论学习社区,打造网上学习平台,精心设计学习内容、学习形式,以大学生喜欢的、易于接受的方式展现,有意识的组织、引导大学生以更为开放、协作的方式进行知识传播、知识创造、文化传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借助数字教育平台拉近与大学生群体的距离,通过沉浸式体验来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对他们的吸引力,从而顺应新媒体时代发展,将实现办好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等教育,培养时代新人。

2.挖掘新媒体社区教育价值,深化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力

马丁·戈德法布认为“认同力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取决于情感、依赖与联系”[23]。借助沉浸体验来提高大学生对理论学习社区的价值感知的心理效价,如多模态、及时反馈、个性化推荐等技术,促进大学生对虚拟学习社区的粘附,进而提高大学生对社区中传播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意愿,也就是认同力,实现主流意识形态从“形塑”到“神塑”的升华。使大学生在理论学习社区中学习和传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主流意识。

3.构建数字化综合育人体系,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从用户的视觉、听觉感官体验,信息架构、功能设计的交互体验,内容性、满意度的情感体验考虑,充分利用学生在微媒体上的粘附行为,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的育人体系,将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包含其中,设置不同的板块,优选主播人进行授课,同时,还可根据学生在性别、兴趣爱好、成长经历、学科背景等方面的特性,最大限度地进行推送,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在使用微媒体时,在享乐和同时,接受了主流的思想和意识。可借鉴中央电视台在微信上的《主播说联播》短视频的方式,这种新方式改变了传统的社交媒体语境下严肃的新闻内容、模式化的节目形式和主播风格,主播亲民化的播报,轻松诙谐的网络语言风格,受众的认同感很高,用户粘附性也增强,真正达到最大化传播主流声音的效果。

4.创建数据赋能的动态引导机制,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公信力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对知识信息服务类数字产品和微媒体上的大学生群体舆情动态进行及时的预防、探测和控制,建立互动反馈动态引导机制,关注微媒体短视频发布的非主流意识形态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网络喷子、谣言制造者、邪说散播者、舆论煽动者,并对其进行教育、引导,从而抵御不良思潮的煽动和误导。教育管理者需要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发挥数字教育平台对大学生的凝聚作用,主动设置话题,克服短视频泛娱乐化、碎片化的现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主流意识的公信力。

猜你喜欢
微信用户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微信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微信
微信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