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绘画与艺术市场的关系

2024-01-18 03:00宋佳辉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扬州八怪

摘 要:明清时期扬州的艺术消费市场十分庞大,艺术产业的专精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剖析明清时期扬州的文化生态环境、市场供求关系、商人的作用、绘画中的“个性”等方面体现的商品经济对“扬州八怪”绘画影响的环节为在市场经济的指导下,推动书画艺术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的借鉴。首先,以归纳、分析的方法对史料进行分类整理,阐述将“扬州八怪”的绘画逐渐商品化的案例,并汇集具有参考价值的文字资料,以此为理论基础;其次,从“扬州八怪”的绘画与艺术市场的关系来看,经济与艺术市场的影响促进了绘画的发展,提升了市民对艺术的感知力。这就促使画家们在市场竞争中要打造属于自己品牌的产品,同样的题材能够创造出新意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在偌大的艺术市场中,画家们为提升自身竞争力需要不断调整绘画风格,这就使得他们绘画作品的纯艺术性、创新能力逐渐降低。从某种角度来说,艺术市场对绘画具有双重影响。

关键词:“扬州八怪”;绘画作品;艺术市场

一、“扬州八怪”的产生

(一)地域性的文化特征

康乾时期,扬州是两淮盐务管理机构所在地,盐商和四方名士纷纷聚集于此。正因如此,扬州作为环境优越的现代化商业城市,成了中国“南北舟车之会”的主要交通枢纽,这也促进了扬州经济与文化的蓬勃发展。又因为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所以扬州的人文活动具有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渊源。

扬州画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扬州八怪”,中国美术史上也称其为“扬州画派”,通常特指郑板桥、金农、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八人,亦包括华嵒、边寿民、杨法等。这些画家无论地域、身份、画风还是绘画题材,都十分多样。他们因在艺术上有独到的审美观念,加上诸家本身相似的生活经历和艺术追求,被学术界合称为“扬州八怪”。

(二)扬州商品经济的繁荣与市民文化的发展

盐业带动了扬州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其迅速从明末清初的战乱浩劫中恢复过来,并于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一跃成为盐商们的聚集地,也成为继苏州和南京之后江南的又一个艺术与商业中心。扬州地区的绘画艺术从一开始就与商业有密切的关系,扬州的艺术产业也在这种商业氛围中逐步发展。

清代中期扬州绘画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与这座城市开放的社会风尚有关。无论是商人还是文人,或是普通的社会中产阶级的市民,都熱衷于对艺术作品的收藏与消费。

二、“扬州八怪”艺术作品的交易形态

(一)徽商及其经销方式

徽商对于“扬州八怪”作品的收藏,主要是受“四王”对画坛的影响,可以将其看作是一种艺术投资。徽商对“扬州八怪”等画作的收藏其实是一种互惠共赢的行为模式。由于徽商生活较富裕而有附庸风雅的需要,并讲究艺术消费体验,因此盐运也促进了商品的繁荣,从而为商业艺术氛围的活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也使得很多商家都具有了较高的艺术审美与消费素质。而文人有技艺在身且有解决衣食住行的需求,便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与盐商们互惠互利,互助共赢。一时间,收藏之风大兴,绘画作品通过各种交易方式进入艺术市场,娱乐性的书画作品逐渐商品化。

由此,书画家便明码标价,赚取薪酬。当时的画家便不必耻于言利,大胆公开其书画的市场价位。如郑板桥罢官之后,就在扬州卖画维持生计,富商大贾争相抢购,金农曾曰:“皆以其曾为七品官人,争购之。”为更好地参与艺术市场中,郑板桥便在他的“笔榜”中公开其润笔标准:“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

郑板桥在这篇润例中公开表明润笔收取标准,书画形式、尺寸大小不同,价格标准也不同。另外,我们能从这篇“笔榜”中的“大幅六两”体会到,买画之人多为富商大贾。就公开制定润例而言,只是画家进入艺术市场的一个初步形式。“扬州八怪”真正进入市场卖画是通过不同的交易形式,如金农“和葱和蒜卖街头”的书画生涯,“途穷卖画”的郑板桥,边寿民以画“持去卖钱”,华喦卖画以“谋衣食”。可见,当时去市场卖画已成风气。

(二)艺术作品的消费群体

在书画交易的浪潮中,“扬州八怪”的衣食住行得到了经济上的保障,创作理念及审美情趣都慢慢地发生了变化。另外,官员们纷纷加入这一行列中来,常常在自己家中组织诗词雅集活动,诸多官宦大多趋同,大家便汇集于此。诸多官员的参与,也使得诗词文人在经济上有了一定的保障。

普通市民构成了新兴的市民阶层。当时“扬州八怪”的一些书画作品描绘的是瓜果蔬菜等或一些在生活中常见的小景,他们将绘画题材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以满足受众的需求。绘画题材平民化也是“扬州八怪”艺术风格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们不再受“四王”等正统文人画的影响。一方面,从生活中的汲取创作灵感,贴近市民生活,融入世俗,更容易与百姓产生共鸣,拉近了与百姓的距离,例如华喦的《田居乐胜图》、黄慎的《渔翁渔妇图》等,都体现了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情境;另一方面,迎合了艺术市场的需求。因此,一些生活富裕的中产阶级也开始效仿鉴赏书画的商人和学者,通过购买“扬州八怪”的书画作品,既达到了装饰房间的目的,又能在文化精神上得到满足。

(三)私人收藏与赞助

徽商不仅在经济上赞助“扬州八怪”诸家,还通过帮助“扬州八怪”娶妻纳妾、重金购买“扬州八怪”的字画等形式,解决他们在经济上的窘迫,使“扬州八怪”能够专注于他们当下的艺术创作,从而发挥他们的艺术才能。

(四)职业作伪的兴盛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艺术家将他们的艺术创作与艺术市场相结合,以应对市场趋势,迎合艺术市场的审美趣味。“扬州八怪”诸家的艺术创作与当时的市民文化相结合,逐渐脱离“四王”正统画派的绘画风格,将艺术创作与商品经济中的世俗文化结合,确保了在艺术上的雅俗共赏。然而,市场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徽商的经济赞助解决了“扬州八怪”诸家的生计等问题,为他们提供了生活上的便利;另一方面,也影响了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与艺术理念,促使他们不得不为“治生”而去迎合市场需求和艺术审美,从而失去了绘画创作的主动性。

书画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市场制度所产生的另一个弊端,那就是代笔泛滥,如劣作、赝品、仿制品等。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记载了唐代画家吴道子曾让弟子或雇人代笔之事。代笔泛滥对清末的艺术市场产生了负面影响,对艺术家来说,“扬州八怪”对徽商赞助的依赖导致了当时的文化环境中艺术的衰落,进而造成了艺术市场的萧条。从作品本身的审美角度来看,艺术作品质量下降是由于在艺术市场中限制了定制时间,艺术作品供不应求,画家转而便雇佣具有一定绘画功底的人来代笔。这种因市场需求而产生的代笔虽然提高了绘画生产力,但是大大减少了画家在创作中的纯艺术性,这也是艺术作品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艺术市场与“扬州八怪”绘画风格的关系

(一)“扬州八怪”艺术风格的成因

“扬州八怪”的萌芽、发展、形成与当时所处的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息息相关,他们的绘画作品从立意取材到章法用笔,一改传统的手法,不再受“四王”等正统画派的束缚,展现了鲜明的绘画风格。清初“四王”守旧崇古的萎靡之风激起了画家学者的极度不满,在扬州便出现了力主创新的画家石涛。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影响了“扬州八怪”等一批富有创新思想的画家群体。

“扬州八怪”诸家大胆创新,将金石书法用笔融入绘画中,用雄奇奔放、古朴生拙的笔墨鲜明地表现出他们的个性和愤世嫉俗的人生态度,形成了特殊的艺术趣味,被时人视之以“怪”。如郑板桥主张意在笔先,画竹时不拘泥于章法布局,将艺术创作概括为观察、构思、表現,对应“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个概念,赋予竹子“君子凌云之志”。在书法上,其参以隶楷而形成“六分半书”;在绘画上,其画兰叶以“草书之中竖长撇法运之”,被后人称为“乱石铺街”。华嵒精于花鸟,并能够在雅致之外融入民间风趣,带有浓厚的世俗气息。边寿民画的芦雁“苍浑奇异,无不入神”,这样的境界正是由于他“每于秋日,结屋荒州”,才细致地观察出了芦雁的习性。李鱓作画以破笔泼墨为主要形式,尤爱画花鸟一类,画面生动多姿,章法也独树一帜。罗聘继承了前人的衣钵,精于人物、山水画等,博采众长,他在《鬼趣图》中作了一首诗,借此讽刺当时社会中的一些丑恶现象。黄慎将狂草的用笔融入绘画中,化繁为简,粗中求精,开创了一种不拘泥于陈套的笔墨风格。

(二)艺术市场对“扬州八怪”艺术风格的影响

纵观“扬州八怪”诸家,他们的作品气韵生动,笔笔遒劲。“扬州八怪”的出现,突破了当时摹古的风气。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冲破束缚,大胆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人画的发展,给当时的画坛注入了一股清流,反映了时代特点和精神风貌,符合了当时的社会和市场需求,给当时的艺术市场带来了勃勃生机。他们的作品更为市民阶层喜闻乐见,且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另外,徽商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扬州艺术市场的繁荣。徽商与普通商人不同,一方面,他们崇尚诗情画意,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进而衍生出收藏和欣赏字画的消费群体;另一方面,他们期望提升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以巩固社会地位。与此同时,“扬州八怪”为了适应买画人的审美要求,不得不改变审美观念,以适应艺术市场的需求,这也客观地推动了绘画商品化的进程。

四、“扬州八怪”在中国艺术市场上的历史地位

(一)“扬州八怪”艺术风格对后世画家的影响

“扬州八怪”在师法传统的同时,力主创新,不仅对后世画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例如金农的金石书法入画,使其绘画作品呈现出浑厚古拙的艺术风格。“海上画派”赵之谦、吴昌硕,二者深受其影响,将金石与书法的笔意结合,为绘画增添了些许趣味。赵之谦的绘画受到了金石学的影响,使其作品更加端庄朴实,形成了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艺术风貌。吴昌硕年轻时就醉心于对石鼓文的研究,在金石书法上也有很高的成就,并以金石入画,使他的绘画作品也体现了敦厚粗犷的力量感。清朝中期,扬州形成了崇尚新奇之风,以奇花异鸟为重要绘画题材,也受到了“扬州八怪”的影响。在“扬州八怪”中,以高凤翰、黄慎、李鱓为代表,后世的齐白石、吴昌硕、赵之谦等花鸟画家,亦深受影响。

(二)“扬州八怪”艺术作品的交易形态对中国艺术市场的影响

艺术自萌芽之时就与商品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扬州八怪”的出现与当时扬州商品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艺术创作与徽商赞助紧密相连,艺术市场的繁荣推动了绘画商品化的进程。可以说,徽商这一新兴社会阶层的出现促使了“扬州八怪”的产生。“扬州八怪”进而另辟蹊径,推陈出新,打破了传统的限制,推动了中国绘画艺术史的发展,为了“治生”而入市卖画,成为职业画家。然而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渐渐出现了书画作品代笔、赝品等现象,画家们过度依赖徽商的赞助,致使艺术市场失去了往日的勃勃生机。虽然扬州画派鼎盛一时之后衰败迅速,但“扬州八怪”创新的雅俗共赏艺术旨趣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此可见,艺术市场对“扬州八怪”艺术作品的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可谓“成也市场,败也市场”。

五、结语

“扬州八怪”的萌芽、发展及形成与当时所处的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息息相关。艺术市场在艺术赞助的影响下竞争逐渐激烈,画家们不得不推陈出新,提高生产力与创新能力,进而促使了传统的雅俗观发生变化。虽然画家们为提高竞争力,迎合了市场,但是降低了作品的纯艺术性,导致了艺术作品的质量大幅度下降。这也反映出绘画艺术从以皇室官僚为主要消费者转变为以市民大众为主要消费者。一言以蔽之,对于绘画艺术中雅俗观的研究,如果脱离了经济与社会层面,那就是无趣的,只有艺术家与赞助人有效结合,才能共同推动绘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永年.蓦然回首:薛永年美术论评[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

[2]黄銮伟.从扬州画派看绘画与经济的关系[D].苏州:苏州大学,2007.

[3]梁田.以“扬州八怪”为例看绘画商品化的成因和影响[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6.

[4]郭晶.明清扬州艺术市场探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8.

[5]赵众越.从扬州画派看绘画与艺术市场的关系[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7.

[6]薛永年,薛锋.扬州八怪与扬州商业[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7]李向民.中国美术经济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8]李斗.扬州画舫录[M].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

[9]王成晏.徽商对扬州画派艺术赞助的动机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4.

[10]卞孝萱.扬州八怪诗文集:第一集[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

宋佳辉,吉林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市场。

猜你喜欢
扬州八怪
不止于怪
——扬州八怪书画精品展
奇异新风
——天津博物馆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扬州八怪题画诗考释》——直抒胸臆,寄情于画
“扬州八怪”与清代艺术市场
黄慎的绘画风格浅析
金农的绘画语言为现当代中国画创作带来的思考
清代碑学创作研究
扬州八怪的交往圈与李方膺的被存在
兰竹石图与郑板桥轶事
派中有派的清代扬州画派风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