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期刊编辑出版工作创新策略研究

2024-01-18 11:56:24
传媒论坛 2023年23期

冯 欢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渗透,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伴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发展,全媒体时代应运而生。全媒体时代注重媒体传播、采编、运营中的媒介信息全过程和全覆盖融合,致力于媒体行业的多媒体、多渠道、多元化、多平台发展[1]。全媒体时代下媒体之间的融合和应用更全面。而传统的期刊编辑出版工作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编辑出版行业面对新的媒介生态环境,要主动适应全媒体时代变化要求,以守正创新的发展理念对编辑出版工作流程再造,才能赢得核心竞争力。

二、全媒体时代期刊编辑出版的基本内涵

(一)全媒体出版的概念

全媒体出版的概念目前尚无准确的定义。从出版形式上看,全媒体出版是出版领域对跨媒体出版的升级和发展,在采编流程和出刊方式上和以往传统的出版有很大的不同。具体来说,在出版理念方面,全媒体出版的理念力求“全面”,期刊出版不仅要兼顾线下受众,还应兼顾线上受众,整合“线上”受众和“线下”受众的需求。尽可能全面地满足受众所需,将是期刊编辑出版策划之初需要统筹规划的内容[2]。在采编流程方面,全媒体出版对期刊编辑的采编流程进行再造,将声音、文字、图形等一体化呈现,合并、打通采编的各个流程,力求发挥全媒体融合的合力。在出刊方式方面,全媒体出版的出刊方式注重出版手段的丰富和扩展,通过数字化建设整合期刊出版各项资源,在提高出刊效率和缩短出刊时间方面极富成效。

(二)期刊编辑角色的变化

全媒体时代下,媒体的呈现形式、主要功能、主体范围、客体形式以及互动特征都与传统编辑工作有着很大不同[3](如表1所示)。坚守编辑为“精神文化活动的中间人”初心不改,与时俱进主动适应全媒体时代媒体形态的巨变,期刊编辑在新时代发展中“稳中求变”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表1 全媒体时代期刊编辑角色的“变”与“不变”

由表1比较全媒体时代期刊编辑角色的“变”与“不变”,不难看出,期刊编辑出版的活动性质不变,即编辑作为个性化作者与社会化读者的中间人的地位不会发生变化;编辑作为精神文化生产的工作本质不会发生变化。在全媒体时代,编辑需要做出的改变是尽快创新思维、适应全媒体发展环境,用全媒体发展思维助力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现代化发展。

三、全媒体时代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全媒体时代是多种媒体融合共生发展的时代。传统期刊编辑出版工作面对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缺乏与时俱进的大局观,对期刊策划、出版、运营等方面的全媒体融入不足,影响期刊出版的质量和水平,其主要问题如下:

(一)期刊编辑全媒体融合的意识不足

目前,在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普遍存在全媒体融合意识不足的问题。部分期刊依旧以传统媒体的思维进行工作,脱离了当前全媒体时代发展环境,发展陷入困境。全媒体时代是媒体发展的大势所趋,许多期刊编辑对媒体融合的热情不高,缺少对媒体时代发展的前瞻性考虑,没有及时掌握相关知识,忽视了前沿媒体发展动态。面对全媒体时代带来的挑战,很多时候期刊编辑处于被动的状态[4]。不仅如此,期刊编辑自身缺乏全媒体融合意识,主动转型发展意识缺位,不了解全媒体时代的特点和要求,也就不能积极应对全媒体时代下期刊编辑出版工作。

(二)采编流程中全媒体融合的应用不足

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采编流程是重要环节。全媒体时代下对采编流程进行了优化和调整,但现有的期刊编辑出版工作忽视了全媒体发展的重要性,没有及时跟进采编流程的优化,在采编流程中对全媒体融合的应用不足,采编任务分解的一体化建设不足,稿件管理方面的自动化、数字化、精细化管理的应用不够深入。不少期刊社的采编工作仍然沿用传统的采编处理流程及编辑分工方法,忽视了全媒体时代下传播渠道和接受终端的多样化,致使期刊的编辑出版效率难以提高[5]。

(三)数字化发行时全媒体融合协调不足

现如今,期刊媒体在出版发行方面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数字化发行时全媒体融合协调不足,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各部门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的信息孤岛尚未联通,导致信息的传播、查询、整合、协调方面较为僵化,期刊编辑出版仍完全基于纸质文本的编辑、印刷及发行的现象仍然存在。除了工作量大且周期长、成本高。这种期刊发行方式也与全媒体时代发展相脱节,在全媒体时代势必会使出版物单位的发展与同行相比出现相对滞后。

四、全媒体时代期刊编辑出版工作创新策略

全媒体时代打通了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各个环节,使编辑出版工作在一体化、多样化全流程的媒介环境中实现多元化发展。期刊编辑出版工作创新也应应时而变,积极采取行之有效地创新策略,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创新出版理念,增强期刊编辑的全媒体融合意识

出版理念是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关键,用全媒体发展理念创新期刊编辑的出版理念,使之具备全媒体发展思维。做好期刊编辑出版的统筹设计,从组织架构、技术基础到采编流程全方面的革新,对期刊出版的创新发展都大有裨益[6]。具体说来,一是要增强期刊编辑的全媒体融合意识。加强期刊编辑对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了解全媒体时代的特点和属性,提高期刊编辑的思想认识,深化其对全媒体的认识,才能有意识地推动全媒体融合在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的实践发展。二是要增强期刊出版中所有媒体人的对全媒体的认识。全媒体时代是期刊发展的新的发展环境,期刊出版过程中的媒体人必须正确看待全媒体时代的发展,渗透全媒体发展理念,将全媒体时代发展理念牢记于心,才能发挥全媒体融合在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的合力,实现期刊出版的新发展。为此,可以加强对期刊编辑出版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通过开展关于“全媒体时代”的专题培训工作,提高思想认识,引导期刊出版工作者熟悉全媒体发展环境,能够融会贯通,用全媒体发展理念进行期刊编辑出版工作。

(二)创新采编流程,以全媒体渠道重构期刊采编流程

采编流程是期刊编辑出版的重中之重,全媒体时代期刊编辑出版工作对采编流程的创新是重要环节。以全流程网络化、数字化的建设为基础,以全媒体渠道重构期刊采编流程,对传媒形式的重新架构,将使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事半功倍。在具体做法上,一是要拓展期刊稿件采编的渠道,实现“专业化+全民化”的转型。全媒体时代信息技术与采编工作的广泛融合日趋深入,期刊的采编人员变为专业化的全媒体战队,期刊稿件采编的渠道要不断拓展,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融合微博、抖音、火山小视频等新媒体资源,深入拓展信息数据采编渠道,发掘更多的内容[7]。二是要加强投稿的便捷性。全媒体时代不仅要开通常见的投稿渠道,如纸刊、网站、数据库、微信公众平台等,以便于作者投稿。还要通过数字化平台建设优化期刊发布投稿方式和途径,如网络百科的投稿方式、设置跨平台链接、及时更新官网投稿信息,增设公众号稿件投递查询功能等,通过多种途径发布投稿方式的优化,便于作者快速准确找到期刊的投稿方式,打通全媒体之间的界限和隔阂,以便为作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投稿服务[8]。三是要实现编、审、校、出样及交付印刷的网络化流程。全媒体时代对期刊出版内容的精耕细作要求更高,那么编、审、校、出样及交付印刷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可以基于全媒体时代的多渠道、多媒体、多平台协同发力而提高工作效率,尽量缩短从投稿到定稿的时间,提高采编效率;在完成审稿后,平台要通过系统模块化的功能实现稿件排版设计、校对以及出样的快速完成,并将编排完整的设计稿交付印刷和装订。

(三)创新出刊方式,按照全媒体特质数字化整合发行

全媒体时代使期刊编辑出版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全媒体时代下的期刊应紧跟全媒体时代的发展潮流,通过出刊方式的创新,使信息覆盖全面延伸,凸显媒体联动效应,构建多种出版模式,如“网”模式、“移动”模式和“刊”延伸模式。实现期刊出刊作业的自动化和网络化发展,将是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9]。在具体做法上,期刊编辑出版工作应按照全媒体特质数字化整合发行。一是“网”模式,即网络出版模式。期刊有效利用数字设备进行稿件征集,以数字内容为传播介质,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流通渠道,以电子支付为付费手段,编排校一体化实现出版模式的创新。二是“移动”模式。“移动”模式是指期刊移动优先出版,即在期刊出版过程中利用二进制的技术,进行期刊或其它出版物出版环节的数字化技术操作。在传播方式上以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阅读设备为载体。这种出刊方式的信息资源整合能力更强,具有出版速度快、出版程序简单、获取信息便捷等优点。三是“刊”延伸模式,即期刊品牌的塑造、维护和衍生。全媒体时代下,在期刊出刊环节实现作业的自动化和网络化中增加期刊的延伸服务,构建全媒体知识服务平台,使期刊服务逐渐向知识化、人性化、智能化服务方面发展。同时,期刊编辑出版工作还可以构建“刊-网-号-端”四位一体协同发展的体系,通过搭建全媒体时代发展的新平台,使期刊的功能与定位向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方面延伸,从而实现期刊编辑出版工作在全媒体时代变革中“破茧而出”。

五、结语

总之,全媒体时代为期刊编辑出版工作赋能,创新发展期刊编辑出版工作势在必行。对期刊编辑而言,应立足全媒体时代期刊编辑的工匠精神,顺势而为结合期刊发展目标和定位,创新出版理念,增强期刊编辑的全媒体融合意识;创新采编流程,以全媒体渠道重构期刊采编流程;创新出刊方式,按照全媒体特质数字化整合发行,构建全媒体发展格局,突破信息传播在空间、时间上的制约,尽快实现全媒体发展的转型。抓住全媒体时代的发展契机,才能打造全媒体时代下高质量的期刊刊物,促进期刊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