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松
(济南社会科学院 济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济南 250098)
中华民族自古有“慎终追远”“继志述事”的优良传统。近几十年来,我国许多地方恢复或创制祭拜古帝先圣的典礼,即以黄河流域城市为例,就有甘肃天水祭伏羲、陕西黄陵祭黄帝、宁夏吴忠祭大禹、山西临汾祭尧帝、河南涉县祭女娲、河南新郑祭黄帝、河南濮阳祭颛顼、山东阳谷祭蚩尤等等。各地发掘和传承当地祭祀文化,祭祀古圣先王,早已蔚为风潮。至于全国各地祭舜的城市,则有湖南永州(省级祭典)、浙江上虞、广西桂林、山西运城、河南濮阳、山东诸城等,这些城市的祭舜活动,皆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彰显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和个性,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济南作为舜城,自当因应形势发展,急起直追,及早恢复古已有之的祭舜大典。
在先秦诸子书以及司马迁《史记》中,有不少有关舜耕历山的记载,不过这些传说的内容都十分简略,大致是说,历山一带的人们原来互相争夺田界上的隙地,大舜来到历山,“善为民除害兴利”(《管子·治国》),“不取其利,以教百姓,百姓举利之”(《管子·版法解》)。在他的感化下,“历山之人皆让畔”(《史记·五帝本纪》)——不再争夺地头,而都懂得礼让为先了。
大舜耕稼的历山,仅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一书中就提到五处,它们分别在今天的济南历下、山东菏泽、山西永济、河北逐鹿、浙江上虞。那么,真正的舜耕之山究竟是哪一处呢?判定的标准主要有二:一是空间的,即舜耕历山在东夷地区,因为《孟子·离娄下》明言大舜是“东夷之人也”;一是时间的,即舜耕历山应该是冠名最早的。以空间的标准来衡量,山东境外的历山都应该被排除在外,因为上古时代东夷族的主要活动区域在山东半岛;以时间的标准来考察,山东境内唯有济南的历山冠名时间最早。①
舜耕历山在济南。古历山,即今济南古城南郊的千佛山。历山舜祠最初见载于南燕晏谟的《三齐记》,从那时算起,迄今约有1600百多年的历史。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历城县故城正对历山,“山上有舜祠,山下有大穴,谓之舜井”[1]。
中古时期,历山又名舜山。《魏书·地形志》记载历城县有“舜山祠”,《隋书·地理志》记载历城县有“舜山”。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十二记有北齐天统二年(566)七月七日,代理齐州刺史魏收登临舜山,徘徊顾眺,慨乎言道:“吾所经多矣,至于山川沃壤,衿带形胜,天下名州,不能过此。”[2]他要命笔为诗,一时没有笔墨伺候,就用手杖代笔,题诗于庙堂北墙,诗曰:“述职无风政,复路阻山河。还思麾盖日,留谢此山阿。”[3]魏收题诗的庙堂,显然就是舜祠了。所谓“风政”,出典于大舜的《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忧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4]《史记·乐书》说,大舜“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5]。
舜井位于历山北麓,是一泓泉水漫流的深潭,故又名“舜泉”。又因它是古历水的源头,故而又名 “历井”。西晋郭缘生在《述征记》和《续述征记》二书中都提到这处历井。
《水经注》不仅记载历山上有舜祠,还记载说舜井旁有历祠。历祠目前可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十六国时期。北宋《太平寰宇记》卷十九引南燕晏谟《三齐记》:“历水出历祠下,泉源竞发,与泺水同入鹊山湖。”[6]我国上古宗教信仰中,水神与祖先神往往合二为一,如济水神与太昊,如河水神与河伯。既然历山即舜山,历井即舜井,依此类推,就可以得出历祠即舜祠的结论。也就是说历祠所祀的历水神原本就是帝舜。
济南古城“历城”,原是“历下城”的省称。“历下”者,历山之下也,它的起源或可以上溯到史前时期。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曾在舜井西侧地下出土龙山文化遗存,而考古学上的龙山时代,与古史传说的虞代约略相当,由此再联系到大舜疏浚舜井的古老传说,那么我们有理由推测早在4000多年前,先民依托“泉源竞发”的舜井泉群以及历水,已经建立了原始的泉水聚落。这是济南古城——历下城的滥觞。
历水是济南古城的母亲河,另一条母亲河就是娥英水(又名泺水)。娥英水发源于“水涌若轮”的趵突泉,以帝尧之女、帝舜之妻娥皇女英而得名。趵突泉上的娥英庙,最早见于《水经注》。北齐魏收《魏书·地形志》记载齐州济南郡历城有“娥姜祠”,即娥英祠。北宋前期成书的《太平寰宇记》又称作“罗姜祠”。“罗姜”显然是“娥姜”的音讹。
综上所述,中古时,济南有历山、舜井两处舜祠,与趵突泉一处娥英祠。这一格局到了北宋时有了很大的改变。
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曾巩出任齐州知州,拜谒城南舜井舜庙,并撰有《齐州到任谒舜庙文》(《曾巩集》卷三十九)。熙宁八年,任齐州掌书记的苏辙撰写《舜泉诗并序》,序中明确提到“城南舜祠有二泉”[7],而《舜泉诗》则是一首舜祠祭祀歌咏用诗。
据乾隆《历城县志》卷十一引《旧志》,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舜祠大修,主其事者为齐州知州王临。与此同时,王临还将历山舜祠迁到山下,与舜井舜祠并为一处。大概也在此时,有鉴于舜井舜祠兼祭娥皇女英,趵突泉畔的娥英祠失去了存在的必要,从而就废弃了。所以南宋初年罗泌《路史》称娥姜水“原有娥英庙”,元代于钦《齐乘》称“娥英庙,趵突泉侧,祀娥皇女英,今废。”证明金元时期趵突泉畔的娥英庙的确已经不复存在。
舜祠是崇祀圣王大舜的庙宇,是“追仰圣道于数千载之上”的圣地,历代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予以重修扩建,踵事增华,到了明清时期终于成为城内规模仅次于府学文庙的宗教建筑群。乾隆十三年(1748)三月,乾隆皇帝南巡驻跸济南,拜谒舜祠,并赋诗一首,刻石置于重华殿内,诗云:“孝称千古独,德并有唐双。历下仪刑近,城中庙貌庞。春风余故井(舜井即在庙西宇),云气护虚窗。缅继百王后,钦瞻心早降。”(乾隆《历城县志》卷首)舜祠规模和气度,由此可见一斑。
清代舜祠祭舜大典,是根据《大清通礼》“直省所在帝王陵寝”祭典的规定而制定的,道光《济南府志》卷十八有比较详备的记载:祭舜大典于每年仲春和中秋各举行一次,由山东巡抚(特殊情况下由布政使代理)致祭,执事以礼生充任。祭日,用一头羊、一头豕为牺牲,其他陈设以及行礼仪注,与朝廷遣官行礼相同。遣官行礼仪注:祭日昧爽(黎明时分),巡抚进入祠殿,在虞帝大舜之神位前陈列牛、羊、豕各一头(是谓太牢),以及各种器皿,包括一登、二鉶、二簠、二簋、十笾、十豆、一鑪、一灯;左边摆设供案,陈列一白色的礼神制帛、一香盘、一尊、三爵;在殿堂中间稍偏西的位置摆设一案台,置祝版于其上;阶陛东侧摆放盥洗用具。引赞二人恭候于大门两旁。质明(天亮时分),执事官各就各位,都要穿戴朝服。这时,朝廷遣官也穿戴朝服来到舜祠,由引赞导引从舜祠大院的左门进入,先到东阶下洗手,然后至阶中北面恭立,依次上香,行三献礼(三次献酒)。这一切都与先农坛祭典相同。
舜祠祀典的祝词,道光《济南府志》卷十八《祠祀》载:
惟某年月日,某官某谨致祭于虞帝大舜之神,曰:维帝大孝格天,重华协帝,端拱垂裳,无为而治。今兹仲春(秋),谨以牲帛醴齊、粢盛庶品,式陈殷荐,以八大臣配。尚享。①
祝词中的八大臣,即《尚书大传》中虞廷赓歌的“八伯”,据《大戴礼记·五帝德》,他们是禹、后稷、羲和、益、伯夷、夔、皋陶、契,此八人配享舜祠。
另据《济南府志》记载,二妃祠在重华殿的西侧,与虞帝大舜同时致祭。
中共中央、国务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开展面向海内外的寻根祭祖和中华文明探源活动,打造黄河流域中华人文始祖发源地文化品牌”。大舜正是中华人文始祖之一,是中华道德文化和礼乐文明的主要奠基者和开创者,所以《尚书》说“舜能明德”,《史记》说“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又说“舜之德可谓至矣”。
儒家创始人孔子在与其门弟子谈论古代文化的代表人物时,每每提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到了孟子,具体谈及儒家道统的传承关系,将孔子列入,而他自己则以捍卫圣人之道的卫道士自居。儒家道统向上追溯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并不是说孔子之前儒家已经存在,而是说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是对尧舜以来积淀的社会文明成果的总结和升华,儒家学说可以从尧舜那里找到源头。
古史传说中有关舜的故事一般都是围绕着伦理道德这个核心或主题展开的。舜是伦理道德的典范,是后世儒家孜孜以求的“内圣外王”之道的楷模,这主要体现在:第一,在家庭伦理方面,大舜孝顺父母,友悌弟妹,“日以笃谨,匪有懈”,以孝悌之道感化家人,最终使家庭成员和睦相处。舜妻娥皇、女英贵为天子之女,也“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大舜登基为帝之后,“敬敷五教”,十分重视五种教化——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推行,这五种教化都属于家庭伦理道德范畴。第二,在职业道德方面,大舜早年耕于历山,渔于雷泽,陶于河滨,作什器于寿丘,贩于成阳,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能勤劳奋发,诚实守信,精益求精,与人为善,厚德载物,以至于人们都愿意以舜为邻,大舜所到之处,“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第三,在政治道德方面,大舜以德治国,“举八恺”,“用八元”②,使贤用能,秉公执法;“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③,“立诽谤之木”,广开言路,集思广益;重教化,少诛杀,“象以典刑”④,仁民爱物;修政偃兵,怀柔蛮夷,以“和合万邦”;以天下为公,禅让帝位于禹。第四,在宇宙道德方面,大舜把握和遵循天地之道——自然规律。他祭祀天神地祇、日月星辰、名山大川;他统一历法,统一度量衡。《尚书·尧典》说,帝舜“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意思是说,观察北斗七星来认识季节物候,安排农事活动以及有关生活和行政设施。“舜入于大麓,烈风雷雨不迷”,他是把握天地之道——自然规律的人,故而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论语·尧曰》记载了帝尧禅位时对大舜说的一句话:“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8]后来帝舜让位于禹,也是这样说的。《礼记·中庸》记载孔子对大舜“中庸”之德的赞语:“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9]孔子将大舜视为“中道”——中庸之道的发明人和开创者,是有历史依据的。近年公布的清华竹简《保训》篇,记录了周文王临终时对太子发(周武王)所作的遗言,其中就提到了大舜“求中”“得中”的故事。[10]虽然学术界对于《保训》中的“中”字的认识和诠释不尽一致,然而这个“中”字与“中道”有关或相近,却是可以肯定的。孔子称“中庸”为“至德”。中庸,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思想方法,它要求人的主观认识要与客观存在相统一。这种方法论追本溯源,也是由大舜开创的。
要之,大舜是孔孟儒家的精神导师,大舜文化是儒家文化的重要源头,故而孔子“祖述尧舜”,孟子“言必称尧舜”。因此,济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国家重大黄河战略,凸显济南在“山水圣人”中华文明枢轴上的地位,理应高扬大舜文化的大旗,恢复举办祭舜大典。进一步说,济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创全国精神文明典范城市,大舜文化可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源泉。继承和弘扬大舜文化,举办祭舜大典,让大舜道德文化和道德精神深入人心,是济南城市文明建设题中应有之意。
恢复举办祭舜大典,也是加强“文化济南”建设、提升济南城市软实力的需要。舜耕历山在济南,舜浚井泉在济南。济南是大舜文化的发祥地,至迟从唐代中叶开始,就有“舜子郡”的雅号。所谓舜子郡,就是“舜城”。济南是全国唯一号称“舜城”的城市,“舜城”是济南城市光彩熠熠的人文标志和符号。济南以“舜”字打头的街道有数十条,企业更有上千家之多,在济南真可谓是“抬头见舜”。济南三大名胜千佛山(历山)、趵突泉、大明湖以及舜井街和泉城广场,处处都有大舜文化景观,为此已故著名学者徐北文先生称大舜文化是济南景观的主旋律。大舜文化统摄龙山文化、泉水文化、名士文化,具体说,大舜及其部族是典型龙山文化(尤其是城子崖类型龙山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大舜文化与龙山文化,二元一体,共同构成了济南历史文化的源头;中古时期,济南第一名泉是舜井,近古以后,济南第一名泉是趵突泉,趵突泉上古之时称作娥英水;大舜是济南最早的名士和诗人,创制了《思亲操》《南风歌》《韶乐》。《尚书·尧典》明确记载了大舜对诗歌、音乐的论点:“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毋相夺伦,神人以和。”[11]由此,大舜还是我国文学文艺评论的奠基人。可见,大力传承弘扬大舜文化,恢复举办祭舜大典,对于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建设“文化济南”,提升济南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文化软实力,能收到“四两拨千斤”、事半功倍之效。
舜帝后裔有二十五个姓氏,仅是陈、王、胡、虞、孙、姚、田、袁、车、陆十姓,据统计总人口约有2.6亿之众,遍布海内外,尤以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及港台地区居多,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以及美国,也有分布。世界舜裔宗亲会在香港有常设机关(秘书处),定期在世界各地举行祭舜活动。济南通过公祭舜帝,有望成为海内外舜裔寻根问祖、恳亲联谊之地,这对于推动济南高质量对外开放,提高城市国际化,深化国际交流,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提升城市影响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济南有上千年祭舜的历史和传统,积淀有深厚的祭祀文化,这是济南城市一笔具有战略意义的历史文化资源。如果我们无视其存在,或坐视其闲置、湮没、灭失,不仅有愧于先圣先贤,也有愧于子孙后代。
注释:
①详见张华松《我国文明社会肇始于虞代——兼论济水中下游流域为有虞氏“龙兴”之地》,《齐鲁文化研究》(2010)。
②八恺、八元,相传分别为高阳氏、高辛氏的八个才子。八恺之为人,“齐圣广渊,明允篤诚”;八元之为人,“忠肃共懿,宣慈惠和”。详见《左传·文公十六年》。
③语出《尚书·尧典》,意谓:广开四方之门,以招致天下贤俊;通四方之耳目,以使天下远近无壅塞。
④把刑律刻画在器物上让人们受到警戒,见《尚书·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