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治校 “有形”化人

2024-01-17 00:00:00吴开亮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4年12期
关键词:治校校长办学

前不久,笔者有幸参加了荆楚名师名家工程(随州市名校长)的培训,带着办学的困惑走进教育名家云集的光谷,寻求破解难题的良方。培训专家结合武汉名校的办学案例对如何让办学理念落地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一致认为办学理念的落地应该“润物细无声”即“无形治校”。“无形治校”的核心在于通过非强制性的方式,如文化熏陶、榜样示范和制度引领形成一种无声的秩序和氛围,来实现学校的有效管理。

培训专家吴军校长认为:“教育不是高大上,而是要让师生听得懂。”当今不缺乏好的教育,缺乏的是对教育的认同和坚守。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核心是过什么样的生活即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卢梭认为教育应该顺应大自然的法则,发展人的天性,善良存在于纯洁的大自然中。纵观中外教育名家思想,教育来源于“生活”,应该回归“自然”。

笔者曾在一所部队子弟学校担任校长,学校以红色教育为底色,始终把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放在首位,学校以“赓续红色基因,成就蓝色梦想”为办学理念,激励师生砥砺前行;以红蓝文化理念为引领,铭记“心红志远,品优学精”的校训;秉承“丹心育人,传道授业”的教风,践行“同沐阳光,共享蓝天”的学风,积极探索内涵发展之路。学校文化顶层设计之后,通过文化长廊、国防教育主题文化景观的打造,营造具有军旅特色的文化氛围;通过走进军营、研学旅行、唱红歌比赛、宣讲黄继光故事、红色课堂教学等活动的开展,逐步开展红蓝文化内涵的探索。笔者认为,学校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没有在师生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听完培训专家伍学明校长关于学校文化的精彩诠释之后,笔者的思维彻底打开了。伍校长认为学校文化的实践路径就是一个词句、一种理念、一种环境、一种行为、一种思维、一个故事。我瞬间灵感涌动:走进学校大门,文化墙上一幅幅黄继光故事的画卷映入眼帘,院墙外嘹亮的军歌、铿锵的口号声时时回响耳畔……我恍然大悟,师生每天浸润在得天独厚的红色环境中,红色文化自然而然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发挥是衡量教育管理的试金石,学校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用足工会经费,落实“七节”福利制度,定期组织教职工体检,尽力帮助教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开展有意义的娱乐健身活动,增强团队意识,凝聚人心。然而传统的管理已经跟不上新时代的新变化,正如培训专家涂玉霞教授所言,当前学校出现了三种人,分别是不思进取的守“望”族、难以实现梦想的失“望”族和事不关己的观“望”族。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借鉴伍学明校长的做法,策划了一个类似脱口秀的节目,名叫“壹周‘淘口’秀”,由才华横溢的年轻教师组建“最强编辑部”,让学校最年轻最阳光的老师担任第一期主持人,节目形式以游戏和搞笑为主,给每一位教师搭建放飞自我的舞台。一名教师从事先准备好的纸箱里抽出一张写有女老师名字的纸条,描述抽中女老师的特征,猜中后,奖励参与游戏的两名教师各一杯奶茶。上学期,两名同事因工作原因产生误会,一名非常优秀的年轻同事久久不能释怀,渐渐成为观“望”族。游戏中恰巧这两名同事被抽到一组,前者露出久违的笑容,后者流出了激动的眼泪。一次简单的游戏,让困扰在她们心中半年之久的心结解开了。

教师队伍是学校的核心队伍,让每位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这就是最好的管理。校长既要造就一批有文化、有素养的健康教师,又要以文化人,培养全面发展、终身幸福的学生。

责任编辑/周小益

猜你喜欢
治校校长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浅论“教授治校”及其相关问题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2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我的“二八”治校策略
对依法治校的理解和认识
论校长的修养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