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的“诛大赏小”

2024-01-17 00:00:00王国凤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4年12期
关键词:打人凳子违纪

在古代军事管理中,有条规则叫“诛大赏小”。意思就是:“惩罚,重在罚地位高的人,来树立威信;奖赏,重在赏地位低的人,来体现明察。”同样是管理,“诛大赏小”又该如何应用在班级管理中呢?

“诛大”转变“熊孩子”。有时,班主任面对班级里常犯错误的学生十分苦恼,可能会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象征性地处理一下他们的问题行为。这种行事风格不仅无益于班级管理,反而有损教师权威。

小任同学活泼机灵,但爱动且不知轻重,容易误伤其他同学。在一次站队时,小任和小杨因互相推挤产生矛盾,小任竟动手打了小杨的脸。之前小任也有过几次打人事件,当时他们只是被简单地批评教育,这样的处理方式可能让小任觉得,只要道歉了或者老师帮忙处理了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变无”,越发变本加厉了。

我立刻开展了一次主题为“与动手说再见”的班会。在班会课上,我做了一个“白纸实验”,以此告诉孩子们:这张白纸就是一个纯洁无瑕的小朋友,你说的每一句伤害人的话都会成为它身上的一道道折痕,你打它的每一下都变成了上面的一个个破洞,即使事后去道歉(用手抚平它),这些伤痕依然在,受伤的心灵也很难愈合。

课后,小任真诚地向小杨鞠躬道歉,并保证以后再也不动手打人了。当天放学时,我把双方家长留下来,并真诚地建议小任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不能娇纵孩子的不良行为,应树立家风,建立家规。同时,在双方家长的见证下,小任又一次真诚地向小杨道歉。

此次事件已过去一个多月,班上再也没发生过“打人事件”。当然,后来我也经常表扬小任,让同学们看到他的改变和进步,更好地接纳他。

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在使用“诛大”这一方法时,一定要注意语气和态度,把握好尺度和分寸。老师“诛”的是违纪之心、违纪之行,而不是违纪之人。教育是结缘而不是结怨,绝对不能出现批评教育结束之后师生反目的情况。

“赏小”唤醒“乖学生”。“赏小”,就是对学生的小进步或小善举进行奖励。如果老师定的奖励标准太高,只有少数优秀学生才能达到,其他同学可望而不可即,就容易产生消极心理。所以,奖励时既要关注优秀学生的卓越表现,更要从普通学生的微小进步出发。“赏小”,是给其他学生传递一个信号:这么小的进步都能被看见,我也肯定行,继续努力!

在我们班,再小的善举都会被鼓励,再“朴实无华”的进步,都值得被看见。

论学习,瑶瑶同学确实让人头疼,但她有属于自己的优点。“六一”活动结束后,我们要到操场上搬凳子,沉重的铁凳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着实有点吃力。有些孩子不想搬,就求助于我:“老师,这凳子好重,能帮我搬一下吗?”但是不行,这点小事还得他自己干,我要一视同仁。我说:“你看,瑶瑶作为一个女生,一手搬一个凳子,都没请人帮忙,你堂堂男子汉,一个凳子都搬不动吗?”说着,我就要去帮瑶瑶一起搬,谁知这孩子往后一躲,说不需要我帮助。

事后,我在班上“大肆宣扬”瑶瑶的事迹,奖励了小贴花和棒棒糖,让同学们向她学习,争做班级“小雷锋”。第二天,我还把她的照片贴在墙上,作为新一期的班级小明星。我要给孩子们暗示:善良不分大小,对自己来说,有进步就好。

其实,“赏小”还要全面化。这也让我意识到多关注每一个孩子,不要让那些内向的孩子成为“沉默的大多数”,给每一位学生发光的机会,一旦这样的氛围形成,孩子们会越来越阳光、自信。

无论是“诛大”还是“赏小”,其作用不单是对犯错者或进步者给予应有的强化,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犯错者的教育,对进步者的奖励,给他人带来示范和力量。

猜你喜欢
打人凳子违纪
抢凳子
孩子总打人怎么办
启蒙(3-7岁)(2018年10期)2018-10-13 02:19:30
打人的年纪
高中体育专业生的违纪心理分析
运动(2016年7期)2016-12-01 06:34:33
抢凳子
小布老虎(2016年1期)2016-12-01 05:45:25
官员三类形式办喜酒算违纪
新传奇(2016年20期)2016-12-01 04:27:03
广安区节后一上班 开展违纪线索“回头看”
小凳子
打人
小说月刊(2014年10期)2014-04-23 08:54:05
教育部:对各类违规违纪办学行为绝不姑息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