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里转来了一位同学叫小伟,他存在轻度的智力问题和语言障碍,身体也不灵活。同在一片蓝天下,他本应有着快乐的童年与美好的未来。作为班主任,我深知每个孩子都需要被关爱和呵护,特殊的花朵更是需要我们额外的关怀和理解。
小伟相对于其他孩子而言,内心十分脆弱敏感。上课时,他从来不主动举手发言,要么在座位上发呆,要么痴痴地望着窗外。下课了也总喜欢蹲在角落里看蚂蚁和虫子,同学们也不会主动跟他交谈。一次语文课上,当我讲到《昆虫备忘录》时,问及除了蜻蜓,还有哪些动物有复眼(是一种由不定数量的小眼组成的感知器官,主要在昆虫及甲壳类等节肢动物的身上出现),我发现平时很少举手的小伟,怯生生地举起右手,并且胆怯地偷瞄我。于是我走到他旁边轻声询问:“小伟,你知道吗?”小伟听到我的声音后快速低下头,顿了片刻,我摸了摸他的头,轻声说道:“别害怕,试一试,老师相信你一定行的!”他沉默了好半天,终于颤巍巍地出声了,用极其微弱的声音说道:“还有苍蝇、蜜蜂、蚊子。”这时,我意识到多些耐心和鼓励是多么重要。努力使他们和其他正常学生一样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让他们能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我知道小伟喜欢看有关昆虫类的书籍和电视栏目,对自然科学很感兴趣。于是,我在征求全班同学意见后开辟出了一块班级科学角,学生带自己喜欢的、较容易养殖的动植物放到班级科学角,观察植物的生长、养殖蚕宝宝等。当我面向全班同学宣布这块科学角由小伟同学负责时,他不可置信地看着我,“不要怕,大胆试一试,老师相信你能行!”伴随着我的话音落下,全班也响起了阵阵掌声,我看到小伟的眼睛湿湿的,从最开始的无所适从,到后面的得心应手,笑容悄悄爬上了他的脸颊。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伟逐渐融入了班集体,同学们之间的友谊也变得更加深厚。在此后的交流中,“你真棒”“你很勇敢”“很厉害”“加油,老师相信你”成了我常对他说的话。
老师的一言一行及班级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们的品格,教会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小伟在学习上有困难,同学们也会一遍一遍地教他,即便是小伟在行为中有特别笨拙的表现,大家都是伸出援助之手,真诚地帮助他。为了得到家长的配合,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和家里的生活、学习表现,我多次进行家访,并且每周都与小伟家长保持着电话联系。
在后面的沟通中,我同他的父母讲了许多有关儿童教育、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使他们明白,不要因为孩子特殊,就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我们应该为孩子将来能够像其他人一样正常生活打好基础。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不能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最后,我也得到了家长的积极配合,达成了几项共识:关心孩子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强化训练书写的正确;训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面对孩子每天的变化,及时与老师联系,互相勉励,共商对策。
我收到了小伟家长发来的短信:“老师,这几天小伟好像变了,他回家后愿意主动向我们分享学校的事,提得最多的就是徐老师!我们只要孩子能高高兴兴上学就行,遇见您真好!”
9月10日,看到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花花绿绿的卡纸,我的内心得到了极大满足。拿起其中最小的素白的一张打开,一行行歪歪扭扭的字浮现在我眼前:“徐老师,谢谢您!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在您的节日里,我要把一份崇高的敬意献给您!您永远的学生小伟。”
开花必有时,风来花自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立志要让遇到我的每一朵小花都自由绽放。
责任编辑/周小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