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四川 成都 611331)
嘉绒藏族所处的位置是川西高原的高山深谷地带,虽地处偏远地区,却是“藏羌彝文化走廊”的重要节点,更是连接汉藏之间的重要通道。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嘉绒藏族的政治和文化,一方面受内地影响,另一方面也受藏族其他分支或羌族的影响,但同时还保留自身的独特性,这一点也是嘉绒文化的一大特点。
据丹巴罕额依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骨质纺轮”显示,早在距今四千五百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嘉绒地区的纺织技艺就已经发端。在之后的历史发展中,嘉绒藏族先民一方面依靠当地丰富的藏山羊畜牧资源和剑麻作物资源以及编织工艺,加工生产极具嘉绒地区特色的毛、麻织品,用于自用;另一方面,通过“藏羌彝”文化走廊的交流,用以物换物的形式获得其他生活用品,充分体现了嘉绒藏族先民的智慧。
嘉绒藏族的织绣工艺于2011 年成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藏族织绣工艺来说是极大的鼓励和认可,为保护藏族织绣工艺提供了强大的助力,但是要传承、发展和创新藏族织绣仍面临很多挑战。
传统织绣工艺的特点,耗时长、造价高、绣样更新慢。绣一件作品从设计图案、准备工具材料,到完成刺绣上线是相对漫长的过程,其中刺绣手法包括绣、插、捆、洒、点、挑、串等[1]。对绣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要求极高,这就导致了藏族织绣只能是小规模的产出,无法大批量生产,过去嘉绒妇女在闲暇之余就是搓羊毛、织毪子(藏区出产的一种粗糙羊毛织品。毪子,一种氆氇,可以做床毯、衣服、围巾、帐篷、鞋子等),一家老小的衣裳几乎要耗去毕生精力。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和电脑技术的革新,电脑刺绣技术达到前所未有的巅峰,从图案的设计到完成一幅绣样,全程可通过电脑完成,样品的翻新速度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更新换代,耗时短,且可以大规模生产,这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是传统手工艺无法做到的。在工业技术的冲击下,嘉绒藏绣从小众艺术品演变成快消品,批量生产下的织绣产品做工粗糙,失去了原本的民族性和艺术性。
其次,大众审美对于服饰的需求也在变化,民族服饰的利用率在降低,年轻人穿本民族服饰的机会在缩小,导致传统手工艺的生存空间也在日渐减小,呈现有价无市的现象。快消品的出现让人们不再关注传统手工织绣技法,而是研究如何通过机械制作找到“平替”,使得藏族织绣的传承受到重重阻碍。
传统手工艺品多是以家族、师徒形式进行传承,即传承手艺也是传承家业,藏族织绣既是一门技艺,又是一种谋生手段。男耕女织是古往今来的自然分工方式,藏族织绣最开始是基于保暖的作用作为生活必需品出现的,在嘉绒藏族生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嘉绒藏区的姑娘们从12 岁起就逐渐开始学习织花头巾、花腰带,学习挑花刺绣的技术,以绣得精、纹样丰富为佳,所以藏族织绣工艺的传承人多数是女性,以面对面的传承方式为主,主要是家庭传承(即母女传承),以及村落间传承,局限性较大,是需要花时间的小众艺术。此外,在社会化的进程中,嘉绒藏区的居住模式也由“大杂居、小聚居”的模式逐渐向现代化住宅小区转变,加上电脑刺绣技术的冲击,绣娘的数量逐渐减少,不重新拾起这门技术,那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织绣技术将淹没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
在与藏、羌、汉族文化交融的过程中,嘉绒藏绣的图案发展至今有五个基本类型,有花卉为主的图案,包含了菊花纹、“塔子”纹(佛塔)、回形纹,以及一些宗教纹路,有几何形状、有装饰性图案,或者宗教符号,也有些是汉化过的图案,如“寿”字纹、龙纹、牡丹纹等,牡丹纹是使用最广泛,历史最悠久的图案,现在常出现在围腰、头巾或者披风上,是古老的嘉绒藏民对生活中的事物形象进行提炼、归纳总结的结果,凝结了嘉绒藏民的智慧与审美。
图1 藏绣绣样Fig.1 a collection ofembroidery sample
现代工业技术的更迭,也逼迫着传统织绣工艺技术的革新,传统织绣工艺在与现代化设计结合过程中,如果只是图案的堆叠,“创造”新的绣样,并不能领略到图案背后深层的文化内涵,脱离了传统环境,便失去了传统绣样的民族特征,如何“变”才能既保留传统织绣的韵味,又能紧跟时代步伐,是值得深思的事情。
后疫情时代,旅游业蓬勃发展,关于文化和旅游方面的政策屡屡出台,对文旅融合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在短视频平台,各个城市的文旅局领导身着民族特色服装拍摄便装视频,以别样的方式招揽游客,用于拉动当地旅游业。将藏族织绣产品与旅游产业有效融合,为传播民族文化提供精准思路,坚定文化自信内核,有下几个要点:
3.1.1 提炼藏族织绣的文化精髓
嘉绒藏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族人讲嘉戎语,有着区别于其他民族的节日,比如嘉绒藏区的年节、火把节等,在嘉绒藏区流传着大量的民间传说和图腾崇拜,这些是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的根。嘉绒藏绣是这个古老民族最宝贵的一笔财富,直观的感受是色彩对比明显,色彩饱和度高,视觉冲击力强。红、黄、蓝、白、黑是藏族常用颜色,白色象征着雪山羊群,蓝色象征着蓝天,绿色象征着生命自然等,跟藏传佛教文化中对这五种颜色的内涵认同相关,这些都是藏族织绣图案的来源。凭借厚重的文化内核和有利的国家政策,打造藏族织绣品牌,撰写品牌故事,设计文创周边产品,是传承嘉绒藏族文化的有效路径[2]。
3.1.2 藏族织绣产品定点投放
首先,要推陈出新,在藏区热门旅游景点建立投放嘉绒藏绣产品的展览馆,现在虽有陈列馆,但室内陈设过于老旧单薄,无法做到吸引游客的目的,不利于推广宣传藏族织绣品牌,需利用复合材料,配合上打光和背景音效,还原绣娘在绣绣品的场景。同时开放游客体验服务,由专人教授藏族织绣的技法,从视觉、听觉、感觉上让游客全方位地体验藏族织绣的过程。其次,在热门景点提供藏式服装买卖租赁服务,体验藏民生活,合理定价,供游客自由选择。
图2 藏区陈列馆Fig.2 Exhibition HallofTibetan area
文旅结合是当下独具特色的旅游形式,既有国家政策支持,又深受游客喜爱。在游客去嘉绒藏区旅游的过程中,了解了藏族织绣的文化,体验了藏族织绣的技法,欣赏了藏族织绣的艺术产品,购买相关的服饰、配件、装饰之类的产品,从而达到传播嘉绒藏绣的目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的发布明确了非遗教育传承的方向,拉开非遗进校园、进课堂系列工作的序幕[3]。非遗走进高校有如下几个途径:
3.2.1 依托服装设计类专业
藏族织绣尽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其最本质的功能是服装,有最基本的生活服务功能。可以与服装设计类的专业结合,学习传统的技法、传统的图案、传统的配色,充分发挥设计类专业学生的优势,利用现代化资源和工具,用当下的审美观进行服饰绣样创新,尝试设计符合当下民族特征的服装绣品。
3.2.2 与选修类课程联动
高校的选修课程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课程,通过开设关于藏族织绣的选修课程可以集结一批对藏族织绣感兴趣的同学,聘请藏族织绣的资深手艺人为同学们讲授藏族织绣的历史、技法、发展现状等,不仅能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与此同时,传统手艺人展现出来的“工匠精神”也能对学生有积极正确的引导。
3.2.3 参与新媒体运营课程
嘉绒藏族织绣工艺作为第三批(2011 年)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手工艺,名气不如四大名绣,大众对藏族织绣的认识知之甚少,需要集合多方面力量让藏族织绣走进大众视野。融媒体时代下,各大高校争相开展新媒体运营课程,藏族织绣和新媒体运营的结合,一是学生有案例可做,二是能够将藏族织绣传播出去。
3.2.4 在高职院校开设藏族织绣专业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服务区域发展,推动传统手工艺融入高职教育是传承优秀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强化文化认同的有效途径[4]。学习传统的藏族织绣是一个复杂且系统的工程,单与课程的结合可以起到一部分作用,而培养一批专门做藏族织绣的人才,需要建立系统完整的课程体系、专业的师资团队、完善的实践场所、适用于高职学生的课程体系[4],通过做项目、做活动、办比赛的形式,例如“藏族织绣传承人研修班”“藏族织绣技能培训”等,用于激励学生钻研藏族织绣。
在高校举办讲座、授课和社团活动,对藏族织席工艺的活态传承起到重要的作用。长期坚持下来,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一批学生,也许在其中可能出现藏族织绣工艺的传承人,或者致力于推广藏族织绣的学生,青年一代的学生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未来。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最好的方式是提高其利用率,让文化落地。藏族文化是根基,优质内容是基础,短视频平台就是宣传的媒介,是大众了解藏族文化,认识嘉绒藏绣的窗口。政府牵头组建线上团队,围绕藏族织绣主题撰写文案、拍摄视频、剪辑视频,打造高质量吸睛视频,将藏族织绣工艺的流程,从材料的选择,到织绣的各种技法,通过短视频的形式推广出去,精准定位消费人群,利用“直播间”优势向大众宣传藏族织绣,传播藏族文化,打破非遗文化传播的壁垒。一来可以解决部分青年人的就业问题,二来可以提高藏族织绣手艺人的收入,三是可以扩大藏族织绣的影响力[5]。
拒绝“一二三,上链接”的套路,做高质量短视频内容。打造“直播间”的目的不仅是“卖货”,更是一个文化宣传的出口,树立良好的口碑,挖掘嘉绒藏族背后的文化元素,吸引一批对民族文化感兴趣的观众,先传播再传承。非遗要与时俱进是必然的,需要依靠现代化手段将其传承、保护和创新,但是如何做到既有创新之处,又能保留藏族织绣的原始生命力,是值得思考的事情。
美国哲学家、现代“符号学”创始人之一查尔斯·莫里斯说:“各地的文化遗产的背后,映射出该地域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方面。”本文通过研究藏族织绣工艺历史、发展现状和传承路径三个方面,拆解了藏族织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如何立足民族文化,保护传统手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的是民族文化,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最深层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中最重要的“软实力”。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兼容并蓄、共生共荣的文化共同体,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推动中国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坚持“保护为主,创新为辅”,让“传承、发展、创新”的精神内核得以发扬光大。